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红楼-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们却知道,黛玉一定明白说出这番话的后果,她是明知道后果而依然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

    这是黛玉在故意败坏自己的闺誉?

    简直不可信!

    宝钗等人却又想不出别的理由。

    最终,在一片不可置信,不知道该怎么反应的人群中,花梣最先开口,“才人,这灵玉并无庇护、治疗之效。不知道是不是该请太医来看看如今宋姑娘?邪术都是伤身伤神的。”

    元春轻叹一口气,深深地看了黛玉一眼,头痛异常。

    虽她有心维护,但黛玉那番话,却让她圆都不知道怎么圆起来。说得太直接太明白了!

    “请王太医来吧。”最终,元春第一次发现。她竟然只能当做一切都没发生过,当黛玉没说任何话。这大概是目前最好的处理方式。

    “虽晚了些,如今也顾不得了。这一日里宋姑娘已经遭了两次罪,只怕不只是受了惊吓。我们在这里守着就是。”

    黛玉没再吭声。

    如宫萱那样的姑娘,也一样没吭声。她们能说什么呢?在她们对黛玉最开始的提议做出反应之前,相关的话都已经说完了。

    难道她们能附和说,把那个张清源请进来吗?

    不过,之前始终沉默的宝钗还是将黛玉和探春都拉出了屋子,一边笑道,“这儿已经够挤了。宋姑娘如今的情形。还是别闷着她的好。”

    而等到将黛玉拉出屋子。到了廊下,见得四下没了外人,宝钗忍不住就皱眉小声道,“林大妹妹。这是怎么回事?”

    探春这也才恍然惊醒,也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看着黛玉。

    黛玉笑着反问道,“我说得没有道理么?”

    宝钗的双眉却半点没有松开,“‘人言可畏’也是一种道理。”

    黛玉依然笑问道,“哪种道理大些?”

    宝钗一时无言。还是探春道,“不管大小,哪有为了一种道理,不管另一种道理的道理?”她到底也有些着急,措辞都顾不上了。

    黛玉却是点头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她太过理直气壮,倒叫探春再次无言可答了。毕竟,虽然都是“道理”,她们两人也并非不知,哪种“理直”。哪种“理屈”。

    于是,千万种不知该如何表达的感慨最终又变回了同一句话。

    宝钗摇头,再次问道,“林妹妹,为什么?”

    这次的问题,已是单纯的疑惑超过了质疑。

    黛玉依然笑道,“二姐姐为何要去从商?当初为何要从净居寺离开?”

    宝钗的双眉皱得更深了些,脸上却多出了两分了然之色。

    黛玉道,“看,宝姐姐你也是明白的。我倒要再问,是那个吓退千户的二姐姐讨喜些,还是之前的二姐姐讨喜些?”

    宝钗依然无言。

    探春却道,“林姐姐,你那样可是不会讨喜的。”

    黛玉点头道,“道理却是一样的。”

    是的,到了现在,已经不只是为了自保而自污。黛玉真切的感觉到,这样做更让人高兴,让人快活。

    既然不甘心,那就去做让自己可能甘心的事情好了。虽最终未必能够甘心,但总胜过一直不甘心不是?

    可惜……

    黛玉也知道,她可以这样做,终究也是因为得到了父兄的理解和支持。这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

    面前的这两人,宝钗也好,探春也罢,便是心中有多少不甘心,都终究是不敢和她一样的。

    这会儿,花梣和雅楠两个也走出了宋清涟的屋子,看来她们也是无事可做了。只是,就在宝钗探春沉默,而黛玉望向她们两人时,花梣却拉着雅楠走了过来。

    花梣先行了一礼,随即,雅楠有些不甘不愿的,到底也还是行了一礼。

    花梣道,“林姑娘,公子并不喜欢我们服侍,故此,我们姐妹两人倒是常在江湖上漂泊,为公子处理些小事。故此说话爽直些,姑娘也莫要在意——姑娘这般的豪侠气概,便是江湖女儿间也难见呢。真不愧是玄阳道长所说,身有正气之人。”

    黛玉奇道,“所以你们倒特意来向我告别?”

