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三国记- 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手归放手,但人在其位,总不能当甩手掌柜吧?孔明就是再怎么放手,也不会像你那样大撒手的。你俩脾性不同,不一样。”

    “那可惜了,今天看来是见不到姐夫的面了。”黄顺惋惜的说道。

    黄婉贞惊讶道:“怎么,你不留在这里吃晚饭呢?你那边大事小情都有人帮你料理,你一个大闲人,留在姐姐这里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黄顺连忙做解释,自己其实挺忙的,不过这个忙碌跟一般人理解的不同。一般人理解的忙碌,是埋头于公务案牍,而黄顺的忙碌,则主要是周旋于达官贵人中间,吃酒席看戏。

    这些一般人眼中很享受的事情,但在黄顺眼里,却绝对是很伤神的正事。黄顺什么地位和身份,请他去的,一般都是有求于他。有些事情,黄顺可以答应帮忙,但有些请求,黄顺一定要拒绝才行。这拒绝人的活,绝对是最考验人的情商的。

    在黄顺看来,谁能做到当面拒绝别人,别人还不觉得被顶撞,被拒绝了,这才能达到交际达人的境界。黄顺虽然从开始就以善于交际著称,但自认为距离达人还是差的远。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留在这里,哪里也不去,谁要是问起来,就说在我这里呢。堂堂丞相府的面子,难道还为你挡不了一个晚上的应酬?”黄婉贞说道。

    诸葛瞻也说道:“舅舅好些时间没有与父亲坐在一起说话了。现在天下形势大变,难道舅舅就不想了解一下父亲的想法吗?今晚就是很好的机会呀。过了今晚,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如此机会。”

    黄顺听得频频点头,“铁锁说的不错。”

    诸葛亮在丞相府,虽然没有在家,却还是得到了黄顺拜访的消息。诸葛亮稍稍一思索,就知道这是黄婉贞瞒着自己,在为铁锁寻找出路。

    诸葛亮不禁叹气,夏吟坊日渐壮大,蜀汉内部的平衡迟早会被打破。虽然黄顺有长老院的长远规划,不会拿刘禅怎么样,但到底也是篡权夺位,为历史正论所不容。但诸葛亮却偏偏对此无能为力。

    回头仔细想想,黄顺的威胁,从一开始,刘备就看的清楚,对黄顺百般提防。然而提防归提防,有些事情,刘备还是需要仰仗黄顺的力量,才能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从一开始的要钱要物要战马,到后来的合作做生意赚钱,哪一样都少不了黄顺。

    但仅仅这些事务,还不至于导致局面失控。与孙权的战争失败,是局势发展的转折点。战争失败,刘备大病,麾下得力将领或死于战场,或被黄顺救回襄阳。能够跟着刘备一起逃回白帝城的十不存一。

    显然,刘备要想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就必须再次仰仗黄顺,只有黄顺点头,那些蜀汉将领才能回到蜀汉,继续为蜀汉效力。

    若仅仅如此,有诸葛亮和马良两人的劝说,局面尚且可控。黄顺还是不能大举进入蜀汉内部。

    但蜀汉兵马损失惨重,虽然其中一部分被黄顺救了去,但以刘备对黄顺的了解,黄顺可以归还将领,却断然不会归还那些普通士兵。留在黄顺那里,就算不是继续当兵,集中在一块屯田,也是巨大的收益。

    就算有诸葛亮和马良在,他们可以说服黄顺归还将领,却肯定说服不了黄顺归还那些普通士兵。黄顺毕竟是个商人,无利可图的事情,他会做吗?他辛苦的帮蜀汉在战场上捞人,没有一点自己的打算,可能吗?

