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业中华-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阁,同时摄行大总统职权。可是杜锡珪十个纯军人,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实际权力被张作霖把持。杜锡珪感到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因此积极促成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给予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行动自由。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张作霖对朝政把持更加严。杜锡珪就辞职了。

    吴佩孚只好与孙传芳联名通电全国,愿意与国共共商国是。

    如此,北伐战争打不下去了。

    北伐军根本就没和北洋打。而是在湖南打了两仗,还是和张春打了两仗。

    在九江的蒋介石气闷得很。不过也只能电告李济深,张静江以及国民党中央,派人到武汉与直系代表协商停战事宜。自己也赶往武汉。

    ————————————

    由于是和谈,各方都希望抬高自己的身份。

    孙传芳是代表段祺瑞。可以显示了自己与吴佩孚的不同。同来的有章太炎和李焕章。

    吴佩孚则是表示对曹锟的尊重,说是代表曹锟来的。同来的有蒋方震。

    湖北方面李大钊是**湖北党部主席,宋庆龄是政治协商会会长。所以由他们在赶着装修好的政府大楼接待南北代表和主持会议。同时蔡元培、毛石山也赶到了武汉,加上周恩来。湖北方面派了五个人入会。

    由于**党主席张国焘没有参加会谈,国民党的主席张静江也就没有参会,而由蒋介石,李济深,白崇禧,孙科,宋子文参会。冯玉祥倒是来了,可是他说他听孙夫人的。

    张春带着丽质、郭华就带着冯玉祥参观汉阳机械厂和大冶钢铁厂。

    汉阳机械厂的生产线还没有全部完成了,但是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各型零配件厂和组装厂,看起来是生产各型车辆和机械,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生产装甲车的能力。

    “革命不是根本的目的,革命成功后最的是治理国家。”

    年近五十的冯玉祥在西北军的威望虽然被削弱,但是还是很高。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参加和谈,而是跑来和张春见面,称自从北京被逼走以后,就决定不再参加分赃会了。

    张春听了大笑。

    张春和冯玉祥闲聊治蒙和治回问题。张春认为治蒙为先,外蒙不能丢。

    冯玉祥对于吴佩孚是敬畏,但是对曹锟完全没有好感,说不管和谈成不成功,他也是要打河南的。

    两个人刚回到南湖兵营,吴佩孚就跑来了。吴佩孚完全不管冯玉祥的感受,直接说这次来也是代表张作霖个人来见张春的。

    “东北被日俄所威胁,还请转告张大帅,争中央政府的那点权利没有多少好处,好好治理地方,富民强兵,不要让日本人所趁才是根本。”张春也不客气,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吴佩孚转达了张作霖的问候,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为他手下的老兵都是湖北人,现在驻军信阳和驻马店一代。他年纪也大了,愿意辞去职务,接受整编。

    “我已经和国民政府达成了协议,如果整编,驻马店信阳我不能都保住。”张春笑眯眯的说。

    吴佩孚长叹一口气:“我这个人不敛财,不纳妾,忠心报国,岂能只那一点土地?平生只有两大憾事,今天就想了了。我与焕章老弟的事一会儿再说。子玉曾手握重兵,一心想给国人一个安定,自问也没有做错什么,最终却一无所获,还请为民解惑。”

    张春一笑:“两大错,但是对于我还说,一个真是错,一个却不是。前辈为军,但是不知道安民。战争中,民事为重,军事为辅。前辈本末倒置,失败是应该的。从这方面来说,北洋以及南军都是要失败的,只是迟早的问题。前辈知道我注重科学技术,但是科学技术也要以百姓为主,新民学院开始只是农学堂,现在湖北也是极其重视农业。前辈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湖北进行农业考察,农业在湖北可不是只种粮食,农林牧渔都是农业的范畴。农产品多了就要加工,就会催生出化工、机械产业。化工机械又催生出了军工。以农为本,以百姓为本。得民心,强军工。所以前辈就算取得一两场胜利,也不会坏了我的根本”

    吴佩孚和冯玉祥就陷入了深思。

    好久吴佩孚才点点头道:“是我愚钝了。”

    张春正色道:“另外一件事情是我最佩服前辈的地方。您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各系军阀,而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民,这个前面已经说了。一个就是洋人。洋人获取在中国的利益,千方百计找代言人。日本、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哪一个不是这样?前辈与英美委以虚蛇,但是并没有真正卖过国。但是卖国的人多了,连前辈手下的军头都阳奉阴违,所以前辈败了。洋人曾经说前辈是中国第一人,难免有拉拢之嫌。”

    吴佩孚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受教了。”

    冯玉祥则抬起头:“子玉兄,大才,但是所跟非人。曹锟,何人也?总统宝座,直隶所属170县,每县筹借1万元到3万元不等。如此得来的总统,我为什么要保他?而即便是张作霖,就如为民所说,又何尝不是靠了洋人。老弟我现在也靠洋人,但是我不卖国,穷苦之地,也没什么卖的。各位大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我看不到什么希望。我曾经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但是不行。子玉兄就算是数十万大军又如何?没有希望。”