    花梣笑道,“冲着姑娘之前的话,也该来行一礼的。”

    这会儿,雅楠始终没有再吭声。不过看她的神情,显然也比之前柔和了不少。至少,黛玉再感觉不到那么明显的敌意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波渐起() 
在花梣和雅楠走后,王太医很快就被叫来了。

    这大概是黛玉那番“惊世骇俗”的话得到的唯一成果。若是按照“俗礼”,都已经到了亥时的这个时候,姑娘家除非已经病重到十分危急的程度了,或者说父母极为宠爱,否则是少有叫医生连夜来的。

    没看宋清涟晕倒后,她身边的人都只是忙忙的让人去找元春等人?

    请太医这种事,只能由元春来做主。

    黛玉和探春两个被宝钗以“碍事”、“无用”为由拉到了外面,对这件事却也着实好奇,就是交谈之后,也没有立刻离开。

    而且,等王太医进去之后,吴家的几位姑娘也就先都出来了。

    只是先前还被迎春判定说要拉拢她们的这几个吴家姑娘,如今走到廊上之后,却只是礼貌的朝她们笑了笑,并没有走过来找她们说话。

    探春无奈的看了黛玉一眼,冲她摇头。

    现在的情形,和黛玉的前生相差甚远。阁老唯一的嫡女,其身份不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可比——哪怕其实是一个人。如今在贾家来的这些姑娘里,黛玉是最具拉拢价值的。

    探春心里一直都很明白这点。

    可惜,经过今天晚上这么一出,只怕大部分的姑娘见着黛玉都要绕道走了。

    而吴家姑娘明显的避讳,也让气氛稍有些尴尬。也亏得大家都可以做出关心宋清涟的模样,倒也暂时相安无事。

    可惜,也听不见王太医在屋子里说了什么。

    又过了些时候,王太医出了门,朝送她出来的女官拱了拱手,摇头去了。

    虽在昏暗的光芒下,黛玉等人都看不清他的具体神情,却也能从他的这番举动看出,宋清涟的身体状况看来不妙。

    果然,接下来。和宋清涟同院或者有往来的几个姑娘都走了出来,也都不怎么安心的模样。

    吴约忙迎了上去,小声问道,“怎样了?”

    穆如芷到底是关联最小的,当下也小声回道,“王太医说,看不出是什么症候。只是,下午的时候的还只是‘气血有亏’,现在却简直是气血衰竭了。”说着自己又叹了一声,道。“你们之前也在里面。该也瞧见了吧?她的脸色那么糟……也不只是惊吓的缘故。”

    旁边又有一个姑娘接着道。“旁的不说,下午的时候不过昏迷了一会儿,清涟就醒过来了。现在呢?”

    黛玉如今也认得她了。这个姑娘姓容,名兰芝。

    名字起得秀雅。但高额头、挑得颇高的双眉,都让她看着略显刻薄。且她自双眼起,五官就有些下凹,并不是一个漂亮的姑娘。

    不过她说得确实是有理。

    宝钗倒也不好接她的话,却还是上前一步问道,“不知才人是怎么说的?”

    容兰芝斜她一眼,却没说话——时常跟在元春身边的宝钗,她们自然知道她的身份。而她们这个小团体,都出自“书香门第”。本就多半瞧不起皇商之女的身份,何况宝钗还异常美貌。若没有必要,是不愿意和宝钗说话的。

    还是再次由穆如芷说道,“才人和贾二姑娘差不多也该出来了。宫姑娘和辛姑娘都说要留下来照顾宋姑娘……”

    果然,穆如芷的话还没有说完。元春已经带着迎春出了门。

    见姑娘们都还在廊上,她摇头道,“都休息去吧。王太医也开了药,宋姑娘一时半会儿又醒不过来,想来今夜也无事。”

    穆如芷等几个姑娘纷纷行礼,告辞而去。

    她们都知道这事儿没完——至少,宋清涟被害一事,还没个说法。但至少今晚上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别的事了。她们呢,也不可能因为之前的作为就直接摆脱嫌疑。

    偏她们还不比黛玉,旁人不提,她们又哪可能自己站出来为自己辩解?

