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快有一岁的张景林的是一个和张春差不多大的丫鬟小菊。她正在遛弯。晾晒衣服的瘦弱女孩子是丫鬟小梅。和张扬氏在厨房里喜滋滋地做着小米稀饭的是小兰。没有看见小竹,不过听织布机房里的咔嚓声,就知道这丫头正在织布。不等几个丫鬟反应过来,张春和丽质就做到了饭桌上。
饭桌上有一碗煮好的鸭蛋,一碗煮好的蚕豆,煮好的豆浆。再加上小米稀饭。这就是专门为张春和丽质弄的早餐了。因为两个人常来这里混吃混喝的习惯,张扬氏一家都吃上了早餐。不过不像张家堡那样统一吃饭,统一出工。而是有先有后。作为老爷的张明义肯定已经带着两个小厮下地去了。金鸡岭的男人们也都出去了,他们要在田地里转上一圈,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后才回来吃饭。
第一波吃饭的肯定是张春和丽质,不过这两个人是专门来吃咸鸭蛋的。
张家堡的护城河里也养着鸭子,也有咸鸭蛋,但是腌制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张扬氏这边的好吃。再加上张家堡嫌弃吃饭麻烦,不会煮什么黄豆蚕豆的。都是把它们弄成豆浆豆腐和饼一样的东西,吃是方便了,但是味道就差了一点。所以一般早晨,张春和丽质都会再家里吃过一遍后,再来这里混一点零嘴。
两个人都等着张扬氏替他们剥出鸭蛋,这算不算卖萌?张春觉得不算,因为张扬氏喜欢亲自剥东西给两个人的感觉。每次都是笑眯眯地充满了幸福。
远远地就听见北广河那边一群人跑步的声音。接过张扬氏用小布袋子装好的鸡蛋,就和丽质跑下山。不过张天带着人已经消失不见了。丽质又开始懒了。只好把她背在背上。这丫头也许还是小孩子的缘故,身上有股幽香,没有多少汗味,挺好闻的。
隐隐听见磨坊那边有人说话。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咦”。张春有些惊讶,这篇文章太熟悉了,似乎是梁启超在日本写的。
一路翻过水渠上的石板,爬下山坡。丽质明知道这一节路不好走,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她是故意的。果然到了山下,丽质就挣扎着下来。笑得像只小狐狸。
张春依然在前面跑,风一样跑到磨坊。
就看见袁芳、张秀和穿着新式军装的顾明坐在磨坊门口,一匹矮马在山根边吃草。顾明差不多每天在这个时候都会骑着矮马从云龙镇跑到这里和袁芳“幽会”,如果云龙有事,他会回云龙,没事就会留在张家岭。(p://。)。
顾明正在读《少年中国说》的一段,不过眼睛已经看到张春和从他身后探出好奇眼神的小脑袋的丽质。
袁芳和张秀都穿着短衫长裤,看样子也是晨练。受到张春和张天一帮人的影响,张家堡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早晨出来跑几步,划拉几招。袁芳也是一样,不过她也就是带着张秀这个得意大弟子出来散散步而已。
“顾先生好。”张春和丽质每次都会恭敬地叫了一声。
顾明很英俊,二十七岁,是个剪掉了辫子的男人,在这个年头还是少见的。袁芳要比他小八岁,张春私下里说顾明是个喜欢**小萝莉的“老男人”。现在顾明笑眯眯的眼光在两个人身上扫来扫去,直接把丽质羞得缩回去了,躲在张春身后装不存在。
张春笑着问:“顾先生,您刚才读的是什么文章,好像没有听说过。”
顾明这下正经了,收束笑容说:“这是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
张春沉默了一下说:“空谈而已。”
“嗯?”这下顾明和袁芳都惊异地看着张春。
一双小手从背后伸过来,代替张春捂住了嘴巴。张春扳开丽质的小手,笑着辩解道:“没有贬低梁先生的意思,只是空谈,没有误国,要是空谈误国才是坏事。”
第18章 辩势()
顾明从口袋里拿出几页纸递给张春:“这是少年中国说的原文,你看看。趣*讀/屋 ”
张春接过原文,这篇文章张春太熟悉了,所以看得很快。张春看完一页的时候,丽质才看了一半,所以就把那页抢过去了。看完居然折吧折吧,直接放进自己的怀里了。顾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是梁启超的亲手写的信件,这小姑娘问都不问就直接抢走了,还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
丽质羞涩地说:“这个字很有趣,像北碑,像隶书,只是潦草了些,这不是您给春哥哥的吗?”
