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途-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子兴忙着起义大事,哪有心情管这些内宅的鸡毛蒜皮,加上在刘大善人去世一事上对马秀英有些愧疚,所以总是含含糊糊地说道:“你也不是真心想认这个义女,何必管她怎么叫,就当家里养了个闲人。”

    “我是不认她,可是也不能让她如此放肆!你是她的义父,妹妹是她的义母,那我算什么?哪家后院是这样的规矩?”大张氏的咆哮声响彻郭府。

    郭子兴奇怪地反问道:“她怎么放肆了?你都不认她,她为什么叫你义母?你若认她,俺马上叫她改口。”

    大张氏语塞,继而抓狂,摔碎一屋子东西。命令府中仆人使劲苛刻马秀英,让马秀英吃剩饭、穿旧衣,夏季不置冰、冬季不添炭。同时勒令自己的儿女不许和马秀英亲近,特别警告郭天叙不准对马秀英示好。

    郭大丫、郭小丫一直就对马秀英看不顺眼,得到大张氏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地给马秀英使绊子,一开始是假借大张氏的命令颐指气使马秀英做各种杂事,挨了揍老实几天后换成冷嘲热讽马,甚至作诗羞辱马秀英。“命带煞星克父母,白吃白住惹人烦,举止粗俗大脚丑,河东狮吼震翻天”这样狗屁不通的诗没两天就传遍郭府,成为众人笑话马秀英的谈资。

    换个寻常女子或许就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寄人篱下的委屈,但是马秀英是谁?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她甘心白白吃亏?文斗,咱有几千年的文化做后盾;武斗,咱连老爹那么壮的汉子都能打趴下,还会惧怕两个丫头片子?

    想要让她做事,可以,叫郭子兴来发话,没有郭子兴的吩咐,谁也别想使唤她,好歹她也是郭子兴亲口承认的千金小姐。

    赋诗谁不会?曹植要走七步才能吟诗,马秀英连一步都没走,只是轻蔑地看着郭大丫、郭小丫,出口成章送给她们一首绝句,“鹅,鹅,鹅,大丫向天歌,小丫浮绿水,脚丫一拨拨。”唉,把骆宾王的诗用在两个粗鄙女子身上,骆老先生会不会气得活过来啊?

    “你才是鹅!你全家都是鹅!”郭大丫、郭小丫气得眼泪滚滚,转身就往大张氏院子跑,又告状去了。

    马秀英冷笑一声,不想做鹅就做鸭吧!

    “呀,呀,呀,救命啊!为何屋里有这么多蜂子,快把这些蜂子赶走呀!”不一会,大张氏的房间频频传来女人惊慌失措的惨叫,丫鬟婆子乱成一团。

    马秀英舔了舔食指上的蜂蜜,万分感谢郭家姐妹去告状,让大张氏也享受了一下被蛰的感觉。只是可惜这么甜的蜂蜜被两个臭丫头的衣服糟蹋了。原来马秀英刚才趁郭家姐妹不注意,偷偷在她们的后背上抹了一点蜂蜜,蜜蜂闻见味道自然蜂拥而至。

    “马秀英,是不是你搞得鬼?”大张氏带着两个女儿和若干仆妇杀气腾腾地出现,红肿的脸颊在凌乱的鬓发间若隐若现。

    “夫人说的什么?秀英不明白。”早就舔干净蜂蜜,毁灭了证据的马秀英一本正经地摊开双手,无辜地望着众人,内心笑翻天。

    “别让我抓到证据,否则扒了你的皮!”看着马秀英干干净净的双手,大张氏找不出一丝端倪,只能狠狠甩下一句威胁的话,怒气冲冲地离开。

    马秀英意兴阑珊地坐在石凳上发呆:这样下去不行啊,自己整天跟大张氏和郭家两姐妹宅斗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想想如何报仇早点离开这个冷漠的郭府。

    以前爹娘在身边马秀英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什么都不用操心,但是爹娘去世后马秀英立刻就感受到人情冷暖。虽然还有义父郭子兴照顾,可义父真的关心她吗?明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女儿都在欺负她,他却不闻不问;每次召见她,都没问及她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只是让她去农庄反复给那些新加入帮会的叔叔伯伯表演“大神通”把戏。

    看不到希望的马秀英累了,厌倦了,她不想再做一颗被利用的棋子,她要报仇雪恨!她的敌人不是元朝,她知道元朝最终会被明朝取代,她的敌人是她的堂叔,那个出卖她父亲、霸占她家产的刘地主!

