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兴华夏-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男人看着她又抓了两把野菜塞进口袋中,才飞快地提着桶朝后山跑去,进了一个应该是早些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而挖出的山洞里去。

    炮声隆隆地在身后响了起来,男人也闪身进入这个山洞,发现它居然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黑。洞口顶壁上挂着一盏灯,晾衣杆之类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时更是让他有些惊讶。虽然光线还不够明亮。但是简单的照明作用却已经完全起到了。

    这个山洞似乎被人整理过,挖出了一个个隔间似的洞,似乎有着不同的用途,那个女孩放慢了脚步,提着水走到了其中一个洞内。只见那里摆放着不少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保存住它们当初的完好状态,应该是在战斗中被抢救出来的东西。

    不请自来的过境——左…李交恶的起源

    说起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主流观点莫过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耳。由于胡林翼英年早逝、未能大展宏图而过早退场;曾国藩垂垂老矣。在剿灭发捻后就决意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刻意的远离晚清官场的漩涡中心。所以,真正经历和谱写了晚清洋务运动中最华彩乐章的名臣就只有左宗棠和李鸿章。

    而这两个人,偏偏又是斗了一辈子的政治死对头。

    大多数的人眼里,左宗棠因为收复了新疆,是大大的“民族英雄”。而李鸿章却因为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而沦为“卖国贼”。所以这两个人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应该是势不两立的敌手。没有丝毫回旋余地可言。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原本无冤无仇的左宗棠和李鸿章为什么会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这还要从围剿太平军时候的一次越界事件说起。

    由于以正规经制军队为主体的江北…江南大营已然被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击灭,致使清政府在江南的正规军野战主力几乎被一扫而空。因此,当时围剿太平军的主力就落到了团练武装的头上。当时形形色色的团练武装并不在少数。但是成规模,有战斗力的武装不过就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湘军的攻击方向是由安庆、武昌直指天京(南京);淮军的攻击方向是从上海出发、由苏州、常州、无锡攻向天京;而楚军的攻击方向则是由浙江、福建而至两广,抄太平天国的大后方,收釜底抽薪之效。

    按说如此部署完全可以各司其责。但是偏偏出了漏子。李鸿章的淮军为了追剿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残部曾经深入了浙江境内,按道理说越界就越界吧。好歹也是为了剿贼,大家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没啥大不了的。可是被左宗棠偏偏就认定李鸿章的越界行为是别有用心,至少是对他本人的无视。而由于李鸿章和曾国藩的亲密的师徒关系,原本已经和曾国藩反目成仇、且自尊心强烈同时心胸狭窄的左宗棠恨屋及乌,从此也恨上了李鸿章(曾国藩为了将攻克天京的致伟功业留给了曾国荃,令淮军和楚军不得参与攻打天京,从而遭致了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左宗棠的嫉恨)。从此,二人开始处处较劲,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年。

    由于左宗棠学历不高(只考中举人,进士科屡试不中)性子急、脾气大,因此人缘自然就差,就连早年的伯乐曾国藩、亲家兼恩人郭嵩焘、“死党”沈葆桢最终都和他反目。相比左宗棠,学历高、进士第、翰林出身,“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的李鸿章就沉稳圆滑得多,人缘自然要比左宗棠好上一大截。人缘不如李鸿章、脾气又坏,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好友生生的推给了对方,因此左宗棠在左李之争的初期,基本上处在下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剿捻中二人的境遇。

    剿捻引发的羡慕嫉妒恨——李鸿章很得意,左宗棠很失落

    1866年,在福建、两广境内的太平军余部被全数肃清后,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被调任甘陕总督,任务就是围剿活跃于北方的大股捻军。

    1864年太平天国主力被剿灭后,尚有大量余部在赖文光、陈得才等人的率领下和在北方活动的张宗禹、任柱部的捻军合兵一处继续坚持。改步战为马战,以大队骑兵在平原远程机动奔袭,如风卷残云一般来去如飞,打了就走,绝不拖泥带水。使得前来围剿的、以步兵为主的清军感到十分不适应,屡屡受挫。特别是1865年5月,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精锐蒙古骑兵,击毙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一时间声势大振,使得清廷大为震惊。因此,当肃清闽浙、两广地区太平军余部的左宗棠被北调甘陕的同时,时任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接替剿捻不力的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新募马队北上剿捻。

    两路大军围剿下的捻军却居然做出了一件令清廷上下吓出一身冷汗的大动作。张宗禹所部的一支西捻军被左宗棠剿得走投无路,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了左宗棠设下的重重封锁线,在左宗棠的眼皮底下渡过了黄河,由陕西越过山西,进入了京畿重地直隶。

    捻匪进逼,京师震动,朝廷急令各路军马救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四百五十六章 火爆正卿() 
看到“吉斯瑞尔”号打出的旗语,兰博特和伯尼舰长都是一愣。

    “‘奥狄莎’号逃跑了?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四艘新到的东印度舰队的英**舰渐渐靠近了,见到一艘中国铁甲舰和三艘中国巡洋舰竟然呈现出了对英国舰队夹击的态势,兰博特更加吃惊了。

    而在看到“龙骧”号悬挂着“我舰操纵失灵”的旗语后,兰博特似乎明白了什么,不由得微笑起来,他转头对伯尼舰长说道:“发信号,问问他们,需要我们帮忙吗?”

