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权,并命令赵才、李景火速率军赶赴辽东战场。又诏令黎阳、洛口、太原诸仓,全力以赴向涿郡运送粮草武器等战争物资,同时诏令征发所有辽东前线和幽燕诸郡民夫,日夜不停地从涿郡的临朔宫、北平的临渝宫和柳城的望海顿等宫城仓储,向辽东战场运送物资。

皇帝又诏令东莱水师统帅来护儿、周法尚,命令他们尽快渡瑚战,全力配合薛世雄。为避免重蹈第一次东征因为配合不利导致水师孤军深入之覆辙,皇帝命令来护儿和周法尚率水师主力选择最近的路线登陆高句丽,先打毕奢城,先与薛世雄的陆路大军会师于乌骨城,然后一起横渡鸭绿水、萨水,直杀平壤。

第一次东征,来护儿率水师直接攻打平壤,这条路线中合路程较远,危险性很大,而最让人失望的是,来护儿到了平壤,竟然发现从陆路进攻的远征军主力还未到。考虑到粮草不足,来护儿只能独自攻击,结果孤军深入,掉进了高句丽人的陷阱,三万多将士因此战死。

这次皇帝和中枢汲取了血的教训,放弃了水陆夹攻平壤之策,让来护儿和周法尚率军从海路进入高句丽的毕奢城,以最快速度加入远征战场,这样一来,水师就能得到充足的粮草补充,而远征军的总兵力也多了,更重要的是,到了平壤城下后,水师还是可以配合陆路主力作战,同时远征军还能利用水师庞大的战船船队运输粮草武器,可谓一举多得。

皇帝圣旨送达怀远镇之后,辽东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远征军全力备战,随时准备渡河。

伽蓝主动找到杨恭仁和崔逊,恳请他们与自己一起联名向统帅部请命,以龙卫军为远征选锋,第一个渡河作战。

伽蓝年轻,有壮志,其建功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而龙卫军新建,左龙卫府的西北籍军官们对皇帝感恩戴德,愿意为皇帝效命,为帝国战斗,至于右龙卫府的河北籍将士,至此已经知道了帝国历时两年东征的真相,当年葬身萨水河畔的帝国将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河北人,那都是自家的血脉亲人,此仇不报枉为燕赵儿郎,于是义愤填膺,舍生忘死也要杀过辽水,禁卫军的士气高昂,兵强马壮,又是皇帝亲手所建,帝国禁军编制,以这支军队为远征先锋,的确能够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假如建下战功,甚至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发挥出决定战局胜负的关键作用,那么不但可以为皇帝增光,为禁军添加荣耀,也能为皇帝和中枢所发动的这场战争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杨恭仁必须考虑到统帅部的整体策略和顾及到辽东大本营的整体利益,他不能单纯地为了皇帝、伽蓝和龙卫军的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而给统帅部施加压力,毕竟第三次东征的结局是可以预见到的,即便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阻力,但绝对不会出现像萨水惨败那等骤然颠覆了整个战局的匪夷所思的意外了,所以想在第三次东征中捞取利益的人太多了。

崔逊的想法也是一样,做为世家豪门子弟,他和杨恭仁一样清楚,此刻中土所有的贵族势力都在想方设法利用第三次东征攫取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比如选锋军一事,薛世雄、李景、赵才和杨恭仁都做不了主,谁也休想独自吃下这块“肥肉”,最终人选还是由皇帝和中枢来决定。

杨恭仁和崔逊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陪着伽蓝做这个“出头鸟”,所以毫不客气地泼了伽蓝一头冷水。伽蓝大为忿然,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就连选锋军一事都在皇帝、中枢和东征统帅部之间争吵不休,大军何时才能渡河作战?

伽蓝飞马赶到大行辕拜见薛世雄。他本来信心十足,给杨恭仁和崔逊这么一“打击”,颇感忐忑,于是先找到了武牙郎将王辩。

王辩倒是鼓励他去争一争,因为龙卫军的背后毕竟是皇帝那座大山,一般人都很忌惮,轻易不敢正面“交锋”,不过王辩提醒了他一句,赢得薛世雄的同意非常关键,而若想说服薛世雄,就必须让薛世完全掌控选锋军。

“观国公也罢,黄台公也罢,都是当朝大权贵,统帅部中谁能震慑他们?让他们俯首听命?”

