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国色- 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

18 23553511097110

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



    邓州,唐军河南道行台。

    “河间王,这是天子的旨意,请你回长安一趟,而河南道行台的人马,暂时改有李靖节制,另有张公瑾辅之。”

    殿中监陈福将圣旨交到了李孝恭的手中。

    李孝恭呵呵一笑,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意之色道“戎马在外,老夫已是五年没有回长安了,这一次回长安,终于有机会可以面见天子,叙叙旧了。”

    李孝恭这么说,下面将领却是神色不一。

    陈福连忙道“郡王是国之重臣,这一次回长安,天子是有要事交托的,眼下大唐时局有变,哪里少得了郡王这样重臣在旁扶持。”

    李孝恭笑着道“我明白,请你转告太子殿下,明日我就放下军务,返回长安,你先去驿站下榻吧,我这里还有军务要交割。”

    陈福听对方不指陛下,而是谈及太子殿下,当下脸上尴尬一笑道“太子年轻,也少不了郡王帮着太子扶一把啊,那我先告退了。”

    于是向李孝恭重新施礼后,这才退下。

    陈福走后,帐内只余下一系列大将站立,如庞玉,吴黑闼,张镇周,卢祖尚脸上尚有不忿之色。

    李孝恭笑着对诸人道“各位,老夫行事半生,没有做过半分亏心之事,看相的都说我是长命久禄之人,眼下归去长安,也是保全富贵,你们何必忧愁。”

    大将张镇周道“徐世绩,单雄信大军正在猛攻河南,天子。不,是秦王殿下。在这时候临阵换将,岂非是动摇军心。”

    另一名大将吴黑闼也是道“大帅。朝堂上的事情,某是粗人不懂,但是我军不可一日无大帅啊,现在徐世绩,单雄信气势汹汹,我们正准备与大帅一并好好打一战,让赵人知道我们唐军的厉害,眼下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怎么打这个战。”

    说完吴黑闼气呼呼地坐下。

    李孝恭目光扫过众将道“你们不必说了。这一次不论是太子,还是天子的意思,老夫都不在乎。既是决定已回长安,老夫就不会婆婆妈妈的,至于下面如何对抗赵军,我想药师,弘慎二人足以担之。”

    一旁李靖,张公瑾二人听到李孝恭提到他们,都是一并抱拳道“大帅!”

    李孝恭走到李靖面前。语重心长地道“药师,你之才具,远胜某十倍,古往今来论为将者。你不亚于孙武,姜尚之后,只……罢了没什么。”

    李孝恭本要说‘人力有时尽’。但是最后一句他却没有道出。

    “诸位,老夫此去长安。在此期间,你们谨听李靖之命。不可违背,懂了吗?”李孝恭说到这里,目光扫过众将。

    “诺!”

    下面众将一并允命。

    这时李孝恭将自己的蹀躞玉带解下,交给李靖。

    蹀躞带是一种腰带,是胡人传给汉人一种风俗,腰带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蹀躞带乃不少权贵武官喜佩之物,大唐三品以上武官则可悬此玉带。

    而李孝恭将自己蹀躞带交给李靖,显然在众将面前表示李靖以后就是主帅,尔等不可轻之。李靖虽是不世出的将才,但是却资历不够。所以他要将自己的威望借给李靖,让他来威慑诸将。至于自己恐怕日后是再也没有重掌军权之日了。

    李孝恭事后,河内的李神通,李神符兄弟也被调入长安,大将之位由李世民心腹高甑生,程知节接替,负责河内防务。

    而绛州总管襄武王李琛,也被掉入长安,总管由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担当。

    不过军权移交也并非一帆风顺,天策府众将上位,令不少原先忠诚李建成,李元吉的余党深感不安。这边李世民明里暗里的清算也是一直不停。李孝恭返回长安的同时,李唐的河南战局,顿时崩坏。

    驻守在汝南郡,原齐王护军李思行率军叛变,放赵军进入汝南,汝阳,西平等汝南重镇相继失守。

    李思行之后,东宫太子千牛李志安聚众起事,李唐宗室长乐王李乐良率护军叛变,李靖虽是扑灭了这两场叛乱,但是由徐世绩指挥的赵军却乘势而入,令李唐在河南局势陷入被动,李靖才接管河南占据不过十日,河南就已是烽火一片。

    淮南,汝南全郡失陷!

