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自创了“宇宙大将军”的名号,果真是威风八面,再也找不出更威风的名号了。
总而言之,不想做臣子,就不要打着活君主的名号做事,否则只能得国不正,让其他人也不再顾虑君臣纲纪,势力一大就不再愿意做权臣,而是直接掀起血腥政变,改朝换代。
于是摆在王琅面前的道路剩下两条,一,做权臣,但事后被狡兔死走狗烹也别怨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谁让你是臣?二,改朝换代做国君。
东汉自开国起便多灾多难,早先因为有几位贤明的君主临朝,大小灾难都能应对,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变成连高举尊汉旗帜的刘备每次与诸葛亮谈论,没有一次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地步。这才有了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起事之初,战火几乎燃遍了帝国每一个角落,连蜀中这样险阻封闭的地方都有道众起义。
黄巾军的主要成员是被盘剥逼迫得活不下去的底层农民,对这些人而言,除了宗教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起事,对汉室失望透顶也是原因之一。
紧接着爆发董卓之乱,山东诸侯联合讨董,无果而散,天下陷入诸侯林立,彼此厮杀的混乱局面。岌岌可危的汉室旗帜之所以仍能树立不倒,一是因为豪杰太多,哪个都不简单,缺乏一个远超出其余诸侯的绝对强者,二是因为有曹操扶持,借助曹操的才能与智慧站住脚跟,不然就靠献帝与献帝周围那些公卿的能力,汉室早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时代的洪流吞没了。
数遍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君主,没有一个是顺风顺水上位,全部是刀山血海、明枪暗箭中一路拼斗厮杀上来的,即位后或即位前所面临的情形比献帝艰难困顿的大有人在,照样能建立不世的功勋。献帝既然没有挽狂澜于跌倒的能力,便只能为桓帝、灵帝留下的烂摊子付出代价。父债子还,天经地义,怪只怪你有两个没事自毁长城的长辈。
王琅最初的想法是,如果献帝有李世民的才能,那么她就做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如果献帝有成王的仁德,能够保全权臣,那么她不介意做周公、召公。但从历史与她所见到的现实来看,献帝似乎两者皆无,那么她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道路。
但曹魏三代而亡的例子也证明了改朝换代是个技术活,连曹操这样聪明绝顶的人都无法完美解决,能够颠倒乾坤、把谋反篡权扭转成正义战争的姜尚又不在身边,王琅对此难免有些信心不足。
荀攸日前劝谏她注意“法令规矩”,君臣纲纪、上下尊卑不就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法令规矩?这是通过她一方面保护献帝,另一方面又弱化献帝存在的行为而隐约猜测到了她的心思所做出的谏言。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改朝换代这种一个不小心就身死族灭的事情总是要谨慎再谨慎,谋划再谋划的。如果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计划,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安安心心往做权臣的方向努力比较好。
然而,让王琅没想到的是,善于揣摩人心的董昭似乎很看好她,在单独请见的要求得到允许后,提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建议:“游说伏完、董承,封袁绍为大将军。”
王琅的心脏顿时狠狠跳动了一下。
游说天子近臣,封袁绍为大将军?
真是一条一石二鸟,不,是一石多鸟的奇计!
首先天子身边的公卿与将领都对坐拥强兵的荆州并不信赖,因为一直以来,年幼的天子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意义,朝政大事,一律由天子身边的公卿或是将领决定。这些人顾虑荆州地广境胜,一旦入朝,很容易和董卓一样掌控朝政,只要面子上做的不像董卓那么难看,天下人都只会争相称赞荆州忠心。那么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地位?
想要游说这些人再简单不过,告诉他们如果封赏袁绍为大将军,就可以拉到袁绍作为外援,则他们不用再担心荆州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还可以坐观袁绍与刘表争斗,收渔翁之利。他们一定会同意,并游说献帝同意。
其次袁绍这个人的性格她已经通过史书与这些年亲眼见证的一切有了清晰了解,知道袁绍性格自矜,喜欢沽名钓誉,根本无法抗拒“大将军”这个人臣最高职位,事情能成是肯定的。
但袁绍对天子有何功劳,竟然能够被封为大将军?
