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信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信帝国-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十八瓦特!”禹志泽不愧为禹志泽,姜新圩经过了多次测量才得出的数据,不想他却思考不到三秒就说出了具体数据。说完,他问道,“你问这些干什么,考我啊?”

    姜新圩没有回答他,继续问道:“假设我们的天线以八十五瓦的功率全向发射,我们的发射台需要离地面多高才不会对普通民用无线电接收设备产生干扰?我们的发射台需要离广播电台、民航机场多远才不会产生干扰?”

    禹志泽越发狐疑,但依然说道:“你得先告诉我你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等到姜新圩将无线寻呼发射系统所采用的频率是160兆之后,禹志泽也是张口就回答了姜新圩的问题。

    姜新圩不等对方发问,又问道:“禹厂长,你们工厂想你这样能张口就能回答问题的有多少?”

    禹志泽说道:“不少于十个。”

    姜新圩又问道:“跟你技术水平差不多的人有几个?”

    禹志泽回答道:“应该有两个,算是三个吧,有一个去年因为让儿子代岗提前两年退休了。……,你到底什么意思?我可告诉你,刚才我所说的话已经多少涉及到工厂的秘密了,涉及到军方的秘密了,如果不是上级早已经决定将我们工厂转为民用,我是不会回答你问题的,回答了我就在犯错误。”

    姜新圩笑了笑,走到一边,将刚刚做了试验的设备指给禹志泽看,说道:“这就是我希望你们帮我生产,帮我安装的设备,它叫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包括主机和天馈线系统。现在主机方面我们已经找到了人,但天馈线方面却只能依靠你们了。

    ……,你放心,这套设备所产生的利润绝对远远超过电话机的。而且,电话机你们只能赚到组装的手工费,而这套系统你们不但可以赚取组装费,还能赚取制造利润、组装利润,也能赚取一部分发射台的建设工程利润。你说,你喜欢哪一样?”

    禹志泽看了看姜新圩,又看了看设备,不相信地问道:“这玩意有多少人买?”

    姜新圩自信地说道:“开始每一年可能只有上百套,但两年后绝对会上千套。”

    “单价?”他走近摸了一下机壳。

    姜新圩说道:“每套暂定二十五万。”

    “什么?”禹志泽脱口说道,“这么贵?有人会要吗?一百套可是二千多万元……”

    姜新圩说道:“这是刚生产出来的,就已经被我推销出去了。我现在的目的就是将它们建成一个样板工程,无论是信号稳定度、信噪比,还是管理功能,我都有信心超过国外的同类产品,可以保持比他们的设备至少超前一代。”

    禹志泽不知道超前一代是什么概念,他也不想了解这些,他唯一想了解的就是这东西真的有人买吗?只要有人买就行!

    因为姜新圩给他安排了新的活计,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产品是否真的给自己工厂带来多少效益,但只要有订单有业务,内心的怒气自然就消散了很多。他开始心平气和地跟姜新圩一起探讨起有关射频电路和天馈线的技术问题,开始讨论生产天线、馈线的具体计划安排……

    (感谢赫赫威龙、鉛筆小新、半仙和尚的打赏,感谢sunny54、zm2003、天然丝绸、者行孙、河马象、飞翔煌煌、sstar…xh、毕玉麟、谁点绛唇、袅袅无言、jack125308、守爱寒号鸟、牧野风、胖子70、苦竹笙、oasis1986等书友的月票(名单有点长,担心收费,在此再次感谢其余投了月票的书友),求6月的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

第193章 发射台动工() 
讨论的时候,姜新圩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从弗兰克尔他们的家族公司引入无线电技术:意大利埃特纳通信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载波机厂家,而载波机包括有线载波和无线载波,他们在无线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706厂是无线电专业通信厂家,在无线电通信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丰富经验,如果将他们两者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大大提高706厂的技术水平,甚至将来能解决在移动手机方面的天馈线问题?

    姜新圩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他这个想法一产生,就对禹志泽问道:“禹厂长,你们工厂啥时候正式退出军工企业?”

    禹志泽反问道:“什么意思?”

    姜新圩说道:“我想介绍国外一家无线电企业跟你们进行技术合作。可如果你们是军工企业,双方的合作就会存在很多变数,我担心西方国家的企业会顾虑重重,即使他们不在乎,其他某些敏感过度的国家也许会插手反对,这样的话会影响我们引进迫切需要的高技术、高科技。”

    没办法,谁叫我国和西方国家不是一个阵营呢。

    禹志泽尴尬地说道:“其实上级一直在催我们进行转职,要我们尽快办好相关隶属关系,可……可我们都有顾虑,一直都在顶着不办。”

    姜新圩笑道:“还不是怕丢掉了大铁锅,没有了大锅饭可吃吧。我告诉你,军转民是大势所趋,不是你们顶着不办就能留在那里的。再说,留在里面有什么用?现在你们的工资收入也许比地方企业的高,待遇比地方企业的好,但如果你们不早点为自己筹划的话。到时候上级没有钱给你们,而你们又没有从市场上捞到钱,工厂岂不会垮掉?”