    马秀英曾经恳求郭子兴派几个江湖好汉和自己去宿县刺杀刘地主,但是郭子兴拒绝了。他现在更热衷于建立自己的势力,他怕杀死刘地主会打草惊蛇引起元人注意从而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认为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人的恩怨可以放到一边,发过的誓言也可以暂时不算。

    求人不如求己!既然郭子兴不愿真心帮她,她就自己想办法。

    马秀英拿着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报仇雪恨的办法。她把前世所记得的元末明初发生的大事件都写下来。她的历史学得不好,她只能从这些勉强记得的大事件中寻找蛛丝马迹,或许她应该离开郭家,去投靠一个真正能帮助她的人。

    元朝成吉思汗,明朝朱元璋……树枝猛然停顿在朱元璋的名字上,马秀英的手隐隐发抖,仿佛泄洪的闸门被打开,记忆倾泻而出。她想起朱元璋一生只有一个大脚皇后,她想起朱元璋的皇后闺名马秀英,她想起这位马皇后好像就是郭子兴的义女……

    霎时泪流满面的马秀英怀疑自己在做梦,可是郭子兴义女马秀英这个事实告诉她,她或许可能真的就是那位马皇后,所以她得等待一个人出现,一个叫朱元璋的男人。难道这就是上天让她重生的意义?

    一刻钟前还茫茫然的马秀英彻底风中凌乱,她从未想过神棍忽悠老爹的话会一语成谶,将来她真能当上皇后。然而她不知道,在她出生的第一天,这个朱元璋就跑到她家行骗,她以后的丈夫就是她曾经发誓想要抓住的两个神棍之一;她也不知道在她小时候被劫持的那次危险里,正是这个朱元璋救了她的命。

    很奇妙的缘分天注定,是不是?

第二十八章 孙德崖夜投郭府

    元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个朝代,因为上天真的能掉馅饼,但是捡到这个馅饼的元人却感觉非常烫手。

    当时的元人刚由奴隶社会进化,他们的眼中只有生存,他们和二十一世纪的某些城管一样崇尚暴力主义,走到哪拆到哪,走到哪抢到哪,所过之处犹如秋风扫落叶一片狼藉。

    冬天快要来临,面临饥寒的元人打算像往年一样跑到中原抢掠一把就撤,谁知他们惊奇地发现宋人居然不堪抵抗,他们以摧朽拉枯的速度侵占了大江南北,他们用快马弯刀征服了中原汉人建立了大元朝。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上马能打天下的元人下马后不一定会治理天下!

    元人豪放不羁,逐水草而居,没有很强烈的乡土观念,可是他们征服的中原偏偏是个农业大国,于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刻发生了激烈碰撞。

    让这些奔驰在草原上的元人下马去种庄稼?不可能!有谁见过元人一边放牧一边种植草皮?叫他们放弃到手的江山?更不可能!汉人的皇宫金碧辉煌,汉人的食物精美可口,汉人的姑娘细皮嫩肉……总之,谁也不是傻子会干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

    元人在中原读书人的眼里,本身就是蛮夷,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而元朝统治者同样也对中原读书人没什么好感,这些读书人太分不清实务了,都没搞清楚现在谁是老板谁是打工仔,既然不好好干活,就等着炒鱿鱼吧。

    没了中原读书人的辅佐,元人治理国家自然是一塌糊涂。最后元人干脆采取了道家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来统治汉人这是你们汉人老祖宗提出的思想,你们总不能反对吧?

