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宝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门神宝藏-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方漫不经心地瞅了一眼那只雕像,他本想管这位叫“拿伞天王”的。
只听居士指着天王像手中的伞状法器说道:“民间通常有种说法,说他右手握的是把雨伞。于是乎,根据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说辞:宝剑,锋利无比,如同是锐利刺人的风,可以取一个‘风’字;琵琶,代表音乐曲调,可以取一个‘调’字;雨伞呐,自然取一个‘雨’字了;最后就剩下那个耍蛇的了,你瞅那条蛇顺顺溜溜的,所以就取一个‘顺’字。四个字合在一起,就成了‘风-调-雨-顺’!所以老百姓就说啦,四大天王专门维护天下太平,保佑人间风调雨顺。”
袁方很有兴趣地听着,把所有的问题都给忘了。
“可这全是老百姓的说法,没有一个准确的。”居士忽又话锋一转。
袁方被居士的东拉西扯彻底给搞糊涂了,突然醒悟。起先,他只想打听时光教授的情况,却无端地听了一大堆法源寺的历史;现在想问韦驮和魏征的关系,却又听居士没完没了地扯起四大天王来了。也不知居士是何用意,反正这样耗下去,他耽误不起。
“你是不是老想了解时光的事?”居士又抢在袁方前头开口了。他好像一下就看穿了袁方的心思。
袁方对居士的明知故问不做回答。
“那我告诉你,这只多闻天王像就是老时在法源寺里最关心的一件东西!”居士说道。
这一下,袁方有点吃惊,也暗暗佩服居士,原来他说的话都是有目的的。
居士提供的这个信息很重要。袁方回过神来,忙仔细打量隐身在暗影里的那尊“多闻天王”。
雕像是一个站立的武士,虽是横眉立目,但样子并不吓人。右手持一把高过自己头颅,合拢了的雨伞;左手抬起,与肩相齐,呈托举物体的姿态。
居士近前,轻拍这尊多闻天王像,不紧不慢地说道:“当初老时每次来寺里,一定会来看望它。每次老时都是坐在轮椅上,呆呆地盯着看,有时能呆上个把小时。”
“这尊像有什么特别的吗?”袁方好奇道。
“这也正是我当时的疑问。我知道老时是研究隋唐史的行家,可这里的几只天王像都是明代的作品,不知道他打哪来的兴趣。再说,天王有四个,他干吗总盯着多闻天王?后来我和老时混熟了,就问他想什么呢。你猜他怎么说的?”居士看着袁方,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说道:“他冷不丁反问我:‘多闻天王能带来财富吗?’”
居士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摇头苦笑道,“他的问题太怪,我都被他噎住了。”
“多闻天王是财神?”袁方对庙里的大大小小的一干神灵完全是稀里糊涂。
居士吹去指尖沾染的灰尘,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说:“回答这个问题会涉及很多东西,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
袁方知道居士又要卖弄,笑道:“没事,我理解的了。”
“好吧,看你悟性怎么样了。”居士口气放缓,指着多闻天王像问袁方:“你注意它的左手了吗?”
袁方不错眼珠地盯着天王像呈托举姿势的左手。看了半天,没看出来有什么名堂。
居士讲解道:“标准的多闻天王造像,右手拿的是经幢――也就是一般人误以为的雨伞;左手托着一尊宝塔。也就是说,他左手应托宝塔,可这尊像却什么也没托!”
“哈哈,要是托宝塔,那不成了托塔天王了?”袁方信口开河地搭腔。
“对,就是托塔天王!看来你的悟性还不赖。”居士赞道。
袁方暗暗咋舌,原来顺口搭音也能算是悟性不赖。
“民间故事里经常出现的托塔天王,其实就是这个北方多闻天王。”居士继续说道,“在佛经里,又叫‘毗沙门天王’。”
“毗沙门天王?”袁方低声重复。好一个古怪的名字,估计应该是打印度那边翻印过来的。
“在古代,尤其是在唐代,毗沙门天王的地位十分了得,远远高过其他三大天王。人们喜欢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神祇单独供奉。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唐代古籍里看到‘天王’这个词,那多半是指‘毗沙门天王’而言。”居士嗽了一下嗓子,问袁方,“你知道古人为什么对毗沙门天王那么偏爱么?”
袁方苦笑,这种冷僻的问题让他怎么回答。
居士自问自答道:“就是你刚说的,因为这位天王是位财神!供奉他就会给人带来大大的财运!”
袁方想笑,自己真应该想到这个答案。没什么好奇怪的,人永远都是势力的。在任何一个时代,财神爷的地位都会高出平辈的神灵一头。
居士又说道:“不过我还是很奇怪,老时怎么会对这尊雕像那么感兴趣?难道说他太想发财了?”
