楚欢道:“殿下,事已至此,恐怕难以改变了。”
瀛仁苦笑道:“本王知道,就算他日莫姑娘真的进宫,她也不可能成为本王的王妃,但是本王却早就下定决心,第一个迎娶的便是她,她既即使不能成为王妃,却必定是本王纳入宫中的第一个女人。如今出来西梁公主,这……哎!”凑近过去,低声道:“楚欢,你有没有法子不让本王娶西梁公主?”
楚欢皱起眉头,轻声道:“殿下,如果咱们大秦公主嫁入西梁,那么无论殿下是否委屈,也定然要迎娶西梁公主。”
“这是为何?”
“殿下,说是两国联姻,不如说是互换人质。”楚欢轻声道:“西梁人向咱们提亲,要让咱们大秦公主下嫁西梁,目的不过是想让咱们大秦的公主成为他们手中的人质,以此牵制我国,而圣上英明,让我等出使西梁迎回西梁公主,目的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西梁公主迎回来作为人质。如果西梁公主无法迎娶回来,我大秦公主在西梁人的手中,他们无所顾忌,公主的生死便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但是如果我们迎娶回了西梁公主,双方手中都有人质,他们自然也有了顾忌,反倒会让我大秦的公主变的安全起来!”
“原来如此!”瀛仁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本王还非要娶西梁公主不可?”
“既然圣意无法更改,那么我此番前往西梁,便会竭尽全力将西梁公主带回来。”楚欢正色道:“固然是为了我大秦,也是为了公主的安全。”
瀛仁叹道:“可是让我迎娶西梁公主,本王心中实在不痛快。只可惜太子哥哥和三哥都已经有了正妃,否则也不用让本王担这幅担子。”打了个冷颤:“谁知道西梁公主是什么样子,你看那摩诃王子五大三粗,我就不相信他的妹妹会好看?”
楚欢道:“殿下,迎娶西梁公主,是殿下身为皇子的责任,但是如何对待西梁公主,那就是殿下的私事了!”
瀛仁眼珠子一转,明白过来,嘴角泛起笑意:“不错,本王还真是糊涂了。本王心里只有莫姑娘,就算真娶了西梁公主,不理会她就是。”
楚欢心中苦笑,他稍加点拨,只是想让瀛仁心情舒畅一些,不过瀛仁轻易就明白话中意思,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静华公主远赴西梁,固然让人同情,可是西梁公主远嫁到大秦来,又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女子。
他朝如果西梁公主果真来到大秦,嫁给了瀛仁,那么她最大的依靠也就是瀛仁而已,若是瀛仁待她冷漠,想来西梁公主的生活也定然是十分的凄凉。
瀛仁心情似乎有所好转,但是很快又黯然道:“皇妹年纪幼小,如果真的要下嫁西梁,本王担心她……!”说到这里,瀛仁脸上显出伤感之色。
他与小公主感情不差,想到幼小的皇妹要远嫁西梁,心中却也是十分难受。
楚欢想了想,欲言又止。
瀛仁见楚欢似乎有话要说,忙道:“楚欢,你是不是有什么法子?”
楚欢摇了摇头,随即才轻声道:“殿下,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却不知殿下愿不愿意听!”
“故事?”瀛仁皱起眉头,不知道楚欢此时此刻怎地还有心情说故事,但是见楚欢神情肃然,觉得这个故事必定非同一般,点头道:“你说!”
楚欢微一沉吟,才道:“以前听一个说书人说了一个关于刀客的故事。据说曾经有一位刀客,刀术惊人,罕有敌手,而且他酷爱收集天下名刀,只要他看中的名刀,无论使用什么手段,他都会想尽办法弄到手!”顿了顿,才继续道:“有一次,他得知一名年轻的刀客藏有一把名刀,据说那把刀是上古名。器,威力惊人,便找到了那年轻的刀客,出重金购刀,但是那名刀乃是年轻刀客家传之宝,不肯相让,刀客便下了战书,如果年轻刀客不肯让刀,便要出战比刀!”