王辩一句话便点醒了伽蓝。伽蓝心领神会,当即拜谢了王辩,寻到薛氏两兄弟,走了个“后门”,于深夜时分见到了百忙之中的薛世雄。

第二百六十九章 辽东城下

世上的事,有时候表现得很怪诞。

只要有利益,大家都削减了脑壳往里“钻”,都想分一杯羹甚至独占,但一旦遇到困难、障碍或者可能给自己带来不确定损失的时候,热情便消失了,不过在没有看到结果前绝不撒手,或冷眼旁观,或暗中掣肘,甚至还鲜廉寡耻地乱中取利,于是本来一件有利可图、操作也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如囊中取物般轻而易举的好事,在各势力间的激烈的利益争夺中,变成了一件无利可图、非常复杂,甚至会出现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荒诞举动的坏事,而结果更是颠覆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常规认知…

第一次东征如此,第二次东征还是如此,第三次东征亦是如此。相比前两次东征,第三次东征皇帝和行宫是大大的放权了,尤其是战场指挥权,都下放了,然而,下放之后的结果,与皇帝和行宫的预期根本就是大相径庭。

这几年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军政大佬们纷纷辞世,军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诸如杨素、于仲文、段文振、杨雄、崔弘度、崔弘升等一帮大佬都死了,而宇文述、赵才、李景、薛世雄、来护儿、周法尚等人一则声望不足,短期内尚无法取代他们的前辈,二则他们都属于同一代人,声望资历功绩相差无几,且隶属不同的贵族集团和政治派系,彼此间根本不买账。假若皇帝和行宫继续独揽军权,由中枢指挥一切。反而还好些,如今事情却复杂了,在水陆两路远征军尚未出发之际,各系统帅们已经“斗”得热火朝天了。

四月中。皇帝和中枢从远征诸军统帅们送来的雪片一般的奏章中,敏锐地发现了远征军内部矛盾骤然激烈的“事实”,无奈之下,不得不迅速收回部分“权力”,但为时已晚,各统帅之间的矛盾已经摆在了明处,比如在选锋军的委派上,统帅们就各有人选、各执一词。为此皇帝和中枢不得不通盘考虑,尽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以便缓和军中矛盾,凝聚军中士气。

事关东征成败。皇帝和中枢不敢犹豫,更不敢久拖不决,以免再生变故延误东征,遂毅然以远征军陆路统帅薛世雄所提建议为主旨,果断下诏。由吏部侍郎、观国公杨恭仁为选锋军统帅,监察御史崔逊为监军,武贲郎将罗艺、武牙郎将王辩、果毅郎将伽蓝副之,而选锋军主力则由龙卫军所辖三十二个团、右武卫府辖下两个鹰扬府八个团、右候卫府辖下两个鹰扬府十个团。共一万大军组成,于接旨之日起。横渡辽水展开攻击。

四月十九日,王辩、薛万均、薛万彻率先渡过辽水。挥军进击。

四月二十日,杨恭仁、崔逊、伽蓝、冯翊率选锋军主力龙卫军渡过辽水,随后跟进。

四月二十三日,帝国东征选锋军云集高句丽西北部第一重镇辽东城下,准备第三次攻击辽东城。

辽东城已经成为帝国东征的“梦魇”。

第一次东征,皇帝驾临城下,指挥数十万大军猛攻辽东城,自三月底一直打到六月上都未能攻克,不得已,遂兵分两路,一部继续围攻辽东城及高句丽其他西北部城池,一部则九道并进直杀平壤。结果到了七月底,攻击平壤的帝国主力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辽东城却依旧未能拿下。最后,第一次东征的战果就是攻陷了高句丽北部重镇武厉逻,帝国在那里设置了辽东郡和通定镇,好歹有了一块小小的“遮羞布”。

