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情分,所以在跟母校打了个电话之后,也就回来了。
李有对自家老妈说这件事的时候,事实上,这件事在学院里,已经快销声匿迹了。也就是说,在学院出面解释之后,大家也都知道这事事实上就不是真的。所以这消息谣言的风波已经渐渐的平息下来了,学院里的学生也很少再说起这件事了。
虽说,李有和叶秋的联系渐渐的少去了,但是因为大四还是有些课程要上的,所以,在学院里见面也是常常的,当然这种常常,也很容易的让李有发现,叶秋真的变好多,不止变漂亮,还有好像变得有钱。
要知道作为同处一个村子里的,在同一个学校上学的老乡,不说外貌的变化,光经济这方面,李有哪会不知道叶秋家的经济情况啊。
但是一开始这种关注也就是好奇,奇怪可能还有些羡慕。不过在学院的这阵谣言的风头过后,李有才真正开始仔细的,有意的注意起 自家这个同乡。
要知道,李有真不认为自己这个同乡有什么资本、能力或者别的什么特质,能引得学院漫天风雨,谣言四起的。虽说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变化,但是也没多么的突兀——大四了,找工作了,把自己打扮的稍微好些,那也正常,为了求职需要嘛理解的。
要知道一开始从同班同学那边听到这个八卦时,李有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可能自个学院也还有一个名字差不多的学生,但是接下来自个同学的话,将自己浇了个透心凉,事实上,她们口中说的,确实和自己的老乡是同一个人。因为,人都找上门,找自己打探消息了: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为人怎么样,品质好不好啊等等,这些问题,就是要从自个这边一探究竟。
李有有些难以置信,自己心里原本就是一般,扔在人群中都找不见的老乡,就这么的成为了学院里众所瞩目的口耳相道的人物,虽然这名声是坏的,但即使这样,也证明了她身上有种自己没有的特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说,自己好像有点跟不上她的步伐了,这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还有淡淡的嫉妒之感。
要知道,原本叶秋就是跟自己一样,泯然于众人来的,论家世、成绩还有别的什么一些东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谁也不比谁高贵或者低贱,但是现在她就一个人脱离了与自己普通大众的这么一个行列,硬生生的就这么的走在自己前面,好远好远,这距离。
凡是两个差不多年纪、又处于同一个地理环境,大家能相互碰上的人,一般都会有一种相互好胜比对的心。李有也是如此,从小两人就生活在同一个村里,虽说见面不多,但是在父母的口中的不经意间的透露中,两人也都心知肚明,自己村里,还有这么一个跟自己同龄的女生。
但令人意外的是,虽然两人都相互知道,村里有这么一个跟自己一样大的人存在,但是知道高考结束之前,两人都没见过面,一直就不在同一个学校里面,李有是被送到外面去读的小学中学,知道高考志愿录取通知书下来,在自家大人的打听下,原来两人经在同一所学校,这才有了第一次见面。
当然,俩个刚高考完的,知道对方以后,是跟自己同一个大学的,应该说心理上还是小孩的人,也就生涩涩的试探探的开始了自己不算完美的交际过程,庆幸过程不太平顺,但至少结果还是喜人的,在去学校之前,两人就这么的建立了还算友好同乡、校友情谊。
但里面多少有些不纯粹,两人个人一开始建交的目的就不纯,不是因为相互喜欢或者欣赏对方,才有结交之意的。而是因为,一个人在他乡求学的胆怯促使了自己,去寻找一个可以分担这种对陌生环境的害怕的同伴,而这个最好的人选,自然就是同一个村的,同乡了。
一个人要去到陌生环境中,总会下意识的害怕,而这种害怕怯弱,最好有人与你分担,而这时你刻意结交的人,更多的是出于抱团取暖罢了。
叶秋和李有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一开始,刚到学校的时候,两人交往很密切,甚至一起吃饭、上图书馆等等,那是因为,那是自己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交友圈子。但当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有了自己的相处之道后,原本那种抱团取暖的关系,就会逐渐的崩裂。
虽说两人之间的联系减少,也有一定的距离时间上的关系,不过最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原本的关系就不纯粹。
事实上,两人的,无论是性格或者别的什么价值观方面,都差得挺多的 ,这种差异,在一开始的时候,出于主要目的是抱团取暖,就会下意识或者有意的忽略这些方面,但是当人安定下来,这些原本的隔阂和不认同就会逐渐的曝露出来,浮上水边,变成不可避免的势必要解决的这么一个问题。
