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业中华-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节刚过,旅顺和连云两艘航母同时下水,到太平洋舰队服役。而南海舰队的美国建造的航母返厂了。

    南京和上海遭到了北京同样的命运,铜陵的矿山被整合,钢铁到了上海,上海造船厂接收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广州航母。所以南京和上海,还是比北京要缓和很多。

    对于南京和上海,伍豪有了山西和北京的整合经验和连云港的建设经验,开始进行有步骤的产业布局。改造造船业和纺织业是其中的一环。迁出人口,恢复农林牧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显得有条不紊。相反南方的交通系统变得很简单,因为只需要与山区已经形成的系统进行对接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张春在会议期间,与建设部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多的缘故。没有全国几百万建设大军啃出来的道路交通系统,稳定地方绝不会这么顺利。

    旅顺和大连的大型车船坞就没有闲置过,一共四艘航母在开建。

    随着统一,长江流域的安全性有了保障,武汉也开始恢复建造潜艇和驱逐舰。同时开始设计一种新型的火力打击舰,主要的武器是中远程的导弹,上面有二十四套垂直导弹发射系统。没有其他武器。它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卫星系统的帮助下进行远程打击。装备三千公里和六千公里的远程导弹。

    这种舰船结构要比航母简单,重点在指挥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自动装填系统。这也是需要整只舰队保护的战舰,在两年内,能够让四只舰队配上这种军舰,以达到远程打击能力。

    银川飞机制造厂,已经形成了一次四架超音速运输机的制造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在建造水滴形太空穿梭机。

    从控制舱返回来的逃生舱在绥远安全着陆,里面的猴子还活着。

    这种太空穿梭机采用了按照费米的设计思想设计的核电池等离子发动机。由于推力小,在地球上是一动都不能动。但是在太空它将完成锁定卫星,并充当卫星的发动机,回到太空工厂的任务。重量有十吨,放在第二次发射升空的货舱里面,一起发射。

    它有着很好的防辐射能力。里面的成员两人。这两个人将控制舱进行执勤。

    两名宇航员需要乘坐穿梭机从货舱脱离,控制舱的逃生舱的舱位,再控制舱,然后操控控制舱与货场进行对接。

    这种对接操作实验,在海底观察站已经进行过很多次了。

    货场运送了足够两名宇航员生活一年的货物和生活用品。货场也是一个四方体。能够完全与控制舱锁定和合并。航天中心准备是五月份的时候发射。十月将发射一个真正加工车间。里面主要是熔炼、铸造以及激光切割车间。它不能制造大型的构建,但是却有制造小型构建的能力。

    也就是说十月份以后,太空加工厂就能够把这几次扔在太空垃圾场报废的推进器、整流罩、防护壳体全部拖到加工厂进行回收利用。他们可以自己在太空搭建相关舱体,加固或者改造加工厂。而如何改造,已经有了详细的图纸。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在太空加工厂的加工工艺能够反过来对地球上的加工工艺有所帮助和启发,同时希望能够在太空制造出返回地球的地空穿梭机。

    而这个太空加工厂实际上将阻止其他国家发射卫星中继设备。没有中继卫星,你就不能导航和变轨,想要攻击宇宙中的卫星和加工厂,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海底地震() 
小笠原群岛,现在成魔岛,因为美军已经有三艘驱逐舰和两艘潜艇沉没了,没有与外界发出联系。~。。

    可是中国的远洋捕捞船队却在这里扎根。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马里亚纳。一些中国远洋捕捞公司在岛上建立补给站,招收当地船员。只要有一只船队到了这里,就会有第二只第三只船队接二连三地来。

    一些原本无人的岛屿,现在也住上了人,他们建设海水净化厂,生产海盐和淡水。而这两个群岛成中国人在这片区域捕鱼的基地。

    接二连三地战舰出事在菲律宾的美军海军几乎和本土失去了联系。

    应付日渐危急的亚洲局势,美国舰队也一分为二,成了太平洋舰队。

    一艘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五十多艘战舰在茫茫大海上向菲律宾航行。他们遇到过一些同样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非常豪华,如果连起来就是一座海上城市。这些船队上面有着正规的军队和不弱的武装。不过他们远远地避开了。

    天空中出现的雨云,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而这几天,日本海沟接二连三的地震,虽然不大,但是却出现过一次不小的海啸。

    周级4潜艇在四百米水深潜航。周级潜艇最深曾经达到了了八百里,不过四百米是比较安全的深度。周级四已经盯了这只舰队两天了。由于他们不用像普通潜艇一样浮出海面用柴油发动机充电和交换空气。所以美军一直没有发觉。

    而美军的潜艇解决燃料和制氧药剂。基本都是浮在水面上航行。

    美军对于卫星的作用理解还非常浅薄,舰队对于宇宙中卫星根本就没有在意。

    而李春鹏从这只舰队一出港就知道了他们航行的方向和位置。

    不过真正负责中继通讯的是被美军忽略了的远洋捕捞船的指挥舰。他们用了一种低频信与潜艇取得了联系。这方面得益于海监船对于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信的监听核研究。

