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兴华夏-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早在“湄云”舰下水后不久,1869年的冬天,船政的工人、技术人员和洋员便开始对后来装上“伏波”号的150马力蒸汽机及配套锅炉画图研究。制图工作由位于轮机车间楼上的“绘事院”进行。在洋员的指导下,绘图学生们一笔一笔详细地勾勒各种总分图纸,完成的图纸交由木模车间,“刻木以肖其形”,制成全套模具。再依照模具由打铁、铸造厂制成成品,最后在轮机车间里打磨、合拢组装。在轮机车间组装蒸汽机时,隔壁的水缸车间也在仿造配套的两套锅炉。1871年的春天,水缸车间首先报喜,两座方形低压锅炉成功制成,沿着从水缸车间通向船台的铁轨推出,吊装进了船台上的“永保”船体内。

    “永保”号下水后进行航试,测得逆风逆潮时航速为10节,顺风顺朝时可达13节,与采用同功率进口蒸汽机的“万年清”、“伏波”没有多少区别,“船极灵捷平稳,机器搭配亦均合宜,与购自外洋者无异。”

    从“万年清”至“伏波”再至“永保”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船政的150马力轮船经历了完全按照外国图纸,用买来的现成舰材合拢建造,到自行更改设计,独立制造,最后完全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蒸汽时代科技的结晶——蒸汽机,现在已经诞生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看到盛宣怀郑观应惊喜交集的样子,林义哲也禁不住在心里感慨万端。

    十年之前,中国尚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带来的创痛中苦苦挣扎,而现在竟然摘取了蒸汽时代的桂冠,在全无近代工业基础的中国,这种成就无异于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带有一颗中国“心”的“永保”号大获成功,使得船政上下倍受鼓舞。鸦片战争以来,从林则徐、魏源开始,感受到西方科技力量的中国人一直都梦想拥有和西方列强同样的实力,“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此作为自强之道,但是大都通过购买“器”来实施,很少有人敢于尝试看来无异于与虎谋皮的从洋人那里直接学习奥秘绝技的制器之法。而船政通过对外国技术人员推行的一套有效的合同规范、金钱激励的机制,加之中国官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实现了这一梦想。

    不久,在办理完了相关手续之后。“伏波”和“永保”两船便在船政水手的驾驶下,搭载着盛宣怀郑观应以及招商局派来的接船人员,北上上海,正式加入到了招商局的运输船队行列之中。

    此时的船政,在建造“伏波”级的后续舰的同时,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新式铁胁木壳巡洋舰的建造。

    入夜,林义哲还在灯下拟着奏稿:

    “……船胁必需天然曲木,内地无之,向运诸暹罗仰光等处。闻该处近来此木亦少,所以西洋创易铁胁,以济其穷。闽厂前者皆用木肋,迩来新船开工,木胁大形竭蹙,勉强凑集,尚不敷一船之用,后继尤难,非改铁胁不为功……”

    而林义哲此时还不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悄悄的降临。

    ※※※※※※※※※※※※※※※※※※※※※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亲爱的陛下,我认为,我们还是给这位可敬的中国人——法兰西帝国的救星颁发一枚大十字骑士勋章比较好。”欧仁妮皇后看着刚刚挂在自己的“中国馆”的墙壁上的林义哲清服油画肖像,对拿破仑三世说道,“这代表着最高的荣誉。”

    欧仁妮皇后说的,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中级别最高的大十字勋章。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是1802年由拿破仑设立以取代旧王朝的封爵制度,是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拿破仑设立荣誉军团的初衷是,不论种族和民族、不论男女、不论是否军人也不论宗教信奉,只要忠于自由和平等的信条,并在军事或其他方面为法国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人,都可以成为荣誉军团的成员。荣誉军团勋章总计包括了5个级别,分别对应荣誉军团成员的5种荣誉官阶,从低至高分别是骑士、军官、司令官、高级军官、大十字骑士。

    荣誉军团勋章在法**队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即便是在拿破仑政权消亡后,之后的各朝也没有废除这种勋章,只是对其造型进行了调整。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荣誉勋章几乎恢复到和第一帝国时期完全相同,惟一的区别就是勋章的王冠拱形上不是用第一帝国时期的三叶草作为装饰,而是改为了雄鹰。

    作为拯救了法兰西帝国命运——当然也是她和她的丈夫和儿子命运的人,在欧仁妮看来,林义哲是完全当得起这样一枚勋章的。

    “不,不行。”拿破仑三世摇了摇头,望着林义哲的画像说道,“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日意格上校听说后,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说如果可恶的普鲁士人知道了消息,会给我们的恩人带来极大的危险。我仔细考虑过,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所以放弃了这个打算。”

    “那陛下总得有所表示才行吧?”欧仁妮此时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已经完全忘记了之前皇帝斥责和软禁自己并罢免了心腹“八里桥伯爵”蒙托邦所产生的不快。

    “日意格上校说我们的恩人迫切的希望在造船方面得到法兰西的帮助,我已经下令各个相关部门对中国方面的要求给予全面配合。”拿破仑三世说道,“我们将帮助中国人修建三座石船坞……”

    “可这些都不是给他本人的。”欧仁妮打断了拿破仑三世的话,“他做了这一切,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太不公平了。”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好?”拿破仑三世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环顾着四周陈列的各种宝物,“我们送他一些珍宝?”

