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说着,将手中图纸递了出去。
殷复声垂首上前,将图纸接下。随即退后两步,旁观看。
徐光启说道:“这个,只是初步的营造式样。殷给事若还有别的想法,还可以添改。”
殷复声瞧,这图纸上画的,主体框架,还真有种欧式古建的感觉。而且旁边还配有内部架构的详细图。
另外,还着重细化了屋内些木制用具,家具,以及框架的细化图。
除了主体物品的草图以外,还有些欧式风格的装饰图绘,十分吸引。
“不错,不错。比臣之前想的还要好。”殷复声向徐光启拱拱手,“徐大人费心了。”
殷复声发自内心的赞赏,赞赏徐光启的办事精细。
“殷给事客气。”
朱由校笑道:“没想到这西洋府邸的营造法式,当真与我国的亭台楼阁大相径庭啊。那花色,那摆设。相比西洋教堂更令人赏心悦目。尤其那,那个……,对,壁炉。朕觉得甚是有趣。回头,朕的宫里,也造他个。”
朱由校夸完图纸,看着徐光启直砸吧嘴。
“哎呀,若不是殷爱卿举荐,朕都不知道徐卿家竟有如此才能啊。”
徐光启被夸的有点儿害臊,低头,“若是陛下和殷给事对图纸皆满意,那臣就照这图纸动工了。”
“好,就照这个造了。”朱由校满意道。
“不过,还有件事……”徐光启略显为难。
“徐卿家有话直言。”
“臣不敢欺瞒陛下,这西洋府邸的图纸,并非出自臣之手。而是,出自当年居住在南京的位西洋教父。臣当年在南京,见其营造奇特,便将图纸要了来。正逢前日,殷给事欲建西洋府邸,臣这才将其拿出,连夜修改,呈给陛下御览。”
“哦?原来如此。”朱由校点点头。
徐光启继续道:“陛下,臣虽然取得了此图纸,可是,真要督造,却并无把握。西洋营造之中,有很多大不同于我国营造之术。所以,若要万无失,臣以为……”
“以为如何?”
徐光启咬牙,“臣以为,当有西洋匠人参与此次督造。”
“啊~?”
朱由校也是惊。
“这个……”
朱由校显得很纠结。
他倒并不反对有西洋匠人来盖房子。只是担心,这么来,又要引起满朝上下的反对。想想个个老头儿要死要活的样子,他就烦的厉害。
“朕倒并无异议,只是,若被朝中众臣知晓,只怕……”
“陛下,此次营造的,乃是臣之私宅而已,当与朝事无关。陛下大可不与百官商议。”
朱由校犹豫的点头。
“而且,西洋技艺中,有趣的远不止营造法式。其服饰,乐艺等,皆与我国不同。陛下可借此机会,令西洋匠人,为陛下展示更多有趣之物。”
朱由校听,不禁为之大振。
早就知道西洋人的玩意儿有趣,他爷爷万历就曾接见过利玛窦,还接受了利玛窦送来的大钟。
这回,兴许还能有更好玩儿的东西,可以见。
()。
第129章 寄梦()
。
找西洋匠人参与督造西洋府邸事,朱由校是批准了。
殷复声与徐光启随后退出了乾清宫。
徐光启途中好奇道:“殷给事当真如此偏爱西洋府邸吗?”
殷复声笑着摇摇头,“倒也谈不上偏爱。只是,我想借此机会,引起陛下对西洋技艺的兴趣。”
“哦?”
“由营造技艺,匠艺,到乐艺,再到兵工,火器。由小及大,我想让陛下逐渐领略夷技之长。”
徐光启轻叹声,“真是难为殷给事片忧国之心啦。唉~,只不过,夷技之长,你我共见,而满朝重臣却不能见。陛下年纪尚轻,国事必然仰赖朝中元老。就算,陛下知道夷技之长,也未必真能如你我所愿呀。”
殷复声点点头,叹声道:“看来,也只有等那些老头儿都不在了,才行啊……”
闻言,徐光启大惊,环视周遭,见无人,这才松了口气。
“殷给事不可乱言,当心隔墙有耳。”
殷复声淡淡笑,自嘲道:“我还怕什么,反正,人,我是已经得罪了。”
徐光启也听说了殷复声遇刺事。此时见殷复声年纪轻轻,遇到这等事情,竟还能自嘲,不禁慨然。
“呵呵呵,徐子先(徐光启字)已老,日后的大明全靠给事了,万望切小心呀。”
殷复声抱拳,“多谢大人提醒。”
“诶?对了。早闻殷给事长居山0西,又是如何对西洋之事,知之甚多呢?”
殷复声忍不住笑了。
“此事,很难解释。”
“哦?”
“若是非要有个缘由,那或许,是在梦中得知。”
“哈哈哈……”
徐光启大笑,随即看着殷复声的眼神意味深长。
“梦~?”
殷复声笑而不语。
“人有梦,如有二世。”
徐光启边走,边望向天边,口中徐徐吟唱:
“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
殷复声点点头,也随之吟唱首: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徐光启唱的兴起,随即又唱首: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殷复声知道此诗出自杜甫的《昼梦》。
白话就是:白日做梦。
虽说是白日梦,但其中不乏世人之愿。于是,接着徐光启的上半句唱道: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二人唱的高兴,徐光启畅快大笑。
人生得遇知己,足矣……
~~~~~~
就在殷复声与徐光启离宫后不久,官应震带领着齐楚浙的三党领袖,外加新进的陈大道,气势汹汹地来见朱由校。
“陛下,殷给事昨日路遇歹人,险些被害。”黄彦士义愤填膺道。
“哦?竟有这种事?”朱由校诧异道:“可是,朕才见过殷爱卿,他并未提及此事啊。”
吴亮嗣揖奏道:“殷给事为人宽厚,想是不想追究。然而,光天化日之下,当街刺杀朝廷命官,实在是目无王法。”
朱由校震怒。
心说好不容易有个和朕年纪相当,兴趣爱好差不多的人,是什么人敢成心跟朕作对?
