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真的与美国发生局部战争,那时候国内再有什么人胡说八道,就不会是现在这种还算是平和的“文化的批判”,那时候就动用“武器的批判”了。不管这些人能不能领情,至少陕西众认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
1944年下半年,二战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人于9月,在北非投入了巨大的兵力,试图以绝对物力优势压碎隆美尔,残酷的战役打了两个月。隆美尔每一周的兵力损失比他在整个1943年损失的全部部队都多。老非洲军在这样惨烈的战役中挺过来了。隆美尔在11月中旬发动了赌博式的反击。非洲军和美军在突尼斯血流成河。隆美尔在即将崩溃前,又是在凯瑟林山口附近,全歼了美国三个装甲师。美国的战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破口。隆美尔孤注一掷,将所有的残余坦克变成了一个集群,凯瑟琳空军元帅也集结起足够的空军,掩护非洲军对美军后方进行了穿插进攻。
墨索里尼深知,假如隆美尔的非洲军垮了,美军接下来就会直插利比亚油田区。实际上,美军的战略轰炸机群已经在日夜空袭利比亚油田区了。幸好丁宫在设计油田区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巧妙的对才有设施进行了各种处理,而且制定了多处假油田区的布置。这才保证了利比亚石油区保证了石油供应。
意大利军队深知自己要保卫的对象是如何重要。意大利军队将这次战役的伤亡抚恤提高了一倍。十个意大利师加入了非洲军序列。
战役最终以美军主动撤退为结局。希特勒也授予隆美尔元帅的地位,奖赏他在如此残酷环境下的战役。但非洲军实际上已经垮了。整个非洲军伤亡高达40%,大批战斗骨干牺牲或者重伤。隆美尔最得意的88大炮部队,在美国人肆意轰炸下,伤亡更是高达60%。炮毁了可以从德国补充,可这些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战士,却不是能够补充的。
隆美尔知道,如果美国人再这样来一次进攻,非洲军除了惨败之外,别无选择。他本来就是带病坚持指挥军队,这位被称为“战争机器”的元帅病倒了。希特勒不得不让隆美尔回德国修养。
这次战役给美国人的打击更大。美军并不知道已经给了非洲军致命的打击。和隆美尔的非洲作战一年多,美军伤亡被俘超过了35万,连国会都已经看不下去了。是否转换战略方向,成了新的讨论重点。这样的战略方向有三个,一个是直接登陆法国。这明显不够现实。第二个就是选择在太平洋突破,第三个就是进入印度洋,沿印度洋西岸北上,直接打击意大利控制的埃及和利比亚。
后两个战役方向,需要共和国最大限度的配合。
美国人最终决定,再次组织一次五国会议。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彻底解决各国之间的分歧。令美国惊讶的是,共和国方面对这次会议十分配合。共和国拿出了自己的战后要求,并且明确表态,只要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共和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战争没有打完之前,就提出战后要求。这样的做法本来有些可笑。但是美国人看完这个要求之后,觉得共和国实在是相当的聪明。
中国的要求和以前毫无二致,收回甲午战争中失去的领土。恢复朝鲜、缅甸、安南、硫球的独立地位。只要能够满足中国在这方面的立场,那么中国就可以出兵打击轴心国军队。在打击完轴心国军队之后,解放军将立刻回国。
这些条件之前就提出过,在盟国有求于中国的时候,中国也不加价,也不减价。还是照本宣科的陈述了这些条件。这就不由得盟国不认真思考了。
朝鲜现在在日本的控制下,要解放朝鲜,就得靠中国自己去夺取。自由法兰西根本不成气候,安南问题算不上问题。至于缅甸,对于英国人来说也是无足重轻的地盘。对英国人重要的马来西亚和印度,中国根本不想插手。中国代表生命,就算是在两地作战,中国也仅仅是出兵打击日军,不会对当地人民动手,更别说赖在那里不走。这样的态度让英国人能够接受。至少中国不会动手拆掉英国人的殖民体系。而这样的做法,摆明了就是干活拿钱。至于体制矛盾,就丢给美国人和英国人去闹。
而苏联方面现在遇到一个问题,除了共和国给与的大量物资支援之外,苏联向美国租借的武器,或者说飞机和步枪、子弹等产品,都需要中国提供。也就是说,苏联向美国借物资,美国用机器设备向中国支付,中国用产品向苏联支付。中国在合同当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令所有人都十分惊讶。本来这种三方贸易,最容易扯皮。而中国的所有支付都没有丝毫扯皮的问题。产品质量也颇为不错。租借的物资里面不仅仅有军工用品,还有大量的民用品。中国也保质保量的提供给了苏联。苏联人在这些方面从来是吹毛求疵的。可中国方面的代表有理有节,苏联人一点发作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人对此非常赞叹的同时,也有一种不安。就连日本也未必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如果非尽了千辛万苦打倒了日本,在亚洲又崛起了一个新的强国,那么美国人岂不是亏大了。美国好歹是工业强国,对于这样的表现所意味的工业实力是有了结的。而美国人没有能够意识到,中国表现出来的实力绝非全部实力。如果他们知道的话,就绝不会在1944年5月,将大批的合成氨和新设备交给中国。美国人认为,中国为了展现足够实力,竭尽全力去完成了对盟国的义务。
