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师长听取报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愚蠢的参谋在开口说话的时候,首先说的是“突尼亚有几颗炮弹打了过来……”,这话让心里本来一惊的师长气不打一处来。
几颗炮弹算鸟事?一个堂堂的师长怎么可能处理这种小事?
其实,就是师长真的专心处理这事,他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巡航导弹,一时间也绝对想不出马上逃离的办法,其结果跟现在差不多,只不过是让他多死几个脑细胞而已。他想出的办法肯定与极大多数人想出的办法差不多:“集中防空武器全力对付来侵的敌机!”
如果防空武器能轻易打下它们,它们就不叫巡航导弹了。
巡航导弹之所以在前世会大放异彩,姜新圩之所以对它推崇备至,是由它的性能决定的,因为它的弹体体积小,比飞机的副油箱还小得多,更比飞机的体积小得多。因为体积小,它在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反射面积就非常小,如果雷达观测人员不仔细又仔细地盯着屏幕,很容易放过它们。
它们最独特且最厉害的本事是贴地飞行。贴地飞行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相比飞机而言确实是飞行高度很低。雷达发射波混杂在复杂的地面回波中,哪怕是安装在美国最先进预警机上最先进的雷达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探测。
即使有雷达探测到了正在飞行的巡航导弹,前世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击落。巡航导弹在飞行中,使用的是小型涡扇发动机,所发出的红外信号特征远远低于飞机,拦截导弹的红外线导引头很难从地面复杂的红外辐射波中识别和锁定这些幽灵,转眼间就失去了它们的踪影。
很多时候,都是靠地面人员目测来发现它们: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白天能看见它们的身躯,晚上能看见它们尾部喷出的尾焰。
能够被地面人员目光看到,说明距离很近,到了这个距离,被打击一方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它们进行拦截,采取的办法依然只有逃跑和躲藏。
就在副师长紧急思考的时候,那枚飞向这里的“黑电”巡航导弹已经离这里不到三公里的距离了。按照设定程序,它迅速爬高,在达到指定高度后再调整方向再俯冲轰炸目标。虽然地面没有拦截的炮火,但导弹依然按照计算机设定的程序开始进行蛇形机动,朝着那栋目标大楼冲来。
第1110章;利剑出鞘(3)()
无论是不知情的利比非亚军师长还是来自首都的高级将领,或者是知道情况的副师长、通信参谋,都不知道死神已经来临。寒暄的还在寒暄,思考的还在思考,还在热情接待地接待法国高级军事顾问
这里的巡航导弹还没有落地,其他三个距离近的目标却已经接受了高科技武器的洗礼。
首先遭受打击的是安置在前线的利比非亚军炮兵阵地附近的炮兵指挥所。
这个指挥所属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房子一边建在石子地上一边建在悬崖下,利用一块突出的巨石当房顶,使得这个指挥所即明亮又安全。
在这里工作,不说突尼亚的炮弹很难打中,按弹道飞来的炮弹不是被前面的山体挡住就是会飞入指挥所南面的山沟里。就算打中了,炮弹也会被那块巨大的石头接住,指挥所里面最多承受一下巨响或扬起的灰尘而已。
因为没有过多的掩饰,这个指挥所位置早已经暴露在突尼亚侦察兵眼里,但里面的利比非亚军军官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仗着突尼亚的炮弹打不到他们而依然在这里工作着,一道道命令依然从这里发出,只是在周围加强了警戒而已。除非突尼亚的军队发起大规模进攻,否则这里都是安全的,小股的偷袭部队根本无法攻进来。
呆在这里既便于靠前指挥,又能鼓舞士兵的士气。
但是,今天他们倒霉了。
一个在山顶值守的利比非亚军士兵吃惊地看着一颗奇怪的炮弹先斜着如直线上升然后斜着向下冲,如果做抛物线运动的炮弹完全不同,特别是下降到离山顶两百多米高度时,它竟然左右乱动起来,因为速度太快,他根本看不出那是蛇形动作,只知道它突然左一下又突然右一下,而且运动的幅度也是乱七八糟的,一会儿偏转好远,一会儿只是稍微窜一下又跑向另一个方向,
总之,导弹的位置和前进方向根本无法预料。
他仅仅来得及打上一枪以报警,那奇怪的炮弹就如长了眼睛一般顺着山脊飞过去,冲过指挥所所在位置。就在这个士兵为此庆幸的时候,它竟然拐了一个弯,直奔指挥所,以极快的速度穿进帐篷,一下没有了踪影,只留下发动机喷射在空中的那一丝丝淡淡的烟雾
此时,炮兵指挥所的一个军官正在接听前沿观察位的部下打来的电话。听到那些士兵报告说突尼亚突然发射了四颗炮弹过来。还说它们的弹道很奇怪,并且只往后飞,没有如以前那样落在边境线附近。
这个军官跟利比非亚军那个师长一样破口大骂手下士兵大惊小怪。
但是,他的骂声还没有落,一股巨大的气浪就把他连同电话机、办公桌以及身边的其他军人一起吹离了地面,锐利的弹片更将他们的身体划成了碎片
在山头警戒的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指挥所突然猛烈地喷出一股巨大的浓烟,飞溅出无数的碎片和人体的肢体。
他的排长刚欲冲过来询问他为什么开枪,却被大地的抖动甩起,一下摔进了旁边的坑里,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接着就是令人心颤的哭叫声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坑,而是他们自己精心设置的陷阱,是为了防止突尼亚特工或侦察兵夜里偷袭而设置的,里面插满了尖锐的铁钉、碎玻璃。
铁钉和碎玻璃的尖端上还抹了辣椒水等刺激性的东西,为的就是让敌人被刺中后发出尖叫,既可以威慑敌人的同伙,让他们心惊胆颤,又能提醒守军。
现在这一切都用在了他自己身上,可怜的排长被自己带领手下布置的陷阱坑害,一点也没有后悔的心理。因为他来不及后悔,太痛了,痛得完全不能忍受,连哭都不成调,哪有时间后悔自己害自己?
