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跨界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能跨界王-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技术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在特斯拉建立之初,张凡就知道国外车企的底蕴。

    毕竟在技术上,外国在很多技术上还是比华夏要强很多。哪怕是在新能源方面,他们要想追赶也会相对容易。

    所以在特斯拉建立之初,张凡就制定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计划。一方面就是几大特斯拉在技术上面的研发,每年大笔的资金投入里面,就是为了研发资金。

    另一个方面就是收购和挖人,收购外国那些和新能源有关的企业,特别是掌握着一些专利的公司。

    大批的收购这些还为被重视的公司,收购他们,收购他们的专利,收购他们的技术。

    这样一来,国外车企再想开发新能源汽车。就必须绕过这些专利,否则你就会面临大麻烦。

    其次就是挖人,对于挖人特斯拉是不遗余力的。有张凡提供的精准情报,特斯拉挖人是一挖一个准。

    现在特斯拉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在特斯拉有个奇葩现象,那就是研发人员比其他工作人员多。

    最顶级最庞大的研发团队,他们研发的项目也各有不同。而且特斯拉还会隐藏自己的实力。

    一单公布了这个技术,那就代表着其实特斯拉已经在研发下一个技术了。你看到的技术,永远不是最好的,而是最低的。

    比如现在特斯拉公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其实在特斯拉内部,石墨烯电池技术也已经有了一些突破。

    而现在国外车企,用的还是普通锂电池呢。等国外车企追赶上特斯拉现在的技术的时候,特斯拉将会全部替换成全固态电池。

    等国外企业研发出全固态电池,特斯拉估计已经换上了石墨烯电池。

    最少高你一代,这是张凡给特斯拉团队下的命令。不仅仅在电池上做研发,在电机,电控,新型材料,人机交换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上他们都在努力的公关。

    特斯拉现在的利润虽然不错,但是真正到张凡手里没多少钱。因为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研发当中了。

    在研发上的投入,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车企都没有特斯拉投入的多。并且这种研发投入依然会继续保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

    对于现在很多企业来说,活下去变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利润可以少赚钱,但是要活下去,这是很多企业现在都在做的事情,特斯拉其实也算是其中的一员,只有长时间的活下去,才能把对手个熬死。

第984章 又见换壳车() 
对于公司的发展,张凡现在也只是不定时的听一下报告而已。公司具体怎么走,张凡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插手了。

    不过特斯拉能够收购玛莎拉蒂,这件事情张凡还是很高兴的。毕竟玛莎拉蒂的品牌价值在哪里放着呢。

    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玛莎拉蒂这个品牌值这个钱。特斯拉也有信心让玛莎拉蒂转亏为盈,为特斯拉赚更多的钱。

    针对玛莎拉蒂,特斯拉再次发挥自己的无耻缠住。万能的换壳术,这对特斯拉来说早已经熟能生巧了。

    特斯拉的换壳术玩的那叫一个潇洒。这就是电动汽车的优势,机构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简单多了。

    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箱,所以换壳就简单多了。不像燃油汽车,就算你换壳,你也得考虑很多问题。

    毕竟高端车和低端车价格在哪里,成本你总不能一样吧。高端车你可以用高的发动机,但是低端车你用这么好的发动机自然就成本太高了。

    所以传统燃油汽车,就算换壳也不那么容易。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但是电动汽车却不同,特别是特斯拉。换壳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底盘是想通的,电池电机什么的也都好换。

    高端车和低端车的区别,无非就是用料好一点,配件用好一点,电池多一点而已。

    就好像人穿衣服似得,随便换个衣服,就另一种模样。如果你进入特斯拉的研发中心,你会见知道特斯拉的工程师是多么丧心病狂了。

    这群家伙闲着没事,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换壳。而且是换人家的牌子,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雷克萨斯,玛莎拉蒂,法拉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帕加尼等等。

    用人家的设计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还奢侈的用风洞去吹,仿佛给人家打工似得。

    要是这些车子开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些品牌的新款车呢。其实就是这些工程师闲着没事的杰作。

    特别是设计院的那些人,他们恨不得让特斯拉把所有品牌都给买了。这样他们才能尽情的玩。

    要不然总给自己设计车子,事情太简单了。再说了特斯拉短时间内又没打算再创建新的品牌。

    而在特斯拉内部透漏出准备收购玛莎拉蒂的时候,这些疯狂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就已经自己启动工作模式。

    直接开启换壳模式,而且是全系列产品的换壳。不仅仅有轿车,还有城市越野,甚至包括硬派越野车都给拿了出来。

    还有跑车,直接用现在超跑的地盘,融入玛莎拉蒂的设计元素设计出属于玛莎拉蒂的电动超跑。

    “董事长,你看。他们都已经完成了换壳。而且性能都甩保时捷一大截。”

    研发中心,张凡来到这里,负责人自豪的说道。看着这些换壳车,张凡忍不住乐了。

    “你们啊,人家玛莎拉蒂的研发团队还没过来。你们就已经完成人家的工作了。”