诏书一下,则天下皆知天子不信任对迎立自己有功,诸侯中唯一来朝见上贡皇室的荆州,而只要实力强大,就可以被封赏大将军的尊荣。如此赏罚不分、自毁纲纪的乱命一下,汉室的最后一点尊严大概也彻底荡尽,不会再有人拿汉室当一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这条乱命贬荆州而抬袁绍,则天下皆知荆州蒙受不公待遇,乱命不可能出自荆州之手。于是荆州成了遭受委屈的一方,天子成了行为无道的一方。各地诸侯各怀异心,历史上的袁术更于明年称帝,对这样的事情只会乐见其成,袁绍此时无胆量称帝,但暗暗助长流言的滋生,宣扬天子的无道肯定也很乐意做。
唯一一个拿不准会有什么反应的势力是曹操,可曹操陷于兖州、徐州,尚未完全脱身,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王琅也不怕他。
所以,这是最后一次试探。
如果天子被近臣说服,下达这条诏令,王琅就再也没有任何顾虑;如果天子对荆州有义,拒绝封袁绍为大将军,那么她就甘愿做权臣,为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而努力。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贾诩陆逊~
这次真的是真的_(:з」∠)_
第61章 陆氏叔侄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管子》
◇
兴平元年;袁术准备进攻徐州,要求庐江郡太守陆康提供三万斛米;陆康不给。袁术大怒;派孙策前去进攻陆康。陆康率领军队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听到消息以后全部返回庐江,乘夜攀爬城墙;到城中帮助守卫家乡;报答陆康的恩情。
陆康一直坚守了两年,庐江才陷落,之后月余,陆康病逝,时年七十岁。陆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者将近一半。
陆议十岁丧父,跟随从祖父陆j□j活,在其任所庐江读书。袁术唆使孙策进攻庐江,陆康提前将陆议与幼子陆绩等亲属送往老家吴郡。陆议虽然比陆绩小了一辈,年龄却长于陆绩数岁,庐江失陷,陆康病逝,陆绩才刚满八岁,年仅十二岁的陆议便担起支撑家族的责任,为陆家纲纪门户。'1'
“伯言,我们终于是同砚了。”'2'
现在是建安元年,陆绩十岁,堪堪到达学业堂的入学年龄。
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其中又以顾、陆两家为首,世代通好。孙策攻陷庐江,陆氏宗族死者近半,两家结下死仇,若非别无选择,陆氏并不愿意归顺孙策。与陆家亲近的顾雍于是前往劝说陆议,效仿颍川荀氏的做法,狡兔三窟,分散风险。
颍川荀氏最出众的三人,荀彧投兖州曹操,荀谌投冀州袁绍,荀攸投王琅,三者虽为近亲,但各为其主。而因为三人分别投靠目前势力最大的三方,无论哪一方取得最终势力,荀氏的地位都可以保全,这也是当时世家分散风险的常见做法,比如诸葛氏的诸葛玄带着诸葛亮一起投奔荆州,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则留在江东,各方诸侯对此不以为怪,非常宽容。只不过一般世家没有那么多优秀人才可以分散,只能看准目标下注,把自家最优秀的子弟派往己方最看好的诸侯。
顾雍年幼时师从蔡邕,深受蔡邕喜爱,将自己的名送给了顾雍,也就是与“邕”同音的“雍”。蔡邕如今客居荆州、占荆州学界的泰斗地位。顾雍因此劝陆议带陆绩离开江东,投奔蔡邕,其余族人托付给陆俊、陆尚,顾家也会从旁帮扶照看。这样陆家与孙氏有深仇的一支分到荆州,仇恨较浅的一支留在江东,相互呼应,分散风险。
陆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接受顾雍的好意。
陆家是吴郡四姓之一,在当地名望极高。孙策要平定江东,安抚江东人心,必然要与陆氏修好。如果陆氏不再强硬,再有顾氏从中斡旋,双方应该可以共处。但孙、陆两家毕竟结下血海深仇,自己带着从祖父陆康的幼子陆绩投奔荆州则不失为一条两全之法。
首先荆州富足稳定,荆州牧刘表在境内爱民养士,兴办学校,襄阳城外的学业堂更是洛阳太学被毁之后的最大官学,各地士子慕名求学者不计其数。自己与阿绩年龄尚少,如果能在学风蔚然的学业堂进学,自然大有裨益。昔日孟母三次搬迁,不就是为了让小孟子能够在一个好环境中生活吗?