“和他比就是了!”瀛仁道。
楚欢摇头道:“年轻刀客的刀术未成,如果出战,有死无生,必败无疑。年轻刀客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如果出战,自己必死,而且家传宝刀也会落入刀客之手,思来想去,却是被他想出了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其实很简单。”楚欢含笑道:“虽然都知道年轻刀客藏有一把名刀,但是谁也没有见过,那宝刀到底是何样子,谁也不知道。年轻的刀客没有意气用事,并不迎战,而是花费心思,弄到了一把好刀,虽说比不上他家传宝刀,却也是难得的好刀。当刀客前来讨要宝刀之时,年轻的刀客便将自己找到的好刀奉上,刀客得了这把刀,便以为是年轻刀客的家传宝刀,得意而去。五年之后,年轻的刀客刀术大成,带着家传宝刀找到那名刀客,用家传宝刀杀死了刀客,一雪前耻!”
瀛仁还没明白过来,楚欢却已经轻叹道:“其实这年轻刀客行此险招,也是迫不得已。一旦在他刀术未成之前,此事便即败露,他的名誉固然荡然无存,被人所瞧不起,那名得了假刀的刀客也必定会勃然大怒,年轻刀客必然是性命不保。不过最终他杀死了刀客,人们即使知道他以前以假代真献上假刀,却也已经不会对他有丝毫的鄙夷,只是赞他睿智非凡……世间很多事情就是如此,过程一样,结果不同,那么得到的评价也就不同,一切都要靠实力来说话,成王败寇,就是这个道理了!”
他似乎真的只是在诉说一个刀客的故事。
瀛仁皱起眉头,品味许久,眼睛陡然亮起来:“以假代真?”激动道:“楚欢,你是说,皇妹也可以……!”
楚欢立刻打断道:“殿下,我什么都没说。我说这个故事,只是为那个年轻的刀客捏把汗。如果在他刀术没有练成之前,被得刀的刀客看出破绽,事情败露,我想结局一定会很不幸,年轻的刀客不但会被刀客所杀,也一定会臭名远扬……他这以假代真的法子,当真是凶险万分,藏着巨大的危机,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未必敢使用这一招的!”
瀛仁握拳道:“但是最后他成功了,不但保住了家传宝刀,而且还能一雪前耻,没有他的胆识魄力,没有他的以假乱真,要么他的家传宝刀早就被人所得,要么他的性命也早就被人所取……!”
“这个故事,其实除了殿下,我并没有向别人说起过。”楚欢轻声道:“我想那位年轻刀客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小心谨慎,不会让任何人知道。有时候我也曾想过,年轻的刀客自己寻找到一把好刀,至少有一个人会知道此事!”
瀛仁立刻道:“我明白,便是那把假刀的主人,年轻刀客找寻到假刀,假刀也是有主人的!”
楚欢含笑点头道:“不错,那把假刀的主人,必定知道此事。但是事情始终没有泄露,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假刀的主人紧闭其口,从没有泄漏过消息,要么就是……!”
“年轻的刀客杀了假刀的主人。”瀛仁低声道:“死人便不会开口说话!”