袁方知道居士又在说笑。这位开明的信仰者一言一行越来越让他觉得有趣。
“你猜怎么着,”居士道,“后来我和老时一聊,老时问了我一串问题:毗沙门天王左手应当托什么?我说,托宝塔。他又问:除了宝塔,还可以拿是什么?我当时被问懵了,想了半天才醒过闷来。老时问的有道理:一类毗沙门天王造像是左手托宝塔,可还有一类不托宝塔,而是握着一只小怪兽。”
“怪兽?”袁方更觉好奇。
“对,有一类毗沙门天王造像左手会握一只像个大老鼠的怪兽。有人说,这怪兽就是老鼠。可也有人说,这怪兽是鼬鼠,也就是黄鼠狼。还有的人说是花狐貂。”居士解释道,“不管它是什么吧,反正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吐宝兽’。”
“吐宝兽?”袁方越听越奇怪,“听这名字,好像也和财宝有点关系?”
“不是‘有点关系’,是‘太有关系’了!佛门有个传说,毗沙门天王手里的吐宝兽一张开嘴,就能源源不断地吐出金银财宝。就像传说里的摇钱树聚宝盆一样,得到了吐宝兽,人要是不想发财都难啊。有时候,吐宝兽的嘴里还会叼着一颗大宝珠……”
袁方甚感有趣,但他很担心这次谈话会变成一次神话传说普及课,忙问:“时教授没事琢磨这些干吗?”
“当时我和你现在一样纳闷,也问了老时。可老时又一次反问我:为什么这只毗沙门天王像的左手是空的?它手里的东西哪去了呢?――别说,老时真够厉害的,这一问,把我这个专家都给问傻眼了。”
袁方发现居士这还是头一次表现出谦虚,看来时光教授的话对居士震动着实不小。他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毗沙门天王空空的左手,冰凉的金属刺激得他打了一个寒战。突然间,他想到了一个颇为离奇的巧合:
还记得昨晚看到《西游记》里的第二段故事:孙悟空最后发现,化作美女的金毛老鼠精原来竟是托塔天王的干女儿。而现在呢,居士说托塔天王就是毗沙门天王,那么小说中的金毛老鼠精难道就是吐宝兽不成?
他不敢再往下想了。只觉一张巨大的迷雾之网正铺天盖地落下来,要将他牢牢罩在其中。
“我急了,就问老时,”居士一边追述过去,一边迈步向大殿的前门走去,“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他没回答我,过了好半天,他不停地说‘快找到了’‘快找到了’。我就问他,你快找到什么了?。他答得含含糊糊,一会说什么‘宝藏的钥匙’,一会又说‘指引’什么的。”
“是不是‘指引物’?”袁方机警起来。
“让我想想,”居士停下思忖着,双手一拍道,“嘿,没错,就是‘指引物’!老时说了这些个古里古怪的词之后就没下文了。我再问他到底找到什么了,他却说等想好了再跟我说。你瞧瞧,就这么给我打发了。”
袁方暗自吃惊。假如居士讲的不假,那就意味着,在时光教授眼里,这只毗沙门天王像和“门神宝藏”的指引物之间有着某种关联?这也太悬了!他突然感到大脑空虚乏力,不敢再往下想了。现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已经够多了!
于是,忙跟居士提到《西游记》中鼠精和托塔天王的奇特关系,请居士赶紧给个合理的解释。
“哦,这个故事我知道。”没想到,居士并不觉得奇怪,说道:“一言以蔽之,那是小说家的游戏之言。”
看袁方没明白,居士补充道:“很简单,小说作者看到毗沙门天王手里的那只像老鼠的怪兽,一时心血来潮,就编出了一段故事。”
对居士的观点袁方只觉半信半疑,没敢搭茬。
“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居士忽然又说,“老时也是很爱看《西游记》的。”
在漫长的午睡之后,蓝奇教授出现了严重的晕车症状。他不断呕吐,车内充溢着刺鼻的味道。时飞没停车,只是摇下车窗。看着老师痛苦的样子,他开始后悔不该这么早让老师恢复神智。
又过了沉默无言的一两个钟头,蓝奇的呕吐渐渐平息。忽然间,教授抬起铁灰色的面孔问时飞:“这到底是往哪开?”
一个好兆头!时飞的心头掠过一阵窃喜。他一直等待着机会,等待着跟老师聊些他早就想说的话题。
“去西部。”时飞目视前方,回答得很平淡,语气中稍有歉疚。
教授语声虚弱:“很长时间没坐这么远的车了。”过了片刻,又问:“离终点还有多远?”
“比您想像的远。”
“是去西安么?”教授失神的眼睛在镜片后眨巴了一下。
“老师,请忘了那些毫无用处的会议吧。”时飞大声说道,“我们的旅程比它要有意义得多!我们两个要一起做一次西部之旅。”
“西部之旅?”
“对,您将是这一次伟大旅程的见证人。我只邀请了您做我的同伴。”时飞侧脸看了一眼蜷缩着的教授说,“为了我的父亲,您必须得陪我去那个地方。”
教授惨然一笑,问道:“小飞,你说的都是些什么?”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时飞冷笑说。
蓝奇教授似乎刚刚明白自己的处境,质问道:“你父亲要是活着,看到你干出这种事情,他会怎么想?”