    张凡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对于玛莎拉蒂的研发团队,这些人根本看不上。

    毕竟玛莎拉蒂的研发团队主要还是研发燃油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他们连学徒都算不上。

    至于设计团队,他们更瞧不上。看看玛莎拉蒂这么多年的车型外观,基本上都是属于微调改进。

    所以对于那支研发团队,特斯拉的意见是能够解雇就解雇。现在那些人心里也忐忑,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被解雇,要么来华夏。

    毕竟以后玛莎拉蒂在意大利是没有研发中心的。从目前反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留在意大利重新寻找工作。

    看着眼前的几辆换壳的玛莎拉蒂,张凡也甚是喜欢。很显然特斯拉的设计团队掌握了玛莎拉蒂的精华。

    新的车子既保留了玛莎拉蒂一贯的标志性的东西。又有新的东西融入了进入。

    这样的融入让换壳的玛莎拉蒂既充满了优雅,又充满了现代感。其实外观的改变并不是翻天覆地的,但是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却让这些车子显得更前卫。

    张凡打开总裁坐了进去,新款总裁是用的moDEL 9的基础换壳而来。

    相对于上一代总裁,新款总裁的个头变得更大了。

    空间变得更大,内饰和特斯拉不同。在总裁内饰的设计上,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理念,

    看上去很优雅却不显得扎眼,用料都非常有讲究。一看就非常的高端,座椅坐上去非常的舒服,整个空间的氛围营造的非常的高级。

    仪表盘也换成了全液晶的仪表盘,人机交换系统还是特斯拉的那套,非常的好用。

    张凡直接启动车子,开着车子去了试车场试驾了一圈。相对于特斯拉,这款车的调教要显得更加的运动。

    毕竟玛莎拉蒂的理念便是跑车。总裁更是被誉为四门跑车,这也是玛莎拉蒂的精髓。

    所以这款车被调教的非常运动,操纵杆极好。路感清晰,别看这么大的车,看着却非常的舒服。

    虽然这样的调教会牺牲后排乘坐的舒适性,但是却也正是玛莎拉蒂的精髓所在。

    曾经有人说过,玛莎拉蒂的购买者,更喜欢的是开车而不是坐车。这个品牌的忠实粉丝,也正是喜欢这种运动感。

    这种运动感也是玛莎拉蒂必须要保持的东西,现在特斯拉的研究人员做到了。

    虽然是同样的底盘,同样的电机,同样的电池。但是调教不一样,所得到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特斯拉给人的感觉是舒服,是科幻,虽然驾驶感也不错,但是那种驾驶感却是很安逸,很舒适的感觉。

    哪怕你激烈驾驶,也给你的是这种感觉。但是这辆总裁不一样,这辆总裁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匹烈马,动力随叫随到。

    在动力上,电动车的优势完全展现了出来。在大功率电动机的带动下,总裁的百公里加速被弄到了2。4秒。

    这个百公里加速是非常疯狂的,开着总裁走在街上,遇到一台法拉利都不带怂的,直接上去就干,至于保时捷,直接有多远甩多远。

第985章 玛莎拉蒂新定位() 
试驾了一圈,张凡满意的从车子里出来。虽然是纯电动车,但是驾驶感觉却没的说,还是那种跑车的感觉。

    再配上这漂亮的外形,确实是无数人梦中的那辆车。

    “这辆车配的什么电池?”

    张凡好奇的问道。

    “一共两种电池配置。顶配车型配备全固态电池,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200公里,普通版本的配备锂电池,基本续航里程700公里……”

    负责人认真的说。车子也有高低配之分。一分价钱一分货。顶配车型,不仅仅配备的电池是全固态电池,电机也是最好的电机,而且功率相对要大不少。

    同时车身材质也不同,很多地方都采用碳纤维,这样就降低了车子的重量,增加了车子的性能。

    “产品定位呢?”

    张凡继续问道。

    “还是竞争保时捷。不过现在我们为难的是国内售价。”

    负责人的话让张凡点点头。国内首家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和保时捷需要进口不同,现在收购特斯拉收购了玛莎拉蒂。按照计划,新的玛莎拉蒂首先就是在华夏生产并且出口到全世界。

    意大利工厂要升级,短时间内还不能生产车型。这样一来,国外的售价反而省事了。按照原来的售价,或者比原来贵一点都没关系。

    但是在国内,售价肯定要降低的。毕竟国产了,但是降低多少却需要仔细讨论。

    降低多了,逼格就没有了。降低少了,消费者又不满意。

    “把国内价位降到和保时捷panamera一个价格区间。不仅如此,与此同时,在配置上要甩开保时捷。同时提供六年的免费保养政策……”