    这样一来,蜀汉的兵马缺口,就有很大的问题。万一曹魏或江东来攻,只需一方大兵来,蜀汉都难以抵挡。

    不仅仅是兵力上短缺,粮草、辎重,因为大战失败,蜀汉都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这个时候,若没有强力外援帮助蜀汉稳住内外局面,蜀汉就算没有外敌入侵,内部的骚乱也足以颠覆这个新生政权。

    刘备虽然在病中,对此却心知肚明。外来的强援,此时除了荆州十姓,除了黄顺的夏吟坊,已经没了别人。

    长期威胁与眼下的危机抉择,就算是饮鸩止渴,刘备也只能接受黄顺大举入川,进入蜀汉内部的事实。

    刘备不愧人杰,虽然无奈接受了现实,但还是做出了一系列妥善的安排。可是刘备的安排再妥善,也架不住夏吟坊的实力强大。逆势而为,只能造成短时间的效果,长久下去,大势所趋之下,任何螳臂当车的举动,都将败的彻底。

    围绕着诸葛亮执掌丞相府的事情上,黄顺的夏吟坊与蜀汉内部保皇派产生了激烈的对抗。黄顺握有夏吟坊强大实力,又有足够的斡旋手腕。在刘备的最差估计也要纠缠十几年的缠斗,在黄顺成功拿下刘禅这个制高点后,很快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诸葛亮成功重新回归丞相府。

    诸葛亮的回归,虽然帮助蜀汉稳住了岌岌可危的内部局势,但也意味着,夏吟坊在蜀汉内部的发展,也彻底扫除了来自朝廷上层的阻碍。从此,夏吟坊在蜀汉就进入一段野蛮生长的阶段。

    在黄顺这边,黄顺主要做成了几件大事,一是借助朝廷的力量,将河西通往汉中的商路打通,汉中的魏延因为被当做障碍拿下;一是建立了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组织;一是组织起了广泛的科举考试。

    通过以上三大措施,夏吟坊在蜀汉内部,已然彻底成长为参天大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明眼人看出来,将来的出路,在夏吟坊,而不是在朝廷。黄婉贞的选择,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一旦这事坐实,可以预见的是,后续会有更多的豪门巨族跟上,去捧黄顺的场。或许蜀汉朝廷的衰落,就在这么一瞬间便可完成。

    身为丞相,诸葛亮有必要做点什么,来挽回这一颓势。

    本章完

第1269章 协商() 
打压夏吟坊?这个诸葛亮根本不敢想,也不用想。此时的夏吟坊,根本就不是打压就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诸葛亮自己就出身六姓,与夏吟坊的关系扯不断理还乱,打压夏吟坊,不说朝廷,就是来自家族的阻碍就够诸葛亮喝一壶的。诸葛亮虽然年迈,但还没有昏庸到如此地步。

    诸葛亮想的,是找出一个两全的法子,既能保全刘氏的皇族地位,又能保全黄顺的历史名声,不致被后人唾骂。法子有了,还得有相应的机会。这种事,可不是直接找上门去说说就行,得要创造合适的语境。

    现在,听说黄顺来到诸葛家,诸葛亮认为,时机或许就在今晚。

    丞相府的政务,诸葛亮多年来已经不再直接经手,只是口头做做指导而已。现在诸葛亮虽然坐镇丞相衙门,却清闲的很,有足够的时间来思索影响全局的大事。

    这些大事,放眼整个丞相府,诸葛亮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商量,即使是马良、蒋琬、董允这样的人杰,也不例外。他们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使政令合理、畅通上了,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别个。或许是有诸葛亮在上面,他们足够信任诸葛亮,所以也就不去考虑这些问题。

    没几个人不代表没有,诸葛亮身边的两个小侍从,倒是很了解诸葛亮这些年来担心什么,思考的什么。更主要的是,她们也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协助诸葛亮出谋划策。

    这两个小侍从,一个唤作梅影,一个唤作竹韵,都是黄顺的女子私塾走出来,送与诸葛亮的。本来黄顺的意思,是要送给诸葛瞻和诸葛锐。这俩小子一直羡慕黄顺身边才女多,不止一次跟黄顺提及,让黄顺帮忙介绍既能伺候人又博学多识的,黄顺这才如此安排。

    但诸葛亮却觉得,兄弟俩都还未成性,万一耽误了人家姑娘,那是一辈子的事。所以,诸葛亮做主,让梅影和竹韵待在了自己身边。二女也确实争气,很快就成了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不但公事上能帮上忙,闲暇时还能讲些笑话逗诸葛亮开怀一笑。

    诸葛亮正倚窗想着呢,梅影和竹韵走上来,轻声说道:“老爷又在为朝廷的前途担忧了?”

