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师团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突袭宜昌的目的,因此他们的作战手段应该是长途奔袭战,既然要长途奔袭,那胜利关键就是一个‘快’字,兵贵神速嘛!另外,我们夺取了日军后方的辎重基地当阳,因此可以判定,第25师团的重装备并不多,而且他们的弹药也可能快耗尽了。”孟翔分析道。他虽然从没上过军校,但战场是军人最好的学习场所,因此孟翔也多多少少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确实是这样的。”两人点头赞同。
“守城的第11师是仓促应战,因此也没有多少重武器和弹药,而我们是长途赶来增援,所以我们也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和弹药,我们的炮兵团都放在荆门了。我判断,日军虽然快把第11师打垮了,但日军的炮弹已经差不多告竭了。仅靠日军运输机的空投,是支撑不了这么高强度的战斗的。”孟翔很有把握地道。
“是的。”两人再次点头。
“天快黑了吧?”孟翔抬起头。
“现在是晚上六点多,天一黑,正好是我们展开进攻的好机会。”凌兆尧道。
“不。”孟翔摇摇头,“命令所有弟兄,除了少部分警戒部队外,全体就地休息。”
“什么?今晚不进攻?”何基洋惊讶道。
“我们向来认为夜晚是我们大规模展开行动的好时机,因此日军也会这样认为。日军认为我们今晚会进攻,但我们偏不。让弟兄们好好睡个觉,养精蓄锐,明天,一举战胜日军!”孟翔斩钉截铁地道。
“天亮进攻?这不是白白让日军飞机轰炸吗?”
“你们忘了?我们现在很关键、很重要,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勒索中央、敲诈委员长,明天,我会要求空军出动不低于四十架的飞机协助我们,确保我们获得暂时的制空权。好了,再发一份电报给胡师长,告诉他们,明天天亮,我们会发动全面进攻,希望他也做好准备。”
下达完这个命令后,孟翔叫来王利军和蒋纬国:“装甲团今晚别休息。”
“请军座吩咐任务。”王利军和蒋纬国一起肃然立正。
“按照常理,天一黑,我军会趁着夜色展开进攻,因此,日军必定会在天黑后绷紧神经展开防御,但我们偏不,我已经让弟兄们全体都休息去了,准备明早发动进攻,至于你们,你们不能睡,你们今晚的任务就是开着坦克和装甲车,不断地袭扰日军,制造我军要展开大规模夜间作战的声势,搅得日军风声鹤唉、草木皆兵,让日军晚上没办法睡觉。懂了吗?记住,坦克出动时,少用机枪扫射,我们的弹药不多,多用炮弹开火,这样能制造更大的声势,打光炮弹也无所谓,因为明天的战斗不怎么需要坦克炮。”孟翔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明白了!”王利军和蒋纬国一起敬礼受命。
布置完任务后,孟翔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摊开宜昌的地图。宜昌之所以被称为是重庆的东大门,就是因为沿着长江入渝必须要经过宜昌,而宜昌的地形也比较险要,全城依山偎江,滔滔长江穿城而过,城市的四周尽是山峦峰岭,西北是大巴山,中部是巫山,西南是武夷山,其余地区也基本都是丘陵山地,只有城市坐落的地方是平原。宜昌的地形特征被人概括为“七山二丘一平原”,从这七个字上就不难看出宜昌的地理特点是十分险要的。如果是古代战争,宜昌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现代战争是拥有飞机的,日军数十架轰炸机终日不断对宜昌狂轰滥炸,足以造成这座坚城的沦陷。
由于周围都是山,能作战的地方只有宜昌城下和长江两岸的狭窄江滩平原。因此这场战役的作战方式已经被客观条件给定好了:大规模的近身战和白刃战。
这是最考验军人勇气的作战方式。