    接着颍川郡唐军被徐世绩击溃,唐军五千人马被歼灭!

    李靖不得不从前线收缩兵力,谨保襄城,淮安一线,至此李唐已是丢失半个河南之地。

    而关中一场疾风暴雨也是在酝酿之中。

    在长安一间华屋之内,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看着一文笑着自言自语道“与王相失道,我问王所在,答曰汝即王也!哈哈,看来天命在我!”

    说完一旁十几名子弟皆是起身附和道“既是天命在公子,我等愿奉公子为主,立即起事!”

    而这名男子乃是李义立,乃是李唐义安王李孝常之子。而他左右的男子,也并非一般人物,如刘德裕曾任为李建成府上左内率,长孙安业则是长孙无忌异母兄长,现任监门将军,统军元弘善,乃是北魏拓跋氏之后,其余在屋中之人都并非一般人物,不是太子齐王余党,就是关陇子弟中的杰出人物。

    李义余负手成竹在胸道“李世民能借南衙禁军之助,兵谏成功,夺取东宫之位。我们为何也不能效仿他成功呢?”

    长孙安业道“是啊,眼下李世民众叛亲离,连义安王在内的宗室都在反对他。眼下又有天命在公子身上,我们没有理由不顺天应时而为,推翻李世民,迎新天子登基!”

    长孙安业挑头这么说了,说起李世民他可没有什么好感,谁都知道他与长孙无忌,以及李世民妻子长孙无垢早就是闹翻了。

    “是啊!”

    “正是如此!”

    众人纷纷说到。

    明眼人看得出来,这一次密谋的叛乱,看似是李义立因谶言,而有天命在身,决定反叛。实际上却是长安内太子,齐王余党,与不满李世民薄待宗室子弟,重用天策府官员一次叛乱。(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内乱



    由义安王李孝常策划的叛乱,简单而粗暴。就是控制禁军发动一场如同玄武门般的政变。但是就是在他们聚会之时,身在太极宫的李世民,却已是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

    就在第二天的半夜,上千人马出动,惊动了长安百姓。

    马蹄声在坊间街道响过。长街上的口号声一声响过一阵。

    面色严肃的于志宁骑马走到某间府邸门口,随意向里面一指喝道“除了主谋之外可生擒外,遇反抗者皆斩!”

    随即如狼似虎的唐军士卒就撞开了大门,拿出刀子朝里面杀进。

    同样这一幕也是发生在长安十几处的府里,百姓们颤抖地不敢出门,只是悄悄地将窗户拉开一角,但见长街上灯火通明,一匹战马拖着一个人,从街道上行过。

    那人双腿长长地拖在马后,在道上留下了两条血迹。百姓们立即将窗户关上,牙齿里咯咯直响。

    这一夜长安城内流干了鲜血,府门外的百姓听着重物砍入肉块,以及咕噜噜地滚动声,一夜都不能安枕。李孝常,长孙安业,刘德裕,元弘善府门前血流十丈。上千人头在一夜间落地。

    李孝常等人亲眼见着唐军士卒将自己的家属亲人的人头一一砍下后,堆叠在一起。

    他们愤怒哭喊,但回应他们的是一长串笑声。

    次日天色明亮,但是恐怖犹自没有过去。

    长安的夔国公府里,大门紧闭。府内奴婢仆人受到昨夜的惊吓,都是清醒过来。有那么一刻,他们以为外面的人马都要杀进来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不过是在门口转了个圈。绕了个弯罢了。

    重新见到长安城头上新生的太阳,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充满的欣喜。

    而府内,一名妇人抱着一名襁褓中的婴儿低声地哭着。而夔国公刘弘基背负双手站着,最后他摆了摆手,那妇人停止了哭泣,朝着他长长一拜,然后退出了屋子。

    刘弘基此刻拿起了镜子端视了自己一番,但仰天一声惨笑。

    “太子殿下。昨夜虽未派兵杀我,但是我刘弘基与李孝恭乃是世交,以他多疑的性子,怎么又会不怀疑我身上。可笑,可笑。什么辞官保命,妇人之见,只有我死了,我刘家才不会遭到灭门之祸。太子殿下连亲兄弟都可以杀的人,难道会对我心软吗?”

