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叹息道:“就算陆逊中计,以我们的兵力,也支撑不了多久哇。”
诸葛亮说道:“关将军突围后,径投上庸城。遇到来援兵马,正好一路回城。若没有遇到,就以上庸城据守。上庸城易守难攻,比麦城好上百倍。以关将军之能,自守有余。
亮在这里,安排人与陆逊接洽谈判,尽量拖时间。我猜,可以拖的两三天。两三天后,我便安排弃城,北投襄阳。”
关羽想了半响,也只有诸葛亮的安排,才有一线生机,便同意了。
当夜,关羽带兵突围。人人黑衣蒙面,弓箭开路,大刀继上,很快就杀出一条血路,簇拥着十几辆马车,突围而去。
陆逊在营中,得到关羽突围的消息,二话不说,马上就调兵遣将,安排追击拦截。这时,军士再报,诸葛亮家童前来要求谈判。
陆逊一愣,对帐内众将笑道:“诸葛亮这是要拖时间,掩护关羽撤退了。”
众将应道:“我等兵马,十倍于关羽,若这样都放他跑了,我等岂不羞愧而死?这回任他诸葛亮机智百出,也无能为也。”
陆逊当即让进帐,且听对方怎么个说辞。
诸葛亮派的书童,只是送来诸葛亮手书的一封信,告诉陆逊,关羽已经率兵突围,由他留守麦城,希望陆逊能够缓攻城几日,让诸葛亮劝服守城将士,开门投降。
陆逊览信,笑道:“此非诸葛亮之本意。诸葛亮岂会向我投降?此信有诈!”
众将大怒,纷纷表示斩了来使以示威。陆逊制止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们在江陵,关羽将士们的家属尚且善待,何苦为难如此军中小吏。”
陆逊设宴招待来使,和颜悦色的问了许多问题,然后客客气气的送他出营。
归营后,陆逊摸着下巴,沉默不语。众将纳闷,询问缘由。
陆逊说道:“我们重兵调去围追堵截突围之敌,麦城方面兵力薄弱,万一关羽留在麦城,乘机北上突围。如何?”
众将大笑曰:“不可能!有能耐突出重围的,只有那关羽。诸葛亮一介书生,岂能做到?”
陆逊摇头道:“明知突围会招来我重兵围追堵截,却仍然如此,其中怕是有诈。要是这回抓不住关羽,我等有何面目回见主公?”
众将此时心中也没了底,“如此虚虚实实,我等如何应对?”
陆逊想了半响,哑然失笑道:“我兵力十倍于对手,何须陪着对手用智,跟着对手的步调走?我就五五分兵,一半追击,一半围城,其能耐我何?”
诸葛亮坐守麦城,手底下无任何兵马,无从守城。只要陆逊兵马攻城,立马就是被擒的命运。好在陆逊只是安排兵马围城,并没有马上攻城的意思,给了诸葛亮几天的喘息时间。也给了黄霸带兵来援的时间。
关羽带走的,都是能征惯战的精锐,家小老弱都留在城中。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命运,都系在诸葛亮身上。而诸葛亮的最大倚仗,就是背后的夏吟坊。若夏吟坊的威名镇不住江东诸将,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诸葛亮府上,祖渊留在诸葛亮身边,负责保卫的几个夏吟坊亲兵,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黄婉贞和俟奴娇,说服诸葛亮,弃城,弃掉其他人,一家人出城北上。
亲兵保证,如果围城士兵不放行,他们即使战死,也能确保诸葛亮一家,安全出城。
这样的建议,黄婉贞和俟奴娇不下一次跟诸葛亮说过,但诸葛亮从来没有点头答应。但这次,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再不走,全家人就有可能跟一城百姓一起,成为人家江东的俘虏了。
黄婉贞了解诸葛亮,以诸葛亮的气性,他绝无可能接受被俘受辱的命运,宁可死,也不会被江东俘虏。所以,黄婉贞答应,再跟诸葛亮提一次出城的事。
