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突厥人就是野蛮人!老师都说过的!”李姌皱着鼻子有些恶声恶气的说道。
“好了,四娘陪我去工匠营里面转转吧,到了这里还没有来得及走走看呢。”老罗有些好笑的看了看恼火的姑娘,打断了她的牢骚。这个话题一时半会儿可是说不清楚,而且去这个时代的唐人营地看看是他早就有的想法,反正自己的营地这边不需要他费太多精力,手下的战士们都很省心,绝没有后世新兵那么散漫。
自从头一晚老罗给众人讲了未来的计划,整个营地内几乎传遍了,战士们也对为了充满了热情,否则这些拼杀惯了的家伙哪里会热心的去学一门新的语言?
据斯坦那个大家伙说,哥舒烈那个家伙也是积极的很,连同被俘虏做了奴隶的粟米菲罗都不再那么无精打采。
老罗对后者倒是不置可否,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国家和民族之类也没什么确切的认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草原上更是如此。奴隶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阿拉伯世界就有个邵海尔隋基利从奴隶做了将军,甚至是法蒂玛王国的奠基人,马穆鲁克更是现实当中的神话。
虽然葛逻禄人算是唐人憎恨的仇敌,但是老罗并不排斥从奴隶中提拔有能力的人,只要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益处,何况距离恒罗斯之战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当初很多事情都被掩盖在历史的迷雾下,而且当时的当事人也早都成了地下的黄土。
老罗一边悠闲的想着,一边听李姌在身边介绍的动听的声音,至于坚持跟随老罗左右的奥尔基则是始终沉默不语,他是个很好的助手,从不多言多语,交代的事情总是能够按时传达下去,而且武力也不错,至少他的体力能够保证跟随老罗并保持时刻的战斗力。
工匠营也就是唐人营的外围防御还不错,至少不是几十个骑兵就可以冲城的地方,要知道在希尔凡平原这片土地上,很多乡村甚至根本没有防御的围墙。
当然并不是说这里的安全就比那些西方式的城堡更安全,只是这个地方更多的是继承了东方式的保民智慧——西方的领主居住在城堡里,平民或者农奴很贫穷,盗贼或者强盗都不会去光顾。
这里的城墙最高处也就四到五米高,底部是用石头砌成,上半部是用青红相间的砖砌成的,厚度大概不足四米,老罗猜测城墙里面或者会有藏兵洞之类的地方,但是大半部分应该是填充的黄土,城墙上有几面巨大的唐字旗帜,说明这里还是在延续东方的文化。
城内就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了,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子,说是低矮,不过是从老罗的眼光来看。这里城镇建设比老罗后世在江南看到的水乡还不如,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石块砌成的,屋顶用的是茅草或者树叶加粘土,只有寥寥几座房屋使用了砖瓦,城里的道路除了主干道用了石头和砂土,其他的地方都只是压实的土地,路旁还可以看到很多没有融化的积雪。
老罗没有见到用来排除污水的明渠之类,正要询问李姌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阵刺鼻的恶臭,顺着方位去看的时候才发现是用来处理污物的脏水车。
李姌皱着鼻子恶声恶气的诉苦,“该死的卫家人,都说了安排他们每天早上处理这个东西,偏总是懒惰得每到下午才”
“看来营地内的管理没到位啊,四娘,为什么这里不修筑排水暗渠呢?”老罗至少在开罗没见过这种场面,君士坦丁堡也同样没有,只在历史资料中知道明清时候有这样的城市工具。
“暗渠?”李姌知道这个东西,作为工匠营的后代,怎么可能不懂得一点城市建设的事物呢,“还不是上面的人心不和,家里老祖说服不了裴家和卫家的几个老家伙,阿爷说当初迁徙到这里的时候,本想认真建筑一座城市,但是裴家和卫家的那些人觉得不会在这里停留太久,就把事情迟迟的拖延下来了,如果不是我家老祖强硬要求建筑了城墙,恐怕族人早被强盗抢光了。”
李姌的牢骚让老罗对这个群体的上层大致有了些了解,就是这是个没有效率同时人心不齐的队伍,李家和张家或许代表了积极的一面,但是裴家和卫家就是贪婪和保守的另一面了,而且这些人还很短视。见小利而忘大义,这种人基本就是一个队伍中的不稳定份子,小队伍来看无关紧要,但是扩大到一个数万人的团体,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隐患。
尽管李姌的话语只能作为参考,但是老罗知道这个小女人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也就是说她的话会基本客观,那么在短时间内消除或者排挤出裴姓和卫姓这两家的影响就是必须要做的了。
