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家人这次又带了些点心过来,就都摆在炕上,由小七一样样地打开,给连老爷子看。小七一口一声爷、奶地叫着,告诉他们哪样点心是哪样的好吃法。

    “好,好。”面对最小的孙子,连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让连蔓儿几个看上去更舒服了一些。周氏虽然板着脸,但表情也略有松动。

    “小七又长壮实了!”连老爷子抬起手,摸了摸小七的头顶。

    接下来闲唠家常,连老爷子就说今年玉米丰收的事。

    “……确实好侍弄,打的粮食也多。你们这件事是办的太好了,皇上赐下那座牌楼,那是有眼光啊。”

    然后,连老爷子似乎不经意地说起了连守仁搬过来和他一起住的事。

    “我和你娘都老了,这晚间有个啥事要使唤,你大哥在这屋,方处了不少。……烧炕、倒尿盆、倒痰桶……,有你大哥这伺候着,我和你娘都舒坦多了。……也算是得了他的继……”连老爷子絮絮地说着,偶尔还会趁人不注意,偷瞄一下连守信的脸色。

    说了一会话,连守信就说一家人要去府城。

    **

    二更,求粉红、保底月票,潜下去码第三更。

    现在35票,第14 名,请大家支持,进前十挂着,裸、奔了很久,很需要这个位置,位置越靠前越好n_n

第七百四十七章 团圆() 
请稍后刷新。)

    “……府城是好地方啊,我年轻的时候,还去过两回……”连老爷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事情,脸上露出有些向往、缅怀,还有其他的一些什么,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啊,五郎要回来了吧。”

    “……对,正好接了五郎一起回来,之后就是操办枝儿的事……”连守信就道。

    “好啊,应该的。”连老爷点了点头道,“五郎是给咱老连家长了脸了,这些天,我们也一直念叨着,说这孩该回来了。……他年纪小,虽然有人带着,在外边这么跑,还办这么大的事,不容易啊。……那孩天生就聪明、稳当,也是你们培养的好。”

    “枝儿的日马上也要到了……,枝儿这孩,实诚、厚道,生的是福相。到时候添箱,我们做爷奶的,拿不出太多来,也有点我们的心意。……要是需要人手,帮着跑个腿啥的,你们尽管说话。”

    “添箱啥的,你们二老这么大年纪了,心意到了就行。”连守信就道。

    大家又略说了两句闲话,就从老宅出来。回到家之后,一家人一边准备要带去府城的东西,一边说起刚才在老宅的经历。

    “来,周大妞那时候闹的挺邪乎,多亏没把人打咋样。”张氏就道,刚才在老宅,见东屋里柜上一些摆设不见了,还有几件都有磕碰的痕迹,地上的一条凳,也是刚修理过的。

    “老爷和老太太都没过去有精神了。”连守信道。

    对于这句话,大家都表示同意。连老爷是明显的身体健康不如以前,精神头也不足。周氏还是和过去一样结实,只有精神头不是很足。

    “……我奶这回肯定是吓坏了。”连蔓儿就小声地跟张氏道。

    周氏是个胆极小的人,她原本对媳妇和孙女们那么霸道,就是笃定了,媳妇和孙女们不会对她怎么样。但是。她所依仗的东西,在疯的周大妞眼里却什么都不是。周氏差一点被打,这在她的人生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到了现在,她还是惊魂未定。

    这些天,村里人都没听见周氏骂人了。

    “一物降一物。”张氏叹气道。

    “我爷好像变了点……”连蔓儿又道,变得聪明。会做人了。

    其实,连老爷一直很聪明,会做人,他只是在与连守仁、还有连守信相关的一些事情上拐不过他心里的那道弯。而现在。在经历了连守仁说亲的闹剧之后,连老爷终于现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他心里的那道弯拐过来没有,这并不好说。但是,在反思过后,他终于肯换了另外一种姿态。

