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节,一切正常!”“动力40%,航速6节,一切正常!”

    影响船只航行速度的因素很多,发动机马力的大小是主要因素,另外螺旋桨的叶数,船体的构造,甚至水温,洋流的方向都是影响船速的原因。

三百五十三。纯电潜艇() 
整个测试过程用了近三个小时,在测试结束后,李儒晋开放了轮机舱,让相关人员可以自由参观。在参观结束后,李儒晋带领工作人员在船上,开始对发动机进行一些维护和技术改造。

    在刚才的测试中,发现了不少的小毛病,如发动机和传动轴之间的摩擦有些大,发动机在全速运转时,震动比较厉害,另外就是在刚才的测试过程中,有两个气缸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熄火。

    李儒晋带领着工作人员在轮机舱里忙碌着,码头上的人群却已经炸了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更多的是赞誉之词,至于质疑,李儒晋的研发团队已经拿出实物了,谁还敢质疑?

    当然,也有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说这是1500马力的发动机,但他们需要是的上万马力的发动机,等到研发出上万马力的发动机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语气那个酸啊!边上有人认出他来了,这家伙,前一段时间刚花了大价钱从英吉利帝国购买了两台一万两千马力的蒸汽发动机安装在自家的船上,这两台发动机几乎耗尽了他的家底。

    但为了生意,他咬着牙买了,现在李儒晋却弄出个柴油发动机,虽然才刚刚起步,但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大有前途的,他的心里能好受吗?

    要知道一台船舶发动机使用年限都在十几年以上,基本上是和船体的寿命一样的,如果没有柴油发动机的出现,这位船主可能可以骄傲很长时间,毕竟想要从英吉利或欧罗巴帝国买回一台发动机极为不容易。

    不但价格昂贵,最重要的是常常有钱你买不到东西。现在,李儒晋弄出个柴油发动机,他还能骄傲几年?三年还是五年,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只骄傲了一年。

    不到一年,研发团队就成功的研发出6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一艘两万吨级的货轮装上两台6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就可以跑到15节以上,满载货物的时候,也能跑到10节,远远的超过的他的蒸汽机。

    李儒晋在沪海没有待上太长的时间,为研发小组制定好研发目标就离开了沪海,他还要赶去舟山岛,参与潜艇发动机的研发。

    舟山岛是舟山群岛的主岛,位于沪海以南,宁波以东的近海海域,这座岛上坐落着大文帝国一家军民两用的造船厂,也是李儒晋在前期制定制造潜艇的基地之一。

    由于大文帝国造船能力不强,无法建造大型的水面舰只,李儒晋就想出了利用潜艇部队来保卫大文帝国的海疆办法,仿照前世二战期间德国,建造大量的潜艇,学习海狼战术。

    更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保障印度洋航线的通畅,好把波斯湾的石油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大文帝国,但通过和印巴的一场战役,目前可以说算是解决了印度洋航道问题,但潜艇制造计划却没有停止,在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大文帝国依然要依靠潜艇来保卫大文帝国的海疆。

    李儒晋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舟山潜艇制造基地,和先前抵达的研发小组会和,在会和后,李儒晋得到一个让他惊讶的消息,大文帝国开发出了纯电潜艇。

    李儒晋大吃一惊,纯电潜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

    工作人员把李儒晋带到一个干坞,看到了这艘还在建造中的纯电潜艇。舰体全长约30米左右,宽约4。5米,高度在7米(包括舰桥)。

    舰首为水滴型,涂装还没有涂上,舰体上还有不少的锈斑,李儒晋围着干坞转了一圈,这个时候,工作人员拿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李儒晋算是对这艘全电潜艇有了一些了解。

    设计排水量为180吨,下潜深度为120米,装载有六组大型蓄电池组,每组蓄电池可为潜艇提供6……8小时的续航能力,水下巡航速度为3……6节,逃逸速度为18节。

    更详细的资料,由于保密制度,李儒晋没有授权,无法查阅。李儒晋算了一下,这艘潜艇的续航力大概在144海里,也就是约259公里。作战半径也就是在110公里,如果能到得到补给,这艘潜艇的作战半径还能扩大,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提升的潜力不是很大。

    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这艘潜艇在实战中的意义,暂时还无法判定,但李儒晋觉得,这艘潜艇对实战的意义并不大,先天不足,自身的限制就决定了它存在的意义。

    如同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用来偷袭,扮演刺客这个角色到是不错。如果能够把这款潜艇再小型化,续航能力再提升一截,那它的作用可能会更大一些。

    李儒晋在干坞这里待了一会,就随着工作人员去了船厂内部,一路上,李儒晋的脑海里还在不断的想着那艘纯电潜艇,如何改造它,现在,他对这款潜艇莫名的感兴趣起来。

    到了船厂内部和军方人员接触,办理相关的手续。李儒晋得到了权限,吩咐工作人员把潜艇的资料拿过来,仔细的了解潜艇的参数。

    并把这款潜艇的设计人员请过来,让他和李儒晋谈谈这款潜艇的设计思路。

    李儒晋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他是大帅的弟子,军方的人还是很给他面子的,很快,整个研发小组都赶了过来,一番寒暄之后,研发人员向李儒晋详细的介绍了这款潜艇的研发思路和过程。

