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三国记-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告诉司马懿,就是想让司马懿先我一步实践长老院的构想,我正好可以看看长老院在实践上暴露出哪些缺点和不足。”

    这回姜维也忍不住问道:“司马懿能按照主公的意图照搬长老院的制度设计吗?”

    黄顺笑道:“所以说你们都不了解司马懿。当然,因为你们从来没有把司马懿当做毕生最大的对手看待,所以对他研究不是那么透彻。而我,却是从一开始就研究司马懿,论对司马懿的了解,普天之下,除却司马懿自己,恐怕再无人比得上我。

    司马懿自己说过,他的举事条件已经成熟,但他为什么没有举事?仅仅是因为司马懿所说的曹彰、曹植和曹宇在荆州,制约着他不敢动弹吗?如果你们真这么想,就落入司马懿的桎梏中出不来了。

    或许三曹的存在能够对司马懿造成一定的牵制,但绝对成不了主要的障碍。司马懿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真正的原因是条件还未成熟!”

    王平疑惑道:“可是司马懿自己都说条件已经成熟了啊?”

    黄顺说道:“那是司马懿顺着我的意思往下说的,我在谈话中关注的就两点:朝政和兵权。而这两点,司马懿确实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所以,司马懿说条件成熟,也算是实话实说。”

    王平摇头表示不解:“我觉得这两点已经足够了,难道还需要其他的条件不成?”

    黄顺说道:“当然需要!仅凭司马氏的力量,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形成能够威胁到曹氏地位的力量吗?甚至算上河间大族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司马懿需要联合大多数的巨族豪门站在他这一边。

    那些巨族豪门可是好糊弄的?若没有足够的利益吸引,人家凭什么跟着司马懿走?眼下,司马懿真正的困扰,是如何摆平这些需要争取的巨族!而我的长老院构想,恰恰就能解决司马懿的问题。”

    王平摇晃着大脑袋,说道:“小侯爷可否解释的更详细一些,小侯爷说的过于概括,让我这样的大老粗听起来如同嚼蜡,尝不出任何味道。”

    黄顺说道:“道理说出来也简单,巨族豪门的追求,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能够满足的,他们想到的,就是如何能够确保家族的权势地位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仅仅依靠家族子弟的争气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目标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世代出贤者,不能败类。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保障,即使他们家族出了败类,也能确保家族地位不倒。我的长老院的设置,就能够保障这一点。”

    “怎么保障?”王平问道。

    黄顺说道:“长老院位置的设定,可不是以才能和贡献来划定的,而是主要以家族为单位分配座位数量,集体决策。这样,即使个别家族出了不肖之辈,只要长老院能够确保大多数席位是由贤能之士掌握,少数的宵小自然在大事上起不到决定作用,他们的破坏力就有限的很。既然不能在大事上造成破坏,朝廷对他们的容忍力自然也就大了许多,就算他们自己犯了国法,也不至于牵累到家族。他们在长老院的位置,顶多由他们家族另行选出一人掌管就是。”

    王平这下才恍然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如此绝妙的安排,白白送给司马懿岂不是可惜?”

    黄顺说道:“正如开头所说,再好的设计,也需要实践的检验。这样关系江山社稷的顶层制度设计,其实践中出错的代价就是天下血流成河,家族从此消失。这样的代价,我可承受不起,宁可让司马懿先行试验。”

    姜维笑道:“主公如此做,还能尽快促成司马懿的大事呢。司马懿大事成,主公的大事也就要成了。”

    王平问道:“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姜维说道:“司马懿举事,主公才能名正言顺的介入曹魏内部,打着扶持曹氏的旗号,将曹魏的势力收归囊中。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曹魏。”

    王平想了半响,说道:“难道就不怕江东趁机出来捣乱?”

    姜维神秘一笑,说道:“那时候,江东怕是早已不存在喽!”

    王平还想再问,黄顺说道:“有些事情,王将军不必知道。刚才只说了我的意图。谈话的经过你们也见识到了,司马懿的说话比我还多!可知司马懿也是有备而来,那你们想过没有,司马懿为什么要说那些话?他的用意又在哪里?”

    黄顺说完,王平和姜维都陷入了思考,在回想司马懿都说过哪些话。

    王平果然比姜维更沉不住气,很快开口道:“我记得,司马懿主动透露了一件事,就是先年他的一个梦!你们说,司马懿在此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话外之意?”

    黄顺称赞道:“果然开窍了!一句话就抓住了重点。”

    姜维试探的说道:“难道司马懿是以此来告诉我们,他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实力,都是天命的安排?司马懿应该不会如此肤浅,我们可不是吃这套的人呐。”

    黄顺失笑道:“司马懿确实不是如此肤浅。但司马懿却有战术上的考虑。”

    王平精神一震:“什么战术上的考虑?终于讲到打仗方面的事情了吗?我终于也有插嘴的空间了。”

    (本章完)

第1180章 司马懿的用意() 
    “恐怕你要失望了,”黄顺笑道,“这里的战术,与战场没有多大关系。”

    姜维笑道:“王将军你就安静的听着就好。主公肯拉着你一起来,事后又给你细细的解释,这已经是在栽培你了。你要是还是一门心思想着打仗那点事,以后怎么担当大任?”

