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海浪重重拍下,侧身摔在场地中间的位置,激起无数水花。
剑齿虎刚刚站起来,又被第二道浪花拍个正着,处在溺水状态的它逐渐虚幻起来。
秦墨眉头微皱,左手里的“虎”字棋光芒忽闪不定,显然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再看他的右手,紫竹春秋笔左右翻飞,很快写成一个行书的“止”字,在这个字的旁边,有一个“辽”字和刚刚写完宝盖头的“守”字。
显然他原本是要写“辽守”二字的,在已经写完六成的时候主动放弃,改为写“止”字。
这是没办法的选择,因为对手的海浪已经没过了他的脚踝,如果不能及时挡住,自己将会成为和剑齿虎一样的落汤鸡。
字迹化作蚕丝一般的白雾,在他面前结成弧形的墙壁,丝丝入扣犹如蚕茧一般,将逐渐变高的海水挡在外面。
“蚕茧”墙后面,海水快速退去,秦墨轻舒一口气。
本以为巧施计策令对方不得不放弃竹笙,会令他心浮气躁,难以发挥出平时的水平,没想到对手的心态如此强大,不但做到了六音出浪,而且还频频使用【双音同声】,一开场便占据优势。
最主要的一点,李盛才用的琴曲不是最常见的《惊涛》,而是层次更高的古曲《滔天》。
据传,《滔天》是由琴祖伏羲亲手创作,到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虽然有很对内容已经失传,却是很多后世新曲所不能比拟的。
以古琴弹奏古曲,相得益彰。
剑齿虎在海水中挣扎一阵,彻底消失不见。
海浪开始重点攻击“蚕茧”构成的墙壁,每次拍打都发出很大的声音,随着曲调加快,海浪的高度已然接近三丈,相信用不了几次就能冲开这堵墙。
李盛才嘴角上扬,之所以能够开场就取得优势,有两点原因。
第一,仔细分析秦墨的每一场战斗,发现他面对水攻的时候,基本上拿不出有效的防御手段,之所以能够连赢三场,是因为对手没能增加水攻力度,或者是他通过左右开弓的方式掌握比赛节奏,在对手慌乱的情况下获胜。
第二,选曲的重要性,古曲《滔天》第一篇章共有九百六十个音节,而《惊涛》只有三百二十个音节,持续性显然不如前者。
也就是说一旦开始演奏《滔天》,至少在盏茶的时间内,秦墨都得面对连绵不断的海浪,就算他能写出类似“排山倒海”、“水来土掩”的【连字成兵】,也难以取得效果,因为占据时间上的优势,海浪已经达到无法抵挡的地步。
《滔天》的攻击力比《惊涛》强数倍,如果秦墨选择上次用水虺应对的方式,只能是无功而返,水虺在巨浪中无法行进,是为硬伤。
更何况秦墨从未学过这两句【连字成兵】,所以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事实正如李盛才的猜想,秦墨腾出左手之后,拿起三毫乾坤笔写的还是个“止”字。
字迹闪出光芒,对摇摇欲坠的“蚕茧”墙进行加固和增高,虽然再一次挡住了海浪的冲击,但是跟刚才一样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秦案首是怎么了,为什么不用‘水来土掩’?”孙益大声喊叫。
古孟面色阴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失误,由于秦墨的进步速度太快,他总是选择一些难度大的技能,忽视了基础性的东西,类似“水来土掩”这样的【连字成兵】,他根本没教过。
几息过后,“蚕茧”墙闪出灰色光芒,说明第一个“止”字失去效用,现在抵抗海浪的是第二“止”字。
秦墨快速落笔写字,众人纷纷伸长脖子,去看他写的是什么内容。
古孟眼尖,在秦墨第二次转笔的时候做出判断,这是个“戟”字,而且用的是王献之的终极写法。
因为这种写法是他教的,所以能快速做出判断。
只是他想不明白,王献之的“戟”字能破水攻吗?
“快看,他写的是个草书的‘戟’字。”一名书道秀才说。
众人全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秀才突然觉得心里很没底,但还是梗着脖子说:“没错啊,是‘戟’字,我不光见过而且练过,而且可以确定此字出于二王。”
大家泛起和古孟一样的嘀咕,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终极写法,还以为是普通的【单字为兵】呢。
虽说单字中的“戟”字可以化作一把长戟,做凌空攻击,但是连剑齿虎这样的猛兽都没能突破海浪的阻挡,它能行吗,恐怕一个浪头就能把它打没。
字成,化作一名身穿铠甲的汉朝将军。
“这是……终极写法吧?”有人不确定的说。
马上有人做出回应:“是的,从将军的穿戴和兵器上判断,应该是三国时期东吴阵营的水军大将甘宁,咦……他的脚下怎么出现一条小船?”
