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业中华-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的国家,饥饿伴随着整个历史,也学会了对大自然最大限度的利用,不然整个种族和文化都不会延续下来。当然也演变出了深厚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和农业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农业不是简单的水稻小麦种植,农学院已经衍生出了农林牧副渔的分类,其中副业主要是食品和日常用品加工,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

    张春笑着对清子解释。

    “你认为这种文化是正确的?在我看来就是落后和愚昧,贱民们本来就是无所不吃。我听说他们饿了还吃观音土。”清子还是觉得很难以接受。

    张春点头道:“这就是中国文化复杂的地方,有精华,也有糟粕。后人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中国文化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人合一。农学院有些这方面的研究和讲座。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听一听。文化不在贵族,而在平民之间。只有到了平民之间才知道它的广博,才知道贵族文化的狭隘。”

    张春没有寄希望于这个日本贵女接受中国文化,只要她不反感就行了。

    比如清子认为张春和丽质穿的衣服就是贱民们干活时穿的衣服,贵族应该有贵族的样子和威仪。但是也许是清子为了挽回在百姓中的形象,还是抛弃了和服,穿上了衣衫和裤子。

第46章 合作银行() 
只有到了实地,才发现张春的实力远比想象的要深厚。趣*讀/屋

    如果不是张春的这种极端平民化的观念上实在难以接受,并会对贵族阶层和地主阶层有着实际的威胁。清子都想在刘家榨也试行一段时间。

    刘铁在向刘英讲诉了清子的见解时。

    李明毅冷笑道:“张春想要推翻的绝不只是朝廷。他才是最大的反贼。历朝历代,哪一次不是士族主导的变革,什么时候轮到和泥腿子平起平坐了。而且张春是把愚昧当成文明,是典型的**文化,小农意识。”

    刘英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刘英的日子不好过,同盟会也好,共进会也好,历次的起义和会员的发展都是在新军和留日学生中,最多也只是扩展到了士绅阶层。他们要抓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枪,一个是钱。认为只要这两件事做好了,革命就会成功。

    刘英收编湖匪,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行为。所以刘英所有的心思都在整编武装力量上,以免起义因为内部反对意见而失败。小田派人来,其实有控制和接管的意思。日本的野心,就连清子也从来没有隐瞒过。但是刘英并不认同,如果那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成了一句空话。日本人和满人有区别吗?

    日本浪人在周湖的恶行,刘英未免不是故意放纵的结果。

    拖船埠骚乱虽然得罪了小田,但是却在同盟会、共进会那里替刘英挽回了面子,特别是黄兴看到了这只力量的巨大潜力,已经决定抽时间到湖北来看一下。

    拖船埠骚乱的后遗症也是有的,时间一长,张晋福已经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开始整顿新军。一些军官被搁置或者调离,这给起义带来的紧迫性和危险性。

    刘英虽然和张春达成了协议。但是张晋福也拜访张春。张春到时候顶多会隔岸观火,想要张春参加部队,进军襄阳和武汉,几乎没有可能。

    刘英把希望寄托在了黄兴身上,但愿黄兴能够劝动张春。

    张春变得更加保守,大多数时间都在农学院,连云龙镇的衙门也不去了。只是内部的整顿和完善在加速进行。

    雁门口镇,是张春建立起来的一个镇,包含了除农学院以外的所有新占领区,一些改革首先是在这里试行的。

    基层卫生防疫和医疗的分立就是其中的一项。卫生基金的建立,由于收费低廉并且大多数都是免费提供,所以保证了老百姓的基本健康。但是医院是要正常收费的。

    时间一长,清子就发现,雁门口镇本身的病患在迅速减少。利济医院的病人主要都是外地赶来的。

    因为利济医院的医生护士除了治疗,大多数都在研究和教学学习。很多病人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研究的对象。特别是中医医生用药千变万化,实在是由把病人当小白鼠的嫌疑。

    利济医院研究,都会变成了一些小知识出现在卫生所的宣传册上,比如口腔卫生,保护牙齿,食品卫生等等,这让卫生所的宣传册有成为生活百科全书的味道。

    在农村出没的都是农学院的学生,他们在田野山林间考察研究,给老百姓扫盲,帮助卫生院给每个农户进行宣传讲解。一些村子里的干部也是学生们担任,并很可能毕业后也会留下来。他们的进取心很奇怪,并不认为当官发财才是人生目标。而是认为研究和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好就足以让自己奋斗一生。

    除了卫生和医疗分置。南张街成立了财税所和街道管理所,都是干部速成班和商科实习生,农学院的重视实习和研究的风气日盛。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开创一个新的领域。当这些原本是朝廷衙门所要做的工作不在高高在上,而是切切实实要服务百姓的时候,就发生了性质的变化。

    财税人员除了收税,还要帮助农民和商户学习管理账务,帮助他们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张春所设定的三成的税收很高,但是是纯收入的三成,而不是毛收入。这个时代的农民和商户自己都不懂这些,所以财税所的学习班里面,每天都有人。因为财税人员每个月去收税,总要核对一下账务,如果错误百出,财税人员倒是和颜悦色,但是很丢面子不是?