    王平嘿嘿憨笑道:“就手上这个汉中太守,我做起来都有些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不够格,让人家戳着脊梁骨骂。我哪还有进一步上进的那份雄心?小侯爷要是真想栽培几个有用的人,还是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

    黄顺笑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王将军镇守汉中,眼睛里却不能仅仅有汉中。让王将军接触以天下为棋盘的大算计,正是为了让王将军能够更好的做好这个汉中太守。”

    “我一定努力!”王平挺胸立正表示。

    黄顺说道:“司马懿知道我在各处都有很深的布置,尤其在江东布置尤深。司马懿更知道我以他为最大敌人,我与司马懿之间,注定要有一番宿命般的对决。此前,是我不想过早的碰上司马懿,因为我没有足够的信心。而现在,则换成了司马懿。他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我。所以,司马懿在战术上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决战的到来。”

    “武关一战,肯定是把司马懿的信心打崩了!”王平怪叫道,“那一战,我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全天下人都知道小侯爷要打武关。武关更是为此做了数年准备,可以说固若金汤,不,简直就是荆州的飞鸟都非不过武关!就是这样,武关还是被小侯爷一棒子打懵,以零伤亡的代价轻取武关。这事要不是现实中发生,而是发生在历史上,我一定会认为史书在瞎写!”

    “难道司马懿是在强调自己的实力,让主公不要首先针对他吗?”姜维与王平的关注点不同,谨慎的问道。

    黄顺笑道:“简单说就是这么个意思!司马懿告诉我梦的一些细节,就是要以此来告诉我,西域墨门对他的支持,还有河间大族对他的支持,非常的牢固,不是轻易可以离间能够得逞的。而相比之下,江东能够利用的离间机会就多多了。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司马懿这是在暗示我,如果可能,不妨先找江东下手!这样,司马懿就有足够的时间,布局未来,而且,还可以通过我与江东的交锋,观察我1一直以来隐藏着的实力,从而做到以后面对我的时候有备而来,而不是像在武关时被打的措手不及。”

    姜维说道:“先下手江东?司马懿会如此好心提醒主公吗?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黄顺说道:“阴谋肯定有!我想,最近江东的一些动作已经传到了司马懿那里,司马懿应该已经意识到,我们的人已经在江东动手。他如此表示,就是在暗示,如果我们在前线相逼太甚,他也可以插手江东!”

    姜维摇头道:“这意思未免也隐藏的太深了吧?”

    黄顺说道:“你或许忘却,谈话中,司马懿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破绽的长篇大论。”

    姜维击节道:“不错!司马懿对江东内部的不足,分析的很是精到。难道,其用意正是在此不成?”

    黄顺说道:“司马懿论证了曹操的破绽,但曹操已死,已经无多大意义;他有论证了蜀汉内部的矛盾,但蜀汉的内部矛盾已经尖锐爆发过一次,结果以孔明重新执掌丞相府,六姓重归朝廷中心而结束。凭六姓的力量再加上我们夏吟坊,蜀汉其他各股势力就算再想蠢蠢欲动,怕也没有那个实力了。所以,论证蜀汉的缺点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相比之下,论证江东的不足就有趣多了。司马懿能够看到这一点,就很难说司马懿没有在江东布置下暗线,关键时候发动扰乱江东。而我们在江东耕耘多年,司马懿肯定知晓其中一些情况。凭司马懿的智慧,拿江东与我作交换,不可能吗?”

    姜维说道:“可是,毕竟没有明言,如果主公会错了意,那又如何?难道任凭司马懿从中破坏不成?”

    黄顺说道:“我要是信司马懿的承诺,我岂不是成了冤大头?放心,我们已经在战场上拖了司马懿一段时间。接下来,就算司马懿没有立即进兵代郡,我也有办法让司马懿继续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江东的事情。”

    姜维点头,说道:“先为不可胜,正是兵法之要。管司马懿如何用计,我们总有一成之规。”

    王平说道:“司马懿说了那么多,可不仅仅是以上那些。司马懿还有别的弦外之音吗?”

    黄顺说道:“如果你们还记得,司马懿论证了各方的缺陷后,反过来却把我的夏吟坊大大的夸赞了一番,说夏吟坊在他看来无懈可击。这就十分有趣了。”

    王平问道:“这有什么好有趣的?小侯爷的夏吟坊,确实没什么破绽嘛。”

    黄顺说道:“只要是个组织就有破绽。夏吟坊的破绽多的很,如果让我站在司马懿的位置上,要攻击夏吟坊,我有不下十种手段,能够搞垮夏吟坊。司马懿研究我多年,不可能看不出来。他如此反常表示,为何?”