第二次东征,帝国远征军再次受阻于辽东城,皇帝也再次驾临辽东城下亲自指挥。这一仗自四月底一直打到六月底,帝国远征军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未能拿下这座城池。不得已,还是兵分两路。皇帝丢不起这个人,咬牙切齿也要拿下辽东城,而薛世雄则率主力直杀平壤。结果薛世雄刚刚拿下高句丽中部重镇乌骨城,便接到了撤军的命令。所以,第二次东征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战果。

辽东城因此成为插在皇帝和帝国将士心中的一根肉刺,让他们痛苦不堪,让他们倍感耻辱,好在皇帝和中枢在平定了杨玄感之乱后便迫不及待的发动了第三次东征,给了帝国将士洗雪耻辱的机会。

这次指挥攻击辽东城的是观国公杨恭仁。

杨恭仁没有参加前两次东征。他的父亲观德王杨雄在大业八年二月十二日病逝,也就是在第一次东征开始期间死去,杨恭仁兄弟为此不得不扶灵返京。二次东征期间杨恭仁持丧在家,亦未参加。也正因为如此,杨恭仁对东征一直存有不祥之感。

那一年的正月二十五,先是内史令元寿病逝;接着在二月十二日,观德王杨雄病逝;到了三月十二日,兵部尚、检校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病逝;夏季五月初四,纳言杨达病逝。短短五个月内,帝国中枢核心里的四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辞世,可以想像一下此事对帝国、对皇帝本人和中枢所造成的冲击之大。这明显就是个不祥之兆,即便是无知小儿也能预感到一丝端倪,然而,帝国和皇帝当时已经骑上了虎背,下不来了,而第一次东征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不祥之兆。

时隔三年,大业十年的第三次东征,是不是也有不祥之兆?有,不但有,而且正迅速在中土蔓延,那便是此起彼伏的叛乱大潮,无数生灵正在杀戮中痛苦哀嚎,这时候皇帝和中枢不想方设法戡乱平叛稳定国内,反而继续穷兵黩武远征蛮夷,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所以,杨恭仁的第三次东征策略是非常保守的,就如皇帝和中枢坐镇北平居中指挥所表现出的“保守”一样,寄希望于用武力威慑高句丽,迫使高句丽投降,挽回帝国、皇帝和中央的“颜面”,然后便结束东征,调转矛头,集中全部力量应对国内的动荡局势。

军议上,有关选锋军对辽东城将采取何种进攻方法争论激烈,有坚持强攻的,有坚持围而不攻以等待薛世雄、李景和赵才三位老帅率主力渡河而来,有建议甩开辽东城,快马加鞭直杀平壤,出其不意,一举摧毁高句丽之根本,则辽东等城池可不攻而下。

武贲郎将罗艺做为选锋军第一副帅,与其下属幽燕诸将,因为第一次东征伤亡惨重,无数袍泽葬身敌土,故对高句丽恨之入骨,日思夜想的便是报仇雪恨,而久攻不克的辽东城正是他们报仇和雪耻的首选之地。此城不下,则锥心刺骨,死不瞑目。

武牙郎将王辩做为选锋军第二副帅,与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则持谨慎态度。无论是围攻辽东城还是孤军深入直捣敌都,在前两次东征实践中都未能取得预期战果,而第三次东征无论是国内外局势还是远征军的人数、粮草和军心士气,与前两次东征都有着巨大悬殊,再加上皇帝和中枢虽然把战场指挥权下放了,但薛世雄根本压制不住李景、赵才、来护儿和周法尚,所以从远征军内部复杂的关系来说,还是放慢进攻节奏,走一步看一步为好,以免大意失荆州,重蹈败亡之覆辙。

伽蓝做为选锋军第三副帅,倚仗自己在龙卫军里所拥有的绝对权威和由此带来的强悍实力,在选锋军里获得了极大的话语权。他反对攻城,因为这座城池和城池里的高句丽人曾经顶住了帝国远征军两次声势浩大的强攻,他们有士气,有信心,也有经验,一旦远征军第三次受阻于城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第三次东征必定要重蹈前两次东征失败之覆辙。