其次刘表不热心武事,却有一个明主之姿的厉害女儿,官至平南将军,施政、治军皆能,在荆州大得人心,仅凭一郡之力便轻轻巧巧取下有天险地形作为屏障的益州,领兵以来尚无败绩,南阳名士如韩暨,颍川名士如赵俨、杜袭,亦皆归心于之,为之效力。更为重要的是,刘表喜欢任用襄阳本土士人,平南却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路子,所启用如魏延、杜畿、徐庶,要么拔于行伍,要么举于寒微,都能得到重用,各展才华,这份识人之明与用人魄力当真令天下士人为之神往。
最有意思的是,收取益州、颍川、汝南之后,平南连粮草也不需要借助荆州,只利用荆州作为转运中介。现在荆州西部是已经平定的益州,南部是掀不起风浪的贫瘠交州,东部是平南掌控的颍川、汝南,北部有平南在南阳顶着,州牧刘表又善于安抚百姓,喜欢厚遇士人,荆州便成为天下人心目中最安全稳定的神仙乐土,汇聚了一大批为躲避战火前来避难的士人百姓。
而如果想要博取功名,建功立业,直接北上投靠与荆州一脉相承的平西就好,完全不需要承担任何指责。刘表在襄阳倾注大量心血筹办的学业堂便是一座沟通襄阳、南阳两地的桥梁,很多士子都是打着先在襄阳求学,再到南阳做官的心思拜入学业堂进学。平南也会不定期到学业堂拜访,打听学业堂中的出色士子,发出邀请,当真应了学而优则仕这句古话。
所以,投奔荆州,退可以安享富足和平,进可以施展才华抱负,况且时下士人都有外出游学的习惯,如果能拜在当世大儒蔡邕门下,得到他的赞许,立刻声望百倍,脱胎换骨,成为州郡皆知的名士。
自己在读书上的天分不差,经纶事务更有心德,可以在襄阳进学一段时间后设法投奔南阳,建功立业,振兴家声。
阿绩年龄虽小,聪明孝顺的天性已经得到显露。当年袁、陆两家尚未交恶之时,六岁的阿绩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在席上招待客人的橘子舍不得吃完,在怀中藏了三枚,临行告辞、躬身行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阿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想要带回去送给母亲品尝。”令袁术惊奇不已,与北海孔融四岁让梨一起传为佳话。
自己和阿绩一起读书,知道阿绩阅读广博,对星历算数天赋极高,适合留在襄阳治学。
主意已定,陆议又向顾雍请教刘表、蔡邕、平南的性格,请他提点自己行事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顾雍显然早有准备,告诉他大可安心:“刘牧清流儒士,看重经学礼仪,尤其重《易》。阿绩有姿容风仪,又有孝顺父母的名声,所学所长,皆为刘牧所喜,必得重视。蔡公喜爱奖掖晚辈,提携后进,以伯言之才学人品,前往依之,亦有所得。平南明主之姿,知人善任,推心置腹,只要有真才实学,不愁她不重视。”
吴郡四姓,同气连枝,陆议、陆绩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对顾氏也有好处,这也是顾雍尽力促成的原因之一。
实际情况一如顾雍所料。以游学名义来到襄阳后,他拜在蔡邕门下学习,阿绩被刘表收入门墙,亲自教导,襄阳人认为他有孔融、荀悦的早慧与天分,啧啧称奇。
学业堂大儒云集,名士荟萃,师长一般都鼓励自家弟子到学业堂旁听其它大儒讲课,他是两年前得到入学业堂的资格,今年阿绩也到年龄,可以入学业堂了。
“公纪这般高兴,应当不止是为了入学业堂罢。交了新朋友?”