张春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丽质,还给顾先生,这是梁先生的手书,很珍贵的。”
丽质弱弱地回了一句,从怀里掏出已经揉得有些皱,还折了几下的手稿还给了顾明。
顾明哭笑不得地看着丽质。好吧,顾明确实经常带些书给张春,但是这是梁启超写给他的亲笔信,意义自然不同。梁启超的学说可能在日本的留学生中有着不同的分歧,但是为人却有极高的威望。
张春已经读完了。丽质看得也算快,一张张看完,最后手稿全部回到了顾明的手中。
看完了,张春笑嘻嘻地没有什么变化。丽质却不屑地瘪了瘪嘴。
顾明好笑地看着丽质问:“怎么啦,小公主。”
“这帮大人真是好笑,国家糜烂如此,自己不救,指望这我们这些孩子。这人真是讨厌。”丽质可不知道梁启超是什么人,认为恐怕顶多就是和顾明一样的教书先生。
张春笑得肚子疼,只是伸手在她的头上**。丽质很不满地说:“哥,头发乱了。”
张春弯着腰说:“你以后,别学老头子说话,还糜烂如此,在哪看到的。”
“不告诉你。”丽质生气了。
顾明哈哈大笑:“不知道我把小公主的话传给梁先生,梁先生该如何着想。”
张春点头道:“我读过总督大人的劝学篇,知道皇帝变法失败。朝廷变成政府,本质却没变。不过日本人说错了,不是中国老旧了,而是朝廷老旧了。道光二十年以来,割地赔款不断,五十年,铁打的身体也熬坏了。现在八国坚船利炮在天津卫耀武扬威,老佛爷居然用义和团抵抗枪炮,用义和团也罢了,一时打不赢,咱人多,只要打,总会想出办法。老佛爷有举全国之兵的决心吗,不怕汉兵强大抢了她的好日子?丽质说的不错,国家糜烂了,拳头都握不紧,任由蚂蚁啃尸骨。各地的新军做好抵抗八国联军的准备了吗?京城陷落,总不过割地赔款,李中堂卑躬屈膝,不知道是否心安,恐怕会被气死。梁先生书如其人,承袭碑隶,希望创出新风。只是所谓维新,不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恐怕真是空谈了。不如总督大人,开民智兴工商,建新军强武备。狼来了还能打几下。”
“不知道小公子这些消息如何得来?”顾明惊出了一身冷汗。
“情势如此,**不离十。我家大姐知道我喜欢读书,凡有人来,一定会有消息。我年纪还小,还要长大,还要和丽质生很多小宝宝。君子还不立于危墙之下,关心一下国家总是要的。”
“你说会割地赔款?”
“怎么不会?义和团,拳匪也,灾民也。这两年两河大旱,灾民无立锥之地,云龙镇两次大劫,都是这些人。这些人连我们这些孩子都打不过。怎么打得过坚船利炮?国家战争,军队在一边看戏,恐怕都等着举兵勤王,获得一官半职呢。但是新军真的有和洋人对抗的决心?不但没有,与洋人合作的还占多数,割地赔款能保他们一世平安。梁先生还想着和康先生回国救皇上。我看不救也罢,皇上是少年,不过满汉离心离德,朝廷已经老了,皇上要是能够挽救,也不会有老佛爷垂帘听政。这么简单的道理看不透,梁先生书生意气了。”
顾明听着好久都回不过神来。
袁芳笑道:“梁先生有一句话是对的,国家的未来在少年。”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千百年都是如此。大清朝廷会亡,中国不会亡。何来少年中国一说。历史上王朝更替多少次了,该亡的,早晚都会亡。姐姐不要担心,我说这些现在没人在乎,恐怕总督大人都不在乎。”
“小公子慎言。”顾明回过神来,第一次用了敬语,这位这话确实不是能随便乱说的。
张春笑了:“会的。我是孩子嘛,童言无忌。不过你放心,大清一时还亡不了,一头雄狮再虚弱,只要全力一击,八只蚂蚁算什么。北洋新军没动呢。老佛爷许个官就可以了。”
顾明苦笑道:“想不到我还没有你看得通透。”
张春笑得有些腼腆了:“多谢顾先生夸奖,小孩子说真话嘛,这些未必没人懂,只是未必说而已。不过梁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倒是提了个醒,这日本狼子野心,他们把大清看得这么通透,一定花了不少心思,不是只想得台湾那么简单。他们准备在大清彻底衰弱的时候,实现入关一统的梦想呢。”
顾明叹了口气,走了。
袁芳也听得头皮发麻:“少爷说的是真的?”