这个关系到陪都重庆命运的战前晚上,是在第11师上下翘首以盼、心急如焚中渡过的,是在第38师和第179师军官们的辗转难眠和士乓们的酣然大睡中渡过的,是在攻城日军被搅得晕头转向、神经兮兮中渡过的。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武汉第11军司令部内,冈村中将也毫无睡意,他死死地凝望着地图,对他原本堪称完美的计划也不自觉地萌生出一丝不自信的不安感觉。单独地从军事意义上来看,冈村中将确实是一名高明的战术家,他的这一手非常漂亮,他事先成功判断出第五战区的反击方向是襄阳,并且将计就计地以襄阳为诱饵,同时设下了两层烟雾弹来掩饰他的真正目的,最终达成全歼掉第33集团军、重创第五战区、奇袭宜昌、威逼重庆等诸多战略目标。可如今,知道那个让人头痛的孟翔居然没有在笼子里做瓮中之鳖,反而带着他的部队跳出包围圈并急行军增援宜昌后,冈村中将隐隐也感到不妙。但他仍有很大的自信,他估计接下来的战局是这样发展的:宜昌被第25师团拿下,或者陷入胶着僵持作战,第33集团军主力会迫于后路被包抄而全军北撤,这样的话,宜昌早晚还是会被拿下,而跳出整个大包围圈的第77军则由于成为孤军而葬身覆灭在鄂西的日军控制区内。歼灭了第77军,基本就等于消灭了第33集团军的主力和精神支柱。
这个战果比起冈村中将预定的战果,差不多打了个八折,但还是一场完美的胜利。
望了望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前方的战局应该尘埃落定了吧?冈村中将心想。
实际上,冈村中将的整个计划虽然无懈可击,但他还是低估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孟翔的“凶狠”。由于孟翔和第77军的凶狠,使得局势再度被逆转。
第二是张上将的“执著”。由于张上将的执著,因此他的兵团主力并没有明哲保身地撤离襄阳,而是顽固地在襄阳等待孟翔归来,像根钢钉般钉在了襄阳。
古人云:人算不如天算。这六个字用在此时的冈村中将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六月十日上午,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在宜城爆发了。
清晨五点多,休息一整晚的38师和179师全体官兵们纷纷精神抖擞地从野营地上起来,忙活了一整晚的装甲团虽然人困马乏,但由于激战即将到来,因此装甲兵们也都强打着精神。孟翔命令炊事部队开始做饭,让全体官兵都饱餐一顿,至于剩下的干粮,则集中收集起来当着全体官兵的面倾倒进了旁边的滔滔长江里。随后,孟翔分别致电给军委会和第11师师部,在第一份电报里,孟翔请求空军出动不低于四十架的飞机协助作战,以战斗机为主,以轰炸机为辅;在第二份电报里,孟翔通知胡师长援军即将展开全面攻击,力求一举击溃攻城日军,要求第11师在预定时间出城展开反击,配合援军彻底剿灭日军。
面对孟翔这个狮子大开口般的请求,空军方面显然极为不满,军委会回电道:要求援助飞机数量之多,空军方面难以承担,倘若此战不胜,空军损失殆尽,此等责任,由谁来负?
孟翔不假思索地回复道:此战不胜,我已阵亡,你们爱找谁负责找谁。
电台兵愣了一下,被军长这个半文言文半后世文给搞得不知所措。
“看什么看?就这样发!让他们爱找谁负责找谁去,关我屁事。”孟翔催促道。
凌兆尧、何基沣等军官们无不肃然起敬。他们知道,孟翔的这番电文看似有点耍无赖,实际上是蕴含了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勇气。
电台兵抹着冷汗,把孟翔这番在语气和用词上都看似大不敬的回报给发了过去。
可能军委会那边负责指挥此战的高层们被孟翔这个不伦不类的回复给搞得郁闷和恼火了半天,因此回电姗姗来迟,但内容则让孟翔松了一口气:空军全力满足你们的要求,同时请你们务必取胜。
“我们共有八个团,是吧?”孟翔望向凌兆尧和何基沣。
“是的,我们每个师的三个主力团还基本完好,但补充团在荆门突围时都损失过半。”
“很好。”孟翔点点头,“我勘察过地形了,交战区域面积比较狭隘,我们所有的部队是没办法全部展开的。听我命令,你们每个师调两个主力团作为第一波攻击梯队,剩下的那个主力团和补充团作为督战队兼预备队,架起机枪,看到逃兵回来,不论何人,一律杀无赦!前面的第一攻击梯队打光了,后面的督战队立刻去填上去!就这么简单!今天上午决出胜负!”