    冯玉祥抬头自嘲地笑了:“说我是倒戈将军又如何?你为民如果有一天卖国,害民,我一样倒戈打你。除非我死了,打不动了。”

    张春和丽质向冯玉祥深深鞠了一躬。(。。)u

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谈() 
吴佩孚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的原因不是张春的强大,也不是孙传芳的畏惧。而是蒋方震的一席话。

    “张为民办学,以蔡元培为主。治军以顾明毛石山为主。党务以李大钊陈庆同为主,行政以伍豪郭华为主。传闻张为民惯与草民为乐,不过教书育人,恍若无事。然百里从信阳入境,所见人民安乐富裕,军容整齐强悍,政府吏治清明。南北和谈,何等大事,委与部属,用人不疑。宋庆龄先生,孙先生之夫人也。国共纷争未息,敢委以重任。所委之人,皆人杰也。而北方糜烂不堪,玉帅何苦。”

    吴佩孚与冯玉祥握手言和。吴佩孚的心事也就了了。第二天就把和谈事宜交给蒋方震,和冯玉祥一起称列车北上。

    武汉会谈有了结果,历史从这一刻有了一些变化。孙传芳、吴佩孚倒向南方,奉系被抛在了一边。

    湖北代表团并没有提出什么主张,只有伍豪利用一些外交手段进行各方调和,求同存异而已。

    其实三方中,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是孙传芳。孙传芳答应加入国民革命军。条件是湖北也要加入国民革命军,认为人民军和国民军其实差不过。宋庆龄见湖北方面没有反对的意思,也就答应了。

    但是孙传芳反对以广州政府为中央政府。认为应重新进行选举,也反对定都广州。由于南京在他的地盘,不招嫌疑。孙传芳说不如在武汉组织新政府。蒋介石竭力反对,毛石山等人也拒绝了。最后宋庆龄确定南京作为临时政府的首都,全国统一后再另行商定。反正南京也不是第一次作为民国的首都了。蒋介石提出军队国有化。组建统一的国民革命军。孙传芳采取了拖延战术,说等到政府成立,内阁组建以后再说。湖北方面认为既然军队国有化,那么政党组织军退出军队,蒋介石一口回绝了。因为争议非常大,伍豪建议搁置,待到南京政府筹委会上面去解决。

    由于孙传芳同意将三民主义作为基本国策。并同意加入国民党,在北方各省成立国民党党部,接受国民党党中央的监督。国民党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威望之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民国政府倒向了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而苏联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挫折,其责任在**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在上海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鲍罗廷和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苏共认为湖北党部已属于叛党行为。应将湖北党部全体开除出党。

    张国焘认为谈判期间。湖北将每一个议程都用电报发给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谈判底线是湖北党部与中央执行委员会集体决策的结果。苏共无权职责一个兄弟党的决策行为为叛党。

    不过张国焘答应,要在全国进行以工人阶级为主的武装割据,不能让湖北一家独大。对于这一点,各省党部都表示。

    湖北,宋庆龄邀请**与国民党重开两党合作的谈判。但是李大钊代表**认为由于孙中山逝世、国民党否认三大政策,党务案已经摧毁了两党合作的基础。两党的关系很难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拒绝了。

    宋庆龄到了新民,找已经回去了的张春。

    此时张春正和已经卸任的吴佩孚代表蒋方震在已经快成熟的水稻地里散步。

    因为谈判时间漫长,时间已经接近九月。学生考试完毕。已经放假,准备参加农忙。很多学生骑着自行车到处晃。

    宋庆龄第一次看到小白和一帮孩子在路上奔跑。吓得让卫兵打开列车窗户开枪。被列车服务员制止了,说那是孩子们养的,孩子们除了养老虎,还有的养豹子和狼。

    宋庆龄下车就找到张春,把张春说了一顿:“你不知道养虎为患吗?”

    张春和丽质笑眯眯地等宋庆龄平静下来才说:“如果孩子们够健壮,养虎就不算什么大事。开始确实有一些孩子受伤,甚至去世。但是现在来看,这件事对于孩子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他们的身体前所未有的好。”

    一帮学生骑着自行车飞速从路上跑过来。见到张春就刹车,向这边招手:“张先生好。”

    有的还笑着问:“会见客人呢。”

    丽质笑骂道:“一放假都疯了,快过来见宋先生。”

    那帮学生才看清楚是宋庆龄,一窝蜂地跑过来,居然跟过来的还真有两头幼狼。其中一个学生背着一台很新式的照相机,似乎比记者们使用的更加小,更加先进。

    一群人和两头在人们腿间穿来穿去的幼狼完成了合影。宋庆龄向学生们要过了相机看。

    张春介绍道:“这是京山照相机厂生产的相机,这个可以调焦的镜头可以卸下来。放大倍数很高,能够清晰地拍摄到瓢虫和蚜虫的生活。有自动连续拍照的。”