张春一笑:“我还是孩子呢,忧国忧民的事儿交给大人去做。朝廷在与不在,云龙河都没太平过,还是想着怎么让丽质每天吃肉肉来得直接。”
袁芳笑着敲了他脑袋一下:“你不想,你把顾明说得快失魂了。”
张春腆着脸说:“姐姐,顾明找你不会读一下少年中国说这么简单吧。”
袁芳的脸红了一下说,没答话。张春若有所悟地怪笑了一下:“你放心,看样子他和新军有联系,过段日子新军就吃香了。”
袁芳笑道:“他要是想去新军,早就去了。”
“那是,这不是有姐姐牵挂着吗。”张春今天是非要把两个人的关系给点穿不可,因为袁芳一直当鸵鸟不肯承认。
“他牵挂我有什么用,好男儿志在天下。”袁芳这次倒是干脆承认了。
张春笑道:“修身治家齐天下呢。治家在前面。”
张春是陪着丽质在闸口看了好一会儿鱼才被找过来的吴颖给叫了回去。吴颖现在和张春丽质在蒙学堂的教师宿舍里住在一起,有点管家婆的味道。
“小舅舅,快回去了,看你们两个,一身汗臭味,还在这边玩。”吴颖身在官宦之家,身体素质自然是好的。不过少了锻炼,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一个女孩子,偏偏性格泼辣。横眉冷眼的时候,一帮学生都怕她。
张春其实也有些怕她,吴颖对数字那是非常敏感,而张春对花钱从来都是有多少花多少,只要有粮食,他就不怕。但是吴颖不同,她有着很好的理财观念。做什么事情很有计划性。
吴颖把张春赶出卫生间,给已经六岁的丽质洗澡。
“芹姨这两天找我,说能不能添几台织布机,这大人小孩穿衣服布料就算是我家织布厂去买,也要花不少银子,这一下子多了几百口子人,就算在缝缝补补,到了冬天,也还是要添新衣服。地里收的棉花也不少,芹姨的意思是这二十多个女人,农忙过后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吴颖一边用皂腻子给丽质洗头发,一边对外面的张春说。
“行啊,现在学生们多,少几个大人也不碍事。”
“我的意思是找木匠和铁匠打织布机,还是去卖新式织布机。你知道我家是开纺织厂的,这个也不是很难。”吴颖笑道。
张春想了想问:“听说你们用的蒸汽机做动力?”
“是啊,用的蒸汽发电机。朱利安牧师弄的这个虽然先进,但是需要用煤油,不经济。今年用在买煤油已经花了不少银子。”
“蒸汽机烧煤,污染很重呢。”张春皱着眉头道。
“那就请人打几台织布机和纺车。只是这只能自己用,不能赚银子。”
“喔,对了,我们还有多少银子?”
吴颖吁了一口气,笑着说:“你总算想起问我们还有没有银子了,告诉你,家里现在只有不到一百两银子。”
“啊?这么少。”张春也吃了一惊。
“人这么多,粮食不敢卖,窑口你不准扩大,我们现在的进项只靠一些山货,连收获的豌豆和蚕豆现在都要做成粉丝才够吃。现在你又不准办纺织厂。我看你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银子,这些银子只够买盐,学生们用的笔墨纸张都不够。几百个学生,都在地上写字。”吴颖语气里有责怪的意思。
张春皱了皱眉头:“以前芹姨和袁先生怎么没说过这些事。”
“因为芹姨觉得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袁先生认为现在先让孩子们认识字就行。你又不是没有看见学生们在怎样学习,自己不重视,自然就没人说啊。”吴颖笑道。
“呵呵。”张春尴尬地笑笑:“一百两银子真的不够给我们买做新衣服的布。”
“衣服好说,差不多只有袁芳和我不懂纺线织布,其他女人都懂。从去年起棉花就没买过,只是人手不够,没有办法纺线织布,现在能抽出人手,好解决。(p://。)。但是油和盐还有孩子们的笔墨纸张是要买的。”
“粮食够吃吧,我觉得今年的水稻亩产能过三百斤,可能会达到四百斤,应该能够卖一些粮食。”
张家岭由于人口够,加上采用了去年种稻田选育出的稻种,肥料充足,所以产量应该不会低于四百斤,因为李家湾几家自耕农他们的水稻产量也有三百七八十斤,张春看了两边的水稻长势,应该不会比他们差。南张村和种稻田里面的产量就绝对要高于四百斤了。
“如果是这样,秋收过后才好过一点。”吴颖笑了:“小舅,你去年不让卖粮食,今年准备怎么卖?”
“还是要储备足够的粮食的,这世道不太平,饥民太多,明年要是再有人来,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算算我们一年要最少要花多少银子采购,夏粮和水稻都卖出去一点。别只卖一样。”
“那我就知道了,现在夏粮在仓库里还有很多,马上就到秋收了,可以买一些救急。我让我叔叔他们的商船过来,南张村那边最好修一个码头,这样不用大老远去云龙镇。”
吴颖用清水给丽质把头发清洗好,用毛巾揉干了头发。一把没抓住,就被丽质光着身体跑出了卫生间。
出来就看见张春不紧不慢地给丽质穿衣服,一脸宠溺的样子。
好吧,这两个人正式成亲了的,应该没什么不妥吧。
第19章 武林风波()
九月,自知学艺不精,一向小心谨慎的春丫,在一次夜间巡逻时受伤了。趣*讀/屋
带着她回来的是一个矮小的老头,没有带什么武器。伤春丫的人是一个背着铁枪的北方人,原本的对手就是这个矮小老头。春丫见老头似乎不敌对手,忍不住现身想阻止拼斗。没想到还没反应过来就找到别人的反击,如果不是春丫,而是张燕她们,早就死了。但是春丫躲过了要害,被铁枪捅穿了腹部,春丫一狠心竟然带着伤势把铁枪给夺了过来,疯如雌虎。
张燕等人连忙上前护住春丫。
那个北方人见只是几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加上有矮小老头的威胁,又没了铁枪,没说话,直接走掉了。
这个老头一嘴的四川口音,只是不太爱说话,长相实在不怎么好看。张春一问,老头只说自己姓徐。
春丫被抱回来时已经昏迷过去,不过只是失血过多,内脏居然没有受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