    禹志泽说道:“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职工们在军工厂里干了一辈子,早就习惯了业务由上级给,产品由上级拉走。哪里愿意过忐忑不安的日子,哪里愿意自己去找业务啊。……,不过,这次有了你们给的电话机组装订单,我们悬着的心一下放下了大半,职工们也开始不再那么反感军转民了。”

    姜新圩说道:“说来说去,还不是你们当领导的害怕?男子汉大丈夫的,有点胆量好不好?明知道留在军工厂序列里难熬,也熬不下去。终究会被转出来,还在做徒劳地挣扎,有意思吗?”

    禹志泽脸色通红,说道:“别说了,我回去就召开会议,把你这里的情况说一说,把大道理跟他们讲一讲,我相信他们会转过弯来的……”

    姜新圩说道:“别说别人。主要是你。你这个当头的真要破釜沉舟,什么都好办。我这里已经给了你们五万台的组装业务。足够你们很滋润地活上一段时间,工厂的工人多少吃了一下定心丸吧?禹厂长,你霸气一点,问题不就解决了?……,要不我跟你配合一下?”

    禹志泽连忙问道:“怎么配合?”

    姜新圩说道:“很简单,我就说我们公司是外资公司。美国老板不愿意跟有军工厂合作,只有你们转为民用企业,我们的合作才可能进行。我先假装把电话机的业务收回来,暂不交给你们,从而逼其他人不得不答应。怎么样?……,或者告诉你们工厂的人,只要有其他民用企业提出帮我们组装,我们就从你们这里扣除订单,将这些扣出来的订单转移到其他企业去……”

    禹志泽立马反对道:“不行!绝对不行!你们扣掉我们五万台就已经让我们全厂职工都炸开锅了,他们都在骂我们当领导的没有鸟用,你要再把我们的订单给拿走,我还活不活?不要你搞这种配合,谁知道到时候你是真的玩还是假的玩,我可不上这个当!”

    姜新圩笑道:“我不是吓一吓你手下的干部职工吗,你担心什么?……,既然你自己来,那你就快一点了结这件事。我可不想你们这个技术力量这么强的工厂将来一直干一些组装方面的低技术活,而是应该跟着我一起发展,成为一家让人不得不重视的高科技企业,成为无线电领域的霸主。”

    禹志泽早过了容易激动的年龄,但听了姜新圩的话,他内心还是有着一丝触动,其实只要不是七十岁八十岁,谁不想做出一番事业,谁不想被人瞩目?现在姜新圩有产品摆在这里,自己只要跟上他的步伐,或许真能成功,这可比自己漫无目的地乱窜好多了,而且姜新圩刚才还说将介绍外国的厂家跟自己工厂进行技术合作,这种就算将来不能成功,并没有获得多少技术,但对自己这个厂长而言也是一件政绩,彰显自己在锐意改革。

    见禹志泽心动了,姜新圩趁热打铁地将寻呼机的作用和前景再诉说了一番,让他深信寻呼机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会进入千家万户。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势必为很多单位、公司所抢购,肯定会供不应求。

    为了说明自己设备的先进性,姜新圩还将目前国际上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说明自己设备绝对能竞争过国外的竞争者,即使国内没有保护措施。

    禹志泽还真的听进去了,也越来越认同姜新圩的说法: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市场前景广阔,是一个绝对有生命力的产品。

    实际上,禹志泽也知道,国内不可能对电信设备市场没有保护措施,现在国家还没有完成入关谈判,对国外电信设备进入国内设立了不少的门槛,与所有国家一样,国内的产业政策也是鼓励和保护自己企业的,即使姜新圩说的先进性不存在,就算水平差不多甚至还差一些,自己公司生产的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也能在国内畅销。

    或许,按照姜新圩的说法,这种设备还能销往国外呢,可以为国家赚取外汇。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禹志泽这一步就更加走对了!

    当然,姜新圩所说的所谓先进性和对国外产品的评价,都是借口是曾禾涛委托外国调查公司调研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自己脑海里的记忆。实际上,姜新圩多虑了,禹志泽根本没有怀疑所说的,在他看来姜新圩能够设计出这套系统,肯定是“借鉴”了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否则根本生产不出来。既然他连先进技术都有本事借鉴到,了解国外同类产品的现状也是必然的,国外老板想在国内发财,不可能不对竞争产品和竞争厂家进行调研。

    很快,两人就达成了共识:706厂尽快从军工厂转化为民用企业,并全力以赴支持姜新圩的新产品;由飞讯公司出钱,由706厂组织精兵强将组建一个无线电产品研发小组,专门研究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天线系统,尽可能将附件、辅件进行国产化,同时逐步进行主要部件、重要部件的自产化,替代进口部件。