最后,五国达成了原则性协议。联合国正式成立。美苏英法中,五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关于中国的所有战后要求在协议书当中签字画押。当然,这些都需要中国承担自己的义务才行。
1945年1月,中国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开始南下作战,战略目的是控制整个中南半岛。为盟军走印度洋扫除障碍。
从1942年到1945年,整整三年,日本在太平洋的进展可以用“毫无进展”四个字来形容。日本占据了庞大的地域,可缺乏利用这庞大地区物资的能力。落后的工业能力不足以支撑这样规模的开发。最可悲的是,日本的工业资源大多数用在舰艇建造上,日本甚至无力扩大运输舰艇的规模。缺乏长期战略观,加上日本内部的丁达尔现象,日本始终无法使用合力来解决问题。
中国把日本撵出缅甸和安南之后,日本也无力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而且中国仅仅是驱逐了日军,并没有进一步追击日军。日本的兵力洒在海岛上,实在是无力对中国进行战争。
海军部曾经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和美国达成一份和平协议。可战争开始之后,就脱离了日本海军部的控制。为了保护现有的控制区,日本不得不夺取更大的战略空间。战略空间的扩大导致了效率的大幅度下降。收缩战略空间的讨论根本无法得到通过的可能。东南亚地区充满了宝藏,但是日本就是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宝藏。除了掠夺当地有钱人之外,他们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对东南亚有钱人的掠夺,直接把这些人推向了反对日本的一面。日本人不得不面对着无休止的游击战。就连形势最好的印度也是如此,南方印度独立政府需要援助,日本自己的工业品都不足,哪里能拿出印度人需要的设备。日本人还期待着从印度捞一把呢。结果印日关系不断恶化。
1945年初,共和国搞定了缅甸和安南的局势。缅甸独立建国,代价就是把西南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中国,加上中国从英国人那里得到的阿萨姆地区,中国得到了印度洋出海口。印度和缅甸之间被中国领土隔开。这保证了缅甸的安全。至少给了缅甸安全感。安南各部分势力众多,共和国就把安南一分为三,组成了三个国家的邦联国度。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的划分谈不上很合理,也谈不上很不合理。而且这三个国家至少还隶属于一个邦联国家的旗下。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已经毫无悬念。解放军沿着中南半岛一路南下,日军毫不是对手。美国舰队则从澳洲南部出动,进军印尼地区,海陆双方在1944年5月在新加坡会师。一度被轴心国控制的世界岛南端,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重大的胜利在国内的反响类似于大戏,令人兴奋,却没有实质作用。国内的注意力都被1944年的超高粮食收成所吸引。大规模使用了化肥和机械化之后,粮食产量令大农业区的百姓瞠目结舌。小麦亩产400斤,水稻亩产则达到了650斤。虽然大农业区本来就是肥沃的地区,产量素来很高。可这样的产量直接挑战了大农业区人民的想象力。要知道,在1941年的时候,大农业区的亩产也不过是1944年的一半而已。
大农业区的巨大成功,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周边的大批农村要求加入大农业区。
这个趋势并非在1944年开始,实际上,早在1940年,共和国的西北就有几个大农业区,周边分地的农民们一开始倒是欢天喜地,可个体种植,实在无法提高产量,特别是在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上,他们都跟不上。看着近在咫尺的大农业区收获颇丰,人民就要求加入大农业区。
在陕西众的计划当中,西北本来就不该是产粮区,而应该是林业区。所以当地的农民直接转职当了林业工人。共和国大修铁路,铁路上要跑火车,火车不能空车。陕西的林业和牧业、果树种植业结合。有效的装满了运输出去的火车。生产的产品越多,赚到的钱就越多。陕西绿化大见成效,人民收入也增加很多。
除了种树之外,人民还从事工程队的工作。在大建设的时代,缺的就是工人。人民赚到的钱可以购买更多工业品,有效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在当时,共和国上层当中颇多人担心这样的政策会让粮食出问题。到了1944年,就连对农业最悲观的共和国上层,也不再担心会突然发生饥荒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分到地的农民要求加入大农业区的要求,这样的形势下,中央却提下达了要求谨慎对待的决议。
尽管经济发展令人满意,钢铁产量已经提前达到了1500万吨。但是工业化的国家,对于基础建设的需求是令人发指的。见识过年产六亿吨钢铁的陕西众深知,如果甩开了膀子搞建设,就是年产六亿吨钢铁,连着生产十年,这些钢铁也未必够用。
基础建设并非是简单的造出一堆建筑,各种管理、经营同样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全民接受足够教育。1927年来,无论是西北局或者南方军,都在教育上颇有建树。但是还是不足够。共和国需要人民接受更多教育才行。到了1944年,共和国已经有各种五年制小学毕业生以及更高学历的毕业生3000万人,这个绝对数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但是还不够。
