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这个最合适,李儒晋决定了,把这些中、小贵族团结起来,在大文帝国大搞房地产,但房价却要控制在国家的手里,不能搞的想前世一样,把大文帝国的民众也变成房奴。
房地产在国家控制之下,不可能变成暴利产业,只要控制好,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在大文帝国贵族、民众的眼里,盖房子是没有什么利润的,但李儒晋知道,国家一但开放了房地产业,房地产将成为大文帝国最火爆的产业。但李儒晋并不打算开放房地产业,而要把它控制在国家的手里。
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利益集团攫取大文帝国民众钱财的工具,想到就干,李儒晋开始写详细的计划书,从小区的设计,户型的设计,房屋的结构图,都有李儒晋一力承担。
第一个小区,李儒晋只打算建十栋楼,作为一个样板工程,为其他后建的小区做标准。
李儒晋把中、小贵族召集在一起,每家出资十万元钱,不足部分有李儒晋补上,但大家一听盖房子,心里都在打鼓,盖房子靠谱吗?
出于对李儒晋的信任,有几家现场就交了钱,只要有人带头,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剩余的一个不落的交了钱,资金也有三千多万了,盖一个小区,以经差不多了。
资金到位,剩余的事就好办了,但手续全部走正规的手续,李儒晋可不想让房地产成为大文帝国贪污受贿的重灾区。小区的选址,房子的价格全部有李儒晋来决定。
其他的贵族也不能闲着,李儒晋选出几家比较有威信,做事公正的贵族作为自己的副手,让他们学会如何操作房地产业。毕竟以后再盖房子,李儒晋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参与在里面的。
一百五十一。房地产的背后()
李儒晋提前把房地产这个吸金利器产业放出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中、小贵族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聚集资金,准备大力发展大文帝国的重工业系统。
李儒晋在研究所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许多的特殊材料大文帝国根本就没有,例如直升飞机的机体材料,要求轻便,结实,耐金属疲劳性。
就单一某种要求,大文帝国可以制造出来,但把这些要求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大文帝国的制造业就麻爪了,这个材料的要求怎么这么高?
大文帝国给出的材料竟然是某种合金钢,李儒晋当时就晕了,你打算用合金钢来制造直升飞机吗?你确定不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真的用合金钢来造一架直升飞机,那飞机的自重要多重啊!
就算制造出来了,也能飞上天了,那它的载重在那?我制造直升飞机的目的是是什么?被逼的没招的李儒晋又把航空材料的配方写了出来,包括用于支架、龙骨用的钛合金材料和用于其他部件制造的强铝合金材料。
这才解决了直升飞机的机体材料问题,但制造成本却高的吓人,平均每公斤钛合金的价格高达2500元每公斤,强铝合金的价格也在200元每公斤以上。
这种价格大文帝国的军方承受不起,大文帝国本身也承受不起。高昂的材料价格,使单架直升飞机的成本价格在600万以上,还不包括研发费用,搭载的武器,飞行员的培训费用在里面。
其他几种合金钢的命运也差不多,用于坦克制造的装甲钢,大文帝国只能实现小批量的生产,生产成本同样高的吓人,至于舰体钢、甲板钢这些材料的配方依然躺在大帅的保险柜里,只是配方,无法实际生产。
经济改革只是改变了大文帝国的经济运转,满足了大文帝国民众对物质需求的要求,农业改革也只是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增加大文帝国的粮食产量,同时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但这一切只改变了大文帝国轻工业的发展,对大文帝国的重型工业和军工业起到的作用甚微。
想要获得对欧罗巴帝国战争的胜利,不是依靠先进的枪支,几架先进的飞机就可以的,它更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工业、人员素质的大比拼,是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
大工业系统的建立,不是一年两年或三年五载就可以建立的,特别是重工业系统,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积累。
众多的知识储备,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难关的克服,这一切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无数资金的投入。十亿八亿,只是毛毛雨,甚至连一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要想在大文帝国建立完整的大工业体系,资金的投入规模至少要在百亿以上,这只是起步,想要深入的发展,至少是千亿级别以上的资金投入。
这笔资金,指望大文帝国本身经济系统产生,那不知道要多久的时间,甚至等到李儒晋头发都白了,也不见得能够实现,李儒晋才启动房地产产业,聚集资金。
启动房地产产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文帝国的银行系统,说来也奇怪,大文帝国的银行系统受大文帝国高层的管辖,但又独立在外,大文帝国的银行有多少钱,除了大文帝国银行的行长和几个股东知道外,包括帝国皇帝和内阁估计都不知道。