    ……

    第三天姜新圩、禹志泽和706厂的另一个专家一起前往伊阳市,在这里汇合了明东乡的曹厂长以及他带来的具有高空作业资格证的工人,也汇合了刚刚办完辞职手续前来的郭倩、朱建华。

    自从矿里原来的人工交换机换上了程控交换机后,她和朱建华基本就无事可做,只要保持原来进行外线维修的技术员就行,加上郭倩的父亲是煤矿的矿长,她们两人的辞职自然很简单,而且他们两人还是办的停薪留职,别人也许需要一周半个月才能办好的事情,她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大家碰面后,没有太多的寒暄就一起去了市政府。

    市长彭铭不但重视市政府开通bp机的时候,更重视姜新圩,他安排了他的秘书孙明亭亲自协助姜新圩他们进行工程前的相关协调工作,将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汪玉盛——也就是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建设负责人和联系人——介绍给了姜新圩,并对汪玉盛强调了市长对此工程的关心:市长要求他全力以赴支持和配合姜新圩同志的工作。

    有了市长的关照,不但市政府这边对此事重视,市公安局那边也一样重视异常,他们安排的联系人和负责人竟然是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华丹明。

    正因为用户重视,姜新圩他们安装发射台的进展非常迅速,无论是机房的安排、电源的提供、发射塔场地的选择等等,都非常顺利。加上706厂和明东乡水泥电杆厂都希望今后能获得更多的业务,他们也异常地努力,加班加点、精益求精,整个安装过程都出乎姜新圩的意料。

    姜新圩反倒成了一个最闲的人,因为天线安装啥的他并不是内行,本着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的原则,他没有到天线安装现场指手划脚,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技术要求后,就呆在市政府提供的机房对郭倩、朱建华进行突击培训,讲解无线寻呼原理,特别是讲解寻呼中心的逻辑结构,控制中心的数据流程、操作系统、程序结构,讲解各部件的功能……

    (求推荐,求月票)(未完待续。。)

    。。。

第194章 上门抢人() 
想短时间内让他们两个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是不现实的,姜新圩只希望他们能对寻呼发射系统有一个比较专业性的了解,能够熟悉寻呼中心的操作规程,能够熟悉地操作控制中心的设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他们能够处理一些简单故障,对于复杂的故障即使处理不了,他也希望他们能够用简单而准确地语言给自己说清楚,自己大多数时候都能借助电话来指导他们进行故障处理。

    不错,姜新圩的打算就是暂时只把他们当设备维护人员来要求,不求他们一下子能成为开发人员。他也不迫切需要他们花太多的精力用在这种过渡性设备的研发上。这种设备用不了十年就会逐步淘汰,将会被手机所取代,没有太多开发的价值。

    姜新圩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注意了这一点,他采取的是模块化、阶段性的设计。

    他将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技术简单地分为两代,第一代——就是现在他所推出的——只比当前国际上所用的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先进三到五年,在功能上留足了下一代足够扩充的空间。

    而第二代几乎就是参照上辈子最后出现的先进无线寻呼发射系统设计的,也就是那那些预留的功能扩充完整就行了。特别是软件方面,他都已经编写好了新的程序,到时候等其他竞争厂商的系统赶上或快要赶上来的时候,他只需将原来的低版本软件进行格式化,将新的软件灌进系统就行。

    也就是说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研发已经被他一个人完成,他参照上辈子无线寻呼的发展,已经把无线寻呼的主要功能都已经开发出来了,不再需要其他人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至于706厂那个科研小组的作用并不是为无线寻呼发射系统进行升级用的。而是研究如何提高设备国产化率与降低成本,如何优化天线系统,同时在他的帮助下跟踪并研发将来的移动手机基站的天线发射系统……

    706厂禹志泽等专家的真正使命是为移动手机做技术储备,现在只不过是练练手。

    姜新圩给郭倩、朱建华暂时的定位就是熟悉控制台的操作,处理简单的故障,帮客户培训寻呼小姐。仅此而已。

    这天下午,姜新圩正在市政府机房里辅导郭倩、朱建华学习操作系统的程序结构时,汪玉盛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后面一个人姜新圩认识,他是邮电器材公司的顾长风,可走在汪玉盛和顾长风中间的人,姜新圩却没见过。

    汪玉盛笑着介绍道:“姜总,这位是伊阳市电信局的局长许东凯许局长。这位是……”

    正要介绍顾长风,不想顾长风却笑着说道:“汪主任,你就不必介绍了。他是我现在的老板,也是我们邮电器材公司的恩主,是他们提供了我们新式电话机组装的订单。”

    姜新圩连忙伸出双手,握着许东凯的手说道:“许局长,你好。欢迎你来我们机房参观指导。”

    许东凯笑着说道:“姜新圩,真是久闻其名啊,今天才第一次看到你本人。……,我原来还想先把你安排在邮电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