,…”,
,请在书名+,。
第四五四章 赴大漠
国色生枭第四五四章赴大漠
光明殿国宴发生刺杀事件,此事过后,官员们却并不敢太多提及,大多数官员都是以为幕后主使人是天门道,他们知道刑部将所擒刺客拿去审问,但是后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网,,
国宴出现刺客,这对于大秦来说,自然也不是体面的事情,鸿胪寺卿赵宣被皇帝亲手杀死,一家老小更是被下了死囚牢,官员们对于此事,自然是三缄其口,不敢多议论,茶余饭后,官员们私下议论多的,还是西梁人最终能从大秦得到多少赔偿。
实际上西梁人狮子大开口的事儿,各衙门的官员也都是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都觉得西梁人真是异想天开,如果大秦能够按照西梁人的要求,拿出那样庞大数目的银两财帛,那么就根本用不着向西梁人妥协,有那样的国力,完全可以与西梁人争锋西北。
虽然摩诃藏当众说过,三日之内便要谈出一个结果,但是大家也都只觉得摩诃藏当时不过是意气之语而已,谁也不觉得三日之内真的能谈出结果,大秦固然不甘愿当冤大头任由西梁任意宰割,西梁人肯定也不会错过这次大好机会,必定会纠缠下来,双方你来我往纠缠下去,一点一点消耗对方的耐性,看看谁最后实在坚持不住。
白临溪是帝国公认的谈判高手,当年皇帝南征北战,少不得四下联络,与各势力或盟或友,或战或逼,白临溪可是当时往各势力谈判最多的人,有的是耐性,所有人都以为谈判至少还要持续大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时候,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在光明殿事件之后,真的不过三日时间,西梁与大秦便在谈判桌上最终达成了协议。
谈判的速度让人吃惊,而谈判的结果亦是让许多人感到惊讶,西梁人似乎真的没什么耐性,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秦国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双方最终将赔偿的银款确定在了五百万两,此外更是需要提供大批的粮草,用于西梁铁骑撤军所用。
秦国方面倒也是答应了条件,但是却提出交付的程序,五百万两银子,帝国必须分三年付清,第一批赔偿银款二百万两,将会等到西梁公主抵达西北之时,随同大秦公主一同运往西北,以大秦公主聘礼的方式再行运送至西梁国。
至若粮草,秦国自然也不可能按照西梁人提出的数目一次性运送过去,将会分批运送,每交付一批粮草,西梁军队便要撤回一部分军队,总共分为十次交付完成,而西梁十万铁骑,将会分成十批撤出西北。
秦国自然也是考虑到,一旦本国一次性。交付粮草,西梁人粮草充足,未必不会变卦,毕竟双方此前从无官方协议,谁也不敢保证西梁人会不会出尔反尔。
古萨黑云为代表的谈判组虽然争执了一番,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秦国提出的条件,而且在谈判达成之后的次日,西梁使团便即在古萨黑云的带领下,离开洛安京,返回西梁,一切都是显得十分突然,虽然西梁人的解释是摩诃王子对于光明殿事件一直耿耿于怀,不愿意继续留在洛安,只想尽快赶回西梁,但是秦国的官员们心里清楚,这背后只怕是另有隐情。
和议成功,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白临溪算是立下了功劳,至少西梁人开价两千万两,最后被他在谈判桌上谈到了五百万两,虽然这数目依然不小,但终归是让西梁人做出了巨大的妥协,皇帝为此更是重赏了以白临溪为首的谈判团。
白临溪风光得意,薛怀安确实郁闷至极。
礼部尚书薛怀安心里其实十分的复杂。
光明殿遇刺,他确实受了不小的惊吓,但是事后却感觉两国的和议有可能要谈崩,不知为何,一想到双方的和谈不能进行下去,他内心还曾一度兴奋起来。
只是最后西梁人却在极端的时间内与大秦达成了和议,而且心急火燎地离开洛安京返回西梁,薛怀安的心情便陡然降到了冰点。
