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信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信帝国-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稻田何夫讥讽地说道:“可是。现在的事实是我国富有贵国贫穷,你们的老百姓就是买不起新的电子产品。没钱!”

    姜新圩懒得更他争辩,虽然他可以用事实证明华夏国人喜欢存钱,喜欢攀比,一旦邻居有了什么好东西,自己就会想方设法来获得。甚至他和可以跟稻田何夫打赌,打赌华夏国老百姓对新电子产品的热爱程度,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些“理由”说起来有点苍白无力,华夏国人买寻呼机、买手机的热潮还没有出现,还没有成为事实,他再争也争不过这个日本人,毕竟日本在世界电子产品消费上可是数一数二的。

    况且。姜新圩还真不希望这个小鬼子太看重华夏国的市场,让他轻视反而更好,他的公司就不会用太多的精力来拓展华夏国的市场了,飞讯技术公司不就少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姜新圩主动认输道:“好吧,我手里没有掌握我国老百姓具体的购买数据,如果就单个人而言,肯定是没有你们日本人那么强的购买力。”

    见姜新圩退让,而且退让得很不情愿。稻田何夫笑了,说道:“当然。贵国的人口是我国人口的几倍,将来也许有一天会爆发惊人购买力的。……,哦,听说贵国现在彩电的购买量非常大。”

    对于稻田何夫安慰的话,姜新圩没有理睬,直接问道:“稻田先生对我们合作。各自推出自己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怎么看?”

    稻田何夫说道:“我本人和本人所在的公司是无法阻拦贵公司的雄心。但是,很抱歉,我实在看不到我们双方合作的好处。”

    姜新圩说道:“好处至少有两点,其一,就是双方可以对等地享受相同价值的技术专利。专利经过折价,或者以第三方购买转让的价格为基础,在价值相等或接近的情况相互免费。这为贵公司减少了很多的成本开支,有利于贵公司的技术提高和加快研发进度……”

    听到这里,稻田何夫惊喜不已,但极力掩饰自己的情绪,强装镇定地听姜新圩继续说:“第二,我们公司和贵公司一起承担西方欧美国家的压力,我们争取说服我国邮电部门支持贵公司的产品成为国际电信标准,同时我公司也可以支持你们的标准生产,可以为贵公司推出的PHS系统提供硬件支持。另外,我们还可以相互帮助在第三国或其他地区抢夺市场。”

    稻田何夫狐疑地看着姜新圩,问道:“姜先生有这么好?……,不是我自大,我实在是看不到贵公司有能力推出一个新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就算你们能说动你们的邮电部。当然,你刚才说的三点好处,我只认可第一点,这一点确实对我们有帮助。至于第二点,我认为你承担的压力非常有限,而所谓的提供硬件支持,只不过是你们想销售一批硬件设备,赚取利润而已。而对于第三点,姜先生似乎自己都不自信,都将它放在两个好处之外来说的。”

    姜新圩笑了笑,说道:“现在我公司的寻呼机、电话机在东南亚畅销,其口碑已经建立。之前我们为几家电信运营商在香港、新加坡建立的寻呼台已经赢利,而且其赢利大大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建立的寻呼台,获得了各运营商的好感,如果我们这个时候鼓动他们采用你们或我们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想必比你们单独一家去推荐要有力得多。稻田先生,你说呢。”

    稻田何夫不得不点了点头,但他还是说道:“听你这么说,我更加怀疑你是不是在挖一个陷阱让我跳。你这么无私地帮助我们公司,真的难以让人相信。请姜先生给我一个理由。”

    姜新圩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你这么怀疑我们的诚意,不得不说你并不了解我们华夏国人,我们华夏国人一向与邻为善,一向乐于助人。其次就是稻田先生太看不起我们飞讯技术公司,以为我们飞讯技术公司根本无法推出自己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正因为你不相信我们的,就以为我们只是在单方面帮助你们。当然,我们还希望稻田先生能够说服你们公司的高层,容许我们了解一下你们的相关技术,帮助我们建立起一支稍具形状的科研队伍,那我们更是感谢不尽。”

    稻田何夫立马摇头道:“不行,不行,……”

    姜新圩说道:“我们可以出钱购买相关技术,而且我们只需要让外人看来我们确实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就行。……,你刚才不是说我们公司根本无法替你们分担欧美国家的压力吗?如果外人看来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做,他们肯定会将打压你们的力量分到一部分到我们身上。”

    说到这里,姜新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如果……如果……我们看起来像模像样,也可以从我们国家获得很多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能获得难以想象的政府贷款……”

    稻田何夫笑了,说道:“姜先生,你狡猾狡猾的,我还以为你真是为了推出新的系统呢,原来如此。呵呵,我理解我理解。我不得不说你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你们华夏国人真的非常非常好面子,如果你们说你们推出世界第四套数字移动通信,你们的政府一定非常非常高兴,肯定会全力地支持你。你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高,高,高!”

