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张思宇正在育英中学重点班读高一,也许他在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在心理、品行、人格等方面我认为是最好的,是爷爷、奶奶高超的“爱”弥补了他单亲家庭的缺憾。
个案二 好孩子让家长教坏了
“人之初,性本善。”尽管现在有人对人性“善”还是“恶”有了不同版本的说法,我还是宁愿相信老祖宗的论点——起码孩子出生时应该是一张白纸。
“我妈?她是一只好心的狼!”您相信吗?这是一个高中生对他母亲的评价。在我去家访时,孩子关起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一句话,既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军人的儿子,从小在部队大院里生活,本身天资聪慧,应该说是一个可造就的好材料。可是三年高中读下来,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一个保持联系的同学。同学们只知道他第一年报考清华大学没有被录取又复读了,第二年再参加高考听说成绩还是不理想,至于上了哪所大学,没人知道。同学们聚会时都在互相询问,却没有一个同学敢直接给他家里打电话,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妈妈。就是这个妈妈培养了儿子的自私,就是这个妈妈剥夺了儿子自理、自立的能力。尽管孩子反感、抵触妈妈的教育,甚至用“好心的狼”这样残酷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母亲,但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育熏陶下,妈妈教育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身上。
在这位母亲的心中,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儿子就是一切。她不但在我家访时再三向我说,每天脑子里没有别的事,全是儿子(包括上班时间),而且在所住大院里逢人开口就是“我们家××”,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自己的儿子,到了让“听众”避之不及的地步,住在同院的同学戏称这位母亲为“祥林嫂”。
高中三年这个学生除了背书包以外,每天用一个布袋子装很大的一个保温瓶,必须喝妈妈亲自烧的水。她家整箱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只用来招待客人,绝不让儿子喝,怕不干净。
晚上如果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三个小时,妈妈起码得进来六趟,一会儿送水,一会儿削梨,一会儿提醒他喝牛奶……孩子虽然很烦但也得接受。
该学生学习不错,在重点班。但妈妈永远不满足,非要亲自出马到各处去寻找校外的所谓提高班,花钱是在所不惜的,每个周六、周日安排得满满的。不但孩子累,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无论去哪上课妈妈都要亲自陪同,抱着水和食品坐在教室外面等候,孩子上几节课就等几节课,同去同回。
平时这个学生骑自行车上学,路程最多不超过15分钟。冬天下雪路滑,对这些高中生来说本不算什么,不论男生女生,个大个小,不但都能按时到校,而且把路上摔跟斗当作笑谈,惟独这位同学肯定迟到,有时要迟到很长时间,理由是:我妈让我打车,等车就要半个多小时。至于迟到破坏了集体荣誉,上一半课进教室打断了老师、同学们的思路,这些都不在这位母亲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的孩子们平时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电话联系,尤其是晚上做作业时遇到了不会的问题,都愿意利用电话进行交流。但这位妈妈却给儿子充当了专职“接线员”,同学找他请教问题,一般就被他妈挡驾了。久而久之没有同学再敢往他家打电话。即使在学校他也轻易不肯帮助同学解一道题,他得到一本好的习题集,同学想借看一下都会碰钉子。
二、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7)
我把本案例读给儿子听,想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不料却遭到儿子的反对。他认为我作为老师不应在书中流露出对学生的不满,他感觉这个学生并不可恨而是可怜。其实我的本意也不是要贬低我的学生,而是要用事实说明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教育的痕迹。该学生在高一时与另一位同学结伴回家,出校门不远碰上几个外校同学寻衅滋事。当那位同学义正言辞地斥责他们之际,这个同学却溜之大吉了,使那位同学孤身一人险些被打。过后我调查此事,询问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跑,他竟然回答“我回去叫我妈去了”。实情是他既不敢挺身助威,直面邪恶,也没有回去叫家长出面帮忙,甚至不曾想到返回学校求助于老师同学,而仅仅是逃离了危险,有效地保护了自己。这难道不是家长长期教育的结果吗?我还是坚持认为:孩子本无过,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力。至于向哪个方向推,就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了。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告诉孩子,‘你真棒’”的理念我十分赞同,认真拜读后受益匪浅。但是告诉孩子真棒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育者自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真棒”,要有清晰的是非观念和一定的道德水准。卢勤老师曾举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孩子正好达到了该买车票的高度,上车后当面对售票员时,妈妈把孩子的头往下一按,孩子心领神会,就势把腿往下一缩,于是少花了一张车票的钱。下车后妈妈夸赞道:“儿子,你真聪明!”等下一次乘车不用妈妈提醒,孩子自觉地就低头缩腿,再一次逃过票后十分得意地向妈妈表功,也就再一次受到了妈妈的表扬。就凭这位母亲的素质,只怕是要把孩子“夸”坏的。