和议成功,也就代表着他必须要带领使团出使西梁。
一想到前路漫漫,生死未卜,薛怀安就自哀自叹,只觉得自己的时运那是背到了极点,而且西梁使团离京之后,皇帝陛下便立刻下了一道旨意,敕令薛怀安立刻准备出使事宜。
此番出使,明面上是要前往西梁提亲,迎娶西梁公主,大秦自诩为天朝上邦,向西梁迎娶公主,自然少不得要备下提亲的厚礼,好在这些本就是礼部分内之事,驾轻就熟,按照皇子娶亲的规格,足足备了三辆马车的礼物,少不得一些奇珍异宝,古玩字画。
楚欢身为副使,出发之前,倒是轻松许多,他目下最为犯愁的,却是如何安顿莫凌霜。
其实先前楚欢始终没有将自己要出使西梁的事情告诉白瞎子等人,直到和议最终达成,西梁使团离开,楚欢这才找了一个机会说出了此事。
白瞎子得知以后,立刻就准备收拾行囊,而孙子空也不甘其后,询问楚欢要带些什么上路,张罗着收拾。
凌霜知道此事之后,却是显得有些黯然,楚欢是以副使身份出使他国,乃是国事,她一介女流,即使想跟随,那却也是不成的,一想到楚欢离开之后,府里便是冷冷清清,心里就有些黯然,而且她也知道,楚欢这次出使,那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就算顺利,那也得三五个月才成,近半年时间,自己便要孤身在府。
楚欢本想让白瞎子二人留在府中照应,但是白瞎子斩钉截铁要跟随楚欢,思来想去,楚欢便带着白瞎子,专门去买了两个小丫头回府。
其实帝国许多地方都已是贫苦不堪,卖儿卖女的事情已是毫不新鲜,京里更是有不少专门这样的处所,从各地低价买人,然后在京中高价卖给达官贵人为奴为婢,说是高价,但是对于达官贵人门来说,购买奴婢的价格却是便宜得很,一个水灵灵的大丫头,低则几十两高则百两银子便可以得到。
楚欢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回两个清丽的丫头,都不到二十岁,容貌虽然一般,但却是伶俐水灵,这却是楚欢有生以来第一次为自己的家中购买丫鬟。
他现在存有数百斤,养活两个丫头,那实在是绰绰有余,凌霜一开始不明白楚欢为何添置丫头,但是很快便明白,楚欢买来丫鬟,不是为了自己,恰恰是为了她,有了两个伶俐的小丫头陪伴,自然不会太过冷清。
楚欢更是专门去找了西门署署头王甫,让他多多照顾一二,王府自然是拍胸答应,楚欢出使西梁,他一个小小的署头,其实也不大知道这是一次凶险之行,只觉得楚欢在这短短时日内便能够代表大秦出使西梁,当真是匪夷所思,这位楚大人自然是前途无量,自己于公于私,那都是要抱住这颗大腿的,而且当着楚欢的面,吩咐孙静一连同其他三名武京卫,自今而后只在楚欢的府邸边上护卫,日夜轮值,便当是楚府的护院。
西门署有三十多号人,如今都由王甫调派,抽调四人出来保护楚府,却也是顺手人情的事情。
摩诃藏声称三个月后,便是西梁的点亲节,大秦使团却也不敢耽搁,薛怀安整备好出使事宜,便向皇帝请奏出使的日程,皇帝下了旨意,定了吉日,又将薛怀安和楚欢再一次召入宫中,嘱咐道:“此番前往西梁,朕对你们期望甚深,且莫让朕失望!”
两人自然是自称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帝又道:“你们此行西梁,千里迢迢,朕已经从近卫军中选调出三百精兵,由轩辕胜才统领,随同你们远赴西梁。”
楚欢却是有些惊讶,他知道此行西梁,自然会有精兵护卫,甚至早就猜到很有可能会从近卫军中挑选精锐,只是却想不到此番派出的护卫统领却是轩辕胜才。
使团出使,并未大张旗鼓,直到出使这日,许多官员甚至都不清楚大秦使团今日要远赴西梁。
轩辕胜才率领了三百名近卫精锐,都是猛虎战甲,背弓佩刀,衣甲鲜明,他们也不愧是大秦的精锐,虽然只是三百人,但是肃杀之气凛然,自有一股不可侵犯之态。
薛怀安固然是正使,但是他亦从礼部挑选了几名官员跟随,毕竟如果真的到了西梁,恐怕还有许多繁琐之事,在他眼中,哪怕楚欢一身文官官袍,却也和轩辕胜才等一干人一样,都算是武人,到了西梁,仅仅他一个文官,许多事情处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