    只是这种信极容易混淆在海洋的背景噪声之中。如果没有固定的频率以及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你是分辨不出这种信的。

    潜艇通信兵也在用这种设备监听海豚和鲸鱼的声音对话。

    “它们不像是求偶。”姜惠贞带着耳机,看着电子显示屏上的声音波纹。

    三四头虎鲸在深海里嬉戏。是的。它们就是在嬉戏,进食完毕后的玩耍。一头小虎鲸跟在母亲的后面。一个大型的显示屏上,这几头鲸鱼在舰队的下放虽然不起眼,因为相对于远处庞大的鱼群的信,以及水上舰队的吵闹声,它们太安静了。

    注意到它们是因为它们是离潜艇最近的的大型物体。

    “你不要去会招惹它们,不记得被一群鲸鱼围着的时候啊。”韩姿笑着说。

    对于鲸鱼的语言。海监部门已经总结出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因为有一些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有危险时的警告声,求爱时候的声音等等。舰队规定要发动攻击就会让这些大型的海洋生物离开。所以有些语言还是很管用。

    姜惠贞前几天用喇叭模拟了鲸鱼的问候声。

    结果发现,这种问候声不仅仅是问候,还是要求加入群体的语言。七八头鲸鱼伴随着潜艇一整天。因为姜惠贞不知道怎么告诉它们它们离开。

    突然。这几头鲸鱼停顿了一下。不再嬉闹,开始离开这片水域。

    实际上,做出这个动作的还有远处的几个大鱼群。

    “地震,又开始了。”通讯室里的监听设备都发出了刺耳的声音。通信人员纷纷着监听频率。

    显示屏上的图像开始晃动。计算机已经处理不了如此众多的杂波。不过程序员正在启动过滤程序。

    潜艇正在缓缓转向,将艇声垂直于地震波。这是对舰艇影响最小的方式,舰长经过了几次地震后,已经找出了规律。

    不过于此同时,战斗的警报响了。

    李春鹏兴奋了起来。直接下令:“抓住最外面那艘潜艇。不要直接攻击它,在它下方一百米左右引爆。”

    “再次测量爆炸点的距离。保证我方的安全。”

    “选择一万吨当量红色鱼雷。”

    “美军的声呐信一定也受到了影响,发射,立即发射,时间不多。”

    “安全距离不够,后退后退。”

    潜艇微微一震,这是地震波到了。不过鱼雷已经发射出了。舰艇在海底再次转身,然后不顾被发现,全速撤离。

    “好了,过滤程序好了。”程序员大叫了一声。

    显示屏上,被雪花掩盖了大半的图像在刷新。

    “做好防震准备,我们无法完全撤到安全距离。”一个声纳兵喊了一声。

    姜惠贞按了一下操作台上的锁定按钮,一把抱住了小花盆。

    潜艇的灯光也相继熄灭。只剩下了一些必要的电源和微弱的灯光。连显示屏也一片漆黑。

    潜艇猛地震动了一下,然后被动地加速逃离爆炸点。

    “上浮上浮,我们的潜深在增加。”声纳兵大喊。

    “上浮。”李春鹏紧张地看着深度显示。深度在短暂的几分钟就到了五百米。

    好在潜艇艇身的配重舱在其作用,它开始缓慢上扬,就像在海底打了一个水漂,向上滑行。只是这个动作让两层艇壳都发出了细微,但是惊心动魄的嘎嘎声。

    天空,云层在很短的时间消散,形成所谓的地震云。无数的海鸟从天边飞过来,黑压压的一片。整只舰队的人都在仰头看着天空的奇景。

    天边,海浪正在越积越高,渐渐练成一线。

    可是没有人发现一枚鱼雷穿过了整只舰队。一道刺眼的亮光从水下亮起,只一瞬间,方圆两公里的海水被抬高,一道巨大冲击波向四周扩散。

    中心的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艇船体几乎腾空,然后狠狠地砸在了海面上。冲击**及的舰船船身无不倾斜的厉害。

    “地震,我们在一次地震的中心。”两艘航母上的无线电兵发出了哀叫。

    “我们失去了动力,上帝,但愿我们能够度过海啸。”

    “蜂鸟和加州在起火,他们的艇身受损。”

    这次的海啸其实并不高,但是对于失去了动力的舰船,无法做出规避动作的舰船却是致命。

    海啸过后,十多艘战舰在水面上消失了。两艘航母本身没事,但是上面的飞机损失惨重。

    不过,舰队的厄运来了,因为天空中的阴云又卷了回来,比以前更加厚重。海面上掀起了狂风巨浪,很快暴雨来临。

    原本要支援菲律宾的舰队,现在需要其它舰队救援。失去动力的战舰,机械师们在不停的摇晃之中,拼命想让发动机重新启动起来。水兵们用抽水机排水,坚持在甲板上的水兵们一个一个被卷入海中。

    救生船在抢救这些水兵,把他们转运到航母上面。

    这一天被称之为太平洋舰队的噩梦,很多水兵在回到夏威夷后,都退伍了,他们对海洋有了心理阴影。真正能够会去,只有三十多艘战舰,其中三艘是拖回港口的。有五艘舰艇在士兵们的努力下面前开了回去。