    可惜很明显元人文化底蕴不深,了解的无为而治和中原汉人理解的无为而治大有区别。于是荒诞的一幕出现了,富得流油的元人舒适地坐着庙堂之上,冷眼旁观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的汉人拼命劳作。

    也不知是不是胡虏无百年运,元朝从建权到灭亡不足一百年,这期间一直天灾**不断。

    元帝纵|欲奢淫,不修德政,朝廷**无能,奸臣当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朝廷却不顾百姓疾苦,不减赋税,反而强征暴敛,各地官员更是层层搜刮剥削……终于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盗贼蜂生,干戈四起,叛乱不息……

    早在泰定二年,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就发动起义,提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至元三年,又有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的起义,称“定光佛出世”。

    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义,棒胡烧香聚众,起义者举“弥勒小旗”。

    至元四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达五千余人,背心皆书“佛”字。

    到了至正初,小规模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三百余起。一时间大家赶着趟起义,你方唱罢我登场,起义的口号连绵不绝直冲云霄。

    特别是到了元顺帝至正四年,濠泗地区先是大闹饥荒,接着又发生了瘟疫。反抗暴政的声音越来越多。

    元朝统治者不能淡定了。他们后悔当初斩草没除根,春风吹又生,致使其他的叛贼不但没丧失斗志,反而越来越猖獗。他们决定下力度打击这种罪恶势力,他们一边派出官兵剿匪,一边张榜告之百姓:凡举报叛贼者,赏金赏银,加官进爵;凡窝藏叛贼或知情不举者株连九族……

    有人的地方必有汉人,有汉人的地方必有汉奸。

    这天,郭府的仆人周二上街采购。这周二原是一个管事,有天喝多了调戏大张氏身边丫鬟被大张氏知晓,念其是府中老人,只被罚杖十棍,撤掉管事职位。以前周二利用职权没少得罪人,如今众人还不痛打落水狗,故此但凡跑腿、搬运之类吃力不讨好的事都落到他头上。

    从管事降成跑腿,周二心中的落差可想有多大。他骂骂咧咧地出府,并没有先去办手中的差事,而是想要找个窑姐泄泄心头火再说。路过衙门瞧见官差张贴的通缉榜,他不识字,不过旁边自有吏书唱喏叛贼名单,刚巧被他听见。

    “……叛贼之女,刘秀英,宿州人……抓住以上叛贼一人则赏银五十两,提供线索的赏银十两……”

    周二心脏猛的抽缩,他知道自家老爷膝下有个义女原来的闺名就叫刘秀英,去年不知为何把刘姓更改成马姓,此马秀英是不是彼刘秀英呢?他再想想偶尔在郭府露面的那些凶神恶煞的汉子,以及在郭府待了几个月后来不曾再出现的刘老爷,心中隐晦地猜测自家老爷说不定就与叛贼有联系。既然郭府的人如此羞辱他,他何必再念旧情,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前去举报,能得到多少赏钱,够不够娶个小娘子回老家?

    心魔一旦冒出,就如荒草疯狂地生根发芽。周二经过了几天思想斗争,恶念终于战胜良知,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溜进县衙大门。

    周二选在晚上举报自家老爷郭子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心虚,他害怕,他不敢在青天白日下做这种卖主求荣的勾当;第二、白天人多眼杂,万一被郭府其他仆人看见他走进县衙大门回去告诉郭子兴,到时候别说赏钱,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第三、今天发薪酬,领月薪的人太多,周二领到月薪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他知道举报郭子兴后,不管郭子兴有没有窝藏叛贼余孽,他都无法在郭府继续呆下去,如今薪酬领到,心愿已了,他再无后顾之忧。

    但是周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很早古人就提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观念,人们一直遵循着这个生活作息时间。大家都很忙,忙着生孩子。没钱的男人回家找老婆,有钱的男人出门泡美女。总之在夜晚这个美妙的时刻来临之际,无论贪官、清官、鞑子官、汉官都不会留在衙门加班。所以周二并没有像他意料的那样顺顺利利地见到县太爷,他只见到了当夜值班的一个衙役孙德崖。

