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要塞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是二战的终结地。要塞修筑于1934年,工程庞大,动用10万民工,花了六年时间建成。是至今发现的二战期间修筑最坚固、保持最完整的军事要塞,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堪称二战之最,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也是二战期间,前线阵地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场。它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虎头镇(今虎林市虎头)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阵地,虎东山、虎北山为其两翼前沿阵地,成钳形以南北两线呈护卫阵势,虎西山、虎啸山两个阵地位于猛虎山主阵地西面,为猛虎山后方第二线阵地。
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因为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恰好仅次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26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1400名日军和要塞周边地区数百名日本开拓团及军属除仅53人逃脱生还外,都最终成了不义战争的殉葬品。当然苏军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至此,盘踞中国东北14年的日本侵略军被全部歼灭,虎头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司令员,政委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本章完)
第175章 鏖战华北(二十四)()
第一百七十八章鏖战华北(二十四)
说完,刘亚飞一把抓起水杯,大口大口的喝着。
罗荣笑着说:“知道这些还少啊!这已经够详尽的了,说实在的,我听了都感到不可思议。看来,我们对眼前敌人在盘龙岭、卧虎山的防御阵地还不能大意。根据情报看,抗战期间,日本人就已经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工事了,再加上国民党的继续营造,我们要拿下来确实不易。得想想办法,尽量避免巨大的伤亡,还不能被敌人拖得太久。”
林虎接过话:“我看,敌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傅重义算盘打得不错,妄想用坚固要塞迟滞我军的行动,这是他的一厢情愿,我们岂能上他的当。我军在正面的盘龙岭、卧虎山一线绝不能与敌人展开旷日持久的争夺,必须另辟新径。刘亚飞,说了半天,你还没有说说你的作战思路呢?”
刘亚飞赶紧说:“我是这样想的,下一步我军的行动无非从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唐山,我军可以继续围攻唐山这个战略要地,加大对敌人的压力。我估计这一次傅重义不会轻易放弃唐山,毕竟这是华北的最后一道门户,就是他想放弃,老江也不一定干;二是继续在正面对盘龙岭、卧虎山一线进行攻击;三是从右翼实施大范围的侧击,这样可以一举打破目前的僵局。二位首长,这只是我个人一点大致的想法,具体行动计划还远远算不上成熟。暂时就这些,最后的方案还是请两位首长定夺吧!”
林虎微微点点头,依然慢悠悠的说:“思路很好,非常清晰,我看可以按照这个想法制定计划,具体的细节还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才行。”
罗荣也点点头,笑着说:“亚飞同志一贯思路敏捷、心思缜密,是我们东北方面军不可或缺的‘小诸葛’啊!从最近中央给我们的的指示来看,对夺取华北的总体思路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强调我们要加强对敌的研究,充分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以最小的代价夺取胜利。
我看啊!中央军委还有一层深意,虽然锦葫战役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部队还是需要更多的锻炼,特别是我们的中高级指挥员,不但要拥有高超的指挥艺术、灵活机动的战术素养。面对未来的战争局势,还需要具备对现代化战争的综合掌控能力,这将是我军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根本性转折。
如果我们的指战员还停留在以往的经验上,那么就是拥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打胜仗。总之,我们在大力强化装备现代化的同时,决不能出现‘唯武器论’的错误倾向,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观念,突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这也是我军历来的优良传统,在红军时期,我们的战士用最低劣的武器打败强大的敌人,靠的就是细致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出人们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坚定的战斗意志。今天有了先进装备,思想工作更不能放松,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历史上我们也有这方面惨痛的教训,刻骨铭心啊!”