    这种姿态,其实还不错。

    不用连蔓儿细说,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因此刚才在老宅,他们也都感受到了。

    “要是肯早点这样。也不至于……哎……”大家伙都叹气。

    不过,如果连老爷能维持这样下去,对大家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对此,连蔓儿非常喜闻乐见。

    连守信也是这么想,不过因为他对连老爷的感情,他的心里还是有一点不自在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痛惜,事情本来可以更好,连老爷和周氏本来可以更享福。

    一家人收拾利落,第二天,就坐着车从三十里营出。第一站,仍旧是到了锦阳县城。一家人在柳树井胡同住了一宿,期间少不得过问了一下几间铺面的情况。然后,才又从锦阳县城。途径 抚远县城,最后在日落时分到达府城。

    到了松树胡同的宅,安顿一番,吃过了晚饭,一家人就歇下了。连蔓儿和连枝儿住了西屋,连守信和张氏夫妻两个带着小七住了东屋。四个丫头小喜、小庆f祥和如意在西屋外间屋里伺候6匾埂?

    在三十里营的家里。张氏她们还习惯性地做些家事,到了锦阳县城和这府城的宅里,她们都无家事可做。

    第二天,大家伙一起吃过了饭,连守信就和小七带上表礼,去了沈家。他们要拜会楚先生,小七拿了在家里做的功课来,留在府城这几天,都要请楚先生辅导他的功课。至于连守信,还要在沈家打点,见一见诸如钟管事等人。

    连蔓儿将管内院和厨房的两个管事娘都叫了来,和张氏一起,将内宅的事务理了一遍。之后,张氏、连蔓儿和连枝儿娘儿三个就坐上马车出了门,府城有香火极盛的

    寺庙、尼庵,有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有辽东府生意最红火的各大店铺,还有无数美食。她们娘儿三个没有别的事,只管见寺庙就进去烧香、布施,然后就是游览e店铺采购2烦9朗场?

    连守信大多数时候都陪着她们,小七因为功课的缘故,倒是玩的最少的一个。不过,谁见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自然都忘不了给这个小家伙带回来一份。楚先生知道了连家的情况,知道这次除了来接五郎,再有就是陪同要出嫁的闺女来府城逛逛,因此也尽力给小七多留些空闲出来,这样,他也可以多陪着姐姐,一家人聚在一处。

    就这么,在府城住了几天,钟管事那边传来消息。沈六回程的车队已经进入辽东府,大约会在后日未时到达府城。

    “不必接出城,到时候乱纷纷的,连大爷肯定要跟着六爷先回府里,才能回家。”

    钟管事告诉连守信,那一天会有很多人去城外十里亭迎接沈六,到时候车马纷纷,连蔓儿一家在里面,见人、说话都不方便。而且,五郎随同沈六一起回来,还被沈六安排了差事,回到府城,也不能先回家,要先去沈家,沈六那边说放人,五郎才能离开。

    钟管事让连守信一家就在家里等着就行,毕竟这个时节,天寒地冻的,他们除了连守信都是妇孺,出城去接人再被冻着了就不好了。

    钟管事是一番好意,不过,一家人还是坚持要去城外迎接。

    “能早那么一点,一眼就行。我们绝不添乱。”张氏就道。

    钟管事见一家人这么坚持,自然不会阻拦,就安排了连蔓儿家的马车,跟随在沈家接人的车队内,四周有假定护卫,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到了那天,一家人吃过了午饭,就坐车出了。京城里早有消息传回来,沈六这次进京,受了连番的褒奖,沈谨入宫承恩,第二天就被赐予了妃号,又因为在皇帝寿辰上敬献的寿礼被皇帝青睐,紧接着被封为皇贵妃。

