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之异怪讲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身经历之异怪讲谈-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裁幌肫鹚嫡饧隆9肆教煲簿桶颜馐赂恕�
    眼看这中秋节就快到了,奶奶也整天在家忙着打月饼。这一天晚上,爷爷工作上有点事回来的比较晚,他到家时已经将近10点多了。这时孩子们也早就都睡了,只有奶奶还一边缝缝补补一边等爷爷回来。爷爷回来时还没有吃晚饭,他就叫奶奶去热点饭来吃。一会儿的功夫饭菜就准备好了,奶奶把酒给爷爷给烫上后就坐在一边接着给孩子们做衣服。爷爷就在那自斟自饮,时不时的和奶奶聊几句家常。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那个时候人家如果没有事的话睡觉都是很早的,这个时候了,会是谁来敲门呢?奶奶看了看爷爷,爷爷说:“去问问是谁?”奶奶来到院门口,问:“谁啊?”门外一点声音也没有。奶奶回来后对爷爷说:“没人,可能听错了吧。”爷爷哦了一声就接着喝酒吃饭。
    过了一只烟的功夫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奶奶又抬头看了看说:“你吃你的我去看看。”奶奶又来到门口对着外面问:“谁啊,这么晚了,又事吗?”回答她的仍然是一片寂静。奶奶觉得有点奇怪就要把门打开看看,这时她突然想到前阵子遇到的那个道士临走前说过的话“夜里万不可随便开门走动。”奶奶想起这话时不由的打了个激灵,马上停止了手上开门的动作。奶奶又听了听外面还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她就又走了回来。爷爷就问:“是谁啊,这么晚了。怎么没开门让人家进来啊?”奶奶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就说:“没、没人,可能是、谁家小孩捣乱吧。”爷爷说:“这么晚了谁家小孩还捣乱啊,怪了。。。”奶奶没说什么继续坐下来忙手里的活,但是心里面总是有一种不能明状的异样感觉。
    突然,门外第三次想起了敲门声!在当时那种诡异的气氛下人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只能拿困惑和惊悚来形容。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二话也没说的来到大门口一把就把门打开了。。。
    外面依然是静悄悄的,昏暗的月光撒在空无一人的街上映出惨淡的光晕。风冷冷的吹着,夹杂着少许的落叶在角落里打着转。就在奶奶准备转身关门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有个东西在动。
    奶奶仔细一看,原来是道士给的那个小玩意被风吹的在地上摇晃。“风还挺大的,怎么把它都给吹下来了”,奶奶边说着边把那个小玩意捡了起来又重新挂到了门上。
    奶奶重新关上门,一边往屋走一边纳闷:“怎么怪事都赶到今天了?”奶奶进屋的时候看到爷爷已经躺在了床上,奶奶说:“吃完了啊,洗洗再睡,解乏。”爷爷没有回答。奶奶走过去想叫他,突然发现酒杯还攥在爷爷手里,酒撒在了炕上。奶奶一看不对,马上就过去叫爷爷。可是怎么叫爷爷也醒不过来了。奶奶自己扶不动爷爷,孩子又小不顶用。奶奶马上跑到街对面她的弟弟家把人叫过来帮忙。等把大夫请来的时候爷爷已经不行了。大夫看了看摇了摇头说:“人不行了,准备后事吧。得的是急性脑血栓,人几分钟就过去了。”
    后来奶奶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记得还非常清楚。讲完后奶奶对我说:“好人有好报啊,那个道士肯定看出咱家有难。又不能点出来的太明白。给咱家那个东西挂在门上不让晚上开门希望能把这事避过去。如果那天我要是不开门,没准你爷爷也。。。”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不可思议,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传说出现了。这个就是我要说的诡异的敲门声。
                  
第十章 河中绿眼