而叶秋和李有,两人默认的选择了冷处理,渐渐的就疏远了,保持淡淡的同乡之谊,这样的话,原本存在的差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种淡淡的同乡情谊当中,大家也都相处得很愉快,但前提是所处的地位都差不多,一个天平,两边的砝码都一样,能保持大致的这么一个平衡,这样人就不会有什么落差感。
李有就着这么一种状况,当叶秋和她一样,平平凡凡的就像个路人甲时,她觉得很适宜,两人既然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有在同一间大学,在她心里,理应无论是在成绩或者别的名气什么方面,就都应该差不多。
当然,如果自己比叶秋优秀一些或者很多,那当然最好了,自个心里不知道多盼望这样——但是事实上自己做不到,成绩不够好、人际不够广——这样的话,至少两人都应该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总的来说,李有就是觉得,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比较出众,那也得是她自己,绝不要是对方;如果做不了这样,那至少两人都平平凡凡,冥然于众人。
李有接受不了,原本在自己心里跟自己一样的人,突然一下子瞩目的,需要让自己仰视。而且,也接受不了,在父母眼中,原本优秀的自己,突然一下的落于人后,追赶不及。
不用怀疑,虽说,在高考之前,李有和叶秋俩人都没见过面,但是她们相互是知道对方的存在的,这要归功于两家父母无意的耳提面命。
父母,都是喜欢以别家的小孩为榜样,当然这里绝对是好的榜样,教训自家的儿郎儿女,倾向于实行一种打压教育。而在叶家、李家父母的口中,对方的小孩,都是自己实行这种教育的榜样例子。
小孩都是喜欢鼓励,而非打压,在长期的无意识的熏陶下,自然而然的小孩就会对父母口中的好好小孩,产生一种比对,争强好胜之心,甚至隐隐的敌意。
第一百零二十四节不平衡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零二十四节不平衡
李有对叶秋的感觉也是这么一种情况,如果说是班级别的人或者学院别的人,有多么优秀或者威武,李有一点都不在乎,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些羡慕,但顶多也就这样了。
但对于同处一个村的叶秋突然变得这么的声名显赫,这种情感就马上化为一种“她何德何能”的嫉恨之感,而这种又嫉又酸情感,随着叶秋的名字在自己耳边越来越显声后,就愈加的深化浑荡了。
但是因为叶秋这种名声是反向性的,也就是说是种恶名声,这才减少了些李有心中的愤慨与嫉妒,甚至,李有一度希望叶秋是真的做了这件事,是真的被人家包*了,这才能缓解她心中不甘与不平。
虽说,李有心里是知道,这事不太可能是真的。毕竟,两人接触的时间也不短,这些叶秋骨子里原则性,李有还是了解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希望,叶秋的原则性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这种矛盾但又恳切的心情中,李有过了一段日子。不过最后,事实是,学院的老师最后出来澄清这一件事,说是误会,是外院的人的作为。
李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只觉得真的太愤懑,有一口气在心中,不管自己怎么安慰自己,暗示啊什么的——不过就是人家比你走得快一点吗,你自己再加把劲,不也就赶上了——怎么也舒缓不过来。
从那次谣言之后,李有就默默的开始关注起了叶秋,甚至还约她出来吃过饭。越接触越关注,就愈加的感觉变化实在太大,而且都是往好的方面进化,甚至没有什么止步的意思。
光看她身上那整套的衣服,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李有又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价格,要知道,她可是有一个名牌崇尚者的室友,耳濡目染的,怎么也对这些牌子,有些了解。
再看看她外貌的变化,事实上,这才是李有最接受不了的地方,明明大学刚进来的时候,按照一般的审美观,自己就还是比叶秋胜了一筹,两人走在一起,男身回头看的也都是自己,自己一度以此为傲,想着:就算咱俩其他方面差不多,但就外貌这一块,怎么着的,也比你高一档次吧
但现在是咋样,是丑小鸭瞬间化身为天鹅了嘛,脱离了自己这边平凡的鸭群。两人一起走在街上,现在是反过来了好吧。自己这唯一这比较之下的优点,瞬间化为乌有了,这让李有怎么也接受不了。
事实上,李有就一直在走神,暗暗的打量对面怎么看怎么出尘叶秋,在对比下自己,无论是身材或是外貌,一阵的心灰意冷,寂寥死啦
既然在外貌上,不能与对方匹敌——事实上不是匹敌,而是真的是差异太大,凡人和美人的区别——李有就暗暗的打探叶秋最近的经济情况,顺带心底里黑黑的希望着,叶秋可能真的被人包*了也说不定。
但事实不如人愿啊,之后叶秋就缓缓的讲了她最近的一些事,以及自家的网店以及服装店,李有听得双眼冒火,嫉妒的不行,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在听到叶秋缩水般的收入后,李有再看一眼对面人整个的服装样貌,自以为是的单方面的认为,对方之所以会变化这么多,全是因为有钱了,有了钱就可以多多的打扮自己,不论是出彩的衣服还是美妆品,那样不要钱。