    那是仅次于皇后,后宫最为尊贵的位份。而现在宫中并没有皇后,所以说,沈谨是在入宫后不久,就成为了后宫之。

    虽然,这些是早有预见的,但真的成真的,还是让人非常欢喜。不止沈家的人,辽东府的众官吏,甚至是一般百姓,都因为这个消息而欢呼鼓舞。

    辽东府与北面的蛮族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北面蛮族虽然暂时安定了,但其民风彪悍,弓马娴熟,对大明朝始终是潜在的威胁。

    优抚沈家,娶沈家的女儿进宫为后,

    几乎不用商量,一家人就都高兴地点头同意了。

    要去府城之间,连守信先带着一家人来连老爷和周氏。

    有些日没见连老爷和周氏,一进屋,见连老爷明显瘦了一圈,鬓边又新添了白,向他的笑容里还带了些讨好的意味,连守信的心一下就酸酸地揪了起来。

    连蔓儿将这些在眼里,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她心里,也不得老年人不好。而且,事情本来并不需要这样的。连老爷和周氏,明明可以过的很好。这么想想,就更让人不是滋味了。

    连老爷一连声地招呼连守信几口人上炕坐,周氏坐在炕上,虽然没吭声,不过却将一直用包袱皮裹着的小坐褥拿出来,给连蔓儿娘儿几个铺在了炕上。

    大家坐下来寒暄,多是连守信问连老爷和周氏的身怎么样,想要什么吃穿,连老爷自然说什么都不要,他们很好。

    一家人这次又带了些点心过来,就都摆在炕上,由小七一样样地打开,给连老爷。小七一口一声爷、奶地叫着,告诉他们哪样点心是哪样的好吃法。

    “好,好。”面对最小的孙,连老爷脸上的笑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让连蔓儿几个上去更舒服了一些。周氏虽然板着脸,但表情也略有松动。

    “小七又长壮实了!”连老爷抬起手,摸了摸小七的头顶。

    接下来闲唠家常,连老爷就说今年玉米丰收的事。

    “……确实好侍弄,打的粮食也多。你们这件事是办的太好了,皇上赐下那座牌楼,那是有眼光啊。”

    然后,连老爷似乎不经意地说起了连守仁搬过来和他一起住的事。

    “我和你娘都老了,这晚间有个啥事要使唤,你大哥在这屋,方处了不少。……烧炕、倒尿盆、倒痰桶……

第七百四十八章 喜气盈门() 
沈六的脚步略顿,目光似乎在连蔓儿的脸上停留了一瞬。不过,他很快就收回了视线,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十里亭。

    在众人眼里,沈六刚才的动作并不突兀,那或者只是很普通的张望了一眼。但是连蔓儿却无法这么想,因为她不能忽视,刚刚沈六目光中的热切。

    沈六是看到了她,而且还是用那样热切的目光。

    缓缓地深吸了两口气,连蔓儿才慢慢地平缓下自己的心跳。她小心地往身边看了看,好在,张氏、连枝儿和小七此刻都是又激动、又紧张,她们也都看到了沈六,但是更期待五郎的出现,因此谁也没有注意到她这一刻的异样。

    平复下心绪,连蔓儿也顺着几个人的目光朝车队里看了过去。

    一家人并没有看见五郎,就看见连守信带着人急急忙忙地从路上赶了过来。

    “……在那,看,五郎过来了。”连守信走到张氏身边,指着车队的某一处,激动地说道。

    连蔓儿顺着连守信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见五郎从车队里走出来。离的有些远,看不请脸,但只看那举手投足,一家人就都认出了五郎。五郎穿着一身锦衣,外罩一件宝蓝色的羽缎貂裘大氅,头上也戴了貂皮帽。

    等五郎走的近了一些,能够看清脸了,连蔓儿发现,许是因为赶路的关系,五郎的脸上略显风霜,但是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沈谦走在五郎身边,也是锦衣貂裘,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五郎……”张氏叫了一声,眼睛立刻湿润了。