林虎:“政委的提醒很及时,‘骄兵必败’。我们的革命队伍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新成立的部队,武器都是最好的,给养都是最充足的,很容易让人产生盲目乐观、自高自大思想。如果政治工作跟不上,一旦在战场上遇到挫折,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士气低落,这样的部队是十足的‘少爷部队’、‘花瓶部队’难堪大任啊!因此,像我们的装甲军,必须在各级部门配备强有力的政工干部,绝不放任任何一点错误思想苗头的出现,下一步,装甲军就是我们手里最强大的‘撒手锏’,不容有任何闪失,这项工作还请政委亲自过问才行。”
罗荣:“好!这几天我就到装甲军视察工作,在前期刚刚搞过的军事演习中,已经暴露出部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正好全面整顿一下,重点就是‘骄气’、‘惰气’、‘蛮气’等最突出问题。部队就要开赴前线,接受残酷考验了,绝不能让这些问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大战当前,要让所有干部战士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我们的装甲军是第一次出战,必须做到首战必胜。”
锦州两处秘密训练场几天以来,热闹异常,全军上下自演习归来,士气更加高昂,各级指挥员针对演习中暴露出的技战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强化部队各兵种之间紧密配合。
随着方面军总政委的到来,部队又展开了深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广大官兵就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整顿,全军上下迅速统一了思想,认识到自己未来所担负的重任。同时一个小道消息也开始流传开来,部队可能就要拉上前线了,这可是第一次真刀实枪的较量,尽管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命令,但是人们都坚信,装甲军大显身手的日子即将到来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1947年的6月份。自国共开战以来已经过去八个月,战事一直处于胶着局面。从总体来看,双方势均力敌,还没有哪一方具备绝对的实力,一举取得压倒性优势。国内许多中间派势力还在摇摆不定,不知道应该站在那一边才好,毕竟这是决定未来命运、前途的大事,马虎不得。
为了显示力量也为了鼓舞士气,国共两方不约而同的对外公布了八个月的战果。
国民党中央各大报社大篇幅集中刊登统计战果:自戡乱作战以来,共收复大中城市六十二座,扩大国统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击毙共匪五万多人,伤、俘十五万余人,国府剿匪大业取得初步胜利。同时,江总统代表国民党中央,号召全国民众继续大力支持中央政府,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国际盟友的大力支援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奋勇作战,彻底剿灭共匪,为完成“先父”未竟之遗愿而奋斗!
同时还对作战有功人员大力褒奖,像华北的傅重义、孙树人,中原的胡杰、范汉联,山东的张辅臣、黄佰涛,华中的廖耀辉、邱惠泉等都进行大幅的事迹报道,树立起国军精英的形象。
虽然这样的统计数字掺杂着许多的水分,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非常具有迷惑性和鼓动性的,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国民党的各种报道、宣传铺天盖地,尘嚣至上。
(本章完)
第176章 鏖战华北(二十五)()
第一百七十九章鏖战华北(二十五)
为了有效的反击国民党的宣传攻势,中党中央也迅速发布消息,公布前一段时间的总体战果:历经八个月的艰苦作战,人民解放军各部英勇作战,在关外和关内两个主要战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嚣张气焰,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收复锦州、葫芦岛、秦皇岛、承德等地,使得整个东北解放区全境解放。
从此,在东北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再无一兵一卒;关内各部解放军进行了有效的自卫作战,歼灭大量敌军有生力量。从1946年10月底到1947年6月初,人民解放军总共消灭敌人三十一万人,其中全歼敌“东北剿匪总部”所辖的六个军和华北一个军,其他师级以下单位十六个,俘敌中将以下高级军官二十八人,其他各级军官五百多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人民掀起了反对国民党残暴、腐败统治的斗争浪潮,各大中城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等斗争风起云涌;农村广大百姓也掀起反对地主、劣绅的减租减息斗争。这一切都说明国民党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反动透顶,彻底站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反面,是一个彻头彻尾反动政府。
同时,中党郑重声明:在广大的东北,已经建立起巩固、强大的革命根据地,各种民生设施、军事设施已经完全建立健全起来,这里的民众生活在和平、安定、和谐的环境中,东北的三千里江山、三千万民众将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为解放全中国奋斗不止!