这件事发生在1959年,那一年北方大涝,好多地方都山洪泛滥,山海关的石河也不例外。
    说起这个石河来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和山海关城并驾齐驱。隋、唐、辽金时期的民族军事冲突多发生在这里。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20万大军与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和清将多尔衮大战在石河两岸;北洋时期的两次直奉战争也发生在这里;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华北,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奋起抗战也在这里。
    这条河位于关城城西,它北临燕山群山南通渤海,是燕山山脉河流的主要入海口之一。由于其水源均来自燕山山脉众多的群峰峻岭,早年间雨季大的时候都会山洪爆发淹田毁路。它是条名副其实的害河。建国时期开山休坝,建成石河水库――也就是现在的燕塞湖水库。它从此成为造福一方的善水。
    这一年的秋天,山海关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一个星期还没有要停的意思。你知道,这在南方是常见的,可是在北方这事极其反常的现象。奶奶后来说:“当时的老人们都说这雨下的太邪忽,要出大事的。”后来竟然真的应了这句话,中国经历了最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人无数。当然这个都是后话。
虽然石河建有水库,可是蓄水量早就超出了警戒线。水库全天24小时的开闸放水。我是看过水库放水的,只是打开两道闸门就波涛汹涌极其壮观的,要是坝闸全开会是什么景象。
    连接石河两岸的主要通道是一个大桥,桥的名字就叫做石河大桥。这几十年来经过不断的翻修,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投入使用。是从秦皇岛海港区进入山海关区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大桥我也路过过无数次,只是如今气候变化石河水位极低除了水库放水的时候,桥下就是十多米的深的河床了。
    就在这场大雨下来一个星期后的一天,奶奶由于要去办事一早就和邻居王婶出了关城。还好那天雨下的不大,只不过天还是阴沉沉的,像是扣了一个黑锅底。两个人各打了一把伞,虽然刚入秋可是冷风已经吹的人直起鸡皮疙瘩。两个人不一会就来到了石河桥边上。王婶回头对奶奶说:“好家伙,这河水都快涨到桥面上来了啊!”奶奶近前一看,可不是嘛,平时清澈见底的河水此时已经变得浑浊,水浪后面推前面的往前涌。原本十多米高的石河桥已经被奔腾的浪花打湿,个别的大浪已经冲到了桥面上。
    这种场面人看见了都会觉得心惊胆颤,更何况还要从桥上走过去。王婶这个时候有点打退堂鼓了。她对奶奶说:“要不咱别去了,你看这水这么大,要是被冲下去哪里还有命啊!”奶奶也觉得有点危险,但是想了想又对王婶说:“不过,你看咱们都走到这了还回去啊?要不咱小心点,慢慢走过去也不一定有事。”说着奶奶就往桥头走去。王婶也没了注意跟在了奶奶的后面。
    水真的是太大了,走在这么结实的桥上都会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奶奶一边紧紧的扶着石栏杆一边往前移动,她还要不时的回头看看王婶,嘱咐几句小心。王婶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这么危险,往前一步一步的挪的非常慢。她们走了有十多分钟才走到了桥中间。王婶在后面喘着说:“大侄女,等一下。休息一会吧,我腿抖的厉害。”奶奶没办法只好答应。