在那次两人聚餐后,李有心里就常浮现叶秋的身影——装扮一新,夺人眼球——盼望着自己也可以这么的来一下 ,但又认为,这应该全都是钱造成的。
李有心里是不甘心的,再加上自以为这是有钱就可以办到的事情,所以心生摇曳下,行动不如行动,就出外找工作了。
这会她能做的也就辅导班或者家教什么的,不过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辅导班都没怎么在招人,所以李有只好就找了个小学语文家教,这还是她自己衡量对比了好几家的家教信息才选择的一家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的。
一开始,李有还是挺有耐心做下去的,因为内心有赚钱的期待,那家教工资是礼拜结的,所以有这个冲劲。
第一个礼拜,总的来说,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但是在周末拿到自己第一笔工资后,又在商务中心逛的时候,这笔钱,就买了一件冬装的时候,她气馁了,内心实在忍不住浮躁起来——老老实实的干了一个礼拜,整天见的坐在电脑面前要不就是在图书馆备课,就值一件衣服。
事实上,李有忘了,是她自己不顾朋友的劝阻下,硬要买那件店里最好的,价格当然也贵的衣服,要不其他衣服,那至少能买两件。但脑海中浮现上次见面叶秋穿的那套衣服,就是忍不住想与叶秋试比高,凭啥你就穿那样,我就得苦巴巴的穿那啥50、60一件的衣服。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就是自讨苦吃,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
李有忍不住对比下,上次自己从叶秋那边得来的她的收入的数字,两厢一对比之下,就更灰心丧气,还有就是深深的不甘不负——凭啥,你就一个月收入就那么多,我兢兢业业累死累活,就只能买一件衣服。
事实上,李有一个礼拜的工资确实不算少了。w市这边家教比较盛行,可能也与这边的人文环境有关,还有w市人,一般都比较有钱,也肯在这方面,为自己的孩子花钱。
李有那个家教是一个两个小时80块,这绝对不能说是少的。一个礼拜是五次,所以也就是说,他一个礼拜的工资是400。基数看起来不大吗,但是,看一下她的工作时间,确实也不算少了吧甚至在整个w市家教行业里,也算中偏上的一个收入了。
但是这时的李有已经完全的被这么个不成比例不科学的对比,嫉妒红了眼,就想着两人的收入差,死心眼就这么的纠结在那儿了。越想越不忿。但是又不能说找上门去,对叶秋说,我们两个的收入差那么多,我对你很不爽,你让我打两下或者,你分点钱给我。估摸着,这么一上去,就会被认为神经病,或者想钱想疯了吧
但事实上,李有真的很有冲动,上门去找叶秋,让她把自己的一部分网店收入给自己,或者说,让她帮自己也弄个网店,还有把供货渠道弄好。
李有现在满心眼的就想着怎么赚钱,怎么快速的赚钱,最好一天入账就有个几千几万来着,真的是有些魔症了。正正因为这种魔症,所以,在进过一段时间的煎熬,李有还真的奋不顾身的找上门去了。
她是怎么做自己这个心里工作的呢——反正叶秋这个网店这么赚,自己又和她是老乡,看自己现在这么个状况,再看她最近的变化,发达了,怎么着也应该拉自己一把啊。
再说,刚来大学的时候,叶家妈妈可说了,两人要互帮互助啊这现在自己有有难了,怎么着,身为同乡的叶秋,也应该出一把力。她的网店这么赚,分一点给自己也不过分吧,再说自己也不是直接跟她要钱,而是向她求教怎么开网店而已,顶多就是让她分享一些供货渠道了。
李有就是这么着说服自己的,还别说,心里这个念头反反复复的转了两天,对自己说了两天,李有还真觉得这事确实是理所当然啦。叶秋要是不帮自己一把,那简直不是人,不珍惜两人的同乡之谊,就是忘恩负义,就是天道不公了。
鬼知道,她到底给叶秋施了什么恩,到底是谁给谁施过恩。糊涂啦
在这么的过了两天之后,无论是身还是心,在充分的往脑子里灌输好这个念头后,李有都做好了最好的准备工作,于是就直接打电话,将叶秋约了出来,打算求助来着。
不过这求助的态度嚣张了些,而且,这求助,求的也太过不是个东西了。尼玛,你家老爸老妈两人供养你一个,平日里千辛万苦的,是短了你吃还是你穿啊,就要向人家求助啊。人家不答应,还应该遭天打雷劈啊
叶秋一开始也是疑惑,因为上个礼拜才见过面,按照她们之前的交情,也不应该这么频繁的见面,要知道,之前的一年里,她们都没有一起出去过了。最近是怎么了。
虽然疑惑,也觉得没必要,不过既然人家电话都打过来了,再说说是有什么忙要自己帮,过去一趟就过去一趟吧反正时间也有,就这么的答应了。
事实上,以叶秋的个性,真的觉得,自己和李有真成不了什么朋友,顶多也就是普通的同学的交情罢了。在经过这么几年的接触当中,李有在有些生活细节方面表现出来的东西,真的有些让叶秋受不了。
就说两人一起出去逛街的话,因为之前在家的时候,两人要一起出去逛的话,就必须坐城乡公交。因为俩个人坐在一起,所以当售票员收钱的时候,总会问句,一个人还是俩个人。叶秋一般就坐在外面,那人家这么问的话,当然下意识的认为,当然是两个一起付的,所以一张钱拿出去就付了俩人的。
回来的时候,依旧如此,每当付钱的时候,李有就开始沉迷不语,默默的看着窗外,不知是真没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