    刘弘基长笑一声。从墙壁的剑匣上取出利剑来,用手拂拭然后道“可惜,可惜,此剑新磨。竟是用我之人头第一个试剑!”

    说完刘弘基这位被李世民的少年之交,被誉为大唐名将,大唐开国功臣。李渊亲信的男子,用长剑一横在脖颈上一抹。

    随即鲜血长长喷溅。洒了满屋子都是。刘弘基脚步向后蹬了几步,目光中露出一抹欣然。似在赞着此剑‘好快’。

    太极宫早朝,李唐的大臣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朝,可以看出很多人昨夜都是没有睡好,脸上顶着黑眼圈。

    随即李世民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大殿之中。

    李世民对诸臣宣布道“昨夜叛乱平定,各位不必忧心。”

    随即生擒的李孝常,长孙安业,刘德裕,元弘善等人被李唐的禁军拖拉上殿,这些人都是穿着一身血衣,脸上伤痕累累,看得令人触目惊心。

    李世民当殿问道“孤素来待尔等不薄,尔等为何起事要杀孤。”

    李孝常惨笑道“王侯将相宁有种,这天下又不是你李家的,你这样连亲兄弟都能杀的人,也登得上太子之位,我们又为何不可。”

    李世民点点头,并没有动怒,反而道“骂得好!统统拖下去,在殿前杖毙!”

    说完李唐禁军将这些人统统拖拽而出,在大殿门前大唐百官的围观中,一一杖毙。

    大唐众官员看得噤若寒蝉,李世民却谈笑自如。

    随即刘弘基自杀而死的事,也是报上殿上,李世民想起二人的交情,只是轻轻道“可惜,弘基与孤是少年之交,若是能说明情由,未必不能免死罪,但是他既选择此路。孤也无话可说,让他的妻子扶他灵柩回老家安葬吧,对了,以国公的礼数,不可差了一点。”

    堂上大臣见连刘弘基都自杀了,与之交好的大臣都是纷纷感叹。此人乃是李唐名将,折了一人,也是少了一人,加上李孝恭被罢免兵权,李唐能战的名将也就更少了。

    庆州已是夜晚。

    庆州城外,火光四处,无数唐军士卒,举起火把登城厮杀。

    杨文干站立在城楼上,指挥士卒拼死反扑。

    昔日的袍泽厮杀在一处,大唐的精锐相互搏命,彼此的士卒虽是不愿意,但是在各自主帅的命令下,他们又不得不彼此交战。

    轰!

    一声巨响,庆州城城门终于被唐军的撞门车轰破,城外的唐军一涌冲入城门,城门后庆州军一点抵挡,根本是螳臂挡车。

    但是杨文干犹自在城头上喊着“杀,杀,杀到最后一人!”

    杨文干麾下的死士在听得杨文干的命令下,大吼一声率领城墙上的士卒,纷纷从马道上杀下,义无反顾地扑向了正在涌入唐军将士。

    顿时杨文干左右的城墙上一时候都是空了起来,只有他一人面色狰狞地犹自举剑大吼,左右士卒在他呼喝下都是冲到了城下,竭力阻拦唐军杀入。

    但是城门已破,杀入城中的唐军士卒犹如洪水决堤,其势不可阻挡。

    杨文干麾下将士的阻拦,犹如是一头快要溺死的鱼儿,最后那几下扑腾,虽是十分有力,但最后还是没有了生息。

    杨文干看着左右将士尽数战死在城下,回望着左右空荡荡地城墙,原来只剩下他一人。

    左右唐军士卒已是从马道上上来喊道“活抓此人,叙功三级!”