    “这是个好主意。”欧仁妮看着自己收藏的中国皇室珍宝,微笑着点了点头,“让我来为他选择几样合适的‘小礼物’吧,只是不知道他的品味怎么样。”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三的致命礼物() 
欧仁妮皇后作为1860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支持者,收到法军将官进贡的从圆明园抢掠来的无以计数的珍宝。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3年,以艺术品位闻名欧洲的欧仁妮皇后下令整修了枫丹白露宫,并专门修建了一座“中国馆”,这便是“中国馆”的由来。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多件。“中国馆”的天花板上装饰着珍贵的西藏唐卡,正面是镶嵌珠宝的龙椅、屏风、宫扇,左侧依墙是两个大多宝阁柜,里面陈列着用珊瑚、田黄石、白玉等雕刻的各式摆件、古旧的青铜器、精美的瓷器,还有清朝皇帝夏天戴的皇冠。在大厅另一侧是几个各自独立的陈列柜,里面全是是大型的器物,包括一件硕大的雕绘镶嵌有双龙图案的景泰蓝瓶;一架木托碧玉插屏;一座高达两米的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的佛塔。

    而现在,“中国馆”里又多了大量从“八里桥伯爵”蒙托邦家里搜来的中国奇珍异宝。

    当年蒙托邦从中国抢夺来的珍宝其实是杂乱无章的,很多都是大件的宝物,欧仁妮当然对他这样一个军人的审美品位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军人似乎只会挑那些庞大惊人的物品(事实上,法**人的眼光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法国人的艺术品位),他们并不懂得欣赏真正的中国艺术品之美。而欧仁妮皇后的品味自然不是蒙托邦之流能够相比的。

    “陛下觉得,这样的瓷瓶怎么样?”欧仁妮指着摆放在一张桌子上的一个大瓷瓶说道。

    这是一件大号的天球瓶,瓶身上绘有精美的中国山水画,十分漂亮。

    “很好。”拿破仑三世显然很满意皇后的眼光,“我觉得他一定会喜欢的。”

    “一件瓷瓶显得太少了,让我们多送给他几件吧。”皇后指了指和这件天球瓶的艺术风格差不多的几件瓷器说道,“这些,我们都送给他,好吗?”

    “好的。”拿破仑三世连连点头,“我还要给他写一封信,表达我的谢意。”

    “陛下最好给中国皇帝也写一封信,让中国皇帝来表彰他为法兰西帝国所做的贡献。”欧仁妮皇后又建议道。

    “对,让中国皇帝来表彰他,比我们授予他勋章要好得多。”拿破仑三世表示了同意,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对了,我听日意格上校说,他好象非常喜欢玉器。”

    “哦?这里有一件玉石印章,是从蒙托邦家里找到的,很漂亮,不如就送给他吧。”

    “好的。呵呵,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石头。”

    ※※※※※※※※※※※※※※※※※※※※※

    1871年7月20日,福州,马尾港。

    艳阳高照的马江江面,驶到了一艘飘扬着英国米字旗和一艘飘扬着法国三色旗的货船。码头上人头攒动,在监工们的大声吆喝声中,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卸着货。

    下了船的日意格来到了码头上,看着这一片繁忙的景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在那艘英国货船上,装载着的是日意格从英国谟士来铁厂为船政订购的康邦式蒸汽机,和两座圆形高压锅炉。在那艘法国货船上,装载着的是他从法国地中海船厂订购的全套军舰铁胁。

    日意格没有在那里等待卸货,此时,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

    “箱子都在吗?”他转身向一位随员问道。

    “我刚刚检查过,先生,所有的箱子都在,一个不少。”随员回答道,“没有任何损坏。”

    “好,去叫马车,我们现在就去林的家里。”

    当日意格出现在林义哲的家里后,林义哲望着仆人们从马车上抬下的一个又一个小木箱,有些不解的望向日意格。

    “这是什么?日意格先生?”

    “这是尊敬的法兰西帝国皇帝陛下赠送给您的礼物,亲爱的林。”日意格满面笑容的说道,“是敬爱的皇后陛下亲自为您挑选的。”

    听到是拿破仑三世赠送给自己的礼物,林义哲不但没有露出高兴的样子,反而脸色一变,显得有些紧张。

    “把箱子马上送到屋里,快!”

