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寻龙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寻龙记-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对天下英雄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沉吟了片刻,屏退了左右,对陈龙道:“龙先生,李治中不是外人,我想听听,许靖先生对我主公袁绍的真实评价是什么?”

    李厉倒吸了一口凉气,恨不得捂住耳朵不听,却又忍不住要听,只听陈龙问道:“麴义将军真的想听真话?”

    麴义点头道:“龙先生若当我是兄弟,就如实道来!”

    陈龙装作神秘的样子,压低声音道:“既然都是心腹兄弟,我也不敢藏私。靖师确实曾经点评袁绍,只因我来之前,问过他一句话。”

    麴义和李厉的心神被吸引,纷纷坐直身体倾听。就在此时,陈龙忽然感觉到有一人刚好踩上了大门外的台阶,脚步极轻,似乎还制止了门卫的通报。团息功玄而又玄,那感觉就像画卷般掠过陈龙脑海,而陈龙知道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不知来人可是迟迟未到的田元皓?

    陈龙抬眼看了看麴义期待的目光,说道:“我问靖师,袁绍和曹操,都是何进将军手下,到底谁强谁弱?”

    “靖师答道:袁绍,能以一个豪族公子,振臂一呼士众影从,反董卓建同盟,赤手空拳得一大州,克强敌一统北方四州之地,这是徒有其表之人所能做得到的吗?这样的人,要么青史留名,要么遗臭万年,冀州牧袁绍在当下,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可说是叱咤风云。”

    “然,袁绍虽声望日隆,欲要一统天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袁绍貌似文武齐聚、雄兵百万、粮草、武器不计其数,然仍有六失。哪六失?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也。袁绍并不具备帅才,做了同盟军的盟主,同盟军失败,各自为政。听了元皓的策略,一统北方四州之地,却仍然不肯采纳元皓其它的建议。”

    “袁本初还有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就是沽名钓誉,一再帮助自己最大的敌人,以为是以德服人,实际上却养虎为患。如果不是他的支持,曹操早就被吕布所击败,而无崛起于中原的可能。“

    ”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哪十胜十败?绍有十败,曹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操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操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操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操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操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操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操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操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操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操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胜则溢美无以复加,败即领咎罪不容恕,古今如此。袁绍虽有此十败,仍不失为世间英雄,但他一念之差的偶然,很可能会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正是性格决定命运。往往是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偶然之间,看起来很小的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袁本初少年放荡,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征辟之命。然,侠却是是一种不为政府所认可,而民间又很看重的一种行为,一种精神。侠以武犯禁,就是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可是对朋友讲了义气。泰山群寇里有个臧霸,当两个曹操所通缉的人投他而去,他都收留了。曹操得知,派刘备去说服他让他交出人来,臧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这就是违禁,不听上级的命令,而为朋友的犯法给以掩护。还有许多人有本事,可是不愿做官,也有些与政府不合作的意思在里边。袁绍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一是因为自己是士族大家之子,却不是那些花花公子,又因为自已是庶出,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已。”

    “劭师也曾点评道: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单车归家。袁绍在守孝上,也是表现的很突出的,所谓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绍为庶出,为母服三年丧,又能追行父服,此正绍少年养名之时也。”

    “劭师、靖师,都对本初看的通透。今日我龙珠已经是知无不言,这些话还请两位不要外传,若传到本初耳中,吾死无极矣。就算两位告密,我也不会承认说过上面这些话。”说罢陈龙再拜而坐,端起茶杯默默喝起香茗。

    麴义、李厉口虽不言,心中已是深以为然。忽然门环轻响,一人已经推门而入,相貌清癯,三绺长髯,细眉凤眼,儒袖飘扬,往那里一站,神色不悲不喜,双眼智慧如海,表情如云淡风轻,好一位标致潇洒人物。只听他开口说道:“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在这里污蔑主公?”一句话唬的厅里三人目瞪口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田丰之痛() 
第二百八十二章田丰之痛

    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春秋。老子道德经

    话说陈龙与麴义、李历在轩厅中一番悄悄话,却被静悄悄到达轩厅外的田丰听个正着。田丰虽也是叛韩就袁的降将,心中却认准了袁绍就是自己的主公,对袁绍可谓忠心耿耿,忽然听到麴义等人背后议论主公,忍不住出面怒斥其非。

    田丰闯入轩厅,见李历对面端坐着一个身量较大的胖子,眉眼清秀,神色沉凝,脸腮略圆,举手投足间倒也有几分气度。田丰知道刚才一番话就是这个胖子说的,拿手一指职责道:“你好大胆!竟敢放出十胜十败这样的言论,依我看,曹操不过是狡诈的小人,仰我冀州鼻息而活!怎可与我主公相提并论!”