这次,为了表示非出城的决心,家中行李都已经打包完毕装车,只能诸葛亮一点头,立马就可以出发了。黄婉贞、俟奴娇和几位亲兵,就在整装待发的状态中,等待诸葛亮回来。
诸葛亮回家一看这阵势,就知他们想做什么,不等他们说话,自己先开口道:“我们现在走了,将士们的家小怎么办?一城的百姓怎么办?如果他们最终命丧江东之手,我们岂不是要内疚至死吗?这事不要再提了,我绝不会先行离开的。”
亲兵急了,正要说话,被黄婉贞一举手挡了回去。黄婉贞说道:“留下的结局只有一条:被俘。我们女流之辈,不介意被陆逊俘虏。以黄顺与陆逊的关系,陆逊不会为难我们。但你呢,你能接受被俘吗?你能忍辱偷生吗?如果你能,我们就不逼你离开。如果你不能,我们今天就只能弃城先走。
至于将士们的家小和一城百姓,我想陆逊不会为难他们的。实在不行,我就修书一封,给陆逊送去,以夏吟坊的名义,让陆逊手下留情。这个人情,就算在夏吟坊头上,以后,让我那弟弟去还。”
诸葛亮说道:“你也太小瞧我了,我岂是那种轻易舍弃性命的人?放心吧,我还有你们,还有这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别人要我死都办不到,我自己更不会要自己的命。”
黄婉贞笑道:“那我们就听你的,你在哪里,我们便跟随你去哪里。”
(本章完)
第889章 关羽身死,诸葛回归()
就在麦城上下,都做好了被俘的准备,要坦然接受被俘的命运时,救兵姗姗来迟。来的自然是黄霸率领的六姓兵马。
黄霸率兵驰援,陆逊自然要比城内得知消息更早。严格说,陆逊对麦城围而不打,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诸葛亮派出了家童,要求陆逊缓攻几天,而是因为黄霸援兵马上来到。若让赶来的黄霸看到江东兵马正在热火朝天的攻城,定是二话不说,全面开打。这样,陆逊就被动了。所以,必须停战,留住与黄霸和谈的空间。
陆逊很清楚,黄霸能来,而且来的如此迅速,一切皆因为诸葛亮在这里。陆逊当然不介意诸葛亮离开。陆逊只要关羽。
相比诸葛亮与关羽同生共死的同僚情义,黄霸对关羽,可没有丝毫感情。因为刘备对六姓子弟的疏远,黄霸甚至对关羽有着很大的怨气。只要陆逊派人与黄霸谈清楚:陆逊只要捉拿关羽,绝不妨碍黄霸把诸葛亮救出。相信黄霸能够接受。
现在,麦城人马已经分成两拨,突围一波,守城一波。陆逊便随即做出决定,没必要阻拦黄霸入城。如果守城的是诸葛亮,陆逊没有再攻打下去的必要;如果守城的是关羽,黄霸肯定第一时间出城,追赶诸葛亮而去。如此一来,陆逊也就知道了到底关羽在何处,就可以集中全力,围剿关羽,不再理会诸葛亮的存在了。
按照原来陆逊的五五分兵的保守策略,能征惯战的关羽,未必没有成功突围的可能。但关羽从麦城突围不过一天一夜,黄霸便率兵赶到,这让诸葛亮的疑兵之计再也不起作用。黄霸率兵进城,担负起守城的职责。陆逊一看黄霸进城就不走了,也就知道城里是诸葛亮,自然就放心大胆的亲率主力,加入围剿关羽的行列。
此时的关羽,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逃陆逊的掌控。终于,厮杀的精疲力竭的关羽,在数十次的接战过后,被埋伏在路旁的江东士兵下了绊马索,悲壮的被俘了。
关羽性烈如火,当然不肯屈服,后事大家都很清楚,孙权劝降不成,便下令斩了关羽。然后又耍小聪明,嫁祸曹操。曹操则顺势厚葬关羽首级,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孙权的小动作。
且说麦城,自黄霸率兵入城,城内无论是诸将家小还是百姓,都心中大定。六姓兵马来了,给陆逊是个胆子,他也不敢招惹六姓。他们终于安全了,不用当俘虏了。所以,那几天,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
只有诸葛亮,整日忧心忡忡,时刻关注江东动向。关羽被俘遇害的消息传来,诸葛亮一声叹息,仰天泪撒空中。
