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笑嘻嘻道:“堂堂青龙第五军团的军师,怎么可能是真傻。子敬,我看你大智若愚,亮不如也。”
鲁子敬被诸葛亮逗得心痒难熬,气的一把抢过鹅毛扇道:“再不痛快说出来,我就开始揪光你的鹅毛。”说着真的一使劲,立刻一根长长的鹅毛与扇体分离。
诸葛亮一阵肉痛,这鹅毛扇可是他装逼的道具,连忙求饶道:“子敬,你可知道江东四大家族?”见子敬注意力被分散,诸葛亮一把将鹅毛扇抢了回来,赶紧将鹅毛的缺口捋顺。
鲁子敬自然不是真傻,其实他性情恢弘,智慧过人,听了诸葛亮的话,立刻回想起那青年的名字似乎姓陆。沉声道:“你问那青年似乎姓陆,叫什么来着?这陆姓正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
诸葛亮道:“陆逊陆伯言。我问起这个青年的名字,只是为了求证一件事。”
鲁肃认真问道:“求证了什么事?”
诸葛亮眼中亮起光华,眼神中开始透出锐利,说道:“孙策渡江、平定江东九郡,一是靠父亲孙坚留下的淮泗老将和亲兵,二是靠周瑜带来的数万丹阳兵和百石军粮,这第三,就是靠流亡北士的鼎力支持。”
“这些流亡北士,代表人物就是张昭张子布和张纮张子纲。他们都是些中原流亡到江东一带的中原名士,在中原徐州、豫州一带都是豪门望族,但是由于黄巾起义和董卓内乱,不得不逃亡扬州,所以人称宾旅寄寓之士。他们十分怀念自己当年世家大族的生活,所以想要再扶植起一座靠山,重现往日的辉煌,最终他们选择了孙策孙伯符。”
鲁肃虽然听的连连点头,却仍然没摸清楚诸葛亮到底想说什么。说到宾旅寄寓之士,他最是清楚他们的底细,想当年鲁肃也收到过这些人的邀约,周公瑾也曾留书相请,自己也动心过一起投奔孙策,但后来听说荆州陈龙新政,不由耳目一新,才毅然决定去荆州参加科举,果然一举高中,成为了陈龙新军团的军师。
“孙坚死后,孙策与周瑜决定渡江,破刘繇、败白虎、战王朗,战况犹如秋风扫落叶。然江东的士大夫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特别是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还有吴郡大家族朱、张,在吴郡、扬州势力极大。和这些大家族相比,孙坚的出身就显得很寒酸,他一直担任的只是小小的县丞,直到黄巾起义才崭露头角。他们完全看不起出身不高的孙家,认为孙氏家族渡江,完全是**裸的入侵。”
鲁肃点头道:“咱们青龙军水军副军长朱桓,就是江东朱氏家族的人。这个陆逊,应该是陆氏家族的人。”
诸葛亮笑道:“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孙策因为这些江东士族阳奉阴违、不肯合作,就祭起血腥大旗,用杀戮打压江东士族。大名士前吴郡太守盛宪、会稽大族周昕兄弟、吴郡名士高岱、前吴郡太守许贡、皆被孙策的霸王枪屠戮。”
“陆逊的爷爷,是前庐江太守陆康,也是陆氏家族族长。孙策围城两年,最后攻入庐江,陆康忧病而死,陆家有一半族人都死于这场战役。”
鲁肃皱眉道:“这样说来,陆逊出现在这朝堂之上,好生奇怪。恐怕背后的原因也是意味深长。看来,整个江东内部,平静的外表下却是波涛汹涌啊。这就是孔明想求证的事吗?朝堂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陆逊?”