    孙德崖本是定远的一个泼皮,打架斗殴、偷盗***无恶不作,惹得定远百姓人人喊打,走投无路之下他便投身朝廷做了一个小小的狗腿子。

    孙德崖摇身一变成了衙役,老百姓倒也不敢再跟他计较。但是他当了衙役依然不改流氓气息,见了上司不会巴结,见了同僚不懂礼遇,与人说不妥便挥拳头,这样的人放到哪里都像一颗耗子屎坏掉一锅汤,所以受到众人排挤他只能天天蹲衙门值夜班。

    这厮看到别的衙役都有机会到百姓家中占便宜捞油水,自己只能像蹲牢房一样守着空荡荡的衙门,间或还要负责灭蟑螂、逮老鼠,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可是离开衙门怕被百姓唾骂,留在衙门又混得如此窝囊,人生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此刻孙德崖倚着大门,杵着烧火棍,两眼泪汪汪,仰望明月:遥想当年孙大爷我雄姿英发,谈笑间,让人灰飞烟灭。现如今,蟑鼠都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还是一个大噩梦……

    “差爷爷,小人有事求见县太爷,劳您通传一声。”

    激情澎湃的感慨被打断,孙德崖很不开心,但是他也不敢随便得罪来人。因其半夜摸黑求见县太爷的人十之八|九是前来送银子、送女人、求办事的“大客户”。他纵然不怕来者却不敢挡了县太爷的财路和性福。可是他打量来者半天却发现此人两手空空,身后也没女人跟随,不禁纳闷地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小人叫周二,是有叛贼的消息准备禀告县太爷。”周二哪知孙德崖只是个落魄的看门狗,见其手握烧火棍,面色不善,立刻老老实实说出来意。

    “你有叛贼的消息?”孙德崖大吃一惊,转念一想,若是这叛贼的消息属实,自己先获悉详情再去禀告县太爷,岂不是大功一件,当下便让周二把事情细末都讲出来。

    周二吞吞吐吐,申明要见到县太爷才肯讲。

    孙德崖冷笑一声,连唬带诈,“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消息是否属实?倘若你虚报消息,冒领功劳,反倒把我牵连进去。哼哼,你出了衙门在外面打听一圈,我孙大爷可不是好蒙骗的!”

    周二看到对方的牙齿在月光下森森发白,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吓得两腿一软,匍在地上,“差爷爷,小人这就说,这就说……”

    孙德崖越听心越惊,定远城里的郭财主居然和叛贼有联系!此人不仅收容了朝廷通缉的叛贼余孽,竟然还勾结了许多江湖汉子,嗯,比孙大爷我当年还嚣张。只是这消息呈报上去,朝廷必定要派人捉拿叛贼,首当其冲的就是衙门里的官差,但己方十几个官差能打过那些叛贼吗?说不定到时候功劳没领到,小命反而交代出去了。

    孙德崖脸色红了青,青了白,这一会的功夫他已经想了许多。他想到消息属实可以得到上面嘉奖,他想到县太爷看他不顺眼肯定会派他去捉拿叛贼,他想到自己被叛贼乱刀劈死……他猛然打了个冷战,不去会被县太爷打死,去了会被叛贼砍死,为什么人生总是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矛盾的选择?

    看着犹在絮絮叨叨的周二,孙德崖心中憎恨不已,若不是这厮的出现,自己怎么会如此纠结,这哪是什么好消息,分明是孙大爷我的催命符。他越想越火大,恶向胆边生:爷爷我早就不想受衙门的鸟气了,索性提了这厮的人头去投靠郭子兴,想那郭子兴为人豪爽仗义,见了此等礼物必定不会亏待我。

    心思转定,孙德崖狞笑着靠近周二,趁其不备,一棍子敲下去,直接把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