    这款潜艇脱胎于李儒晋设计的潜艇,当初,李儒晋在还没有研发出潜艇用发动机的情况下,开工建设了潜艇的艇体,整个建设工程中,虽然因为南方的洪灾而停工了近半年的时间,但还是制造出四艘潜艇的艇体,而且内部设施也都安装的差不多了,但发动机却迟迟没有到位。

    船厂的研发人员心里就嘀咕了,这个发动机不会是研发不出来了吧?作为一种补救措施,研发小组研发出来这款小型潜艇,在必要时可以充当敢死队,袭击侵犯大文帝国海疆的敌舰。

    一些详细的数据也都和李儒晋讲了,这款潜艇搭载4枚鱼雷,通过前方的两个发射器发射。全体船员共十二名,一名船长,一名大副兼轮机长,剩余全部为水手。

    鱼雷的装填为半自动装填,潜艇的供氧装置为通气管加氧气瓶,采用通气管供氧时,潜艇每隔6个小时左右就要上浮一次,通过通气管为仓内供氧。

    使用氧气瓶可以把潜航时间提升到7……8个小时。如果超过8个小时,潜艇就会出现供氧不足,超过十个小时,就会造成艇内人员死亡。

三百三十四。讨论。() 
李儒晋听完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后,想了想,这个思路是对头的,只不过这个设计出来的东西,有点中庸,为了追求各项的平衡,而造成这个有点尴尬的局面。

    这款小型潜艇完全可以只搭载两枚鱼雷,向这种小型潜艇真的在实战中运用,能够发动攻击的机会极为有限,属于一击不中,立刻远循千里的角色,不能在战场上立足。

    如果被发现,想要完好无损的躲开敌人可能性不大,再加上潜艇自身的缺陷,不是全身而退,就是全军覆没,很少有第三种情况发生。

    所以想要在战斗发动第二次攻击不大现实,设计者的想法有点过于理想化了,却忽略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鱼雷,可以去掉两枚,两枚鱼雷重量也不轻,一吨多了。

    对于一艘小型潜艇,能够多出一吨多的载重,这个里面就有不少的文章可做。另外,艇上的人数可以再精简一些,最好将人数控制在十个人左右。这样还可以腾出不少的空间。

    向这种小型潜艇,空间是极为有限的,寸土寸金是一点都不为过,在设计时,每一寸空间的利用都是经过仔细考虑和反复验证的。

    这款小型潜艇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自持力太差,每隔4个小时就要上浮补充空气,对潜艇来说,每一次上浮都是一次致命的危机,完全是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

    这个方面可以改善,大文帝国还没有对潜艇上的供氧实施有过系统的研究,只能依靠通气管和氧气瓶为潜艇供氧,但缺点也很明显,通气管供氧,就需要潜艇频繁的上浮,增加被发现的几率。

    氧气瓶供氧,第一,携带量有限,再者,氧气瓶是高压容器,碰到剧烈碰撞,容易发生危险,在一个狭小的、密闭的空间里,任何一点危险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机。

    前世,地球上的潜艇供氧方式多样,如液氧、氧烛、氧化药板、碱性电解液电解供氧等,李儒晋仔细的想了想,决定把氧烛供氧技术复制过来,至于别的方式,大文帝国的技术还达不到。

    像液氧技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温度的控制,液氧需要保持在…183度以下,仅这一项,就让李儒晋放弃了液氧供氧技术。电解液供氧,设备上的难题不说,电解液电解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就可以让李儒晋对这项技术避之三分。

    而氧烛则就要简单的多了,氧烛的产氧药块是以氯酸盐(如氯酸钠)为产氧药剂,以金属粉末为燃料,添加少量的催化剂、抑氯剂和粘结剂,经混合后,压制或者浇铸而成。

    而且氧烛具有产氧迅速、产氧量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储存期长等优点,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安全,最适合在潜艇上使用。

    制造工艺也不难,制造容易,原材料也便宜,可以大批量的生产,有了氧烛,李儒晋有信心把小型潜艇的水下自持力提高到五天以上。成为真正的隐藏杀手。

    李儒晋正在这里想着,边上的研发人员却尴尬了,这家伙怎么回事?突然就不说话了?而且还是一副沉思的状态?关键是这一沉思就十几分钟,让人尴尬啊!