    南张街的商行就有些郁闷了,他们是做账的老手,以前衙役都是摊派杂税,不会管你实际的收支。现在财税人员要查账后,才收税。大商行肯定吃亏,因为他们的生意大,收入多。原来只需要给点银子打发衙役就可以了,衙役们也不懂。现在不行了,这些学生比商行的账房先生厉害多了,直接就能查出了账房先生和掌柜们做出的手脚。一时之间,南张街的商行,账房和掌柜换了一批。小商户却很高兴,因为不管怎么收,也是在纯收入基础上的,这保证了他们有稳定的收益。而不是以前摊派弄得求爷爷告奶奶,弄不好还得被衙役打。现在这些财税人员态度好,还能教他们做账。

    街道管理所除了管理市场,对于街面上的什么事都要管一管。不能随便大小便,孩子也不行。公共厕所也设了管理员,每一个上厕所的人都要告诫不要随便上厕所,大小便都要入坑,还给发草纸。管理所还招募街道上扫地和清理下水沟的人员。这解决了一部分就业,特别是妇女就业。薪水不高,但是对于贫苦人家来说,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

    街道管理所的还有规划职能,多了测绘和建筑设计人员,当然这些人还不会设计,只是利用测绘知识,给建筑规定一个地方。不过他们已经开始收集街面上已经出现和各种建筑,并绘制图纸,请工匠们一一核定。这些学生们的野心很大,不大也不行,因为创新在学校里是一种风气,每个人交的研究报告,那是要上讲台自己讲解,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询问。

    “合作银行,不错,这是谁想出来的。”

    张春接过丽质递过来的论文。

    “曾思敏,就是师范学堂学经济的两个女学生之一。在雁门口财税所实习,张霖越的财政管得一塌糊涂。她们不仅在雁门口以及下属几个村调查,南张街的财税所也给了她们数据和支持。(p://。)。她们认为钱和账要分开,特别是雁门口村里是采取的合作方式的集体经济,那是村民大家的钱,张霖越就敢随便挪用,也不给个说法。所以她们想成立一个合作银行,钱交给银行管理。钱用到那里去了,需要向农民交代一下,然后定出一定的利息,张霖越要用,就得付利息。南张街不太同,但是可以接受小商户存银子。能够给一些需要银子的小商户贷款,收取利息。”

    “很不错,可以让她们两个分别在雁门后和南张街财政所,一边试办,一边改进。”

    “没有人,现在分不出人出来,别人论文的后面是说学院要增加商科招生人数,设立财务科和银行科。你都没看完。”丽质瞪了他一眼。

    张春笑了,他被两个人的想法给吸引过去了,一边看,一边回想后世的银行制度。后世的银行制度很健全,但是生硬得很。这里也许能够能走出什么不同的路呢?

    “南张街可以缓一缓,雁门口的张霖越不能不管,他把别人的钱当自己的钱用,最然没贪污,总要考虑给不给得起利息吧,要是他一个人的失误,弄得大家都没饭吃,杀了他的头都弥补不过来。还有以后要是出一个贪污分子,损失更加惨重。让人去告诉张霖越,按照曾思敏的做法,合作银行先试行,具体怎么办,让曾思敏自己想办法,她是合作银行的行长了,我明天把聘书送过去。这个张霖越,什么事情都想大,大工厂,大牧场,让他小心点也好。”

第47章 大镇长(1)() 
王仁彬刚好进来,听到了一个尾巴:“这是说大镇长呢,又怎么啦。趣*讀/屋 ”

    张春就把曾思敏的研究报告大体上说了一遍。

    王仁彬笑了,他对张霖越倒没说什么,而是说他带人去了仙女,本来是想去看看那里的铁矿,因为有一伙土匪就是靠这个铁矿养活的,所以王仁彬还带了民兵和教导队的人过去,没想到,那伙土匪没了,剩下二十多户人家,生活无着落,见王仁彬过去看矿,还问能不能收矿石。整个仙女,已经能够没有什么有威胁的土匪势力了,而且那里不仅有规模不错的铁矿,隔了不远还有一个煤矿。和小凤岭是一个成矿带,但是规模不是这边能比的,就是品位低一点。都算得上小型煤铁矿。不像小凤岭,连小型都算不上。

    “你的想法呢?”张春是知道后世仙女煤铁矿规模的。

    “先接管这两个矿,只是那里人烟稀少,见不到几个人。雁门口其实还有富余劳动力,南张街和采石场、渔场也有部分劳动力,调过去。再就是,那里不太平,要调一些枪支过去,汉阳造就行。组建一支矿警进行保卫。”

    “过去的道路怎么样?”