    而在她们走后——穆如芷是回了自己的屋子——元春却没有立刻起步,反而站在宋清涟的门口,朝着不算晴朗的天空看了好一会儿,像是在沉思什么。

    自然没人敢打扰她。

    晚上的事,吴才人和明淑郡主都丢给了她。现在元春已经宛然是这群芳宴的唯一主事者了。

    就算夜间寒冷,姑娘们也顶多就是拢了拢自己大衣裳。

    又过了好一会儿,元春才把视线从空中撇下,很快就落到了黛玉的身上,轻皱娥眉,露出几分无奈的神色来。

    她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可这会儿已经走到了她侧面的黛玉也正好看过来,神色间一片坦荡。

    元春几番欲言又止,却终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再想想她之前听见“正气”二字就出头的行为,虽然觉得有些荒谬,她却不能不想到这个可能——

    也许,那就是她的真心话?

    可是啊,如果那真是她的真心话,那就肯定不是贾母教出来,而只可能是她父亲叫出来的。而她的父亲,在盐政之位一坐数年……监管江南盐政的林如海,不管怎么想,都不可能是个迂腐书生才对。他难道不知道女儿这样是要闺誉败坏的?哪怕她说正言,行正道,可女儿家又怎么能和男人相比?

    如此一想,元春真是纠结万分。

    最终,在黛玉坦荡的、毫不心虚的眼神和神情面前,她竟是只能无奈的在心中叹息最近诸事不顺,挥了挥手道,“行了,我们也走吧。明日里还有得忙……林姑娘,探春,你们先回院子里,迎春宝钗,我还有事要吩咐你们。”

    黛玉这样的态度,实在是她生平仅见。她从不曾想过会有这样的姑娘家。

    加上又有宋清涟的事,她实在是没这个心力多去管她了——话已出口,她可没这个能力,让其他听见那话的人都对此闭口不谈。

    于是,最终,又只有黛玉和探春两个结伴儿回院子里了。

    且连探春都受了冲击,再没出门时那股兴头。黛玉的话对她的触动,其实远比对元春的触动要大。这会儿,探春甚至都有些忘了宋清涟的事,颇有些闷闷的。

    等到到了院子,探春说告辞时,看黛玉的眼神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复杂。

    黛玉倒是有些歉意,“……三妹妹你是被我连累了。”

    探春摇了摇头。

    黛玉这话仍然是事实——就是元春,对黛玉的态度也有所变化。但她知道,她并不在乎这样的连累。

    而等到探春进了自己的房间,迎出来的紫鹃这才相当奇怪的开口,“姑娘,出什么事了?”

    黛玉正要说话,之前一直都显得十分安分,面上不比任何大家出来的嬷嬷要差的容华却先说道,“花梣姑娘说得不错,姑娘这样的豪侠性子,官宦千金中真是少见。”

    “花梣?”紫鹃一下子没想起来,但依然觉得很耳熟。更重要的是……

    “豪侠?”