只不过他应该也庆幸他的惨叫并没有让他的同伴感到羞愧,临死前也没有人讥笑他受不了痛而惨叫而哭泣,因为其他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被指挥所的爆炸所吸引。
看着冲天而起的火光和烟雾,士兵们心里一阵阵发冷,身体也一阵阵颤抖:那可是他们就算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好的目标啊。这下怎么办?他们全完了!
没有人回答他们,也没有人可怜他们,因为现在比他们还倒霉的人多的是。
第二个接受巡航导弹光顾的是利比非亚军一个重要的通信站。
此时,通信站里正一遍忙碌。因为利比非亚军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收复被突尼亚的军队占领的天圣山,通信任务一下子多了很多,特别是突尼亚刚才发射来的四枚特殊的“炮弹”,更让这里犹如沸腾的锅,工作人员不断将各种通信电路接通,让各方迅速交流。
除了那些关键位置严阵以待的卫兵,里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特别是那些军官,连嗓子都喊哑了,但依然在指挥手下人上传下达。
发电机房那两台一主一备的大型发电机正突突突地运转着,为各种设备提供电力。电报房里嘀嘀嘀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电报纸不断传进传出。从放大器里传出来的电信号顺着馈线进入硕大的天线然后射入天空
此时,这里的人都没有发现一枚“黑电”巡航导弹从天空从天而降,用亚音速的速度直指电报房房顶。坚硬的弹头如撕纸一般撕开了房子的天花板,高速穿过两层的军官宿舍再将地板穿破,露出了铮亮的头部
机房里无数的人被房屋的剧烈震动抛到了地板上,看着破顶而出的弹头,一个个忘记了思考,只有那一双双眼睛露出的惊惧才显示这些人是活人。
“轰!”导弹没有让房子里所有人失望,弹头钻出不到半尺就轰然爆炸,将房子里的人扫荡得干干净净,一具具鲜活的生命体在这一瞬间变成了血雾、碎肉,连同房屋炸飞时的砖头、水泥碎片飞向四面八方。
第1111章;一个个消灭()
不得不说贺晓初他们选的这个时间很歹毒。
这个时间正是所有单位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刻,也是工作人员最多的时刻。
仅仅一枚巡航导弹就把这里几乎全部技术人员和军官全部给炸死了,除了远处值守的哨兵被灰尘和瓦砾淹没外,这里的活人连同机房一起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整个通信站只剩下两台发电机依然在工作,依然平稳地发出突突突的声音……
发电机输出的电力在电报房的废墟处冒出一朵朵灿烂的电火花,引燃了那些飘荡在附近的电报纸或破碎的衣服。
很快,废墟上冒出滚滚浓烟,远处几座高大的天线也受到了波及,有的拦腰折断,有的歪斜着,有的摇摇欲坠……
按距离远近,第三个接受“黑电”巡航导弹打击的则是飞鹰溪旁边的弹药库。
打击飞鹰溪弹药库的巡航导弹可就没有前面那两枚导弹这么幸运了。
虽然这个地方贺晓初等人花费的精力最多,为了弄清楚山洞的洞口位置,为了确定打击方法,几个专家和军人为此研究了好久,但因为特殊的地形让第一枚巡航导弹劳而无功。
虽然有军官将洞口的位置说的清清楚楚,专家们又是对照地图,又是描绘图纸,力求让导弹从洞口穿进去,将山洞里的武器全部炸掉。
但是,他们想的再多,把情况预计到再充分,也没有预料到出现突然情况:当“黑电”巡航导弹从高空俯冲下来,对准弹药库前面的山谷快速飞行,就在它穿过这段山谷而射向洞口的时候,却遇到了一辆大型吊车正好从山洞里面驶了出来。
笨重庞大的吊车一下将洞口遮掉了近二分之一的面积。
特别是当司机看到“炮弹”朝他飞来时,一时间吓得惊慌失措,手脚乱动,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根操纵杆,将吊车本来平放的吊臂举起来,一下把山洞大门的空间压缩得更小了。
俯冲下来的巡航导弹正好击中在吊车的驾驶室里,发生了剧烈爆炸。
笨重的吊车固然被炸成了碎片,那倒霉的司机直接被高温焰火蒸发而尸骨无存,但这枚巡航导弹的作用也仅限如此,爆炸波及的不过是附近的几个工人和机箱子武器配件,以及洞口燃起了熊熊烈火,洞内洞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因为巡航导弹的速度太快,没有多少人看见了巡航导弹的身影,更没有几个人明白发生了什么,很多人只听到了刺耳的尖啸声。
特别是呆在洞里的人更是不知道外面的情形,还以为是吊车司机或者谁不小心操作,发生了撞击事件,继而引爆了弹药。
在为受难者悲哀或者狂骂肇事者的同时,训练有素的他们立即按照操作规程开始了救火。
洞里洞外都是拿着灭火器的人,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向火焰,将二氧化碳泡沫喷向熊熊的烈火,有人则背着受波及的受伤者快速撤离。
山顶上少数几个看清了导弹身影的官兵呆若木鸡,实在不明白那炮弹为什么竟然在空中俯冲拐弯,为什么它能在又摇又摆的情况还知道扑向仓库的洞口:难道炮弹里面有人?不可能啊,那么小的体积,人怎么藏进去?