军官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凛然领命:“是!”
“王利军!蒋纬国!”孟翔大喝道。
两人急忙跑来。
“装甲团还有多少战车?”
“扣除昨晚损失的一辆轻型坦克和五辆装甲汽车,我们全团现在还有德制坦克十五辆,日制坦克七辆,装甲车十九辆,装甲汽车三十五辆。”王利军脱口而出。
“炮弹、子弹、燃油还有多少吗?”
“燃油和子弹还算充足,但炮弹在昨晚基本打光了。”蒋纬国回答道。
“这么说,我们共有七十多辆战车。”孟翔想了想,“你们听着,接下来的战斗由于交战地区狭隘,没办法让你们展开机械化作战,因此全团现在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步兵团里,按照一个班一辆装甲汽车或一个连一辆坦克的比例去分配,让战车充当掩护和支援步兵的移动碉堡去战斗,就这么简单。你们马上去联系各个团长营长连长,就这么办,混合起来战斗。”
“明白!”王利军和蒋纬国一起敬礼,然后急匆匆而去。
“早饭时间差不多结束了吧?”孟翔望向凌兆尧和何基沣。
两人看了一下手表:“差不多了。”
“时间刚好,估计我们的空军大爷们还有二三十分钟就来了。”孟翔点点头,“立刻集结部队,我要准备战前讲话。”
滔滔的长江边,第38师和第179师的一万五千余官兵在各个团长营长们的带领下排列成整整齐齐的队形,汇聚成一片兵的方阵。万众瞩目中,已经换成步兵军装的孟翔以及凌兆尧、何基沣三人不紧不慢地走上一座小土包。孟翔举起一个铁皮喇叭,大声道:
“弟兄们!废话我不多说!宜昌完了,重庆就完了,重庆完了,全国也就完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正在进攻宜昌的鬼子兵全部干掉!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多余的粮食都已经扔进长江喂鱼了,所以呢,我们下顿饭只能去宜昌吃,想要去宜昌吃饭,就必须要干掉围城的鬼子兵,就这么简单。还有,到时候进攻时,基本上是要和鬼子展开对射以及拼刺刀,四个团先上,后面的那四个团是督战队,发现逃兵,直接机枪伺候,包括我和凌师座、何师座在内。如果我们从前面逃回来,督战队也可以打死我们。当然了,前面的弟兄死光了,督战队就会填上去继续拼杀,目的就是要消灭所有的鬼子。好了,我基本说完了,大伙准备剁鬼子吧!”孟翔顿了顿,神色变得空前庄严,“弟兄们!我们的中国会不会灭亡呢?当然不会!因为…”孟翔豁然举起右拳,放声大吼,“中国不亡有我在!”
下面的官兵们看到军长、师长都以身作则准备冲锋,早已经热血沸腾,立刻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声:“中国不亡有我在!”