有刘表为师,入学业堂只是时间问题,没什么可稀奇的,陆议知道一定有别的原因。
“伯言料事如神。庞德公之侄庞统庞士元,伯言可曾听闻?”
庞德公,襄阳人,刘表数次邀请他出仕做官,皆推辞不就。家住岘山之南,与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是荆州有名的隐士。
陆议在蔡邕门下两年,一方面是读书进学,一方面是积攒人脉,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德公重之,孔明友之,名虽未显,料来不差。”
陆绩有些惊讶地“咦”了一声,奇道:“诸葛孔明与其为友么?我却不知。”
在学业堂求学的士子有数百,各有各的小圈子,其中最出名、最顶尖的,要数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公威、崔州平组成的朋友圈。虽然徐庶、石韬均在南阳出仕,离开学业堂数年,但这反倒令留下的几人声名更震。
诸葛亮是这个小圈子中的魁首人物,在王琅手下屡次建功、深受信任的徐庶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因为不与俗人来往,不喜出风头的原因,一般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声,但对跟随刘表进学两年的陆绩而言,诸葛亮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了。
陆议笑了笑,一派清雅:“岂能以友人为自己显名?”
陆绩也是一笑:“士元外质内傲,确实不是这类人。”
顺着这个话题,叔侄两人一边谈些见闻,一边在熙熙攘攘的襄阳城散步,出众的容姿风仪引来路人频频驻足回望。
“听说刘小镇南已经稳定关中局势,正在安排关中百姓回迁。”
镇南将军是王琅现在的将军官号,但她的父亲刘表先前担任过这一职位,荆州人因此在镇南之前加了一个小字,以示区别。
陆议对此事一直关注,了解得反倒比师从州牧刘表的陆绩更清晰些:
“不闻王仲宣的《关中行》么?如今的长安白骨遍野,几成死地,将军担心贸然迁徙会引起疫情爆发,特意发书赵伯然,让他延请涅阳张仲景前往关中相见,咨询防疫之事。‘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张仲景建议避开冬、春二季,最好能在夏季完成迁移,避寒取暖的屋舍、柴薪、药物也要备齐,因此目前还只在筹备阶段。”
与吴郡毗邻的会稽郡常常是疫情爆发的重灾区,陆绩虽然没有经历过大疫,但也从父亲陆康以及一些年老的族人处听说过当时的惨象,不由悚然动容:
“会发疫么?”
“这等事只有上天方知,将军未雨绸缪而已。”看陆绩仍在蹙眉,陆议心思微转,改说起学业堂的一桩逸事,“将军日前遣人请孔明出山,孔明以学业未精为由婉拒了。”
听他提起此事,陆绩忍不住莞尔笑了:“是因为《钱荒论》么?”
陆议微微点头,也是一笑:“正是《钱荒论》惹的祸。”
作者有话要说: 【注1】陆逊本名陆议,改名时间未知,推测晚于夷陵之战后。
【注2】《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同窗的说法见于宋朝,汉朝尚无。
陆家叔侄一起出,于是贾诩只能和法正一起出了_(:з」∠)_
第62章 通货膨胀
事情要从五铢钱开始说起。
这是一种汉武帝时期铸造的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表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在中原地区发行以来,一直沿用到唐朝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