“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我在帮他实现梦想,在帮他兑现诺言。”时飞微笑道,“我要让那些非议过他的人知道,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
蓝奇转动眼珠听着,显出一点兴趣,他的精神确实恢复了不少。
“这将是一次畅快的旅行,我们不妨把它称作一次‘西游记’吧。”时飞突然欣快地说。
蓝奇用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学生。
时飞浅浅一笑,解释道:“我和您这一次西行,其实就像是去取经,又像是去朝圣。您不觉得这和《西游记》的主题很像吗?”
“我们去取什么经?”蓝奇低声问道。
“很快您就知道了。”时飞脸上泛起自负的笑意。
蓝奇皱了皱眉,不再追问。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老师,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您。”时飞彬彬有礼地说道。
蓝奇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时飞那张狂傲的脸。他对自己的这个门生还是很了解的。
时飞不是个爱提问的人,他更愿意把疑问深藏心底。但时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靠着独立的观察和思考,他会把很多问题弄得很明白,有时还会有出人意料的新发现。蓝奇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但能协助他的工作,更关键的是能在一些时候给自己带来启发。但他也清楚,一旦对这样的学生失去控制,将会出现无尽的麻烦。
“为什么我父亲那么喜欢那本书?”时飞向老师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教授想想,才说道:“你是说《西游记》么?”
时飞点头。
“很简单。他认为那本书不只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藏有秘密的书。”
“――藏有秘密,什么秘密?”
教授没回答。时飞把车速放得很慢,好给老师放松的机会。车外刮起了风,大路尽头,天空一片阴霾。
“孙悟空的筋斗云能翻多远?”蓝奇忽然问。
时飞奇怪地瞅瞅自己的老师,以为自己听错了。看老师不像是神志不清,才支吾着答道:“十万八千里。怎么了?”
“他有多少种变化?师徒四人又经历了多少次磨难?”教授接着问道。
这次时飞没回答,他不明白老师的意思,所以不想回答这莫名其妙的问题。
“你用不着奇怪,”教授说道“这些问题都是你父亲当初问我的。他还问我,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重?记录孙悟空寿命的生死簿序号又是多少?”教授一口气说了很多,已经不像刚才晕车时那样有气无力。
时飞默默地听着。
“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教授开始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孙悟空的生死簿序号是一千三百五十号。”停了一下,又说道:“还有些数字我记不得了,反正你父亲说这些数字都是有规律的。”
蓝奇停止说话,给自己的学生思考的时间。
过了一会儿,他才给出了答案:“18000,72,81,13500,1350――这些数都有一个特点。它们各个数位之和都是九的倍数,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都可以被九整除。”
时飞静静计算了一下。
――还真是,老师说的一点没错。他忙不解地问教授:“怎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我父亲又是为什么要提到这个?”
“不是巧合,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这些数暗示了‘九九归一’古代神秘数字观。”蓝奇停顿了一下,又说:“你父亲只是想用这个小例子说明,《西游记》是本值得玩味的书。他告诉我,其中藏有他非常关心的一个秘密。”
“他的专业又不是古典文学,这本书里能有什么他关心的问题?”时飞还是不解。
教授推了一下眼镜。“你难道不知道这部书和那两只石像有些关系吗?”
“这个我知道,您指的是《西游记》里门神的故事吧。”
教授刚要开口,突然,汗珠从额角汩汩地渗了出来,只觉胃内一阵紧张,接着便对着塑料袋干呕起来。晕车症状毫无征兆地再一次降临。
过了好半天,教授才恢复过来。虽然面色惨白,却想把他刚才的话讲完。他缓缓说道:“小飞,你说的还不全是。你父亲坚信,在那本书里隐藏着‘门神宝藏’的具体地点。”
时飞咬着嘴唇,并未露出惊讶之色。“是么,那他在书中找到那个秘密了吗?”
蓝奇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不清楚。但他对我说,他快要接近成功了。他认为,小说的第十回和第八十一回是关键。”
“您相信他的话?”
“当初你父亲建议我读一下《西游记》,所以那两回我也读过,可是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
“我听说学术界有种观点:《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走过的地方并不都是凭空虚构的,有些地方是可以找到真实对应地点的。比如小说里的火焰山,真实对应地点就是吐鲁番的火焰山。”
“这也是你父亲想说服我的理由之一。他认为,他一直信以为真的‘门神宝藏’地点同样被《西游记》的作者记录在书中,只是没有明写出来。”
时飞忽然一笑,说道:“不管那本书有没有明写,都不要管他。我想,我快找到了。”他咬着牙对蓝奇说道。心中在想,看来老师知道的东西也不过如此。
蓝奇虚弱地倚靠在座椅中。胃里像火一样翻腾着,可心中却如同冰面一般平静踏实。

拍完一组照片,袁方来到天王殿外。

居士正在殿门口悠闲地张望。

外面阳光刺眼,等视觉稍稍恢复,袁方瞧见一对儿青铜狮子光溜溜的屁股正对着自己,正是刚才他留神观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