诸葛亮终于捋顺了鹅毛扇,得意的一挥羽扇道:“你鲁子敬在孙伯符面前夸夸其谈的时候,我可是很辛苦的在旁边逐一观察这些文武。倒是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鲁肃道:“还卖关子?你快说吧,顶多我答应赔你一把羽扇。”
诸葛亮神情一肃道:“你还记得吗?刚才朝堂之上,你被多人围攻质疑,孙策、孙权和周瑜都出手维持过秩序。我发现,孙策的话程普、韩当这些老将马上就会听,而文官大部分仍在议论纷纷。周瑜出手维持秩序,程普、韩当这些老将似乎根本不当回事,应该是和周瑜之间有很深的矛盾,或者根本不服气周瑜这个三军大都督。”
“而最大的秘密就是,在孙权维持秩序的时候,大部分文官、武将都不太在意,偏偏是这个陆逊,马上就会停止说话和动作,似乎和孙权默契甚深。而孙权有意无意,都会和陆逊眉来眼去,无论说到什么议题,都会时不时互相看几眼。我想求证的,就是这个和孙权眉来眼去的人,到底是不是四大家族的人。”
鲁肃被诸葛亮说的这番话陷入深思,诸葛亮边走边摇着羽扇,直到鲁肃从沉思中惊醒,摇着头道:“你是说孙权勾结了四大家族?他想干什么?”
诸葛亮点头道:“子敬果然是大智若愚。这个孙仲谋并不简单,他从行伍里提拔了吕蒙,又暗中提拔士族势力。比他的兄长要难对付的多。”
“至于孙仲谋想干什么,恐怕背后是大有阴谋。我听说孙策杀戮士族太过,物议沸腾,坊间流言四起,都说孙策嗜杀,要杀光反对他的所有人。甚至连孙氏宗族中也达成共识,要和当地士族搞好关系,才能稳定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家族内部也有不少反对孙策的声音。”
听到此处,鲁肃遽然一惊道:“难道,这个孙权想当江东之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百二十章 纸上谈兵()
第五百二十章纸上谈兵
话说江东孙策表面虽然平定了江东六郡,但平静的外表下,暗里却是风波险恶,孙坚老将、丹阳骨干、流亡北士、江东士族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孙策为了打压江东士族,几乎用尽了血腥的手段。
血腥的手段必然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士族不断挑动山越族进攻江东城郭,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为了调和矛盾、消弭仇恨,得到所有江东百姓的认可,张昭力主将士族中的优秀青年招入朝中做官。而孙权恰好被兄长指定,负责与江东士族之间的沟通和调和。
孙坚的几个儿子,最小的孙匡早亡,孙策、孙翊都是高大帅气、武艺高强,但性格急躁,战阵上喜欢以身犯险,颇有乃父之风。只有二子孙权孙仲谋,喜文轻武、性格沉郁、结交志士、静水深流。孙权的志向和野心,从未显露于人前。
诸葛亮识人于微,在朝堂之上一番观察,竟然发现了孙权的一个大秘密。在与鲁肃一起回驿馆的路上,诸葛亮将观察结果尽数说给鲁肃,鲁肃惊讶之余,竟然得出一个无比惊人的结论:“难道,孙仲谋相当江东之主?”
诸葛亮正色道:“子敬,虽然这个判断还有些武断,但我认为十有八九,孙权是反对他哥哥的高压手段的。很有可能,孙仲谋认为应该利用江东世家大族的能量来加强孙氏的统治,而不是血腥镇压。但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
鲁肃显然还没想到下一层,问道:“还有更重要的?”
诸葛亮点头道:“最重要的,是咱们青龙军该如何利用孙权的野心。”
鲁肃恍然,点头赞叹道:“孔明说的不错,一切都应该从咱们青龙军的利益出发。主公的理想是快速统一天下,给百姓一个平安幸福的生活,如果能说服孙权归顺主公,倒不失为一个拿下江东的捷径。”
两人边走边说,已经到了驿馆。驿馆已经准备好了酒肉,诸葛亮边吃边嘟囔道:“也不知我两位雪姐怎么样了?恨死甘兴霸了。”
鲁肃喝了一口米酒道:“孔明,不必担心。毕竟梦雪和若雪也是诸葛瑾的妹妹,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一会儿去参加军事会议,孔明有什么建议?”