个案三 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
这是一个初一小男孩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对爸爸妈妈说说心理话
敬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作为你们的儿子,我也有许多的话想对你们说,我有时老是干坏事,惹你们生气,可是每当我干完事后,我也不断地失眠,我希望找你们承认错误,可我不敢。记得你们曾经说过只要我认真地承认错误,你们决不打我一下!说实在的,我当时听了,只是在心里无奈地摇了摇头。等你们刚说完,便发生了一件事:记得在一次考试前,你们让我改卷子。也许是笔迹一样,爸爸用一个改锥用力地打在了我头上,我的脑袋立即流了血。爸爸肯定是着急才打了我,这个我明白,可是我那天的确是改错了呀!你们也吓傻了,我当时见了血也吓得哇哇大哭,我一时间恨起了你们,可是你们急忙把我送到医院包扎的情景让我揪心。我当天受到了优待,你们将好吃的东西往我嘴里塞,我能恨你们吗?爸爸妈妈,你们也放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你们难道没有委屈过我吗?不错,我并不实在,我并不是不想改好,只不过我不想再挨打。打骂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请你们三思而后行。改错这两个字人人会说,说句实话,我这两天一直在变好,上课也不像以前那么闹了,请再给我一个机会,谢谢!
儿子
陈思
2003年11月11日
这封信的原件现仍保存在我的手里。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为什么会在我这儿呢?其实这是我接手陈思这个孩子后给他布置的一次“作业”——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在我本年级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还做着一份额外的工作(没有人安排,没有报酬,纯属自愿),就是帮助一些家长、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有校外慕名来找我的,有本校其他年级的。在帮助这些孩子进行心理调整和行为矫正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个规律,即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
小陈思就是一个被管坏了的孩子。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一个挺聪明的小男孩,爱吃零食,借钱、骗钱来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排在100名开外。妈妈唉声叹气,知识分子的爸爸在老师面前羞愧难当,老师也认为“没招儿”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接手了这个孩子,并一步步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在我与他朋友式的交流中,我的感受是:这孩子并不像大人们想象的那么坏。首先爱吃零食是从小家庭给他养成的不良习惯;其次爸爸的打骂、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羞辱使他已经失去了自尊;再次他每次花钱买零食都不是自己独享,而是大部分都分给了同学们,这是他找回自尊、渴望友情的一种方法。
面对这小小的孩子,我有一种揪心的痛。大人们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疾恶如仇”的情绪和“致于死地而后快”的极端做法呢?我和他推心置腹地长谈了两次,并为他还了欠外班同学的20元钱,他感受到了久违了的温暖,哭着表示要用每月的零花钱还给我,并写下一份保证书(见附录),署名是:“您的学生、朋友与最崇拜者:陈思。”但这似乎还不足以表达他当时的感情,在日期下面又附了一小段话:“关老师,真的,我没有盲目地崇拜过一个人,您是第一个,是您指给了我一个(条)明道!我十分感谢您!先不要相信这些话,我要用行动去证实给大家看!”有意思的是,他在这段话后面又写了:我的手印儿,然后按上了一个蓝色的、十分清晰的指纹(显然是因为没有红色的印油)。孩子的幼稚和真诚让人感动,但更重要的是陈思真的变了,不再乱花钱了,不在外面吃零食了。爸爸把训斥和打骂转换成说服与鼓励后,孩子精神上放松了,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到了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从年级的102名提升到了64名。从此他增强了自信,找回了自尊,进入了良性循环。这次不用他家长说什么感谢的话,我首先就庆幸陈思这个小家伙遇上了我。我也是个“管”他的人,不过摒弃了那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孩子多了一些理解与宽容,结果他就被心甘情愿地管过来了。
二、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8)
“老师,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为她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她怎么就不学习呢?”一位父亲坐在她女儿的班主任对面,十分虔诚地进行讨教。我在我的办公桌前一边干着自己的事一边注意着他们的谈话。作为年级组长我太了解这个孩子了:活得潇洒,无忧无虑,无所事事,学习成绩在全年级190名学生中排在170名以后。初中三年老师们做了无数工作也没见效果,眼看上高中无望,家长真是着急。可是今天她爸爸的一番话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孩子从小全家人都宠着,要50元钱我准给100元,别让孩子在花钱上为难;说要个复读机我连个愣都没打,直接拨电视商场电话,立刻就给送过来了,用了两天嫌不好,马上又从美国给买回一个;长这么大甭说洗碗、洗袜子,连自己吃的饭都没盛过一碗……”他还在喋喋不休地诉说请了多少家教,光家教费每月要花近千元,并反复问:“她为什么就不知道学习呢?”我忍不住打断了这位父亲的话:“她为什么要学习呢?不学习不是照样有这么好的生活吗?”很显然,这个女生不爱学习或者说懒得学习的根源就在于: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众多亲人的宠、惯、疼、溺爱中,她过惯了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物质上的满足感使得她怎么可能去干学习这种“苦差事”?这是一个惯坏了的孩子,想改变她要比被管坏了的孩子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结束语(1)