    “有一条不错的路线,是以前土匪们踩出来的,能够用手推车把煤铁拉到雁门口镇。不然那些矿工也不会说卖给我们矿石。不过需要修缮。所以我想,雁门口的建设先缓一缓,接管煤铁矿后,先让那些矿工自己生产着,每个矿大约有一两百人,因为只要生产,守在那里的矿工就会呼朋唤友。矿石先拉到断崖铜铁矿用着,把道路先修通。雁门口的水泥矿规模不要大,够用就行,石灰石也是炼钢的必需品。仙女铁矿先建炼钢厂和铸造厂。学院机械厂那不叫厂子,是个实验室而已。有了大型的炼钢厂和铸造厂,一切都好办。”

    “雁门口的水泥厂扩建得怎么样?”

    “差不多了,机械厂的刘厂长盯在哪里。再过一段时间试车,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车间,张大镇长嚷着不够,开始说规模不够,规模定下来,又说数量不够,至少三个。呵呵。”

    张春有些不高兴地说:“别理他,我派人跟他说。他的牧场到底要建多大。”

    “很大,没种水稻的全种饲料了。”

    张春正在喝茶,一口茶全喷了出来:“这个混蛋,难怪曾思敏变着样告他的状。”

    王仁彬笑道:“那两个人是冤家。他的沼气池已经建好了,以前的水泥窑的水泥他全收刮走了,规模很大,农科、工科的一帮人看戏不怕台高,都变着样地帮他。这几个月你见到他了吗?一是呆在工地上,二是躲着你呢。他知道不少人告他的状。”

    张春哭笑不得:“是他心虚,别人没告状,说他好话的人多着呢,铜铁厂说得最多。铜铁厂那么多人帮他,他给铜铁厂钱了吗?让他给钱。”

    王仁彬直笑:“他还真能给钱,他和陈继祖商量着去把云山的两个土匪窝子给剿了,用民兵。”

    张春只有挠头了:“这玩意,还真的要去看看了。”

    雁门口镇公所没人,镇公所的人说张霖越去水泥厂了。

    到了水泥厂,水泥厂的人嘻嘻直笑,说去发电厂工地去了。

    去发电厂工地,工科的人鬼鬼祟祟地迎上来,却没说话。

    发电厂,还真有后世发电厂的规模,发电轮机就有十台,还是目前能生产的最大的。除此之外,还有变电柜,变压器等等一系列的设备,难怪工科的人一直帮张霖越说好话。张春只是在报告上看了说这些东西都被电工所弄出来了,还挺高兴。没想到不仅弄出来,还快要用上了,事实上一个发电机组已经用上了,正给水泥厂供电呢。

    “你们别给他打掩护,刚跑是吧,你们也是,还以为你们只是研制出来,好啊,都用上了,你们以为这些钱从哪里来的,从农民嘴巴里扣出来的。公粮他倒是没动,老百姓的粮食呢,他不是卖了大半。”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厂子后门一帮人哄笑,张霖越已经夺门而出。

    张春就在后面追,顾明带着警卫包抄,不过都呵呵笑着没用全力。

    “公子,校长,大人,大哥,不是,我弄到钱了,真的。不是,我自己也没花钱。”

    “我还不知道,啊,你陈大哥帮你抢的钱,你给我站住,我说打你了吗,你跑什么。”

    “不是大哥,我好歹也是个镇长不是,有什么错饶了我,这么多人看着呢。”

    发电厂的墙上,饲养场的门口,一大帮人看着笑个不停。

    张春又是气又是笑,就命令顾明:“顾大队长,你别磨洋工,你给我把他抓回来。”

    两个警卫就加快了速度,拎着张霖越回来了。

    张春就用脚踢他:“我不打你,我踢你行吧。不是说你做的不对,是做法不对。从今天开始,你要花每一分钱,都必须向曾思敏报告,要经过我审批。还有,一切缴获要归公,你缴获的东西就能拿来给你抵账?你买了集体的粮食就不应该跟农户给个说法?什么时候还?多少利息?你是抢钱,抢老百姓的钱,你懂不懂。你说,你养殖场的钱卖肉的钱,是不是也被你挪用了,挪用了写个条儿总是要的吧,建账总是要的吧。”

    张霖越捂着头,唉唉直叫:“大人我知道错了,这不是花的钱太多,怕你不同意吗。”

    张春哭笑不得:“你还知道花钱太多,还不了,就求着你陈大哥陪你去抢钱了吗。你这是把兄弟的命不当命呢,还好没死人,要是有兄弟牺牲了,看你怎么交代。”

    张春回头对看热闹的工科和农科的人大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都是你们这些人在背后弄出来的,一会儿找你们算账。”

    两帮人就躲到发电厂和养殖场去了。

    “你给我起来。”张春对着站起来讨好地笑着的张霖越道:“我知道你没有私心,想把事情办好,但是得有个程序,有个计划。现在还没什么,你折腾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以后呢?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功的。工科的人你给我出来。”

    发电厂出来了一帮人,低着头站在那里。(p://)。

    “你们跟我说,变电柜这些设备你们成功了,但是失败了多少次?”

    “这个很多,没计算过。”工科一个穿着研究员服侍的人回答到。

    张春向他点点头,然后对满头大汗的张霖越道:“你不是搞实验,你是搞经济,你是带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