    她忍不住对这黛玉上下打量,却怎么也没法将自家姑娘和这个词联系起来。虽然跟在姑娘身边,她已经听了不少奇怪的词了。比如说“天命”、“气运”、“正气”什么的。

    黛玉却笑叹道,“侠以武犯禁啊。这个道理却也是一样的。”

    一边也拢了拢衣服,带着两人进屋。紫鹃虽有些不解,却敏锐的察觉到自家姑娘可能惹了什么事,便不敢多问,忙服侍黛玉换了大衣裳,又问是否梳洗。

    还是黛玉主动道,“明日里开始,我也要出去走动走动了。不过,只怕你家姑娘不会受人欢迎呢。”

    “姑娘?”紫鹃甚是疑惑。

    谁知,黛玉却又不说了,只是盯着她看了半晌,又道,“也罢,你们的事,终归会为你们解决的。”

    紫鹃更莫名其妙了。

    倒是容华在一边见了,暗暗点头。她虽然不知道黛玉这么做的原因,却知道黛玉这句话的意思——一旦她的闺誉坏了,身为贴身丫鬟,自然也要受到牵连。黛玉就此作出承诺,可见其品性。

    她虽说是为了儿子而不得不投靠大户,却也自然希望,跟一个好主子。

    就这段时间的见闻来看,这姑娘的行径和一般的大家闺秀当真不同,心思也深。可某些言行,却是比那些平常的闺秀,要更对她这样前江湖女子的胃口!

    只是,如今这忠烈亲王的别庄里,古怪之处甚多。

    无法看清的话,是不是能把自己的本职做好?

    容华对此倒是略有不安。

    &

    第二日发生的事情,更是进一步验证了容华“古怪”的预感。

    黛玉不过刚刚醒来,紫鹃去取早膳时,就打听回来一个消息——明淑郡主一早就打点车马回了忠烈王府。

    而即使是有温泉的别庄,也正飘扬着稀疏的雪花。

    这也就罢了,因明淑郡主走了,元春也暂时按兵未动。只是封了温泉,也没允许闺秀们离开。

    闺秀们这一日里,交好的难免都聚到了一起,只是再没有了之前谈诗论词的雅兴。又有些人结伴去看了早上才重新清醒的宋清涟。

    宋清涟却是闭门不出,也没见任何人。隐约传闻说她又见了一次鬼,然而,不能强闯她的房间,也就没人能确定真假。

    而等到下午,明淑郡主就返回了。

    只不过,她带来的并不是高僧,而是忠烈亲王的两个儿子,她的两个兄弟,以及之前才被提到的玄阳道长张淮!

第一百八十七章 掌握之中() 
张滦松松的勒着马缰,领着几个羽林在别庄外大致扫净了雪的山道上,迎接那有些颇为壮观的队伍。作为东宫下属这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对忠烈亲王府表现出更多的敬意。

    ——这倒是恰好合他的心意。

    此时,他已经能看到那几个策马走在队伍前方的人,其中一张脸是他无比熟悉的。

    这还是在他“出走”之后,第一次见到张淮。

    他依然一身道袍,带着貌似云淡风轻,实则得意洋洋的笑容——张滦记得,当初张淮在背后作祟,让把他扔去鬼山的提议通过之后,也是这么笑着的。

    不过,那一次算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这一次,却是早有预料了。

    从一开始他就猜到,他和这件事有关。只是他还不明白,张淮是怎么和向礼荆搅在一起的。在这之前,没人听说他们有什么来往。又或者,并不是狼狈为奸,只是相互利用?

    那张笑脸越来越接近,张滦却没有再多看了。

    他的目光从向礼荆的身上掠过,放到了另一侧的人身上。这个少年的年纪和他差不多大,有着和许多京城贵胄子弟类似的白皙皮肤和俊秀面庞。但是,除开京城纨绔少有的好气色之外,他身上相对单薄的蓝色锦衣也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想要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身穿薄衣而泰然自若,显然只有深厚的内力才能做到。

    向礼衍,忠烈亲王嫡子。之前他可没想到,他之所以“晚到”,居然是因为跟着师叔南下,最后竟随着黛玉北上而来!

    或许是察觉到主人并不稳定的心情,他坐下的那匹大马有些不安的撅了撅蹄子。张滦忙收敛心神,朝来人拱了拱手。

    “镇国,向公子,玄阳道长。”

    他并没有伪装自己和张淮亲昵熟悉的样子,相当客气的用上了道号。至于向礼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