    诸葛亮轻叹一声,说道:“终归还是个无法开解的死结。”

    竹韵轻笑道:“其实办法丞相已经想出来了,算不上死结了。”

    诸葛亮说道:“岂是如此容易之事!这事,甚至黄顺都不能完全做主。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瞧老爷这架势,定是准备今晚回家跟坊主大人说这事。依我们对坊主大人的认识,坊主不会不同意的。”梅影说道。

    诸葛亮说道:“天下共主的身份,就算没有什么实权,那也是人人羡慕眼红的位置。于天下没有什么功劳,如何让众人信服?就算有黄顺做主,做成这件事。黄顺身后呢?还能如此尊敬高高在上的刘氏吗?”

    竹韵说道:“同意削弱皇权,将大权交给长老院,由坊主去运作。这样还不算大功吗?”

    “孙权也如此做了,孙权也是皇帝,为什么不能做上名义的天下共主的位置?政治上,利益的平衡向来就是最难的,也最考较手腕和魄力。”

    “更何况,当今皇帝未必就心甘情愿的让权呢。科举这件事,皇帝就搞得不亦乐乎,显然是想有一番作为呢。”梅影一噘嘴,又说出了另外一个事实。

    诸葛亮叹息道:“人之常情吧,谁愿意把祖上的基业葬送在自己手上呢?蜀汉有我在这里,虽然可以保的一时平安,但却也让皇上产生错觉。一旦我不在了,黄顺没了顾忌,就怕皇帝一时接受不了,选择与黄顺硬抗,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个,坊主大人倒不是那种人,他既然能够答应不动刘氏皇族,就应该能信守承诺。但正如老爷所担心的,就怕后世闹翻了,那就不妙了。”

    竹韵说道:“所以,我们俩私下里商量,刘氏为什么非要亟亟于那个天下共主的位置呢?老老实实待在长老院里,世袭罔替,不也是很好吗?与其他家族混在一队里,就不会万众瞩目了。而且,靠着祖上的功业挣来一个长老院的永久席位,也说得过去。也有类似者,譬如孙权的孙氏。”

    “只怕蜀汉内部阻力太大。弄不好,还会出现激烈冲突。黄顺手下的精兵强将,可都是一直攒着劲要大干一场,大捞军功呢。黄顺本来的意思,是想将这股士气用在对外讨伐上。若让蜀汉不幸成为第一个靶子,其下场之惨,可想而知。”

    竹韵吐吐舌头,“这么说,还真是个难解的死结呢。”

    诸葛亮强行振奋精神,说道:“明知是死结,还是要继续向前。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安排好这件事,九泉之下,我才好去见先帝。”

    晚上,诸葛亮回家,简单安排了酒宴,然后就拉着黄顺来到书房,黄婉贞和俟奴娇非要跟着,就连诸葛瞻,也厚着脸皮跟在后面。都知道俩人要谈的是当前天下最大的大事件,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这事,本来不该这么多人面前说,但也顾不上了。诸葛亮坐下,招呼大家找地方坐好,自己端起一杯茶,轻轻抿着,思索着什么。

    黄顺见状笑道:“姐夫大人,您老是不是丞相位置上待久了,到哪里都是一副官架子?这在家里,您老有话就说,不用端着。”

    黄婉贞敲了黄顺的头一个,嗔道:“什么‘您老’,你姐夫老了吗?没大没小的。”

    诸葛亮笑道:“老了就是老了,有什么不服老的。既然老了,有些后事,该安排还是要尽早安排下去,省得到时出乱子。”

    黄顺笑道:“这话说的多不吉利,这是让我们听还是不听啊。”

    诸葛亮瞪了黄顺一眼,“还是那么油嘴滑舌,你自己也年纪不老小了,经手的大事比我还多,后面的事情,我倒是想听听你的安排。”