伽蓝的建议遭到了杨恭仁、崔逊乃至王辩的一致反对。

罗艺则保持沉默,攻城的确是下策,因为有前车之鉴,这次兵力和军备都不足,恐怕更难攻克,所以相比较而言,伽蓝的直捣敌心之策反而能“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暗合“以奇制胜”之道。

伽蓝据理力争。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则是来自前兵部尚、北平襄侯段文振病逝之前,给皇帝的上表献策:“……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心怀背叛,诡伏多端,勿得便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馀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又竭,强敌在前,靺轲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段文振上表的主旨便是兵贵神速,直杀平壤,水陆并进,出敌不意,只要拿下平壤城,则高句丽旦夕败亡。

皇帝和中枢在第一次东征的前期并没有采纳段文振的遗策,而是以重兵猛攻辽东城,在辽东城下整整耽搁了两个月,待到辽东城久攻不克,而时间又即将入秋,皇帝和中枢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依从了段文振的遗策,水陆并进,以三十五万水陆大军直杀平壤,然而,战机稍纵即逝,一切都迟了。

“现在是四月底,是最佳的攻击时间,若此刻依北平襄侯之遗策,以奇兵直杀平壤,则必能赢得东征之胜利。”

伽蓝慷慨陈词,寸步不让。

杨恭仁沉默,崔逊沉默,王辩也沉默。

突然,罗艺站了起来,振臂而呼,“北平襄侯乃国之重器,北平襄侯遗策乃东征之上策,某愿从之,某愿与伽蓝将军生死与共,直杀敌都。”

第二百七十章 孤军深入

罗艺的这一声厉呼,不但让杨恭仁、崔逊和王辩吃惊,也令伽蓝吃惊。

什么原因导致罗艺突然改变了立场,竟然支持伽蓝?难道武川系调整了他们的既定策略,转而在力保国内政治利益的同时,全力在第三次东征战场上寻求更多更大的获利机会?抑或,武川系试图进一步接近以越王杨侗为核心的政治势力,以便在未来的皇统之争中赢得先机?。

罗艺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把他所在的武川系对第三次东征所寻求的更高目标公之于众,于是,这场军议的性质也就变了。

在这座帅帐里,若以各自所代表的政治利益来划分势力,那么杨恭仁、崔逊和伽蓝因为有共同利益诉求,是最大的一股势力,而罗艺则代表了关陇武川系。在龙卫军里,与罗艺同属一个政治势力的还有柴绍、魏征和黄君汉,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关陇武川系还在以伽蓝为“桥梁”,刻意维系着与以裴世矩为首的温和改革派势力之间的联盟。这一结盟之举在刚刚过去的政治风暴中已经充分展露了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至于王辩,他则代表了以薛世雄为首的支持皇帝改革的军界关陇系激进势力。王辩实际上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以他低微的寒门出身,无法跨入世家豪门的政治圈子,因此对于攻击之策,他是单纯的从军事角度来做出判断,而杨恭仁、崔逊、罗艺和伽蓝则从政治角度来权衡得失。

至此王辩彻底闭上了嘴巴。他知道自己的地位和份量,接下来的议事,已经轮不到他发表意见了。

“孤军深入,乃下下之策。不可行。”

崔逊的态度立刻强硬起来。一万人的选锋军,而且还是以龙卫军为主力的选锋军,其中一半人还是伽蓝从河北蓄意“骗”来的义军将士,用这样一支军队长途跋涉去攻打平壤,未免儿戏。

武川系居心叵测,可能存有摧毁龙卫军,干净利落地把越王杨侗赶出皇统之争的阴谋。崔逊的想法很简单,不能上当。崔氏已经与越王杨侗捆在一起。而杨侗距离皇帝的宝座太远了,为此崔氏必须不惜代价稳住伽蓝,保住龙卫军,力争在未来抓住任何一丝上位的机会。

要知道越王杨侗的功绩越大。实力越强,他在皇统之争中的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