毕业生如果没有经过各种职业教育,懂得了纪律和服从,那么就没有太大作用。这需要时间来积累。需要严格的制度去规范。对于共和国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最强大的陕西众表现出的“恨铁不成钢”,让中低级干部感觉十分不解。这样的好日子有什么可以不满的呢?可以说,中国活着的百姓,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好日子。除了因为政府管的太严,让大家颇不习惯之外。生活的提高是可以看得到的。就连对共和国最敌视的人,也不敢攻击共和国的执政能力。只能找别的借口来说事。
只是党的纪律,以及对中央的盲目信从,让下面的干部们坚定执行中央的政策。对他们来说,听了中央的话,让生活变得这么好,那么继续听中央的话,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好。这是1944年的共和国的主流观点。
在国内强有力的物资支援下,战争的进程变得更加有利。解放军的登陆部队与美军有效配合,在1945年5月到10月,对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登陆战。到了现在,共和国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1941式冲锋枪正式亮相。这种冲锋枪的实战表现相当出色。配合了联军的坦克,日本陆军毫无还手之力。登陆战逼迫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决战。从争夺瓜岛开始,美国海军越战越强,特别是第三次珊瑚海大海战,日军航母五沉三伤,联合舰队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除去战舰的损失之外,联合舰队司令山口多闻在这次战败后,拒绝下舰,随着航母一起沉没在太平洋当中。司令官和大批海军精英飞行员的损失,实际上已经宣告了日本的灭亡。
美军在第三次珊瑚海大战,航母三沉三伤,同样损失惨重。美国远比日本要强大的工业能力和人口数量,以及基础教育的发达,决定了美军可以迅速弥补这些损失。美军轻松的得到补充,可日本却没有这样的实力。
日军曾经进军的线路不断撤退,中美联军所向披靡。到了1945年12月,硫磺列岛战役以联军共同伤亡高达15万的代价被攻下。共和国共和国一方就承担了 13万的伤亡。这样巨大的代价并非没有报偿。既然荷兰已经完蛋,中美达成的对荷兰殖民地的临时处理方案。地处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复国,其他地区由美国人托管。新的兰芳共和国占据了婆罗洲的产油区。共和国利用租借法,向美国购买了50条油轮。
丁宫的大名伴随着利比亚油田在石油业界之中可以说无人不知。共和国的油井开采速度和建设速度,在丁宫的带领下,向美国人证明了传闻绝非虚言。油田钻探和建设速度之快超出了美国的想象。一待建设成功,就开始疯狂的向国内运输石油。其效率之高,令美国人瞠目结舌。仅仅在1946年,共和国就从兰芳共和国“购买”了500万吨石油。加上从东南亚其他地区购买的石油,以及中美联合石油公司所开采的石油,共和国1946年一共从东南亚弄走了1000多万吨石油。这样的效率令美国人大大起了戒心。
联军不仅仅在海上,岛屿上打击日军。浙江到阿拉斯加的穿梭轰炸线,更是令日本人遭到了灭顶之灾。穿梭轰炸根本不用担心返航问题,而护航也变得十分轻松。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作废墟,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迅速衰落。
1946年3月,联军跨海进攻朝鲜,朝鲜驻军两周内灰飞烟灭。
美国感觉再也不能让共和国这么肆无忌惮的扩张下去。为了威慑共和国,1946年4月1日,5日,7日,8日,美国对日本的札晃,小仓,广岛,长崎,四个城市投下了全部四枚原子弹。美国飞行员在原子弹爆炸后回忆到,“地狱之门在我身后打开了。”
剧烈的爆炸顷刻摧毁了爆炸中心数公里内的建筑,蘑菇云冲天而起。惊魂未定的幸存者从废墟中爬出之后,却发现下雨了。天空中降下了黑色的雨。
日本政府于1946年4月10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共和国随即派遣海军陆战队接管了南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加上已经在联军控制下的硫磺列岛和对马岛,共和国已经获得了战前要求得到的领土。而在解放了中南半岛之后,共和国军队就开始转移到其他战区。英国人本来还想让共和国帮他们恢复秩序。这样的要求被当即拒绝。1946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共和国甚至将在缅甸和安南邦联国的军队都撤回了国内。
但是在朝鲜,由于是联军共同攻下的朝鲜,双方不得不以38度线为分界,各控制一半的朝鲜领土。美国人的这种做法,让陕西众心有所感。
1947年1月,意大利以保住利比亚油田为底线,和盟国达成了协议,意大利退出了轴心国,随即向德国宣战。欧洲战争持续到了1947年6月,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的覆灭画上了句号。
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