    两只舰队,在这次地震中直接损失了大半个舰队的规模。

    不过很多士兵说,他们遭遇了两次地震,但是前一次更加像一次爆炸,一次深海的爆炸。他们没有怀疑到收到攻击,除了没有见到敌人以外,再就是没有舰船是受到直接攻击而沉默的。

    连蜂鸟驱逐舰和加州潜艇也做了最后的努力,加州潜艇还是在后来的暴风雨中沉默的。上面的船员有一半幸存了下来。(。。)

第二十三章 千岛群岛() 
美国人不知道的是,周级4潜艇惊险地在他们下面掠过,差点被插入了深海。=顶=点=小…说  在无数次的颠簸之后,潜艇计算机与探测系统才恢复了供电。随着声呐扫描出来的图像出来后,的人都大吃一惊。

    连船长李春鹏也吓了一跳。这样的战果是他这个指挥者也没想到的。原本他只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加州潜艇。没想到直接干掉了十多艘。丧生的士兵恐怕超过万人。这些人都成鲨鱼和鲸鱼们的食物,因为那片海域被鱼群淹没了。

    “李春鹏,可以啊,战果不错。”

    发来信息的是周级5潜艇的舰长。

    之后的几天,李春鹏一直远远地跟着这个舰队后面。

    “运气,我只想击沉一艘,没想到还有附带伤害。”李春鹏也不好意思了。

    周级5在千岛群岛附近,同样遭遇到了地震的干扰。不过这次远程低频通讯没有经过中继传输,是直接进行通讯的一次试验。李春鹏还有检验大型中央电脑对于潜艇自动管控的能力,不过事实证明,中央电脑还不能满足要求。除了程序问题,计算能力也有限。需要人工进行。

    “如果有地震,最好和动物们一起离开,我们观察到了深海有一些水压异常和水密度异常的区域。它们出现和消失都很诡异。可能与地震有直接关系。我们就遇到了密集的气泡区,潜深从两百米飞快下降。到冲出异常区时,深度达到了九百多米,如果不是潜艇有着足够的富裕强度。我们就完蛋了。”5潜艇传来消息。

    “我们也遇到这种情况,不过是在万吨红鱼爆炸的第一波和第二波振动波之间,造成了短暂的水压异常。”李春鹏翻看这监测数据。

    “我们怀疑水下的爆炸要比直接爆炸对于舰船的威胁要大。有一些舰船毫无预兆的沉没可能与此有关。”李春鹏总结道:“我们的姿态系统这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是的,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一直在做上浮航行。计算机显示,我们扣除上浮的距离,至少下沉了一千三百米左右。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水压会把我们一下子压扁。”

    李春鹏的冷汗就下来了。看来周级5比自己遇到的情况更加危险。

    日本海沟的地震也影响到了千岛群岛。

    一条冰层断裂带飞快地沿着海岸线延伸,外海的海面被强行抬高,冰层纷纷碎裂。巨大的海浪涌起,拍碎海岸线的冰层。

    然后飞快后退,的冰卷入海底。

    这种异动甚至造成了空气的波动。一架美军的侦察机突然失去了升力,石头一样地向下掉。不过很快又被气流打了一个筋斗。直接解体了,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绚丽的烟花。

    一只由雪橇犬组成了雪橇队,因为雪橇犬提前感到了危险,拼命向附近的一个小岛跑,才躲过了危机。上面是二十五名日本兵,他们在这十多个无人岛之间巡逻。

    这是一个无人岛,大约大约十平方公里。它应该是一次火山喷发的结果,不过火山口不再这个岛上。而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大岛之上。火山口非常高,上面满是冰雪和一些腾腾升起的雾气。大岛上有雪山融水。不过地震和火山不断,所以也没有住人,山下长满了植物。现在被压在厚厚的冰雪的下面。

    外海,其实已经开海了。这次地震只不过让海冰提前碎裂了而已。

    日本海和太平洋的暖流为这里带来了的降雪。岛屿上雪非常厚。雪把树林压得很低。

    雪橇犬向岛上一直在狂吠,躁动不安。

    这二十多个日本士兵呆呆地站在海岸上,看着大海爆发着自己的威力,不断有冰碎裂,水汽从冰的裂缝中喷出来,就像海洋在呼吸。

    突然,几只雪橇犬挣脱绳索,冲进了森林之中。不过很快就发出一声短暂的哀鸣,就悄无声息了。

    剩下的雪橇犬居然不听从士兵的约束,拿着雪橇跑了。还坐在雪橇上的几个士兵连忙跳下来,趴在了雪地上,举起手中的枪。二十多个士兵全部趴下了。

    砰砰几声枪响,那是日军朝着雪橇犬消失的地方开枪试探。但是,森林里悄无声息,他们也没有看到敌人在哪里。

    一个日本通讯兵刚刚摆好了电报机,头部就中弹了。没有听见枪声。

    “中国人。我们要不走,只能进攻。”一个军曹道。消音器是中**人的特点。消音器影响子弹的射程,但是中国人坚持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