    姜新圩更是惭愧,说道:“请稻田先生为鄙人保持一点颜面。其实,我从国家获得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多生产产品,为了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将来也好向国家多缴税。我的良心大大的好。”

    姜新圩的话也开始客气起来,不过他的话怎么听怎么都觉得虚伪。

    稻田何夫心道:说什么为了国家,也不知道害臊。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自己多赚钱?

    不过,他哈哈大笑道:“哈哈,好,你的良心绝对地好。”

    这大笑不但暗示自己知道对方心里打的小九九,也是稻田何夫感觉自己能从他认为自私的姜新圩这里赚到大便宜而开心。不过,他眼睛眯了眯,严肃地问道:“姜先生可以答应鄙人三个条件吗?如果可以,我也答应刚才姜先生提的所有要求。”

    姜新圩严肃地说道:“请说。如果鄙人能够办到一定努力去办。”

    稻田何夫说道:“第一,专利共享我可以代表公司给你承诺,但你得保证你们得到我们的专利后只能自用不能再转卖他人。第二,我方可以为你们有偿培养一批专家,但这批专家必须在我方的公司接受我们的培训。第三,贵方推出的数字移动通信不能与我方的PHS系统相似或接近。第四,贵方必须在东南亚为我方开拓市场提供帮助,也为我方进入贵国提供方便,帮我们说服你们政府官员接受我方的PHS系统。”

    姜新圩故意为难地思考了一会,然后装出很无奈地样子,说道:“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对于第四点,我们只能承诺不反对贵公司的PHS系统进入我国。只有你们的PHS系统与欧美国家的GS…M系统、CDMA系统性能相差不远、接近甚至超过他们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主动帮助你们。”

    ……

    两个人都开心地笑了,开始深谈起来。

    (感谢各位的关注)(未完待续……)

第328章 借鉴对象() 
对于这次合作,两人都会满意。

    在稻田何夫看来,他和他所在的Willcom公司从合作中所占的便宜最大,其中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几乎免费得到了他们想购买的、属于飞讯技术公司的专利使用权。

    虽然姜新圩刚才提出了两家公司进行专利的等价交换,对方也使用自己公司的相关专利,但是稻田何夫却相信飞讯技术公司根本不可能在数字移动通信领域成什么大气候,不可能真的推出什么让国际社会接受的通信系统,要知道推出一套系统可不是想推出程控交换机、光传输设备这么简单,其复杂程度至少是推出一套程控交换机复杂程度的百倍以上。

    全世界能够推出程控交换机的公司至少上百家,但能够推出让大家认可的系统到目前为止还只有区区两家,其中一家还是欧洲联合起来才推出来,集中的几乎是全欧洲的通信技术能力和力量。

    至于他们Willcom公司的PHS系统还没有正式进入商用呢,将来是否成功还是未知数。而眼前这个小伙子的飞讯技术公司只不过是一家生产电话机、寻呼机等单个电子产品的企业。它在华夏国国内也许算是高科技企业,但在国际上排名的话,他们的科技实力至少是五百名之后。

    即使他们近期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招聘了不少专家,但他们的技术实力也不可能进入前三百名,更何况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什么时候理顺他们的关系,什么时候将这些人整合起来并真正发挥科研实力还难说。想让这些人来推出一套无比复杂的通信系统,可能性实在渺茫。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既然他们无法推出让国际社会认可的通信标准,那就意味着飞讯技术公司拿了自己公司的专利没有一点用处,不但不能制造出与自己进行竞争的产品与系统,又不能将它们转让给他人,这不等于自己的专利并没有转让吗?不等于专利还在自己手里而白得对方的专利使用权吗?这可比从日本出发时所预想的结果还要好得多。

    稻田何夫高兴的还有就是姜新圩已经承诺飞讯技术公司会帮助Willcom公司在华夏国打开市场,承诺他们会利用他们在东南亚的影响里帮他们在东南亚开拓市场。虽然稻田何夫怀疑飞讯技术公司在东南亚真有什么影响力。但愿意帮助总比不愿意帮助甚至阻拦强得多,况且飞讯技术公司在华夏国的影响力肯定不小,因为他知道现在华夏国很渴望外汇收入,而飞讯技术公司现在恰恰是华夏国赚取外汇最多的企业之一,华夏国官方想不重视他们都不行,一旦飞讯技术公司帮Willcom公司游说华夏国官方,自然会有不小的效果。

    稻田何夫高兴的第三件事就是飞讯技术公司将派出专家队伍接受Willcom公司的培训。这件事表面看是对Willcom公司没有多少好处,不但会多少分散一些公司精力,甚至还存在泄密的可能。但是。作为大公司的高管,他知道这种培训也是一种洗脑的行动,可以在培训中对这些专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成为自己公司产品和系统的“粉丝”,这些人将来或许会成为PHS系统进入华夏国的推动者和鼓动者。