    “不,要将此人千刀万剐,这庆州城折了我们多少将士。”

    “要不是此人,我大唐将士,也不是死在这里三四千人,都是因为他,杀了他,为死去兄弟报仇!”

    杨文干听此哈哈一笑道“蠢材,李世民以为杀了我杨文干一人就行了吗?大唐完了,大唐完了!”

    说完杨文干登上城垛,然后纵身往城下一跳!(未完待续。。)

111 0401511119679

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卷东南(第一更)



    太极宫里。

    房玄龄对李世民道“太子殿下,杨文干之乱虽平,但我军却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杨文干穷兵黩武,庆州数百里经此一战已成焦土,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攻下庆州我们士卒折损伤亡也超过两千余人,纵胜也不足喜。”

    房玄龄又接着道“杨文干之乱,还令河西一片乱局,段德操乘势则是将驿站捣毁,封锁道路,断绝与朝廷来往,同时率军驻守各县,杨恭仁曾派人劝降,段德操则回答道,若是逼迫太甚,他则会直接降赵。”

    李世民问道“梁师都不可一点动静也没有吧。”

    “是的,梁师都此人最会狗仗人势,当初借着突厥之力,屡犯我边境,眼下又得了赵国支持,再度数犯我河西腹地,不过此人用兵倒是平平,降赵后几次劫掠都被侯君集击败,只要赵军不再河西增兵,我看河西应是无碍。”房玄龄回答道。

    李世民道“河西防务不可轻之,若无河西,陇右则不能定,若是陇右,川蜀,关中则不能安。李重九有十几万草原轻骑之利,随时可以南下,加上西突厥,吐谷浑之助,河西防线压力极大。”

    杜如晦回禀道“陛下,河西防线暂时还是无忧,柴绍,杨恭仁,杨师道都乃是我李唐的名将,河西还有我五万大军镇守,李重九就算有轻骑之利,但于攻坚也是无助。至于西突厥,吐谷浑更不用担心,这一次柴绍率一万轻骑直踏西域。西突厥,吐谷浑诸部望风披靡。获牛羊十余万,俘部众三万余。我大唐声威。足以令西域宵小胆寒。”

    李世民听了大为欣慰,虽是李孝恭,刘弘基不能用了,但关陇门阀以军功起家,名将层出不穷,而李唐十几年征战训练出来的精兵良将,也是十分能打的。这一次柴绍亲率一万骑,即横扫西域诸国,实是大涨李唐的声威。

    李世民道“这一次给与突厥。吐谷浑之打击已是足够,令柴绍与突厥,吐谷浑,签下城下之盟,之后回师河西。段德操此人有反骨,将来必是孤的心腹大患。”

    “诺!”

    “殿下,河南之战事也是十分不利。赵军徐世绩,单雄信两将,得势不饶人。继续猛攻河南,李靖已是撑不住,张公瑾秘奏李靖有退守秦岭,死守荆襄之念。”

    李世民听了没有说话。杜如晦这时候道“殿下。赵军横扫东南,林士弘败局已定,而高州总管冯盎。今年也是绝了对长安的进贡,不知是有自立之意。还是有意投降赵国,但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不利的消息。”

    听杜如晦这么说。李世民道“天下倾覆,连冯盎这等人都蠢蠢欲动,难道他想要当赵佗不成?这样的人,不必理会,岭南瘴重,民风颇顽,李重九能据之,也不能有之,给他去吧。我军就只要谨守荆襄,据长江上游之势即可保得川蜀无事,告诉李靖,河南战局由他一人决断,朕信他!”

    房玄龄,杜如晦听了都是面露喜色,李世民能放权给李靖,让他自决战事,显然是很有胆略的。毕竟现在河南之战局已十分糜烂,民心也是弃唐而向赵,如果现在李唐能壮士断腕,退保荆襄,仍不失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