    伯尼舰长点了点头,大声的下达了命令,很快,一连串的信号旗便升了起来。

    “双足飞龙”号铁甲舰升起的旗号是:“贵舰需要帮忙否?”

    看到英舰的旗号,“龙骧”号铁甲舰很快升起了答语:“谢谢,故障即将排除,请稍候片刻。”

    在确定中**舰并无敌意后,兰博特松了一口气。

    兰博特打量了一下对面的这艘现在西方国家已然得划到三等铁甲舰行列的中**舰,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艘铁甲舰虽然年代久远,样式老旧,但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然面貌一新,如同刚刚出厂一般,舰身不但换成了法式天蓝色的涂装,舰上的火炮也已全部换成了新式的法式后膛大炮,在这艘铁甲舰的一侧,兰博特看到了两门体型硕大的190毫米火炮,以及舰上安装的多挺哈乞开斯单管和五管机关炮。还有桅盘上的林氏机枪,不由得暗暗吃惊。

    而此时此刻。站立于“龙骧”号飞桥之上的刘步蟾,也在仔细的观察着面前的“双足飞龙”号铁甲舰。

    “双足飞龙”号的排水量为2751吨,装备有4门9英寸(229毫米)大炮,从体量上看,和“龙骧”号相差仿佛,但“双足飞龙”号的主炮和“龙骧”号的船旁布列方式不一,采用了极为新颖的双联装方式,分别安装在两座圆形的炮塔里。远远望去,显得霸气十足。但和“龙骧”号装备了大量用于近战的机关炮和机枪不同,“双足飞龙”号便再没有任何别的武器了。

    看到“双足飞龙”号,刘步蟾情不自禁的在心中模拟起“龙骧”号和“双足飞龙”号的交战场景来。

    “远战定要吃亏,近战可操完胜!”刘步蟾自言自语的说道。

    “双足飞龙”号很快升起了接替指挥的信号旗,收拢英舰归队,此时“飞行舰队”因为没有了指挥。见到“双足飞龙”号升起的兰博特的准将旗(代理的),便自动的和东印度支队合为一处,而“龙骧”号也打出了收队的旗号。

    “‘奥狄莎’号到底去了哪里?”看到“奥狄莎”号仍然不见踪影,兰博特很是奇怪,便再次升起了旗语询问。

    还是“吉斯瑞尔”号巡洋舰给出了答复,指示了“奥狄莎”号所在的方向。兰博特立刻下令东印度支队的快速炮舰“莉莉”号前去寻找“奥狄莎”号。

    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两道淡淡的烟柱。

    兰博特立刻下令舰队迎上前去,而随着英国舰队的行动,中国舰队也跟了上来。

    两条船影渐渐的变大,很快。“奥狄莎”号和“和硕公主”号的身影出现了。

    两艘军舰此时仍然保持着一前一后的态势,看到“和硕公主”号仍然打着“本舰操纵失灵”的旗号紧紧的追赶着“奥狄莎”号。刘步蟾禁不住笑出声来。

    现在的“奥狄莎”号,看上去仿佛是一只被老鼠戏弄的猫。

    由于“和硕公主”号的航速最高可达14节,而“奥狄莎”号的航速最快只有11节,是以尽管科尔斯全力想要摆脱“和硕公主”号的追赶,但“和硕公主”号却凭借优良的航海性能和高航速,以及舰长优秀的操舵技术,始终紧追在他后面,用水下锋利如刀的冲角威胁着“奥狄莎”号。

    而看到身形差不多比“和硕公主”号大一倍还多的“奥狄莎”号不停的左躲右闪的狼狈姿态,兰博特和伯尼舰长等英国海军军官都面现怒色,感到分外的耻辱。

    在他们看来,纳尔逊的战斗精神,在“奥狄莎”号身上,已经荡然无存!

    相反,在那艘紧追不舍的中国巡洋舰身上,英国人发现了无比坚强勇敢的战斗精神!

    “还是正卿火爆啊!吾不及也!”

    “横海”号巡洋舰的飞桥上,邱宝仁看着被“和硕公主”号逼得已近发疯的“奥狄莎”号,好笑之余,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之声。

    此时的他,不光是对素来性格火爆豪勇敢为的邓世昌敢于不畏强敌发起挑战的壮举钦佩不已,还有对邓世昌的操舵技术以及对军舰如臂指使的指挥的敬服。

    在他们这些由船政水师调入北洋水师的中国第一代蒸汽舰队的舰长们当中,大多拥有留学法国的背景,但邓世昌却并没有出国留学过,而是靠着在水师各舰的长期历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看到双方舰队已然收队,结束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海上演习,邓世昌果断的下令减慢了航速,降下了那个唬人的“本舰操纵失灵”的旗语,转向朝着已方舰队的队列驶去。

    此时的“奥狄莎”号似乎仍然没有从惊慌失措当中恢复过来,见到英国舰队出现,竟然直直的闯了过来,险些和“双足飞龙”号撞上,多亏了菲尔德跳着脚大骂,才令科尔斯回过神来,赶紧转舵,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而庞大的“奥狄莎”号的舰首所指之处,其它的英**舰也吓得纷纷躲避。

    “这个该死的白痴!”