孟翔再次大喊:“狭路相逢——”
“勇者胜!”震天的喊杀声气贯长虹。
直冲云霄的口号声中,一片银光闪闪的空军飞机遮天蔽日而来,霎那间使得地面上的官兵们再度爆发出震雷般的欢呼声。为了这场事关重大的战役,空军几乎是倾家荡产出动了。在空前强大的中国空军机群掩护下,白花花的刺刀浪潮以翻江倒海之势咆哮着扑向了进攻宜昌的日军第25师团,爆发开了抗战以来中日两军最大规模的白刃战。
第一百八十四节 狭路相逢(2)
六月十日爆发于宜昌的这场恶战,由于攻守的中日双方以及中国军队的援军都是长途行军或准备不足,再加上数日激战使得双方基本都弹药耗尽,因此这场恶战直接演变为抗战以来也是整个抗战八年间甚至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白刃战。守城的中国军队第11师的六千余兵力、攻城的日军第25师团的九千余兵力以及增援而来的中国军队第38师和第179师的一万五千余兵力使得这场白刃战的双方参战人数达到三万人,战场包括宜昌的部分城区和长江两岸延绵十多公里的狭窄江滩。此战的同时,中日航空兵在宜昌上空又爆发了堪比八一三空战的激烈空战。战况之惨烈,任何正面描述都不足概括其万一。当时有十多名中外记者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采访和拍照,给世人留下了充满血腥的报道。
《扫荡报》记者张剑心在他的新闻报道是这样写的:
“…日本兵拼刺刀的技术无疑是过硬而强悍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和俄军为了争夺‘东亚第一要塞’旅顺的203高地,双方曾展开万人级别的白刃战,并且最终的胜利者是日本人。抗战以来,国军的很多将军们也承认,在实战中拼刺刀,起码三五个中国兵才能打得过一个日本兵。而眼下,坚守宜昌的第11师和增援宜昌的第38师、第179师却毫无惧色与日军展开规模空前的刺刀战,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悲壮之举。参战的每个将士都知道,宜昌失守后,陪都重庆就会危在旦夕,全中国都会危在旦夕,因此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浴血搏杀中,三个师的将士们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魄力。开战前,指挥第38师和第179师的孟翔将军在让将士们饱餐一顿后,把全军所有的余粮都扔进了长江里,以此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孟将军和胡师长也绝非蛮干之辈,他们知道硬拼是很难取胜的,因此采取了很多制胜的措施。由蒋委员长次子蒋纬国中校率领的装甲团化整为零,将每辆坦克和每辆装甲车都分配到了连排级的步兵部队里,开战后,英勇无畏的装甲兵们开动坦克和装甲车,以自身的钢铁身躯掩护炮兵和步兵紧随其后发动冲锋。为了达到重大杀伤日军的目的,配备了冲锋枪的士兵一马当先,机枪手们则把轻机枪当做冲锋枪使用,猛烈扫射以打击日军和掩护己方步兵,重机枪过于沉重,便由四名士兵抬着支架冲锋,射手和弹药手一边奔跑一边射击和装弹,每挺重机枪的身后还跟着四五名后备士兵。枪林弹雨间,抬着重机枪支架的士兵不断中弹倒地,后备士兵立刻冲上去,接过阵亡士兵手里的机枪支架,继续抬着机枪奋勇冲锋。重机枪威力强大,因此遭到日军重点打击,簇拥在机枪身边的士兵接连不断倒地,但后续士兵毫不畏惧地前赴后继。操控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炮手们也同样舍生忘死,他们依靠着坦克躲避日军火力,在坦克后面发射炮弹轰击日军。但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坦克是不断移动的,一旦坦克移动开走,他们就完全暴露在日军火力网里,同时,有时候遇到危险的坦克还会倒车,结果这样导致很多来不及躲避的炮手或步兵活生生被己方坦克撞倒甚至碾死。坦克也是日军的重点打击对象,雨点般的子弹飞来后,坦克的钢铁身躯上绽放出密密麻麻的火光,跳弹犹如飞蝗般四处乱溅,这让依托在坦克后面正聚精会神开火射击或投掷手榴弹的步兵极其容易被跳弹击中。我还看见,38师和179师的很多炮手使用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奇怪火炮,这种火炮从外观上看就像一个汽油桶,其貌不扬。操控一门这样的火炮需要一个炮兵班,足足有上百个这样的炮兵班合力抬着这样一门门汽油桶般的火炮冲向日军,冲到距离日军人群或日军火力点只有区区两三百米的地方,然后就地放下火炮并往炮筒里装填集束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