    更何况姜新圩已经答应这些培训是有偿的,等于是姜新圩出钱让他们Willcom公司培养在华夏国的代言人,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至于姜新圩说的什么飞讯技术公司会替Willcom公司分担什么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稻田何夫根本没有考虑。就如他没有考虑自己对姜新圩承诺的他们Willcom公司将会帮助飞讯技术公司推出的移动通信系统在日本推广使用一样:飞讯技术公司根本推不出移动通信系统,谈何替他们分担压力。又谈何在日本进行推广使用?

    在稻田何夫看来,姜新圩今天这么做,真正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高大上的项目引起华夏国政府的更加重视,希望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姜新圩想获得更多的钱,想获得更多的名声,就如上市公司炒作概念一样。为的只是股价上涨。

    让稻田何夫坚信这一点的不但是他对于华夏国的深刻了解,还有一点就是这次飞讯技术公司举办的学术交流会。在他看来,这次学术交流会纯粹就是花钱赚吆喝,就是引起媒体注意、引起华夏国官方注意。

    “呵呵,华夏国人就是肤浅。”稻田何夫美滋滋地想着。等姜新圩离开之后立马安排自己的助手打电话回总部,请总部立刻派人前来与飞讯技术公司就他与姜新圩达成的框架协议进行细化,并希望能早一点用文字的形式签下正规的合同。

    稻田何夫满意,离开了稻田何夫所住的房间而准备去文家的姜新圩同样高兴。

    姜新圩高兴的首先是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借鉴的对象,自己的公司投入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研制的行动有了一个样板,自己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先把框架搭起来,今后再慢慢充实。他上辈子就是进行电信设备研究的专家,对推出一套国际社会认可的通信系统有多难他可比稻田何夫更清楚。他知道自己虽然有技术,能对上辈子出现的2G、3G、4G的技术要点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他却没有全面统管这么大一个科研项目的经验和能力。

    一个技术专家的技术再高超,并不意味着他的大项目管理能力就高超,就如爱因斯坦对相对论很精通、对质量能量转换知识很了解,但研制原子弹的是美国政府还是任命了奥本海默为曼哈顿计划的最高领导者。虽然这个计划是由爱因斯坦推动的,虽然奥本海默当时有同情苏联的嫌疑,虽然他没有爱因斯坦那么高的技术,但他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能够协调成千上万的科学家齐心协力做一件事。

    姜新圩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又不知道手下的人中谁有这么大的能力,只好先进行模仿和借鉴,在模仿中一边搭建自己的研究机构和领导班子,一边物色有统管能力的专家将来承担管理这个项目的重任。

    姜新圩之所以模仿Willcom公司,是因为Willcom公司野心勃勃,想推出一套与欧美国家相提并论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且上辈子他们也成功了,至少在2G和3G上成功了。当然,最让姜新圩决定一试的是Willcom公司目前还在摸索阶段,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今后是不是真的成功,这就给了姜新圩可趁之机,能够让出一部分利益让日本人上钩,从而愿意带自己这个傻乎乎的小弟一起与欧美国家对抗。

    在日本方面看来,自己这边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就算飞讯技术公司破天荒地成功了,将来也未必是与他们日本企业竞争:反正欧美国家会把世界通信市场占领得差不多,飞讯技术公司最多也就是和Willcom公司一起从欧美大型通信企业手里抢吃的。或许正如姜新圩所说的,他们还真能分担一部分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呢。

    姜新圩正是抓住了稻田何夫他们这种心理,才获得了与Willcom公司合作的可能。否则的话,他就是放出再多的利益,人家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和美国高通也不会理睬自己,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是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根本不容他人染指,哪会自己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动自己禁脔的?

    只要自己的研究机构搭建起来了,只要自己选好了得力的项目领导者和管理者,自己就可以时不时地把穿越带来的先进技术加进去,并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减少摸索的时候,超越Willcom公司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或许还真能借助这次签订的协议进入日本移动通信市场喝上一口汤呢。

    在世界移动通信市场喝上一口汤是姜新圩的目的。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上辈子的时候华夏国在移动通信市场前期可是非常悲哀的,模拟移动从出现到淘汰我国都是完全处于掏钱的状态:模拟手机要花钱买、模拟技术要花钱引进、模拟交换设备要花钱采购,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的所有利润都被欧美国家拿走,华夏国邮电部门只能从老百姓身上赚点通话费。

    而在2G的时候,情况基本差不多,只不过瓜分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利润的对象增加了一个,那就是日本。他们借助推出的PHS系统在华夏国换了一个名称“小灵通”,从而赚走了不少的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