    “怎么了?亲爱的林?我这里还有一封皇帝陛下给您的亲笔感谢信……”

    林义哲显得更加紧张了,他冲日意格使了一个眼色,日意格立刻知趣地闭上了嘴巴。

    林义哲拉着日意格进到了屋内,在那些箱子全都搬进了屋子之后,林义哲屏退了众人,对日意格说道:“日意格先生,陛下的信在哪里?”

    日意格从自己的皮包内取出了一个精美的信封,交给了林义哲,林义哲打开看了起来,日意格则在一旁小心地观察着林义哲的表情。

    林义哲看完信,虽然还保持着镇定,但他脸上的紧张的表情依然没有全部消失,日意格注意到他拿信的手竟然在抖,不由得更加吃惊。

    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头一次这么紧张。

    “您看过这些礼物是什么了吗?”林义哲指着一个箱子问道。

    “我看过它们,是一些漂亮的瓷器。”日意格答道。

    “帮我打开箱子,日意格先生。”林义哲说着,来到一个箱子旁,他的额头开始渗出了汗珠。

    日意格和林义哲一起打开了一个较大的箱子,剥开里面的包装填充物,一个瓷瓶的身影显露了出来。

    林义哲小心地将瓷瓶取出,放到了八仙桌上,仔细地围着它观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大号的粉彩天球瓶,胎质洁白细腻,釉质莹润,瓶身上描绘的是精美的山水画卷,还有山门、湖泊和苍松翠柏,旁边还有题诗和印章,林义哲将它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没有在上面发现任何五爪龙等皇室标记,这才松了一口气。

    “您在寻找什么?”日意格问道。

    “帮我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快。”林义哲平稳了一下呼吸,说道。

    日意格依言帮林义哲将所有的箱子都打开了,将里面装的礼物——十多件瓶、尊、盘等陈设瓷器和一方青玉印章取了出来。林义哲先拿过玉印瞅了一眼,看到印钮也不是龙,而是一只蹲伏的瑞兽,又松了一口气。

    林义哲将玉印的印面翻转过来,看到上面是“保合太和”四个篆字。

    这四个字似乎让林义哲想起了什么,他将玉印放到了桌上,扑到桌前,重新对着那件天球瓶看了起来。只是这一次他看的不是图案纹饰,而是上面的诗句文字。

    “……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什么什么?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大雅斋……圆明园……

    林义哲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他死死的盯着瓶身上的这句诗,突然间两眼一黑。

    我说拿三老兄啊!你不会是想害死我吧?!林义哲在心里大骂了起来。

    “你怎么了?林?不舒服么?”日意格注意到林义哲摇摇欲倒的样子,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我没事……”林义哲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日意格先生,谢谢您,也谢谢皇帝陛下,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别人知道这件事?”

    “没有,因为这是皇帝陛下的委托,我非常注意的……”

    “那好,日意格先生,关于皇帝陛下赠送给我礼物这件事,您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如果被人知道了,我们都会有很大的麻烦,明白吗?”

    “我向您保证,在这里除了你和我,不会再有任何人知道。”

    “那好,谢谢您,日意格先生……”

    送走了日意格之后,林义哲坐在椅子上,盯着这些来自法国皇帝赠送的礼物,想了好一会儿,起身出了屋子,将房门锁好后,他象是虚脱了一般,倚着门扇坐了下来。

    “老爷,您怎么了?……”一位仆人见状忙上前问道。

    “我没事……你去请徐先生马上过来,说我有要紧事要找他商量。”

    当徐润听完林义哲的讲述之后,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

    “大人能够确定,这些瓷器,是出自于圆明园?”徐润看着这些精美的瓷器,小心地问道。

    “千真万确,先生请看,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造型秀美,釉色均匀纯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底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即是昔年圆明园藏珍无疑,”林义哲指着天球瓶说道,“此上还有‘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字样,乃是为其中一处景观‘天地一家春’配备陈设用瓷而专门烧造的。而这‘天地一家春’,便是当今圣母皇太后昔年在圆明园的居所啊!”

    作为一个后世的收藏爱好者,林义哲喜欢收藏玉器,对瓷器亦颇有研究,是以他能够轻易的便认出了这些法国皇帝赠送给他的精美瓷器的真正身份。只是他从没想到,以前的这些收藏知识,会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救了他一命。

    “原来如此!”徐润听了林义哲的解说,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五章 献宝() 
“老朽以为,事不宜迟,这些东西,大人当尽快交到宫里去。”徐润说道,“若是为大人仇家所知,叫言官上本弹劾,便是一场大祸。”

    “先生所言甚是,可是,交到宫里去,也得有个由头才成啊。”林义哲有些烦乱地在屋内踱起步来,“这东西怎么来的,也得说明白了,不然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