当然,这些消息其实算不上多么重要,完全可以通过阿尔克那些家伙探听到,早些时候在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老罗就听过李姌大致的介绍,而且他对这些也早就有所预料。之所以想要逛一下这个唐人小镇,老罗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了解一下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关于将来如何融入这个时代的民族体系,他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同时也是对这些人有一个最直接的印象。
作为一个军人,好吧,作为一个曾经的职业军人,再加上老罗现在需要扮演的带头人角色,这是他需要仔细考虑好的。
城镇内主要的街道有三条,最重要是一条纵穿南北城门的,路面大概有十一二米的宽度,可以并行四辆单马的简易马车,如果不考虑路两边店面的招牌幌子之类的影响的话。在老罗看来,这也就是后世一个小城市步行街的宽度,当然远没有后世的华丽堂皇,嗯,和后世欧洲的古老乡镇小路差不多,却又没有那么曲折。
整个小城的街道明显可以看出原本的规划,可惜同样可以清晰看出后期规划执行的不严谨,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非法占地严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
第四十三节 见闻 1()
路两边最多的是各种店面,铁匠铺,木匠铺是最多的——这也算是本地的支柱产业,附近的许多部族会到这里来订货,当然也是波斯人接纳唐人存留此地的理由,除此之外就是绸布铺,成衣铺,皮毛铺,鞋帽铺,米铺,果品铺,肉铺,车马铺以及号称什么都有的杂货铺,还有女人的脂粉铺,甚至还有来自希腊的腊烛铺
这些店铺就是满足本地人需求的最基本的元素了,当然也是周围部族常来此地购买货物的场所。
作为一个城市,哪怕只是一个小城市,必不可缺的还有旅店,可惜没有规模比较大的;酒家或者说叫酒铺,同样规模很小,一些酒铺的简易招牌上可以看出明显的伊斯兰风格;当然还有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会缺少的妓寮,这种地方倒是往往弄得冠冕堂皇——和后世差不多,有的门口甚至还站着在春寒中露出肚皮的波斯舞娘。
老罗的胳膊被掐了一下,是李姌在暗暗地提醒他,“三兄,我们去别处吧,这条街到处都是这种坏女人。”
“好啊,我们找一家铁匠铺看看去,你知道哪家毕竟好吗?”老罗不禁有些好笑,无论哪个时代都少不了娼妓这种职业,同样无论哪个时代女人也不愿意自己喜欢的男人关注妓寮这种地方。
“就去我家里的铁匠铺好了,我李家的工匠是最好的,这里其他任何一家都比不了!”李姌兴奋的推荐道,能有老罗陪着一起逛街简直是最幸福的事情,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地方都阻挡不了女人对血拼的乐趣——实际上她们也不在乎买不买东西。
老罗对李姌的自夸不置可否,他虽然不是对锻造这种工艺门清的工程师,但是对整个军工的体系却是非常清楚的,从在开罗那条工匠街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即使唐人工匠营这些后裔继承了一些独门技艺,但是还是不要奢望他们有太高的水准。
去李家的铁匠铺需要穿过几条街,他们的铺子并不在主要的街道上,按照李姌的说法,自己的店铺面积比较大,主街的狭小空间根本安排不开。
街面上行人如梭,可以看到人种特征明显的希尔凡波斯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甚至还有蒙着头巾的库尔德人,当然本地的唐人是占据多数的,挽着发髻的唐人打扮在这里很普遍,即使有的人明显是一副中亚面孔,老罗倒是有些感慨,即使过去了那么多年,大唐的名字还在影响着这片土地。
路上女人的装束倒是多姿多彩,并不全是右衽襦裙加深衣之类,有的明显是华人面孔,却穿着华丽的罗马长袍,还有的甚至戴着圆锥形的小帽完全一副波斯人打扮,这倒是证明了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喜欢漂亮衣服的说法了,老罗暗暗地想。
其实走在路上最显眼的还不是打扮得娇艳的妇人,而是经常大呼小叫穿街而过的熊孩子们,华人的人多力量大概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几乎每条街道总会有几个熊孩子出没,大的带小的成群结队,偶尔有年幼的垂髫孩童摔倒,然后就会被稍大些的总角少年提拉起来,接着去打闹。
当然也不是所有孩童都是这样无用无虑,还有很多看着很瘦小的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三五成群聚集在向阳的墙下晒太阳,他们的表情多少有些悲凉。这些孩子有的一看就是明显的华人血统,当然也有很多混血的孩子。
“这里没有学校吗?”老罗有些好奇,史书中记载总是有些私塾或者家学之类的,但是他没有看到。
“学校?”李姌有些好奇老罗的这个词汇,不过很快就了解了,“三兄说的是学塾吧?这里几个大的领头主家有家学,也有几个私塾,不过人都不多。”
“那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去读书?”老罗顺手指了指靠在墙边的几个孩子,“那些孩子又是怎么回事?”