“哈哈,我知道了!甘宁是水军大将,自然是要驾船出击,秦案首太聪明了,以水军大将对付海浪,跟上次用水虺破《惊涛曲》用法相同。”
“蚕丝”墙自行向左右分开,大将驾船出击,逆流驶向李盛才。
正在专心弹奏乐曲的李盛才面色一紧,他清楚看到站在船头的大将甘宁,手里挥舞两把铁戟,面目狰狞。
虽然是逆流,但小船的行进速度仍然可观,每一息能前进三尺左右,最多用三十息便可进入攻击范围。
李盛才赶紧加快弹奏速度,之前的海浪以高为主,现在以冲刷频率为重点,以此来增加水流速度,减缓小船的行进速度。
小船似乎受到一点儿影响,但大将向前跨出一步站在船头边缘,船头明显向下沉入数寸,破开水浪的同时而且起到加速的作用。
“好对策!”连坐在高台上观战的院判都忍不住发出赞叹。
院监点头说:“是啊,此为奇招对敌,如果是采用普通的方式,就能够达到目的,也会变成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出奇招的好处就在于此,现在是李盛才被秦墨牵着鼻子走。
为了表现出公平公正的一面,院监和院判二人很少在比赛过程中发表评论,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秦墨增加对右手毛笔的文力输入,小船的破浪速度再次升高。
刚开始的李盛才尚能保持冷静,但是小船越过赛场中线之后,紧张情绪被无限扩大,他的额头上满是冷汗,弹奏古琴的手也不想刚才那般灵活。
他眉头一皱,决定变调。
铮……铮铮!
一连三个音节,首音低沉,尾音高亢,中音起到过度作用,避免两个不同的音节出现互咬现象。
之前还一连紧张的琴道教谕露出微笑,说:“李盛才掌握【瞬间转音】的技巧,可以在三个音之内换成其他乐曲,等海水消失之后,对方的小船也就从利器变成了累赘。”
旁边的两名教谕一起点头,恢复赛前的自信。
第三个音节过后,曲调从《滔天》变成了《破阵曲》,而且一开始便是《秦王破阵曲》的第二篇章,攻击力犹胜第一篇章。
海水在一瞬间退却的干干净净,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似的。
咚!
这是船底砸在青石地面上发出的闷响,大将甘宁身体一震,身体跃起离开小船。
与此同时,李盛才的面前出现四名唐朝骑兵,他们身穿明光铠,手提五尺长的重型陌刀,胯下战马同样身披重甲,在阳光下闪出夺目的光芒。
甘宁下了船便是步兵,面对骑兵肯定是要吃亏的,但他大吼一声,将双戟舞的像车轮一般,快速冲向敌阵。
四名骑兵上前迎敌,他们相互配合将甘宁围在中间,沉重的陌刀一起劈下,带出一道道残影。
当!
甘宁用双戟架住陌刀,与四名敌人展开力气上的较量。
以一敌四,甘宁的双戟被慢慢压下,情况不妙。
嗷吼!
震耳欲聋的狮吼响起,一头火红色的雄狮从后面扑过来,将一名士兵扑落马背。
早在海浪消失的一刻,秦墨便放下左手里的毛笔,拿起一颗红色的“狮”字棋子,增援势单力薄的水军大将。
比赛再一次进入激烈阶段,观众们大声叫好。
第92章 琴道折戟()
烈火雄狮和明光铠士兵扭作一团,大将甘宁的压力骤减,趁机将一名敌人打落马下。
胜利天平朝着秦墨这边倾斜,李盛才加快弹奏乐曲的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下一个高…潮点。
烈火雄狮从地上跳起来,和它厮打的士兵已经不见了。
它刚要扑向另一名骑兵,突然面前多了四名步兵,他们手持一丈长矛四人相互配合,使用突刺的方式向前推进。
烈火雄狮左闪右躲,但还是接连被刺中,发出悲鸣之声,身体也变得虚幻起来。
大将甘宁杀死一名骑兵,顺带着将另一名也斩于马下。
烈火雄狮奋力反击,但只是轻伤了一名长矛兵而已,最后它被四根长矛同时刺中身体,光芒一闪消失不见。
长矛兵转而支援仅剩下的那名骑兵,大将甘宁的情况堪忧。
秦墨放下棋子拿起毛笔,用行书体写“盾守”二字。
他身后的观众们泛起嘀咕,马崇明问孙益:“‘辽守’比‘盾守’更适合吧,大将张辽除了防御能力强悍之外,进攻能力也不容小觑,一人对战三名唐兵不是问题。再加上三名步兵从旁协助,可以兼顾不同方位的安全,秦案首为什么不选‘辽守’?”
孙益摇摇头,说:“我也看不明白。”
“盾守”二字尚未完成,李盛才的琴圣从悠扬变得低沉起来,四名步战陌刀兵凭空出现,他们加入到战阵之后,大将甘宁彻底没有了反抗能力。
但他还是在最后一刻拉着那名骑兵当了垫背,二人一同消失在赛场上。
八名唐兵快速排成两个横队,长矛兵在前,陌刀兵在后,他们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
秦墨这边,“盾守”二字化为四名持巨盾的古代士兵,将他围在中间。
古孟赞道:“好样的!”