    奶奶没事扶着桥上的石栏看桥下奔腾的河水,心里想:“今年天气真怪啊,不知会不会。。。”奶奶正想着,突然发现奔腾的河水里面有个光闪了一下。奶奶仔细一看,好家伙,那是一双闪着绿光的眼睛啊。两只眼睛都有铜铃那么大,眼中闪着凶狠的绿光。随着眼睛不时的眨动,就像两个开合的探照灯。并且那双眼睛就在水面不是很深的地方。虽然水流很急,可是从水里面眼睛的移动速度来看并不是很快。它不像是在顺水漂流,就像是在河中缓慢的走。“天啊,走?什么东西能在这这么湍急的水里并且是在十多米深的桥下慢慢的走!它得有多大啊?”奶奶想到这里不禁惊诧的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奶奶突然听到王婶在旁边大喊:“大侄女,你看那边的是什么啊!”奶奶顺着王婶指的方向看过去,奶奶马上就呆住了。只见稍远一点的河里星星点点的出现了十多双刚才看到的那种闪着绿光的眼睛。越来越近,奶奶她们看的更加清楚。绿色的眼睛下面呈现的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阴影,真的是庞然大物啊!这时王婶突然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嘴里还嘟嘟囔囔的不知在念叨些什么。奶奶忙过去把她扶起来,问:“怎么了王婶?你这事干吗啊?”这时王婶说话都颤抖了:“你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说过的,这些都是山里的山神啊!”奶奶半信半疑的问:“山神?什么是山神啊?”王婶回答说:“小时候我爷爷和我讲,山里有一种山神,他的身材十分高大,有一双绿色的眼睛。他掌管着山里的河流,他是会游泳的。”奶奶听了又问:“那他们这是去干什么啊?”王婶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啊,山神怎么都往海里去了呢?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怕是要出大事了。”等了有将近半个小时,等那些绿眼的东西都从桥下走过再也看不见了,奶才扶着王婶赶紧离开了大桥继续赶路去了。两个人回来后谁也没敢和别人提起这件事。
    在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中,王婶也过了世。奶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和说:“那几年被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别说山上的野物,就连山上的树皮都被人吃光了。之前被看到的那些在水里走的东西肯是感觉到了什么才顺着大水走掉的。要是在山里肯定也活不成了。只是现在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奶奶说的这个河中绿眼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第十一章 流血神树
这个故事发生在山海关三清观被毁的时候。那个时候山海关已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据说那个时候已经火热到了红卫兵要拆天下第一关长城的地步,最后还是周总理下令保护古迹派来了军队才把第一关保住。可是三清观这种宗教古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当时三清观里面最有名的就是观中的三颗大树,被称为神树。
    观里场院东侧有一株古松,树干从地面蜿蜒而上,老干虬枝左右盘旋,如飞龙在天,欲上苍穹,因此得名“盘龙古松”。此松据考已有四百多年的树龄,堪为奇树,至今犹存。这棵就是我国仅存四大蟠龙奇松之一。
    场院西侧有两株高低形态十分相似的百年杨树,树高约40米,树围需三人合抱,树叶如掌,枝繁叶茂,树阴达百十平方米。入夜微风徐来,枝叶接踵,婆娑起舞,犹如海潮哗哗作响,数里之外可闻其声,人称“响天杨”。过去海边打鱼曾以此树作为出海及返航的标志物。可惜“文革”中两株巨杨被砍伐,遂成千古憾事。这里要讲得就是这两颗“响天杨”的故事。
    那年爸爸也是刚上初中的年纪,有一天爸爸一到学校就被他的最好的朋友杨子拉着外走,爸爸忙问:“这一大早的干什么去啊?”杨子说:“今天没有课,大家都去三清观了。”爸爸说:“三清观?去那干吗?”杨子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呢啊?今天红卫兵要砍三清观的大树呢!快去吧,去晚了就看不到了。”杨子说着就拉着爸爸往三清观跑去。爸爸一边走一边问:“三清观砸了是破四旧,这回怎么又和里面的大树扯上了啊?”杨子也不是很清楚。说道:“谁知道呢,现在闹的是越来越凶了,连树都要砍。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偷偷得跑去到树上掏鸟去,还差点被观里面的道士抓住呢。”爸爸也说:“是啊,现在三清观也要砸了,以后就不能去那玩了。”说道这两个人都不说话了,心里不知为什么忽然有种惆怅的感觉。