    在“双足飞龙”号的飞桥上。兰博特看着擦身而过的“奥狄莎”号,愤愤地骂了一句。

    他已经决定了。回港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奥狄莎”号舰长科尔斯导演的这幕丑剧报告海军部!

    “哈哈哈哈!”

    站在洞口的女孩看着英国舰队一阵大乱的样子,开心地大笑起来。

    “别笑了!他们听见的!”男子也看到了这好笑的一幕,但他顾不上去笑,而是猛地从藏身之处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女孩,捂住了她的嘴巴。

    女孩猝不及防,猛地挣扎了起来。男人死死抱住女孩,将她拖到一处山岩后面,对着她的耳朵低吼,“别出声!让军舰上的人听见了,你我便都活不成了!明白吗?”

    女孩明白了他的意思,渐渐的停止了挣扎。男人见女孩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慢慢的放开了她。

    女孩猛地跳开。抽出了一把短刀,满眼警惕之色的望着自己。

    “别怕!我不会伤你的!”男人见到这个年纪只有七、八岁的女孩竟然抽出了刀,吃惊之余,并不害怕,而是摊开了双手,尽量和颜悦色的低声说道。

    “你是谁?”女孩紧盯着他。将身子靠在石壁之上,大声问道。

    “哎哟我的小姑奶奶!你小声点儿行不行?”男人大急,情不自禁的探出身子,望了一眼海面上的一艘艘战舰。

    “你这么喊,招来了官兵。咱们俩可就全没命了!”

    “官兵不会杀我的!”女孩瞪了他一眼,说道。不过声音还是压低了。

    “得了,小姑奶奶,你是什么身份,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你就别装了!”男人冷笑起来。

    “你瞎说!”女孩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起来,目光也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小姑奶奶,你就别嘴硬了!瞧你这用刀子的架势,和海贼一样,跑得又疯快,还有你这脚板,怕是长年都呆在船上吧?”男人道,“还有你洞里的那些物事,是不是这一次做买卖遇上了洋炮船了?漂了多久落到这个岛子上的?”

    “那又怎么样?”女孩瞪着他说道,“我是海贼,官兵未必认得!你就是去告诉他们,他们也未必信,可你是长毛余孽,我一说官兵可定是信得!”

    听到女孩说穿了自己的身份,男人的脸色登时变了。

    “你哪只眼睛看着我是长毛余孽了?”

    “不告诉你!”女孩哼了一声。

    海面上传来了阵阵汽笛声,男人抬起了头,望向海面,只见海面上的军舰已经集合,分列成了米字旗的一队和龙旗的一队,而从一艘米字旗军舰和一艘龙旗军舰上,各自放下了小艇,满载着士兵向小岛方向驶来。

    “坏了!坏了!官兵要来了!”男人一时间脸如死灰。

    女孩也注意到了官兵乘着小艇向小岛岸上驶来,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之色。

    “这样,咱们俩合作演一回戏,骗过官兵如何?”男人脑筋急转,对女孩说道。

    “怎么演?”女孩问道。

    见到女孩同意,男人心里一喜。

    “小女娃娃,你姓甚名谁?”

    女孩犹豫了一下,答道:“我姓黄,叫黄峥嵘。”

    “呵!好名字!有气魄!”男人夸赞了一句,说道,“我姓李,叫李向天,咱们俩就装一回落难的父女,官兵要是问起,你就说你是我的女儿,叫李思竹,咱们俩是乘船出洋去的,结果遇到了海风,船翻沉了,就你我父女二人活了命,流落到这岛上,懂了没有?”

    女孩点了点头。

    “记住!你是我女儿,叫李思竹!思念的思,竹子的竹,别记差了!”李向天眼见着小艇驶近岸边,又叮嘱了黄峥嵘一句。

    “李思竹……”可能是觉着这个名字很好听,女孩重复了一遍,又点了点头。

    见女孩甚是机灵,李向天脸现赞许之色。

    “现在,把刀藏起来!”李向天说着,又转头望向海边。

    不多时,小艇靠了岸,英国水兵和中国水兵纷纷跳下小艇,涉水来到了沙滩上。

    “我说过。亲爱的邓,这座岛上是没有人居住的。”

    看着面色严肃凝重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过火演习状态当中恢复过来的邓世昌。“吉斯瑞尔”号巡洋舰的舰长琅威理笑呵呵的说道。

    “可我刚才听到有人在笑。”邓世昌看着琅威理,肯定地说道,“这岛上定是有人。”

    作为久驻中国的“吉斯瑞尔”号巡洋舰的舰长,琅威理和邓世昌见过几次面,算是熟人了,是以这一次邓世昌要求上岛探查,英方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便派琅威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