    “……我刚见了五郎跟五郎说了,你们在这。这人多,不方便说话。五郎要跟着六爷的车队进城,先不能过来见咱们。就这么远远地。大家看一眼,然后,咱们回家去等他。”连守信就道。

    张氏点头说好。

    因为五郎已经先见过了连守信,因此知道一家人出城来接他,就在旁边的缓坡上。五郎特意朝缓坡多走了几步路,离的近了,大家都能清楚地看见彼此。五郎朝一家人站的地方望了过来,嘴角含笑。眼神急切。

    一家人全都喜笑颜开,虽不好喊叫,却都拼命向五郎招手。因为在人群中,无法行礼。五郎也抬起手冲着大家挥了挥。

    沈谦在五郎身边。也朝她们看了过来,然后也笑着挥了挥手。

    五郎也好,沈谦也好,经过这两个月的历练,似乎都长大了一些。

    “五郎说外头冷,让咱们早点回去,别冻着。他那边事情一完,立刻就回来。”看着五郎和沈谦也走进十里亭,连守信就传达五郎的话。

    五郎小小年纪。却从来都是这样体贴。

    虽是五郎这样说,但是大家谁都没想过要先离开,直到看着沈六、五郎、沈谦并那来迎接的人都各自上车上马,队伍浩浩荡荡地朝城里去了,他们才坐上车,下了缓坡,缀在车队的后面进了城。

    连蔓儿等人回到宅子。等了约莫有半个时辰,五郎就回来。

    一家人相见,那一番亲热自是不用说了。

    “这不回来的挺快吗,还说得等晚上才能回来。”连守信见五郎这么早回来,又惊又喜。

    “知道家里盼着我,六爷先让我回来了,晚上还有宴席,到时候再去就行。”五郎笑着道。

    “……没瘦。好像又长高点了。”张氏抓着五郎舍不得放手,上下左右的打量,生怕五郎在路上吃了苦、受了罪。

    连蔓儿和小七也都上前去,故意围着五郎转,一边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连枝儿腼腆。在旁边坐着,嘴角含笑,眼角也是湿湿的。

    五郎跟连蔓儿和小七都说过话,又特意到连枝儿跟前,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姐。连蔓儿和小七年纪还小,以后大家依旧是在一处。而连枝儿却马上就要出嫁了。

    等大家伙都亲香的差不多了,才又团团围坐,询问起五郎这一路上,尤其是在京城的情形。

    “哥,你见到了皇帝没有?”小七先将大家伙最为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见到了。”五郎不急不缓地答道。

    张氏就念阿弥陀佛,连守信激动地站起身冲着京城的方向礼拜。

    “皇帝长啥样,都跟你说了些啥?”张氏又急切地问。

    这个年代,将皇帝几乎神话了。一般的百姓,甚至相信皇帝就是三头六臂的神人,即便不是三头六臂,那长相也不能跟一般老百姓一样,总是要有些特异之处的。

    连蔓儿抿嘴偷笑,五郎的脸上也笑盈盈的,都只是喜悦,善意的觉得有些好笑,并不是在笑话张氏。

    五郎很理解张氏和连守信的心情,就很仔细地说起了在京城被皇帝召见的情形。

    沈六是在向上呈递了关于在辽东府种植冬小麦的条陈之后,在奏对中推荐了五郎。民以食为天,农耕是大明朝的根基。皇帝日理万机,但是辽东府的三十里营子和连家,他还是有印象的。

    一介普通的百姓,在推广玉米和红薯中都有大功,并在蒙受皇恩赐给了表彰的牌楼之后,再次为大明朝辽东府的农耕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一户普通的百姓,正是秉持着大明朝最为推崇的耕读传家的宗旨,长子读书虽晚,却已经考上了秀才,小儿子也正在发奋读书,眼见着又是一个国之栋梁。

    屡次有功,沈六的推荐,有鲁先生为授业恩师,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这些无疑都加重了皇帝对五郎的好感,因此格外开恩,招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