    姜维沉思着说道:“以主公对司马懿的了解,夏吟坊的弱点,司马懿应该能够掌握一二才是。但司马懿却如此明显的说谎,这其中的用意,怕是只有对司马懿最为了解的主公才能理解一二了。”

    这次,黄顺也是心中没底,说道:“我也说不好。如果我能完全掌握司马懿的所思所想,那司马懿还有何惧?正因为不知道司马懿的用意,我才不知下一步如何布局。

    司马懿是有动力,也有能力在荆州给夏吟坊搞事的。如果我专心于荆州防守,司马懿自然没有机会。但这样一来,我就要被拖住在荆州。如果我对荆州不管不顾,如果司马懿真的对荆州下手,那一场大乱就不可避免。我们的损失势必惨重。”

    (本章完)

第1181章 代郡战事() 
    姜维试探着说道:“但是以主公向来谨慎的风格,既然司马懿提到了荆州,主公一定不会放过荆州的防御。而且,荆州是主公的大本营,主公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司马懿如果一开始就拿荆州开刀,岂不是彻底得罪了主公?难道他不怕主公首先针对他吗?”

    黄顺点头道:“这个道理我也明白。或许,司马懿没有提及的才是最危险的地方。不过我们也不需战战兢兢,草木皆兵。只要大势走向不变,主动权就还在我们手上。”

    不光是黄顺在事后细细剖析司马懿的每一句说话,司马懿也在跟心腹幕僚探讨着黄顺的话语。

    黄顺以雷霆之力拿下武关,又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拿下汉中后,黄顺已经悄悄的完成了对关中地区的包围。至此,所有人都看清了黄顺的下一步重心:就是关中地区。所以,曹魏朝廷经过研究,决定派遣重兵进驻长安,由夏侯琳、夏侯霸等人负责长安军事。

    曹氏和夏侯氏族人人才济济,此时更不乏久经沙场的老将。曹睿谁也不能,单单启用年轻的夏侯琳和夏侯霸,当然不会是简单的任用亲信那么简单。

    关中关系到朝廷的西大门,不容有失。司马懿是镇守关中最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就算曹睿对司马懿再有猜忌,也不能不放手使用。如果派遣威望甚至还高于司马懿的宿将过去,势必会与司马懿形成竞争,反而为外敌所乘。派遣夏侯琳和夏侯霸前去,当然主要是存在锻炼二人的意思,但以二人放在司马懿身边,也有监视司马懿的用意在。

    曹睿不惧司马懿在关中做大。因为关中地广人稀,关中所产根本供应不了这样规模的大军日常消耗,更不用说支持一场大战了。曹睿只要抓牢了粮草供应,司马懿就无能为。

    对黄顺汉中攻略产生怀疑的人,寥寥无几,司马懿就是其中一个。司马懿对黄顺,从黄顺崛起时就开始关注了。可以说,黄顺走过的每一步路,司马懿都仔细的看在眼里。他对黄顺的风格和习惯,非常了解。

    这次黄顺的三路攻击关中的策划失败,所有人都归功于司马懿的运作,但司马懿私底下却一直怀疑这一点。因为自己的那些小动作,进展的太过顺利,顺利的连司马懿都不敢相信。

    司马懿相信,如果黄顺在全力以赴进行关中攻略的话,就凭黄顺掌握的实力优势,黄顺不可能搞成现在这般局面。

    退一万步,就算前期黄顺谋略上不敌司马懿,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那黄顺后面也不应该放任司马懿的小动作成功而不管不问。代郡且不说,武关的兵马那可是黄顺的嫡系,如果黄顺下死命令必须出击,不管马超遇上了什么困难,马超就算自己不能出击,也一定会另遣将出击的。

    只要武关一路兵马成行,关中受到的军事压力就会倍增。以现在的关中实力,根本扛不住。

    但黄顺显然什么补救措施也没采取,而是干脆的决定撤兵了。如此儿戏的决策,不能不让司马懿怀疑,黄顺是在虚晃一枪。

    既然在关中这么大的动作,都是虚晃一枪,那黄顺真正的目标在哪里?在黄顺真正用力的战场上,又会是怎样的惊涛骇浪?司马懿不敢想象。

    就如同黄顺猜不透司马懿的动向一般,司马懿也猜不透黄顺的主攻方向。所以,二人选择了同样的策略:按既定方针行动!

    在这天下多事之秋,各处都相继发生一系列精彩故事,时间上完全重合,难以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叙述,只能一枝数表。

    先看代郡,代郡的呼延煌和俟奴完我接到黄顺对关中用兵的消息后,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准备出兵。这是呼延部和俟奴部进入中原,成为中原望族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两部自然不愿放过。

    按黄顺的规划,三路大军齐攻关中,关中不可能抵抗的住。只是黄顺的书信中写的奇怪,信中多次提醒,此次出兵以捞实惠,抢好处为主,不要一门心思务于抢地盘。关中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想着一口吃掉,得慢慢的蚕食。

    这样的打仗方式,正合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心意。就在两部全力以赴准备出兵的时候,却传来消息,轲比能部落大发兵,向代郡进发。

    轲比能是最近几年草原上的后起之秀,短短数年就成功收拢了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