    “能有什么安排?走一步瞧一步吧。总归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你还不知道吧?邺城那边,也乱起来了。估计用不了多久,马谡就可以将那边一切摆平了。”黄婉贞插嘴道。

    邺城兵乱,诸葛亮当然知道,也在思考着是不是兵出长安的好时机。但现在,显然不是出兵时机的问题。河西和代郡的兵马都已经闲置着,黄顺要想拿下长安,完全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什么时候打长安,得看黄顺的意思,朝廷说了不算。

    本章完

第1270章 忠诚() 
既然黄婉贞指出了邺城,诸葛亮也就先拿邺城说事,“曹魏有变,我们蜀汉也该有所动作。不知黄顺对此作何考虑?”

    黄顺笑道:“当然是作壁上观了。难道我们还要发兵攻打曹魏,让曹睿和司马懿重新联手对付我们吗?好容易出现这个机会,怎么也得让曹魏内乱出内伤来才是。”

    “壁上观也有壁上观的方式。”诸葛亮笑道,“难道夏吟坊不准备动作了?那我可要派人去邺城,准备浑水摸鱼了?”

    “你还是晚了一步,我这里,不但曹彰和曹植已经出发,马谡也很快就要成行了。咱们之间还是不要形成竞争了。万一抢食的样子太难看,让别人看了笑话。”

    “道理是不错。但江东你已经霸占住了,曹魏再不让朝廷插手,朝廷还有何威望可言?”

    黄顺连忙说道:“朝廷要想有所作为,我当然欢迎。只是不知朝廷准备如何动作?怎么总得协调一下,总不能各干各的吧。误伤了友军就不好了。”

    诸葛亮本就没打算派人去邺城,刚才不过说说话而已。要派人去,岂是那么容易的?现抓肯定不行,蜀汉在邺城的眼线,多是不起眼的人物,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这个时候,就算朝廷有心插手,也苦于没有人手可用。不比夏吟坊,在邺城的人脉可谓雄厚。

    人比人气死人,诸葛亮知道不能在邺城这件事上与黄顺做过多纠缠,索性放弃了。

    “曹魏如果搞定了,那天下一统,就是眼前的事了。你早就酝酿着建立长老院,却一直在卖弄概念,没有一整套规章制度来遵行。不知你的大计,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着手?”

    “哈哈,这个我们白天里讨论过了,就让诸葛瞻在这件事上帮帮忙,顺便端锻炼锻炼他。”

    诸葛亮看看黄婉贞,心中不禁在点头:抓住了长老院,就等于抓住了日后的权力运转中枢。诸葛瞻要是能够成为长老院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哪怕只是打打下手。将来长老院的官员体系里面,诸葛瞻就是核心的存在。足够诸葛瞻一辈子去奋斗了。

    而且,将来的长老院,十姓家族的实力雄厚,诸葛瞻在这个平台发展,助力很大。黄婉贞果然有眼光,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关键。

    “这么说,是要提上日程了?”

    “也可以这么说,毕竟,形势发展很快,再不提前做好准备,怕到时候手忙脚乱,会坏事的。”

    “我还是那句话,当今皇族,你如何安排?”诸葛亮沉吟半响,突然问道。

    “这个主要还是看姐夫的意思。我这里一切都好办。只要能够让我精心设计的长老院成立,皇族要想继续担当天下的天子,成为众臣属膜拜的家族,那就继续高高在上为天子好了;如果皇族也想通过长老院掌握实权,那就成为长老院的一份子,天下再无皇族一说,皇帝存在的历史,自秦始皇始,至此而终。”

    诸葛亮哑然失笑,“你还是那个态度!你易身而出,为皇帝想想。他能随便抛弃祖宗留下的基业,做一个亡国之君吗?既然你有保全皇族的心愿,那就要考虑周祥,不能只是在世人面前做做样子。要照顾皇上的感受才是。”

    黄顺说道:“我当然有照顾皇上的心思,我原本的打算,是让荆州、河西和代郡兵马,四面攻入关中,让天下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