诸葛亮道:“无非是纸上谈兵。咱们青龙军的情报兵,早已经深入了这块区域,估计再晚一些,庐江城里的谍报兵就会给咱们送来情报。”
鲁肃道:“也不知江夏战况怎么样了?等谍报来了,让他一并打探。”
诸葛亮道:“可惜主公交给的隔空传讯之法,因为材料的问题,我和月英始终无法解决。不然的话,可以随时探知各大战场的消息,调动部队也方便的多。”
鲁肃点头道:“主公真是学究天人,不知道这些奇思妙想,都是怎么到了主公脑子里的?”
两人边聊边吃,酒足饭饱之后,各自回房休息。诸葛亮边走边嘟囔道:“吕蒙这小子,拐走我两位雪姐,我必然得有所回报。”鲁肃闻听,心想吕蒙这小子有难了。
诸葛亮回到卧室,立刻拿出一方绢布,提笔给主母张宁写了一封战报。在陈龙深入西凉天水的同时,将非常重要的江东联盟抗曹的任务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不得不殚精竭虑。而围绕青州、兖州、冀州、荆州、扬州的青龙军调动,还需要主母张宁通过布置了几年的谍报网,进行命令的传递和情报的递送。而跟随诸葛亮战船一起前来的百名护卫,也是特战师团精选出来的精英,实力直逼陈龙闯西凉救貂蝉的四大队长。
邺城青龙军大军师郭嘉,已经接到了主公的命令。命令非常简单,让郭嘉和周不疑组织人马,联络张辽、陈宫,骚扰曹操后方,呼应庐江之战。郭嘉接到命令,非常兴奋,立刻招来在对岸鄄城关羽处的周不疑,两位大军师好久没聚到一起,终于有机会研究中原大战。北方已经平静了一段时间,即将风云再起。
诸葛亮写好战报,塞到自己衣袖之中。孙伯符已经遣人来请,孙龙联盟之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即将在城主府召开。
这次会议,放到了一个中型的平房厅内,中间一张大木桌,墙上挂着绢布制作的地图,是一个不错的小型作战指挥室。诸葛亮和鲁肃被侍卫领进作战室大门,见只有孙伯符、孙仲谋、周公瑾、程德谋、韩义公,看来孙策更加信任孙坚带出来的老将。还有一位文官,头戴纱帽,身穿官服,面如银盆,气质清新,经介绍是建业功曹虞翻虞仲翔。如果吕蒙在的话,想必也有资格参加这次的军事会议。
诸葛亮心中暗暗纳罕,想不到唯一能参加军事会议的文官竟然是虞翻,看来深得孙策信任。几人团座在中央木桌之后,背后站着两名侍卫,一人是孙权的随身侍卫凌统,另一人身材极高,面目黝黑,肩膀宽厚,一头乱发,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从眼角眼神到嘴角,令他显得异常剽悍。此人诸葛亮并不认识,孙权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大哥的贴身护卫周泰周幼平。”那周幼平倒不向凌统一样冷若冰霜,看着诸葛亮粲然一笑,露出白森森的大牙,脸上伤疤一阵奇异的抽动,竟然是一张充满魅力的脸。
诸葛亮感受到周泰的强大气场,不由也微笑回应,不忘偷眼看了一眼孙权。孙策加上周泰的武力值爆棚,孙权若想上位,身边恐怕还缺少武将。
周公瑾等诸葛亮和鲁肃落座,站起身哗的扯下墙上的地图,铺在了木桌上。众人纷纷起身,将座椅挪到一旁,就站在地图旁指点部队部署的位置。
最先说话的还是周瑜,指着庐江周边道:“目前,曹军兵分五路,已经扎下五座大营。根据侦查结果,曹军还设立了几座空寨,分别在这里、这里和这里,恐怕是做疑兵之用。”周瑜边说边用手在地图上指点了几个位置。
诸葛亮忽然问道:“围攻合淝城的,不是七路大军吗?主将夏侯惇为何没来庐江?难道他在守合淝城吗?”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是首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一时都陷入沉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百二十一章 庐江会议()
第五百二十一章庐江会议
话说庐江军事会议刚刚开始,诸葛亮第一个问题,就让众人都沉默下来。曹孟德七路大军进攻合淝城,包围庐江的为何只剩下这五路?