大文帝国政府向帝国的银行贷款都需要有实物抵押,政策性贷款根本就不存在,在李儒晋穿越来之前,大文帝国政府每年都需要向帝国的银行支付一笔不少的利息,本金到现在还没有还完。
帝国政府的办公大楼就是抵押物。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李儒晋都被吓了一跳,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帝国银行也太牛了,给帝国政府贷款,竟然还要抵押物。
而帝国政府也老老实实的把政府大楼给抵押了,每年也本本分分的还利息,听起来完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大文帝国他却真实的发生了,看来大文帝国的政府还是比较有信用的。
做人守本分,做人要这样,国家政府也一样。
大文帝国民众的资金大部分都沉积在大文帝国的银行系统里,李儒晋想要起底大文帝国民众的资金,银行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李儒晋才会关心一下帝国银行的相关事宜。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帝国的银行竟然和前世国外的银行差不多,存款没有利息,还要交一笔费用极小的保管费,一万以下,是免费的,一万以上,十万以下,每月收一元的保管费,十万以上,一百万以下,每月收五元报管费。但贷款的利息却比较高,接近十个点,但没有利滚利。而政府贷款的利息则要低的许多,但具体是多少,李儒晋并不清楚。
李儒晋暗暗想,如果他要开一家银行,还不是把帝国的银行给挤倒了。哪怕只是付出一个点的利息,也能把帝国民众的存款吸引到自家的银行来。贷款?根本就不用愁,凭自己的本领,利用这些资金,做点投资,还不赚的钵满,盆满。
想到这一点,李儒晋在想,是不是应该鼓动帝国的皇帝,开一家国有性质的银行?建立一套全新的经济体系?但帝国银行的背后是谁?李儒晋还不知道,要知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如果自己真的这么做了,还不知道得罪了哪家的大人物,搞不好,还把自己给掀翻了。
银行业,李儒晋现在不敢搞,也不能搞,但大文帝国的经济想要发展,银行业是要控制在国家的手中,这样才能集中资金,实现重大项目的投资,如国家路网建设等大型或超大型投资,发展帝国的经济。
李儒晋这一段时间,白天,去研究所,关注一下科研项目的进度,晚上,则呆在家里,仔细的思索房地产产业在大文帝国应该如何发展,即让大文帝国民众买的起房,也让大文帝国赚到钱,实现双赢。
一百五十二。心惊胆战的计划书()
李儒晋这几天思考的问题还不止这些,随着大文帝国的经济发展,大文帝国将进入到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大文帝国的民众有钱了,物质文明发展了,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会提高。
社会上也会因为经济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饱暖思***话粗理不粗,最简单的一句话,直接的反应了人们有钱发财后的想法。
农村,大量农用机械是使用,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产品的丰收,农民口袋里的钱也多了。空闲的时间多了,钱也多了,但娱乐活动太少,精神空虚,不是聚众赌博就是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
这并不是瞎写,这种状况前世地球,在农村,曾经是一种常态。
聪明点的,趁着农闲时间到城里打打工,赚点零花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如同海浪一般,一波一波的涌入城市中,寻找赚钱的机会,找到工作的还好,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呢?
城市的花花世界,会让他们留恋不已,但他们的资金和生活技能又无法满足留在城市的需求,有的会无奈的回到农村,接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继续做一名合格的农民,而有的会为了留在城市,留在这花花世界,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会对城市的劳动者带来冲击,毕竟两者对生活的要求并不一样,同样的工作,用农民工可要便宜的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降低成本,对一些没有什么技术要求或是体力劳动的工作,肯定愿意雇佣农民工,便宜又实在。
失去工作的城市劳动者就悲剧了,他们常常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失去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亚于一次致命的打击,城乡的矛盾就会更突出。
而这一些,只是因为经济发展而引起社会矛盾的一小部分,如果都写出来够水好几章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李儒晋一条一条的列了出来,写满了好几张纸,对这些即将出现在大文帝国的现象,李儒晋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建立技能培训班,让大量的失业劳动力有机会学习一技之长,而费用则象征性的收取一些。
建立劳动密集性产业,如纺织业,钢铁厂,建筑业,一些加工型企业,吸收、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让剩余劳动力变为大文帝国发展的动力。