如果关羽能够成功回到成都,以关羽对刘备的影响力,应该可以劝说刘备回心转意,重新启用诸葛亮。
只要刘备那边松口,诸葛亮有不下十种办法,让江东放行,回到成都。但现在,关羽已死,无人为他说话。没有刘备的点头,诸葛亮回成都师出无名。再说,就是回去了,又能做什么?说不定,还要受人背后指指点点,将此次兵败的责任,全加诸自己身上。
高层斗争的残酷性,诸葛亮显然有清醒的认识。虽然诸葛亮对刘备忠心一片,但不代表诸葛亮就可以愚忠到底,宁可被刘备折磨死,也要死皮赖脸留在刘备那里。
眼下,摆在诸葛亮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跟随黄霸,回归襄阳。回到六姓当中,从头再来了。
追随刘备的使命,自己已经算是完成了,虽然完成的不算圆满,但大致算是成功了。刘备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座下西川和汉中,虽然最后关头失去了江陵城,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结局了。
关羽已死,麦城再驻守也没有意义,于是,诸葛亮决定,带领麦城老少,往襄阳进发。
为了迎接诸葛亮回归,祖渊早就请示尚在回来路上的黄顺,不等黄顺回来,只要诸葛亮回到襄阳,立刻宣布襄阳自立,曹氏驻兵,必须马上离开襄阳,由十姓兵马换防。
对此,曹仁就算腹中再有怨言,也只能照办,因为曹操早有命令给他,曹植、曹宇和曹彰也在襄阳,容不得他撒野,违抗曹操的决定。
所以,祖渊的意思送到曹仁处,曹仁只是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就不再言语。
诸葛亮回归襄阳,襄阳全城比过年还热闹。这是襄阳自立的头一天。所有襄阳百姓,都从夏吟坊那里领到了一份自立大礼包,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样样都有。每人甚至还发了一套新衣,要求自立以来的三天内,都要穿戴着。
诸葛亮在襄阳大门口下车,久不出面理事的黄承彦等一众老家伙,破天荒的也出面了,在他们身后,则是在夏吟坊谋事的一众十姓小辈,纷纷迎出城来,欢迎诸葛亮回归。
祖渊更是带领夏吟坊一众官员,上前给诸葛亮行礼,口称“大掌柜”。杨承更是口无遮拦,直说刘备那边有什么好,我们自己的夏吟坊,可比刘备那里敞亮多了。就回来当我们的大掌柜,气死那个刘备。
关平、关兴、关索和关彝兄弟也在欢迎的人群当中,一身雪白孝服在人群中分外醒目。
诸葛亮看到他们,便分开众人,抱住他们就是一阵痛哭,给这喜庆的日子里,增加了几分悲伤的感觉。
几兄弟当中,关平年龄最长,已经成家,哭过之后,关平便对诸葛亮说道:“我们临走之前,家父就预感此次凶多吉少,特意叮嘱我们兄弟,日后如有不测,让我们听孔明叔父的话,不要一门心思逞勇斗狠的报仇雪恨。”
此话一出,本来已经收住哭声的诸葛亮,再次痛哭失声,现场一时不可收拾。祖渊只好安排人把他们分开,大军缓缓进城。
襄阳虽然宣布了自立,但自立后怎么办,只能等黄顺回来后决定。此时的他们,只能派遣士兵,守住襄阳各处险要。曹仁鬼的很,虽然答应撤兵出襄阳,却不肯拱手让出周围的险要隘口,双方围绕着这些隘口的归属,起了冲突。
都知道黄顺不愿意与曹氏起冲突,所以,前线将士没有将矛盾激化,而是派人回城汇报情况。黄承彦等人早就不问世事,襄阳城内,职务最高的便是刚刚走马上任的夏吟坊大掌柜:诸葛亮。这也是诸葛亮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难题。
(本章完)
第890章 头把火()
诸葛亮根本没有多少犹豫,连去见曹仁谈判一下的意思都没有,直接下令抢关。如果对方敢于拦阻,杀无赦!