    麴义连忙站起,满脸尴尬道:“元皓,你怎么才来?”年岁较长的李历,原来韩馥时期,还是田丰的上级,站起来打圆场道:“不过一些闲散的话题,元皓先不要上纲上线。来来来,让我为你介绍汝南许劭和许靖的弟子,来自交州琼崖的龙珠龙先生。”

    田丰听到许劭、许靖的名字,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惊的看着龙珠,感觉不可思议。而陈龙此时才有机会拱手施礼道:“田别驾这厢有礼了。鄙人交州龙珠,得罪之处,还请别驾勿怪。”

    而陈龙心中震惊的,却是田丰的耳音之强,竟可以在厅外隔着数十米,将自己说的话听的清清楚楚,虽说有自己故意让他听见的缘由,但这田丰耳聪目明,气度风高云淡,绝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那么简单。如果田丰练过什么提高器官感应力的内功,那才能让人理解。

    田丰听李历这么一说,也不好当场发作,但他生性不喜欢做伪,当下哼了一声道:“龙先生,你既然是许先生高徒,想必是得了真传,否则也不敢轻易出来点评天下人物。敢问龙先生,十胜十败之论,是否太过纸上谈兵了呢?”

    陈龙笑道:“既然今日有缘与元皓见面,何不坐下来好好谈?若元皓觉得不妥,我再道歉不迟。”李历也赶忙道:“正是!元皓,坐下再说。”

    田丰就在麴义的对面坐下,四个人占据了轩厅的四面,麴义手下送上准备好的酒肉熟食。田丰善饮,四个人先举杯示意,各自干了一杯,就此相识,再度打开话题。

    田丰先说道:“中原一地,以我主袁绍实力最强,几年间灭掉韩馥、打跑公孙、抑制袁术、控制黄河、对抗吕布、交好曹操,拥兵百万,战将千员,粮草不计其数,地盘跨州连郡,岂是区区一个曹操可比。曹操有难,被吕布差点打败,还是我主袁绍出兵相救,我言曹孟德仰我主鼻息,绝非吹牛啊。什么十胜十败,简直狗屁!”说道最后,脸色又开始发红。

    麴义和李历都听的饶有兴味,实际上田丰说的也是实情,目前曹操在兖州的那点势力,确实可袁绍没法比。麴义和李历都看着龙珠,看看这许氏弟子会怎么说。

    陈龙说道:“元皓虽得其时,不得其主,惜哉惜哉!”一句话说的众人面面相觑,好在涵养都还不错,静静听着陈龙的下文。

    “我们家乡有句话,叫做凡事看两面。刚才元皓所说,确实是目前北部诸雄的实力对比,袁本初当仁不让,实力第一,所以诸位包括元皓在内,成为了袁绍手下将领,都可以说得其时也。然,说元皓不得其主,为何?昔闻元皓在太尉府任职的时候,也是很有前途的,敢问之所以要决然的弃官回家,是否因看不惯官府中的作风,和英贤被害的腐败现象?”。

    田丰微微点了点头,他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刚直不阿的“知识分子”,当年离开太尉府,秉持的正是青年时期的执着和清高。不过,这个龙珠对自己过去的心路历程如此了解,也着实让田丰的鼻尖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回到冀州之后,元皓先生既然选择去韩就袁,想必袁本初必然是元皓心目中的真主。然对您所决定事奉的袁本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昔日反董同盟时,各地刺史间早有流传,云:‘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是,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连袁本初的小弟曹操都说过:‘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田丰只觉得浑身燥热,喉头发甜,干脆站起来脱去衣服,但却没想好怎么反驳。等他再次坐下,陈龙继续道:“我靖师十胜十败之说,十胜中虽有对曹操的赞美臆想之词,说是纸上谈兵可以,但对袁绍的十败之论,窃以为却是切中要害的。”

    此时麴义举杯敬酒,田丰饮了一口酒,打断陈龙说道:“那么我主击败不可一世的公孙瓒,难道不是英雄吗?”