    拥有相机的那个学生脸红着说:“是的,我一激动都忘了。应该用广角镜头。”他从背包里取出了另一个更加大的镜头。

    丽质笑道:“好了,你们出去玩也要有个度,别大意忘了自身安全。宋先生刚才见你们养野兽,担心得不得了。”

    学生们笑嘻嘻地说:“没事,放心好了,我们准备去拍蜂鸟,罗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很有意思。”

    张春也笑:“去吧。”

    学生们笑嘻嘻地跑了。

    宋庆龄看着这帮热情洋溢得有些肆无忌惮的学生笑道:“年轻真好。”

    张春说:“年轻人的世界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也不管他们,养什么都好,只要他们降得住。”

    蒋方震也笑着说:“孙夫人,这帮孩子不是无知,而是有压服一切的傲气。难道这不是国家的希望?”

    宋庆龄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还是摇头道:“你们这些男人,没有一个懂做母亲的心。”

    蒋方震笑道:“慈母多败儿。”

    宋庆龄叹了一口气,不说话了。

    张春扯开了话题:“我知道宋先生前来是什么,不过我想问宋先生,您觉得这次和谈前景如何。”

    宋庆龄说:“不好,所以我才说要两党合作稳住局面。”

    张春说:“我们不妨听听百里先生的看法。”

    蒋方震看着山谷里已经呈现金黄色的稻田说:“如果中正将军维持三大政策,事情也许还有希望。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朝令夕改?失信于各国,则各国无不把中国当成工具,而非朋友。外交之策,要么如为民老弟,独立自主。要么如中山先生,暂依大国,假以时日,或可改变。中正将军善远恶近,非治国之道。”

    “外交与内政有何关系?”宋庆龄奇怪了。

    “原本是没有关系,但是现今中国不同。我读过为民老弟的文章,觉得将中国确定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最为妥当。如果仅为国人,自然外交和内政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各系人马背后均为洋人。英美与苏俄之争,必定会在国内有所反应。蒙、新疆、东北甚至华北华南必将动乱。中正将军也不能真的做到中正,要么偏右,要么偏左。我看最后偏右的可能大一点。孙传芳不说了,崩溃只在早晚之间。联合政府不过是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但是各势力和各国不会给他足够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实际上也只是名存实亡。一年两年,还得北伐。”

    宋庆龄惊讶地看着蒋方震和张春问:“那为民打算怎么办?这次和谈有何意义?”

    “时间,大家都需要时间。我也需要时间。”张春微微一笑。

    广州政府和湖北政府发出了两道通电。大体相同但是实质却决然不同。

    广州政府宣布将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政府不与国家结盟,但是欢迎与各国发展关系。原联苏联共政策废除,但承认各国在中国固有权益。

    湖北政府宣布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接受中央但高度自治。湖北人民军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的外国人在湖北享受与国民平遇,但对外不平等条约,湖北概不相认。同时拒绝了各国政府要求恢复武昌租界的要求。(。。)

第八十章 冯玉祥来访() 
武汉会谈就结束了,组建政府的会谈转移到南京进行。rg

    宋庆龄推辞了到南京主持国民政府组建的工作。她说已经接受了湖北自治区政府的推选,任湖北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席,同时代表湖北参加民国政府议员的选举。她推选蒋介石作为国民党主席,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

    蒋介石在离开武汉的时候“召见”张春,这让伍豪非常气愤。

    张春笑了笑,还是从仙女动身去武汉见了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还年轻,英武而有着统帅之气。不过实在是话不投机,见面的时间很短。

    蒋介石要求张春放弃马恩主义,“回归”到三民主义上来,要与**划清关系,停止打压士绅,保护士绅们权利和财产。放弃土地改革。

    张春笑着不答话,但是背后的丽质浓烈的杀气让蒋介石身边的侍卫官大为紧张。不仅是丽质动了杀心,隐藏在外面的暗月的人也动了杀心。

    但是张春一直摇头,不让动手。

    蒋介石也硬气,顶着杀气斥责张春,完全是视死如归的神情。这让他身边处于弱势的侍卫官们也有了鱼死网破的决心。

    见张春始终不答话,蒋介石拂袖而去。

    “为什么不杀他?”丽质真的怒了

    张春淡淡地说:“他不认为他错了,认为坚持的是真理。所以求仁得仁对他来说是殉道,他有殉道的勇气。但是我不会给他殉道的机会。不过这也只是表面而已。他未必不害怕,但是野心让他支撑了下来,并赢得了手下人的尊敬。这样的人杀了可惜。让他折腾去吧。”

    十一月。苏联派代表来南京想挽回一点局面。

    国民党左派和**组织人热烈欢迎。蒋介石明着欢迎,但是随后派兵打压工人运动和清党。由于**没有发声,南京政府可以预想孙传芳能够分一杯羹,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