夏吟坊麾下都是一群骄兵悍将,装备比曹仁的部队,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哪把曹仁的兵马放在眼里。也就是上面严令不得与曹兵发生冲突,他们这才消停,其实心里早就憋屈的很。现在终于来了一个敢于对曹仁说不的人,个个兴奋异常,根本没有再向祖渊询问一下,是否执行的问题,更没有向曹仁发出最后通牒,直接就动上了手。
曹仁是领兵的,知道这些隘口,夏吟坊不可能放手,曹仁如此设难,不过是宣泄胸中不快而已,根本没有跟夏吟坊兵戎相见的思想准备。曹仁久居襄阳,对夏吟坊的兵力最为清楚。知道夏吟坊麾下的亲兵,凭借不俗的身手和精良的装备,战场上少说以一敌三没有问题。曹仁自认自己的部队,绝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如此一来,曹仁措手不及,一下吃了大亏,不但损兵折将,还狼狈的被人赶跑了!这成了让曹仁彻底暴走的最后一根稻草。
曹仁怒气冲冲的带兵残兵,奔赴樊城,二话不说,尽起兵前来攻打襄阳。
虽然以曹仁的兵力加上樊城的兵马,仍然远不是襄阳的对手。但曹仁心中还是有数的。这次意外冲突,十有八九是那个刚回来的诸葛亮捣的鬼!
诸葛亮一直效力与刘备,仇视曹氏,太正常不过。趁着黄顺不在,诸葛亮拿着鸡毛当令箭,意图挑起夏吟坊跟曹氏的纷争,好让那刘备乱中牟利。
夏吟坊的黄顺虽然不在,但不乏头脑清醒之辈,一定会阻止诸葛亮继续胡作非为。所以,曹仁这次带兵来找襄阳的麻烦,其实是找夏吟坊讨个说法,捞取一些实惠。
曹仁的猜测果然不错。襄阳城中的祖渊听说此事,大惊,立马召集夏吟坊一众元老,来找诸葛亮,质问诸葛亮如此大事,为什么不知会他们,就擅自做出了决定。
与曹氏交好,是黄顺定下来的,为此,连黄顺自己,都得在曹氏面前委曲求全。诸葛亮不过黄顺手下的大掌柜,却如此顶撞曹氏,万一曹氏真个动怒,十个襄阳也不够曹氏灭的。
诸葛亮早知他们会来,是以早就准备好茶点,等着他们了。
等祖渊他们气势汹汹的说完,诸葛亮笑着说道:“襄阳自立,是得到曹操首肯,那曹仁不顾大局,硬与我们为难,我们当然不能退缩。之前对曹氏忍让,是为了夏吟坊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强硬,也是为了襄阳的顺利自立。
襄阳自立,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同时心里也都在嘀咕,襄阳会否是曹氏麾下的傀儡?这次我们主动与曹仁撕破脸,就是向天下人表明,襄阳是真的自立,从此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至于大家担心的曹氏大军压境,我认为不可能发生。曹操不笨,在夏吟坊投入那么多,不会轻易让其打水漂。曹氏大军压境的结果,只能是促使我们夏吟坊与江东,与刘备联手,共同抵抗曹氏。以曹操之能,不会做如此不智之事。”
诸葛亮分析的没错,大道理上大家也都接受了,却普遍担心那个曹仁这回失了面子,很快就会回来报复。
诸葛亮笑道:“这个我早有准备。曹仁已经去樊城搬兵攻打襄阳。这回,我们必须把曹仁打疼了,才能示天下人,襄阳真正自立了!同时也借此杜绝曹仁之流,以后少来打襄阳的秋风。以后的襄阳,与他们曹氏,平起平坐,不分主次。”
祖渊心里清楚,黄顺既然敢让诸葛亮担任大掌柜,全权处理夏吟坊一切事宜,就表示,黄顺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曹氏一定程度上撕破脸。
这个时候,与曹氏起冲突,确实不是坏事,既可以测试曹氏对襄阳自立的真正态度,又确如诸葛亮所说,以此示大义于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