因为看到了“炮弹”后面的尾焰,有人说那是火箭弹。
只有个别见多识广的军官立马猜出那是导弹,能够智能运行。这种导弹虽然没见过,但肯定是一种比防空导弹和线控反坦克导弹更牛的新导弹。
对于这种导弹,防守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对付,只好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最后一个接受导弹攻击的自然是距离最远的师指挥部了。
当仓库的吊车炸成碎片的时候,飞向师指挥部的导弹也到达了目的地。如果说轰炸军火库的时候因为发生了意外,谁也没有预料到吊车正好这个时候出来而功亏一篑的话,那么利比非亚军师指挥部的轰炸就有点怪特工人员的疏忽,或者怪专家们设计巡航导弹的路径时的没注意,也可以说实在太巧了。
在专家设计的导弹飞行路径上,竟然竖着一个高大的水泥灌。这个灌是用来存放建筑学校所需水泥的。它高高地矗立在那栋楼的前面,几乎与三层楼的大楼等高。
在它的顶上有一个士兵趴在上面持枪警戒,警惕地注视着院子外面的马路。
巡航导弹从远处俯冲而来,左窜右跳,玩尽了蛇形机动,却一头撞在水泥罐上。
巡航导弹这情形就跟舞台上玩杂技的小丑差不多,实在有人搞笑。
并不厚实的水泥罐自然被高速射来的巡航导弹洞穿,然后发生了剧烈爆炸。
巡航导弹爆炸出来的弹片和金属水泥罐的碎片向四周撒着收割性命的镰刀,将大楼前的人群几乎全部笼罩在血雨中。
一时间惨叫声络绎不绝,十几个呆在水泥罐附近的官兵一下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那个趴在罐顶的士兵胸口插着一块铁板被气浪吹到几十米外的马路上去了。
正在师长陪同下往大楼会议室走的高级军官和法国顾问几乎同时被气浪掀翻,法国顾问当场被一块弹片切断了脖子,脑袋滚到十几米远的地方,身体则被埋在水泥灰里。
来自首都的高级军官则幸运得得多,他的身体虽然被气浪掀起来砸在墙壁上晕了过去,但至少没有少胳膊少腿,脑袋也还挂在脖子上。
他身后的随从或死或重伤,只有利比非亚军师长侥幸摔倒在会议室里,虽然身体将会议桌掀翻了,但人并没有受伤,和几个在会议室等待的手下滚到了一起。
副师长和那个接了电话前来报信的通信参谋,一个脑袋被劈成两半,一个被弹片从腹部处截成了两段。
那个之前被骂的小参谋临死前很不甘地嘀咕了一句:“我就是来告诉你们的啊,你们怎么能不相信我说的呢,我说的可是真的啊,这下我也跟着一起倒霉了……”
第1112章;第二轮轰炸()
久经战火考验的师长心里素质很不错,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哪里打来的炮弹?……,长官!长官!”
很快,没有死的官兵也都快速爬了起来,一个个跟着师长从会议室冲出,在灰尘和碎肢中寻找高级军官和法国顾问。
法国顾问的军服完全不同,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他的无头尸体。
高级军官寻找起来也相当顺利。
虽然他被埋在半尺深的水泥灰里,但他肥硕的腹部很明显的彰显了他的身份,一个小军官将他扒拉了一下就断定这位是利比非亚首都来的高级军官,连忙高喊:“长官在这里!在这里!医生!医生!快来!他晕过去了。”
师指挥部一般都配了医生,而且高级军官自己的车队也带来了医生,在爆炸不到五秒钟,医生和滞留在外面的卫队就快速跑了进来。他们纷纷围着这个位高权重的高级军官开始了急救。
因为抢救及时,高级军官被医生清理出嗓子里的水泥灰后很快就苏醒过来,只是眼睛里依然充满了迷惘和恐惧,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突尼亚的军队攻进来了吗?”
听了高级军官的说话声,师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太好了,没死就好,没死就好。医生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