在控制舆论上,双方显然都不甘落后。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国统区的情况的确有些糟糕,随着战局的不断扩大,国民党拼命扩充军队,军费开支直线上升,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整个政府的运转开始出现问题。
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只能大量增发货币,这样直接导致物价飞涨,法币快速贬值,信用急剧下降,虽然有美元的支持,但对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四亿多人的消费,几亿、十几亿美元的投入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整个国统区经济体系出现严重不稳的苗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党控制的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依靠东北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再加上苏联的技术支持,各种现代化工矿企业拔地而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农业体系。
除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从钢铁、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到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一应俱全,放眼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已然成为全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庞大、部门最齐全的经济活跃区、发展区,其工农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强,有些部门甚至在亚洲都达到了领先的水平。
不管国民党如何拼命宣传,双方鲜明的差别都是不争的事实,无法回避。许多国统区的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东北的巨大变化,纷纷想办法到东北解放区实地考察,更有热血青年、向往和平自由之士躲开一切干扰,奔赴心中的圣地,如同抗战时期,人们向往延安一样,东北这块神奇、广袤、富饶的土地,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再次成为未来中国的希望所在。她的发展模式,她的组织体系都将为今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面舆论上互不相让,双方都知道决定最终命运的较量还是在战场上,国共两军无时无刻不在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华北战场的休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战士们似乎已经嗅到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即将开始……
现在关内国民党军加紧围剿,发动了对各解放区一次次残酷的进攻,虽然各解放区首长没有一个叫苦抱怨,但是非常明显,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中央决定在华北率先发起进攻,一方面以求迅速打开华北方面的僵局。另一方面也能牵制关内敌人,减轻关内各部的压力。
东北方面军调兵遣将,按照早已制定好的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行动。
第一集团军附第二装甲军从锦州出发,经秦皇岛直扑唐山,以四个军的绝对优势兵力攻取唐山,并歼灭可能增援之敌;
第三、第四集团军再次对敌人之盘龙岭、卧虎山一线阵地展开进攻;同时第一装甲军秘密出动,从锦州出发,实施大迂回战略,从侧翼远程奔袭敌人盘龙岭、卧虎山一线阵地后方。
三路大军齐下,林虎就是要摆出一个势在必得的架势,让傅重义无法判断出我军的真实意图。这次作战,唐山方向、盘龙岭方向其实都是佯攻,主要突击力量就是第一装甲军,只要迂回到敌人后方,就等于掐断了正面敌人的退路,四个军近十五万敌人的重兵集团就将被彻底全歼。这是一个空前大胆的计划,也是经过林虎反复思考并经中央军委同意的方案,其基本思想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1947年6月6日开始,盘龙岭、卧虎山方向率先开战。我军强大的地面火力在空中火力的有效配合下,向敌人的坚固设防阵地展开大规模进攻,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双方近四十万人马在长达二十余公里的战线上搅斗在一起。
我军的进攻,果然引起了国民党上下的高度关注,老江连电傅重义,要他坚决守住所有阵地,绝不能再轻易后退,同时也命令中原的的空军为华北提供有效的支援,海军也开始集结于塘沽军港,准备随时出动。
傅重义倒是没有被眼前林虎搞的大阵势所迷惑,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两翼方向的情况,他清楚,林虎绝不可能在正面和他死打硬拼,一定会在两翼大做文章,到底在南面的还是北面呢?他还拿不定主意,只能一方面命令盘龙岭方面的守军死守,另一方面派出大量谍报人员搜集情报,密切注意两侧的动向。
第一集团军在锦州战役结束后,一直处于休整之中。在华北战役开始阶段,处于待命状态,主要原因在于长达六个月的锦州战役中,第一集团军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没有得到过较充足的休整,部队确实有些疲劳,再加上战斗中人员损伤、物资消耗实在太大,部队整体实力有所下降。为了保证部队恢复充足的实力,所以中央军委给予较长时间的休整。这一段时间以来,大量的物资、兵员源源不断接济过来,其中大部分都是刚刚从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全新装备,还有一部分则是直接由苏联援助而来。
(本章完)
第177章 鏖战华北(二十六)()
第一百八十章鏖战华北(二十六)
虽然现在东北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与苏联原产的装备在质量上还有一些差距,但是这其中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更重要的是,东北方面自己的生产规模已经不断扩大,产量也是逐渐增加,不仅能够满足东北方面军的需要,而且还能对关内其他地区的解放军进行有效的补给。
虽然现在因为距离问题、交通问题还不能对中原、华东、华中等地接济物资,但是一旦华北拿下来,接下来的一切都不成问题,到时不管是路上还是海上,都将畅通无阻,这对整个战争的形势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唐山,因位于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