    张凡思索了一会儿交代着。对于玛莎拉蒂来说,目前还是要走量为主。但是走量也不能失去逼格。

    降价也得有幅度,和保时捷竞争,你不能降价到和奔驰宝马一个价,这就自己掉身份了。

    总裁在华夏的售价一直要比保时捷高,保时捷的官方指导价,低配车型已经到100万内了。而总裁的最低价格也差不多150万。

    相差了五十万的售价,这也是在华夏总裁卖不过panamera的主要原因。

    现在国产后,价格直接拉下来。从价格上拉平,与此同时在给予丰厚的配置,和六年的免费保养。

    这一下诱惑力就大了,要知道保时捷在国内的配置低到令人发指。你不选配个几十万的配置,开出去的车子简直就是一个空壳子。

    同时保时捷的维修保养比较贵,每年的维修保养又要花很多钱。再说了保时捷在国内的车子还是燃油车子,而且需要加98号汽油,车子油耗又高,所以一般人根本养不起。

    但是现在总裁却不一样了。新款的总裁是纯电动车。按照目前华夏的电费和经验,一公里三毛钱的电足够了,这样的能耗相对于保时捷一公里一两块的成本来算便宜多了。

    同时维修保养更是便宜了一大截,现在实现六年免费保养,直接把这一笔钱给省了。

    配置无需选装,这样又比保时捷省下一笔钱。其次是车船税,新能源车目前在华夏是不收车船税的,这样又省了十多万。

    同时纯电动车的保险比燃油版的车子保险要便宜很多。因为没有乱七八糟的保险。

    同价位的车子,纯电动车子的保险最少比燃油车子的保险便宜一半。

    综合下来,新款总裁售价实惠,养车成本更是便宜。如果是保时捷,每年的养车成本最起码十万。

    而新款总裁,每年三万块的养车成本就算是高的了。充电每个月一千块的电费就已经算是高的了。

    一万块的电费,能跑三万多公里,一般家庭根本就跑不了这么多。如果每年一万公里的里程,电费也就三千块而已。

    再加上保险费用,用车成本要比保时捷便宜太多太多了。性能更不用说了,纯电动的优势太大了,燃油车根本没办法比。

    所以这个价格定位,一下子就让保时捷尴尬了。直接会抢走一大批保时捷的消费者。

    不仅仅会抢走一大批保时捷的用户,还会抢走大批的奔驰宝马奥迪的拥护,包括特斯拉的高端用户都会抢走不少。

    不过对于张凡来说无所谓,反正特斯拉和玛莎拉蒂都是自己的。之前一些人嫌弃特斯拉品牌是国产品牌,逼格不够不愿意买。

    好了,现在有了玛莎拉蒂,逼格总有了吧。谁敢说玛莎拉蒂没有逼格,说起逼格,保时捷都没这货的逼格高。

    逼格高,价格又能接受。这样一来肯定会抢走大批的客户。至于国外售价,到时候国外售价可能比国内起售价要低。

    但是特斯拉也有应对,售价低配置也低。和保时捷一样,弄一堆选装的产品,如果国外的用户选装到华夏的配置以后,价格比华夏的价格还好高一点。

    定位,这就是玛莎拉蒂的新定位。除了定位变了。产品也变了,比之前要丰富了很多。

    特斯拉有的车型,玛莎拉蒂都会有。这样一来,抢的市场就多了。毕竟玛莎拉蒂的光环太高了。

    比如特斯拉的精灵,这款车目前在华夏的售价只有十几万。等这款车挂上了玛莎拉蒂的车标以后,这款车的价格可能就是二十多万。

    但是那也是玛莎拉蒂啊。逼格不一样啊,比如紧凑型的玛莎拉蒂轿车,未来的售价可能也就五十多万,这样杀伤力就大了。

    收购了玛莎拉蒂,特斯拉的产品线就完善了。红旗,特斯拉,玛莎拉蒂,形成了低中高三个档次。

    而在暗地里,特斯拉还在谋划一个超跑品牌和一个超豪华品牌。等这两个品牌弄起来之后,以特斯拉为中心的龙腾汽车集团就算正式圆满了。

    到那个时候,特斯拉才能骄傲的宣布。自己是一个超级汽车集团,不像现在,只是一个厉害的汽车品牌而已。

    从一个汽车品牌,上升到一个汽车集团,需要不少的路要走。不过特斯拉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相当的顺利,而且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一片坦荡。

    阅读网址:

第986章 海外务工() 
    新款玛莎拉蒂上市了,这个消息差点惊呆所有人的下巴。要知道龙腾集团收购玛莎拉蒂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款玛莎拉蒂就这么上市了,这也太快了吧。

    首先上市的就是玛莎拉蒂总裁这款车。目前唯一销售的区域就是华夏,新款总裁进行了电气化改革,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变成了电动汽车。

    但是当看完新款玛莎拉蒂的数据后,大家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又是丧心病狂的换壳车,除了外壳是玛莎拉蒂,其他和特斯拉MODEL9几乎一模一样。

    换壳,对于特斯拉换壳,华夏消费者都已经习惯了。以前是从高端向低端套,现在却是低端向高端套。

    特斯拉换成玛莎拉蒂,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