一般情况下,“盾守”的第三境是一名手持两面盾牌的古代力士,但是使用行书和草书进行书写的时候,第三境会发生变化,成为四名单手持盾的士兵。
正因为有了他们四个,李盛才不得不不放弃一拥而上的打法,而是命令八名士兵排好队列,以整齐的队形向前推进,稳扎稳打突破对手的防御。
秦墨没有抬头,右手持笔在纸上写的飞快。
眼看敌人距离盾牌兵只剩下不到一丈远,长矛兵已然做出突刺动作,他终于完成“万箭齐发”四个字的书写,书案上方出现密密麻麻的羽箭,排列十分整齐。
羽箭分为六个横排,每一排三十六支,共计二百一十六。
“【连字成兵】第三境!”孙益激动的喊道。
当……当当!
长矛兵持枪奋力刺在盾牌上,发出声响。
但是八名士兵同时向后急速撤退,因为羽箭的指向目标是李盛才本人,他身边并无防御之人,只有把人全部撤回去,才能保证安全。
嗖嗖嗖……
第一排三十六支箭激射而出,而八名士兵尚未回到防御位置,李盛才只能选择使用【同音共律】技能,琴音一转在他面前形成半圆形的文力护盾。
叮叮叮!
羽箭打在护盾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护盾跟着变得极为虚幻,随即消失不见。
秦墨的第二轮羽箭飞出,四名长矛兵挥动武器将它们一一击落,偶有落网之鱼,陌刀兵负责搞定。
古孟眉头微皱道:“这个李盛才好重的心机,不但隐藏了自己擅长古琴这件是,连【同音共律】也藏的这么深,在之前的三场比赛中,他从未用过这种技巧。”
孙益点头道:“是啊,琴道分院为了赢,竟然隐瞒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一点儿道义都不讲。”
马崇明附和道:“多亏了咱们有秦墨,否则的话一定会败的很惨。”
秦墨的目的达到了,他原本就不认为“万箭齐发”能够打败对手,所以才一轮一轮的放箭,迫使对方撤兵回援。
危机解除,李盛才眉头微皱,随着乐曲第四次进入小高…潮,又有四名士兵被幻化出来。
这是是四名弓箭手,身穿暗红色皮甲,手持银色宝雕弓,左右肩膀后面各背着一只箭囊,露出带有白色翎毛的羽箭。
古孟笑了,说:“你们现在知道子翊用‘盾守’的目的了吧,他绝非随意选择,而是从一开始就想到《秦王破阵曲》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用‘辽守’的话,很难挡住对方四名快箭手的攻击。”
他的话音尚未落下,对方四人已经完成弯弓搭箭的动作,轻松将宝雕弓拉成满月,然后放箭。
放完箭之后,弓箭手立即把手探向背后,拿出另一支羽箭,再次开弓、放箭,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两息的时间,之前放出的箭尚未命中目标,第二支已然飞出。
这就是所谓的快箭手,最低要求是十吸之内放出五支箭,不但速度快,对精准度的要求更高,五支箭全都要命中十五丈开外的靶心。
叮叮当当!
羽箭接连打在盾牌上,发出雨点儿一般的声响。
三名盾牌兵把三面盾牌紧紧的贴在一起,第四面盾牌横着放在斜上方,秦墨位于四人身后,十分安全。
他也没闲着,每三吸之后便放一排羽箭。
双方的箭如同飞蝗一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原本在观看其他三场比赛的观众,全都不由自主的转头看着这边。
在巨盾的遮挡下,秦墨在最后一排羽箭射光之后,用行书快速写下“崩”字。
地面上裂开一道缝隙,朝着李盛才那边快速延伸,伴随着地面剧烈晃动,四名弓箭手无法稳住身体重心,放出去的箭成了天女散花。
负责秦墨这边的副裁判举起手中毛笔,凌空写下几个字,凡是飞出场外的羽箭被定格在空中,随即化为乌有。
李盛才命令两名士兵扔掉武器,分别抬起矮几的两头,他继续保持弹奏,略显狼狈的躲开地面裂缝,来到距离场地右侧白线旁边。
片刻之后,地动山摇的情况彻底结束,秦墨再次挥毫,这回写的还是“戟”字,但是在笔法上跟上次不同,上回是王献之,这次是王羲之。
由于他是躲在盾牌后面,李盛才甚至不知道他抬笔写字,更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内容。
光芒闪起,一名壮如铁塔的将军出现在盾牌阵右侧,他身穿黑色铁甲戴黑色披风,手里拎着两把大号铁戟,胯下是一匹纯黑色的高头大马,异常神骏。
此人便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猛将典韦,负责贴身保护老曹的安全,战斗力十分强悍,民间有谚为一吕二马三典韦,能够成为和第一战神吕布齐名之人,足以说明问题。
李盛才目光收紧,此时的琴曲距第五次幻化士兵尚隔几十个音节,很难在短时间里得偿所愿,而骑兵将军又是步兵的克星,如果十二名士兵不能坚持到那一刻,会很危险。
《秦王破阵曲》的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次的召唤新兵,在短时间里获得兵力优势,但缺点也一样明显,那就是召唤来的全是兵,战斗力很平均,没有猛将可用。
他立即命令四名快箭手对着典韦放箭,盼望着能够阻挡住他。
典韦将右手铁戟交到左手,两只戟的前端错开一些位置,接着将它们舞动起来,羽箭被他一一打落。
他用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