——你可以为孩子选择学校,孩子却无法选择家长。
我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孩子都是11岁~18岁的初、高中学生,这些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或优秀,或平庸,或顽劣。对于多年来和这些孩子密切接触的我,对他们已经形成了几点认识:一、孩子自身在天资、智力方面本无很大的差异,有的只是习惯、品德、气质、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后天差异。二、孩子的后天差异源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熏陶和学校教育。我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我认为,家庭影响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教育得当就有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但这一阶段的教育又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他们到了十###岁,世界观逐步确立后,再进行教育可就难了,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注意到现在有很多教育方面的有识之士,在家庭教育这个领域提出了许多理论、观念或建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天才是管出来的”……等等,意在指导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怎样帮助孩子成才。专家们谈得很细,指导得很具体,对于初为人父母者可以说开卷有益。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性和随意性,与社会进步和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拉开了太大的差距。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只有边学习教育边实施教育,才不至于在若干年后哀叹自己教育的失败,所以向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士或者专家学者学习请教,不但有必要简直就是至关重要。可是对于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甚至十七八岁,正在青春期当口的孩子们来说,和上一辈人的代沟已经形成,他们从小没有接受多少科学的、理性的教育,现在你再跟他说“孩子,你真棒”,他会在心里说“你真虚伪”。用家长的话说:“这孩子怎么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于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家长们只能着手解决外围问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选学校挑老师,不惜重金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民办学校,而孩子一到学校家长就把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我校一位年轻教师曾经十分委屈地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一小男孩,从小娇生惯养,不爱学习,妈妈溺爱,爸爸不管,连每天起码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学习成绩极差。老师不甘心看着他越差越多,越落越远,于是利用自己下班以后的业余时间给他辅导数学。考虑到家长不放心,这位老师就给该学生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孩子在他这儿,晚回去一会儿。老师想得周到,做得细致,家长应该心存感激才在情理之中。不久他妈妈赶来,进办公室不用说问候老师或说句感谢的话(老师本也没有这种奢求),连看都不看老师一眼,冲着孩子就说:“你怎么了?”老师赶忙解释说在给孩子补课。家长如释重负:“他爸爸打电话就说去看看你儿子(据说这位父亲经常用“你儿子”三个字)吧,”然后又转过头对着孩子说:“你完事没有?”完全是一付立即把孩子接回家的架式。老师只好无奈地草草结束,自己的一番好意家长似乎根本不理会,也完全没有配合老师怎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进步的表示,老师说:“我真的很寒心。”你能说这位妈妈不关心孩子吗?她毕竟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所高收费的民办学校,离家不算近,每天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用心也算良苦。但可叹的是家长自身修养不高,不懂教育,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可惜的是她只知道为孩子选择学校,而她的孩子却不能选择一位引导自己健康成长的妈妈。这难道不是孩子的悲哀吗?
说到选择学校,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触和看法。因为自2001年我进入一所民办学校任教以来,接触了许多望子成龙心切却又不得教育要领的家长们。他们深知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要迈一个比较大的台阶,因此给予极大的重视。家长们认为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选择一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