同时加大警察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威慑有犯错、或犯罪人员的心理,对已经犯错或犯罪的人员要强力打击,维护大文帝国的治安平稳,为大文帝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经济的发展,也会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如商人会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当商人发展成为资本家时,会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资本主义和封建皇权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政治危机,发生战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关于这些,李儒晋都没有敢写在纸上。
毕竟,这些属于政治上的敏感问题,李儒晋可没有那个胆子,毕竟大文帝国还是封建社会。这些事,还是找个机会和大文帝国的皇帝私聊吧。
能写的李儒晋都写在计划书上了,不能写的李儒晋也没哪胆子写,封建社会,皇帝要砍你脑袋,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
李儒晋把计划书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对一些细枝末节,做了一些修修改改,又重新抄写了一份。他的蟹爬字已经被他的好基友赵元申在帝都宣传的沸沸扬扬,满帝都的人都知道,大文帝国有一位蟹爬爵爷。
李儒晋拿起计划书看了一下,主要的就是看字,不错嘛,横是横的,竖是竖,一笔一划的,但凑在一起,唉,李儒晋叹了口气,放下了计划书,反正就这样了,蟹爬爵爷就蟹爬爵爷吧,总归要对得起这个外号。
李儒晋再次出现在内阁,已经是十月份了,帝都的天气进入了冬季。
和李儒晋熟悉的内阁办公人员,热情的和李儒晋打着招呼,青霉素已经把大文帝国的高等级贵族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对李儒晋这位”送财童子“当然是热情有余,尽心招待了。
说起来,李儒晋也是内阁的人,他可是内阁的秘书,只是他这个秘书当的不怎么称职,老是东奔西跑的,在内阁的时间了了无几。
内阁正在开会,李儒晋也没打扰,坐在内阁大长老的办公室,惬意的喝着工作人员沏好的茶水,懒懒的晒着太阳。
经过约半个小时的等待,大长老回来了,看到李儒晋,孙庆元的气是不打一处来,这混账小子,简直就是一个小白眼狼,枉费他在皇帝面前为他说了一大通好话,帝都的贵族这小子都拜访了一遍,就是内阁成员,这小子一家没去。
想到这,孙庆元的话就有点酸溜溜的了。
”这不是军部的李大校吗?今天怎么有空到内阁来啊“那语气,那腔调,简直比百年老陈醋还要酸,能酸掉大牙。
李儒晋讪讪是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说道:“大长老,您就别腌嘖我了,我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啊,说来听听”语气依然是阴阳怪气,调侃着李儒晋。
“先不说这个,今天我是给您送计划书的”
孙庆元一听又是计划书,头,有点晕,前不久的改革计划书,就把内阁给忙的是脚不沾地,走路带小跑。今天又送来了一份,李儒晋,你存的是什么心思,想把内阁的人都累死吗?
但心里,却又对李儒晋送来的计划书好奇不已,这小子肚子里的干货多,说不定又是一个什么奇思妙想,孙庆元拿起办公桌上的计划书看了起来。
孙庆元是内阁的大长老,年近古稀,按道理遇到什么事应该是水波不兴,面无表情,但看到李儒晋这份计划书里的内容后,那表情,那脸色,眼角更是直凑凑。
这份计划书,胆子太大了,百亿只是才起步,最后的规模更是千亿以上,这小子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李儒晋真的只有十九岁吗?
一百五十三。纠结的内阁()
大长老孙庆元,缓缓的把手中的文件放到办公桌上,低头、闭目、不语、只有手指扣成指节,很有节奏的在桌面上敲击着,“咚咚咚”单调而又有节奏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着。
大长老的脸色严肃而又平静,根本无法从脸色上看出大长老是喜是优、是乐是怒,李儒晋盯着大长老的脸看了半天,却什么也没看出来,一气之下,端起茶杯,喝茶了。
这茶入口微苦,却满口清香,口齿生津,李儒晋只觉得这茶,极为好喝,味道很棒,但具体是什么茶,李儒晋就不知道了,心中却有一个念头,待会回家时,从老狐狸这顺点拿回家喝喝。
大长老是什么人物,那是修行千年的老狐狸,想从脸色看出他的心思,李儒晋,你还嫩了点,省省吧。除非是同一级别的老狐狸,能从细微之处看出个一二来。
平静之下,孕育着惊涛骇浪,一如此刻大长老的心情,狂风下的沧海,波涛汹涌,爆发时的火山,炽热无比。一份计划书看的大长老是心情激荡,豪情万丈。
如果大文帝国真的按计划书上所写的,展开执行计划书,并贯彻落实,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实施,十年时间,大文帝国将有质的飞跃,成为这个世界的霸主,没有之一。
从心里讲,大长老十分甚至是万分情愿,在大文帝国实施这份计划书,不因别的,只为自己那份拳拳的爱国之心,愿大文帝国强大之情,他,孙庆元愿以一己之力,哪怕以死相荐也会推动大文帝国的高层通过这份计划书。
只可惜这份计划书了,在这个时候出现,唉!生不逢时啊!
生子当如李儒晋啊!不知道这李家老祖宗是烧了多少高香,行了多少善事,才让李儒晋投胎在他们李家,成为李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