    边上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咳嗽了两声,这两声咳嗽让李儒晋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李儒晋一看情况,连忙向边上的工作人员道歉,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对研发人员讲了起来。

    一开始,军方的研发人员对李儒晋还有些轻视,毕竟,李儒晋的年龄摆在那了,才二十多岁的人,想不让人轻视都有点难,在加上搞研发的人都有一种在自己的研发领域里,自己就是高手的想法,所以这种轻视显得极为正常。

    但听完李儒晋的想法后,这些人沉默了,在不停的反思自己,自己还是太有点自以为是了,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小家伙比自己想的更全面、更周到。

    但也还有一丝疑问?那个氧烛真的像李儒晋所说的那样吗?如果真的像李儒晋所言,那么大文帝国的潜艇就可以化蛟成龙了。他们是搞研发工作的,自然清楚,潜艇的自持力对潜艇意味着什么。

    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他们对氧烛这玩意抱有怀疑态度。

    李儒晋也很清楚,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下,氧烛完全是一种逆天的东西,它不仅适用于小型潜艇,这么说吧,只要是潜艇,都有氧烛的用武之地,无论大小。

    对军方研发人员的怀疑态度,李儒晋完全能够理解,等把氧烛制造出来,验证以后,才能让这些研发人员不再怀疑,到那时,估计能让这些研发人员大吃一惊吧。

    氧烛的事先放在一边,李儒晋和军方的研发人员就小型潜艇的设计问题集体讨论起来,这个时候,双方的态度都严肃起来了,这是一款武器的设计。任凭李儒晋在前面说的再有道理,想的再全面,这个时候都需要严肃对待。

    任何一名成功的科学技术人员都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建立基础就是对自己拥有强大的自信心。

    所以这场讨论注定是火花四起,激情碰撞,谁都不会那么容易的被说服。最后,李儒晋还是凭借自己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对战争的了解,在讨论中占据了优势,但并没有说服对方,只是让对方认同了李儒晋的想法和理论。

    但军方的研发人员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理论,这是一种极好的现象,只有在辩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汲取对方的知识,达到共同进步。

    一场辩论下来,李儒晋是口干舌燥,军方的研发人员也是气喘吁吁,双方相视一笑,都有一种英雄见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

    军方的一名研发人员伸出大手,李儒晋没有犹豫,也伸出了自己的手,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在研发项目上,双方是彼此竞争的对手。

    但在私下,却是彼此认同的英雄。更是在大文帝国军事科研战线上的战友,他们必将为大文帝国的军事科技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一项又一项的研发成果来证明自己。

三百五十五。推演() 
一日之计在于晨,李儒晋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中睁开双眼,在一阵迷糊之后他才想起来,这里是舟山造船厂,是大文帝国的军企,他麻利的起床、洗漱之后离开房间,向军营的餐厅走去。

    在路上,李儒晋遇到了周言,也就是昨天和他辩论的家伙,小型潜艇的主创人,周言,长得是五大三粗,个子比李儒晋还要高一些。

    李儒晋的个子已经挺高的了,一米七八,但这个周言却还要比李儒晋高上半个头,而且身材魁梧,更像是一名勇猛的士兵,人不可貌相,但他确确实实是大文帝国军方的一名研发人员。

    而且心思缜密,思维灵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在昨天的辩论中,李儒晋要不是凭借穿越人士的主角光环,输赢还尚难预料。

    两人一起在餐厅了吃了饭,李儒晋这个时候明白了什么是大块头有大饭量了,二两一个的馒头,这家伙一顿吃了十一个,两口一个,看的李儒晋是目瞪口呆,米粥,这家伙喝了两碗,数量不多,但架不住那个碗大呀,跟个小洗手盆似得。

    吃完以后,这家伙摸摸肚皮,嘴里嘟囔着:“差不多了,有七八分饱了。”

    李儒晋一听这话,差点把脑袋磕面前的饭盆里去,心里腹诽道:这家伙就是个混进部队里的一个饭桶。

    饭后,两人一路谈笑风生的向研发中心走去,到了研发中心门口却看到一群人在研发中心门口,排列的整整齐齐,就如同学生做早操一般。

    李儒晋奇怪的看着周言,周言解释道,这些都是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研发人员本来活动就少,再加上有的时候为了搞研究,废寝忘食那是常有的事,所以研发中心的领导决定,每天早上,都会在中心门口做做活动。

    对于这个决定,李儒晋是绝对赞成的,这个要学回去,到时候在帝都的研究所也推广一下。李儒晋自觉的跟着周言到了队伍的后面,排在周言的后面,跟着领操的一板一眼的做活动。

    李儒晋看着前面的周言,那么大的个头做起活动来,怎么看怎么不协调,仿佛是一只狗熊在做操,那画面太美,李儒晋实在不忍心去看。

    研发中心的办公室,李儒晋和帝都来的研发小组正在为潜艇的发动机设计图纸,这次,李儒晋打算采用卯榫结构来设计潜艇的发动机,并争取把消音技术也运用上去。

    由于是潜艇用的发动机,对发动机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不但要求马力大,噪音小,体积小,更要求坚久耐用,维修简单,毕竟是在茫茫大海里航行,没办法对发动机进行大动作的维修。

    所以潜艇用发动机的研发难度更大,在李儒晋到来之前,研发小组曾画出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