    一会的功夫爸爸和杨子就来到了三清观里,这时观门口已经围了一小圈人,爸爸和杨子看钻不进去就顺着院墙边上的小树爬了上去,两个人爬到院墙上坐下来看热闹。这时院子里有几个不到二十岁的红卫兵拿着几个伐树得大斧子在商量事情。围观的人们都不住对这大树指指点点的小声说些什么。
    一个红卫兵说:“今天咱们几个把这观里得三棵大树都砍了,回去到部里邀功去。这两棵杨树最高,咱么先砍它们吧。”几个人刚要动手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老人对几个红卫兵说:“这树可不能砍啊。这里的哪棵大树不都是几百岁的年纪了,比你们的爷爷的爷爷的岁数都大。你们几个小娃娃要是砍了,这得造多大的孽啊!”那个像是带头的红卫兵小将说:“您老还是省省吧,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万里江山一片红,这些和封建的牛鬼蛇神有关的东西都要破除。你要是再拦着小心我们把你也一起破了。”
    那个年代,只要是和资本或封建的东西扯上了关系,再小的事也能给搞成天大的政治问题。大家听红卫兵这么一说谁也不敢说话了。几个红卫兵一看大家都被镇住了也十分的得意,其中一个手下模样的小将手里拎着一把大斧就朝其中的一棵杨树走去。他又朝着大家扫视了一眼得意的往手里啐了口吐沫,然后抡起大斧就往这棵响天杨上砍去。就在大家心里不忍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树干被斧子劈开的裂口处喷出了像血一样鲜红的液体。红色液体喷了一会后慢慢变少,顺着树干往下流淌。一会的功夫地上就流了一片红液。
    大家都被惊呆了,现场变得鸦雀无声。突然,那个砍树的小子哇的大叫了一声扔下斧子没了魂似的跑出了三清观。
    剩下的人就这么愣愣的呆在了当场。过了一会那个像是带头的红卫兵终于说话了:“这小子真是孬种。这么点事就被吓成这样子,还能干什么大事?妈的,老子就不信邪!”他说着就拎着一把斧子朝另一棵大杨树走去,他边走边说:“我就不信这一棵也流血!”他走到树下二话不说抡起斧子就砍。呲的一声,一股血箭从树的伤口处喷了出来。这股血箭不偏不斜的喷到了这个红卫兵小头头的脸上,喷的他整个人就像个血葫芦一样。这一下可吓的不轻,这个人也鬼叫这冲出了人群向观外跑去。他手下这几个红卫兵也都慌了神,纷纷扔下手里的家伙往外跑去,一会的功夫就都跑得不见了。在场的人们也都被这神奇的景象惊讶的唏嘘不止。
    爸爸和杨子两个人看的也是心里发凉,坐在墙头稳了一会神后也顺着矮树遛了下来。两个人话也没说的就跑回了学校。看见的这件稀奇的事也没敢到处宣扬。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爸爸最后告诉我:“听人说这几个砍树的小子被吓的不轻,回家后大病一场后就再也不敢去砸什么四旧了。不过这两棵响天杨第二天还是被又去的十几个红卫兵给伐倒了,据说第二天流出来的液体不是红的,而是无色的了。看到过的老人都说,那是神树在流泪啊。好在剩下的一棵盘龙古松没有人再去动它,现在还是立在那里。这是三清观唯一留下来的一个没有被破坏掉的古物了!”
    这些就是爸爸给我讲的流血神树的故事。
                  
第十二章 坟地迷魂
这件事发生在爸爸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爸爸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但是已经可以帮家里劈个柴烧个火的做点小事了。那时爷爷在铁路局上班。如果火车晚点,爷爷就要加班。有的时候一加班就是一个晚上。
    那个时候晚上根本没有什么外买、夜宵之类的买卖,所以晚上加班只能叫倒班的同事回家捎个信儿叫家里人来送饭。在爷爷家这点跑腿的小事往往都是让爸爸负责的。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爸爸给爷爷送饭途中的一次经历。
    这一天下午,爷爷的一个住在附近的同事来家和奶奶说:“今晚我大哥加班,让我来捎个信儿。他说晚上不回来吃了,让给他送过去。”奶奶边谢着边把那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