    陈龙哈哈笑道:“击败公孙,在座的都是主力。元皓定下计策,本初从之,加上麴将军界桥大战,才将公孙瓒赶到辽西。可是,我想请问,为何如今曹操未灭,中原未统,麴义将军却到了小小沧州,元皓也不过是个小小别驾?至于本初身边的人都是谁,就不用我给各位介绍了吧。”

    田丰大怒,拍了一下桌案道:“龙珠!你怎么可以这样挑拨离间!我看你难道是曹操的奸细不成。既然曹操千好万好,你为何不去曹操处讨食,到冀州来干什么?”李历和麴义吓了一跳,心想这个元皓今天脾气真大,仿佛被人踩了尾巴,有违他一贯风轻云淡的外表啊。

    陈龙知道快触到了田丰的痛处,不为所动道:“我认识一个元皓少年时的好朋友,叫做沮授。沮授对我说,田丰之才,胜他十倍。依我看,若论识人之明,沮授是你的十倍。”田丰听到沮授之名,不由垂下手来,少年时两人一起学习,成为极好的朋友,而沮授现在是陈龙重用的大军师,地位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这个别驾。忍不住问道:“沮授如今如何?”

    陈龙笑道:“我只能说,沮授相遇陈龙于路途,认识陈龙于偶然,却能发现陈龙乃是人中龙凤,刻意追随,前途是一片光明啊。”田丰捋着须髯,默默倾听,不再说话。陈龙是什么人,田丰当然做过观察和研究,此人深不可测,如彗星般崛起,谁敢说沮授不会随着陈龙鸡犬升天?

    陈龙见田丰不再说话,继续道:“人都说元皓料事如神,那么对袁本初早就应该有所认识。我却觉得,元皓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袁绍其人,或者了解了而没有认清,或者认清了而不以为然,这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吗?反倒是麴将军,似乎对本初有了新的认识。”麴义吓了一跳,连忙摇手表示不对,田丰再次重重哼了一声。

    陈龙知道脓包已经挑破,继续道:“元皓,你虽料事如神,却刚而犯上,有时说话不注意场合,常常使人没有面子,下不来台。我却认为,即使有一片忠诚之心,但也要拿好说话的分寸。”

    陈龙见田丰脸色难看,再度说道:“元皓,你虽料事如神,却不知自保。与你同样级别的谋士都有过明智的选择,如沮授、郭嘉、徐庶、荀攸之投奔陈龙,陈宫离开曹操追随吕布、贾诩离开李傕、郭汜投奔张绣。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

    田丰大怒,这回站起身戟指指着陈龙道:“你你你来人,把这个狂妄的小人抓起来!”却浑然忘了自己是在麴义的客厅里,麴义的手下都看着麴义,没人理会田丰的叫嚣。

    陈龙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大喝道:“元皓,你醒醒吧!若不听我言,汝必死于你主公之手!你死也就罢了,何必还拉着麴义将军?我问你,袁本初派出大兵在青州北海,如此重要的大战,主将是麴义吗?参谋是你吗?你们不过在后方蝇营狗苟罢了,别跟我说你们就是袁本初的心腹,还受着你主公的信任!言不听、计不从,他日若本初败绩,尔等沦为猪狗罢了!”

    一句话戳的麴义和田丰都是心窝子疼,麴义挥手让手下全体退下,田丰一屁股坐回了坐垫上,张口大喘着粗气,再也无法释怀。大战就在青州,而他无缘参与,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大厅中沉默了许久,李厉的老声忽然响起道:“麴将军,你手下可都是你的亲信?若不是,当杀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八十三章 渔阳田豫() 
第二百八十三章渔阳田豫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柳中庸征人怨

    话说正直无私、忠诚克己如田丰,也被龙珠一番话说的心如死灰,不由得颓然落座。韩馥身边投降过来的文臣武将都不受袁绍待见,又被奸臣排挤,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田丰分辨。更何况,袁绍虽知道田丰足智多谋,但他手下谋臣如雨,田丰刚而犯上,袁本初又是优柔寡断,对田丰远远谈不上言听计从。

    陈龙见轩厅陷入难堪的沉默,徐徐说道:“我听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说‘伴君如伴虎。’要想在虎狼身边把饭吃好,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鸿鹄之志?学了许多学问,连想当燕雀都没有空间。希望元皓明白这个道理。如今的形势,各位如果尽自己的职责,去说了不听,那就不要再说了,隔几天再说。如果还是不听,那你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没有必要在一个树上吊死,可以换换旁边的其它的树试试看。言尽于此,在下都是为了各位好,得罪之处,还请见谅。不多谈了,喝酒!”

    陈龙举杯环敬,自己先一饮而尽。田丰已经没有了开始的信心和气焰,举杯略饮,念叨着显然有了心事。麴义却是一饮而尽,啪的一声把杯子拍在桌上,说道:“龙先生从交州来,原来果然是陈龙的说客。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