程普用手按在军事地图之前,回忆道:“当时曹孟德派来的七路兵马,除了夏侯惇的五万青州兵,还有许褚的三万黑甲兵。要说他们将两员大将、八万精兵都留守在合淝城,似乎有些牵强。”
当时合淝城之战,程普是孙策任命的右都督,经过激战才被迫放弃合淝城,自然清楚敌军当时的兵力。孙策听了问道:“公瑾,有没有最新的情报?”
周瑜是新任命的左都督,位置在程普之上,因为这一点,程普非常不服气,事事处处和周瑜闹矛盾。周瑜还没说话,程普已经嘟囔道:“若不是情报工作一直跟不上,合淝城哪这么容易丢?”
周瑜是负责情报工作的,似乎根本没听到程普的嘟囔,回答孙策道:“合淝城内的情况,确实不太清楚,暂时回答不了孔明的问题。最新的情报都是庐江周边的侦查哨骑带回来的,曹操的大军都在忙着修筑大营工事,似乎准备打持久战,暂时没有发现异动。”
程普立刻问道:“曹军的粮道呢?负责运粮的是谁?储存粮草的地方又在何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士兵饿着肚子是没办法打仗的,劫粮也是当时作战最惯用和管用的手法。正史中官渡之战,袁绍就是吃了被曹操劫粮的大亏。
周瑜摇头道:“老将军,你又想劫粮!不要忘了你在合淝是怎么打败仗的?曹孟德最惯于劫人粮道,怎会没有重兵保护自己的粮草?”原来,程普若是在合淝城坚守不出,不至于这么快就丢了城池,却因为带兵出城劫夺粮草,中了曹孟德的诡计埋伏,被夏侯惇挑了大将,以至于大败亏输,一路退到庐江城才站住脚跟。周瑜这一声老将军,气的程普立刻暴跳起来,韩当赶紧站起来将两人隔开。
鲁肃也站起来解劝,程普恨恨坐下,兀自气愤未消。孙策此时开言道:“让子敬和孔明见笑!可将士拳拳之心,都是着急曹军势大,庐江看来也只能闭门免战,谨守城垣。至于外围的战斗,恐怕要交给青龙军的奇兵先打响了。”
诸葛亮见众人的眼光都转向自己,情知庐江城保卫战,江东孙策已经将希望寄托于孙龙联盟之上。微笑道:“曹操手下的无敌战将,已经让江东众将胆寒了吗?”一语既出,孙策以下的统帅,立刻集体皱起眉头。
诸葛亮当做没看见,继续说道:“我主陈龙,与曹孟德有深仇大恨,今同意与江东联盟,是希望与孙将军一起与曹孟德血战到底。本来,就算没有江东这个盟友,我主陈龙也要和曹孟德决一死战,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按照我主公的定计,在和曹军决战之前,就是要先取了江东。”
这话说的十分刺耳,孙策大怒起身,戟指喝骂道:“诸葛小儿,何出此言?简直狂妄至极!”诸葛亮羽扇一摇道:“我主陈龙,为天下百姓福祉,就是要天下一统。江东岂能例外?”孙策闻听怒不可遏,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座椅,喝道:“来人,将诸葛亮绑了!”
那周泰听到孙策命令,立刻大踏步走过来,举手就要擒拿诸葛亮,不料旁边伸出一只手掌,说道:“且慢。”
周泰扭头一看,见发话的是孙权,不由微一犹豫,手里不停,仍伸向诸葛亮的脖颈。旁边的凌统突然出手,抗住了周泰的手掌,说道:“周将军!没听见孙将军让你停手吗?”
孙权瞄了一眼周泰,转身对孙策说道:“兄长!孔明之言虽然鲁莽,恐怕是另有深意。我江东与青龙军,本有杀父之仇,而兄长亲自授我黄忠羽箭,让我将两边大仇化解,目的就是要共抗曹贼。今天孔明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何必大动肝火?且等他说完。”
孙策气愤难平,听了孙权的话,喝道:“就让这个愣头青把话说完!若是说的不好,今日定斩不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