“那些多是没人管的野孩子,现在好多都和乞丐差不多。”李姌的表情也有些赧然,“各大家的家学很少招收外姓人,私塾是要交束修的,这些孩子好多是家里贫穷或者父亲死了,母亲改嫁,或者别的原因,而族里根本照应不过来,只好流落街头了。”
老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本来唐人在这里的数量就很少,还不知道照顾自己的族人?看来本地唐人后裔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扩大了,甚至都不能对自己的族人加以关照。“四娘,我叫人来收拢这些可怜的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老罗不是突然间心血来潮,或者什么大开慈悲心,事实上他刚到开罗的时候也曾有过同样的想法——那里的街头同样有生活很可怜的孩童,只不过那个时候考虑自己力所不及,而且还要长途跋涉,而眼下他的队伍注定在这里会长期停留一段时间,并且眼前这些孩子算是自己的族裔,收留一些孩子正好可以为了将来培养人才。
“当然没问题,”李姌很直接的回答老罗道,“如果是那些萨曼人或者突厥人来的话,肯定会被阻止,门口的卫兵还有长老们会怀疑他们是来抓奴隶的。”
“嗯,那我叫崔十八郎来做这个事情。”老罗当然知道这里的防备,说实话如果不是李姌跟在身边,他和奥尔基早就被人拦住盘问了。叫崔十八郎来做这个事情,最关键的就是那个滑头的小子现在一副唐人的打扮,虽然还没有加冠,崔十八郎已经按照传统把头发挽了一个发髻。
这个时候阿尔克正带着赫尔顿几个手下人在这这个小城里面转悠,叫他们和崔十八配合着收拢流浪儿绝对错不了。
“那个油嘴滑舌的小子?”李姌当然熟悉崔十八郎,就是在雅典带头叫她婶娘的家伙。“嗯,他是个合适的人选,嘴巴里话最多,用来当孩子头确实合适。”
老罗有些头痛的苦笑了一下,李姌和崔十八郎年纪相仿,不过却总是不对付,从在雅典见过第一面开始,个火女郎总会逮住机会教训崔十八郎几句,倒是很符合婶娘教训侄子的道理。他没法对这个做评价,只好转头叫奥尔基吩咐人把崔十八叫来做事情。
一边和李姌闲聊这个小城的情况,一边走路去李家的铁匠铺,老罗也在左右查看这里的环境。从基本的城市建筑来看,这里的人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基础设施做得也不够,人员管理也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看出这里没有一个很好的行政机制,没有成规模的工坊,没有,同样也没有完全可以自保的武力,相信如果不是波斯人看中这些唐人后裔有一手还过得去的工艺,这个松散的团体早就被拆散了。
等到那个时候,再过一些年,这些人恐怕就会像黠戛斯人那样淹没在中亚的人群中了。
从李湛和张卢甚至李姌的口中,老罗得知这里的人口始终没有确切的统计,也就是估计的四万左右人,实际上可能还不止。这么多的人口,除了在这个小城中的,还有在周边种田的农民,不远处靠近里海边,也有些靠打渔维生的渔民,但是食物还是不够。
即使是富户,也不过每天两顿饱食。缺口的粮食都要依靠希尔凡波斯人提供,或者西方的亚美尼亚商人和格鲁吉亚人贩卖过来。而且本地的希尔凡波斯人不允许唐人有自己的炼铁行业,也就是说所有唐人铁匠的原材料被波斯人把持着。
大概形式就注定了,本地唐人只能成为波斯人的附庸,加上食物也收到波斯人控制,更是没有发展的潜力。
这里的唐人大多工匠出身,没有什么武力,但是在这个年代这个地方,武力才是生存的根本。没有武力,这里的唐人只能处处受打压,能够想出寻找外援,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在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听说这里的时候,老罗还以为这里是个类似军营的组织结构,眼下看来离开了军队二百年,这个团体已经自动演化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只是眼下看来还不是很健全,至少没有统一和有效的组织架构,这里的长老制也没能尽到能够照顾所有族人的职能。
老罗对这些事先就有所了解,再对照在这个小城街面看到的,真是有些无奈却又感慨,无奈是因为这个年代人的脑袋僵化眼界狭窄,感慨是因为诺大一个大唐王朝,竟然衰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后世总说继承了什么汉唐遗风,都是狗屁。实际上汉灭亡后,魏晋南北朝,五胡乱中华,汉民族的开拓精神就被打压的到了极限,直到隋唐时期民族精神再一次凝聚,才有了东击高丽,西征突厥,南和岭南的局面。
可惜唐代皇室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结果世代唐皇都是踩着兄弟的尸体上位,造成了太大的内耗,唐灭亡后,经历了中原的战乱,赵氏崛起,愚蠢的士大夫们为了防止再次藩镇割据的局面,只有限制兵权一个政策,结果生生把猛将养成了猪,把战士养成了奴隶。
北方的契丹人领袖倒是也算开明,可惜脱不了民族的狭隘,做不到开拓进取,也压制不了内部的民族纠纷,王国内民族争端始终不断,对外又是苛求排挤,根本就和后来的女真辫子王朝一个德行。
这个年代的东方,辽和宋比着谁更衰弱,好比是猪圈里的两头猪,比着谁更肥更靠近狼嘴,结果辽的运气不好,先背女真这头狼吃了,愚蠢的宋猪也想吃一口的时候,却被狼咬了一口狠的,猪的胆子彻底被吓没了,直接缩到了猪圈的最里面。
接下来,自然就是一部自然淘汰原则的展现,直到千年后的官员骨头里都渗透着懦弱。说什么继承汉唐遗风,不过是政客们为了给自己脸上涂粉罢了。
鸽派当政的大环境下,老罗这样的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