“这是什么人干的?你们可有查清楚!”
官应震奏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必查。殷给事入朝数日,所奏之事,桩桩利于社稷。然而,朝中有人对此早有不满,买凶杀人,妄图手遮天,独揽朝纲!”
“你们是说,这件事与朝中之人有关?”
陈大道奏道:“陛下,臣继任户部尚书,唯恐有人忌恨在心。自昨日听闻殷给事之事,臣亦惶惶不安。臣请陛下,彻查此事,还朝堂清明之地。”
朱由校眉头越蹙越紧,“爱卿所指,难道是~,户部右侍郎李长庚?”
官应震上前道:“陛下,殷给事入朝所奏之事,涉及之人皆当严查。”
官应震说罢,身后三党官员皆跪地奏请,“请陛下传旨彻查~!”
朱由校深吸口气。
与殷复声入朝期间奏事相关的干人等。这涉及的可不少人呢。
有平反张居正时牵涉的邹元标,因国库空虚撤职的汪应蛟,有没有升官儿的赵南星和李长庚,还有个撤职罚奉的张鹤鸣。
这里边儿哪个没有背景?哪个没有后台支持。
若是真要查办这些人,难免不又掀起场腥风血雨呀。
朱由校虽然年轻,但他经历之事却不少,他深知这简单“彻查”二字,背后将是何等的残酷。
正在此时,小太监进来报说,叶向高,韩爌,邹元标等人求见。
官应震侧目,心说,消息够快呀。
叶向高进入殿内,首先说道:“陛下,臣等听闻殷给事昨日路遇歹人,幸而无事。今日特请陛下,将此事交由顺天府查办。”
吴亮嗣冷然道:“此等小事,焉用叶阁老亲自过问?”
“哼!阁老如此,难免让人疑心,其中无私也有弊吧。”官应震道。
邹元标怒道:“京城有歹人行凶,此等案件理当交由顺天府,有什么好怀疑的?”
官应震厉声道:“邹御史乃当事之人,不该在此时多言吧!”
“什么当事之人?官应震你休要血口喷人!陛下,为张江陵昭雪平反,乃是臣之夙愿。臣对殷给事感激涕零,又岂会记恨于他?陛下切莫听此人胡言。”邹元标恼羞道。
官应震等人不屑,心说,真是巧舌如簧。
黄彦士道:“即便邹御史不记恨,可难保汪应蛟,赵南星和李长庚等人不记恨吧?”
韩爌奏道:“陛下,殷给事奏事就在前日,若此时,汪应蛟等人就因此报复,岂非是引火烧身?汪应蛟,赵南星,李长庚,皆不是此等愚钝之辈。依臣所见,此事倒像有人故意嫁祸,挑起事端,从中牟利。”
韩爌说着轻瞥眼齐楚浙之人。
官应震眯眯眼睛,气得胡子往上飘。
叶向高欠身,“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应尽早交由顺天府,查出歹人下落,追究幕后主使。”
朱由校沉思半晌,微阖龙目。
“竟有歹人当街刺杀朝廷命官!此事非同小可。传朕旨意,顺天府全力彻查,不得有误!……”
()。
第130章 通缉画像()
顺天府尹乔允升,在接到案件之后,第一时间便俯在书案上,犯起了头疼。
这一边儿是屡立大功,倍受陛下赏识的殷复声,后边儿还有齐楚浙的支持。另一边儿是久占朝堂的东林党,个个官威在他之上。
他一个顺天府尹,说起来是个三品大官,可他真是谁都惹不起,谁都不敢惹。
“大人,您也别犯愁。”
乔允升的钱师爷,是个面带精明的瘦老头儿。见乔允升如此愁容满面,一旁劝道。
“本官能不愁吗?你说,我一个小小府尹,这两头,我敢招惹谁?”乔允升拍着桌子直扑棱脑袋。
“大人,您急什么?这偌大的京城,哪天没有个偷盗抢劫的呀?兴许那俩歹人就是蟊贼,也说不定。”
钱师爷说着话,小三角眼里,流露出的满是故事计策……
乔允升亲自派人去接殷复声,到顺天府“做笔录”。
叙述一下案发经过,描述一下两个凶徒的样貌。
李嫣儿也非要跟着来,说是贴身保护。
“殷给事,哈哈……”乔允升见到殷复声,笑的无比灿烂。
殷复声一揖,“乔大人要见下官,派人去知会一声便是,何必派人去接呢。真是折煞下官啦。”
“诶,殷给事不必客气,你是大功之臣,本官不敢怠慢呀。快,上茶!”
说着,二人入座。
李嫣儿一身小子装,站在殷复声后边儿。
“呵呵……,今日把殷给事请来,是想对当日案情,做一番了解。不知殷给事可有看清歹人模样?”
“大人,我看清了,还追着他们跑了好几条街呢。”李嫣儿一说要抓坏人,就难以抑制内心的躁动,迫不及待地抢话道。
“嫣儿,不得无礼。”
乔允升这才注意到殷复声背后站着的竟是个丫头。
“呃,这位是……?”
“这是下官一个远方的妹妹。”
乔允升上下打量李嫣儿,诧异道:“听闻,当日,有一女侠出击退二贼。难道,就是……,这位?”
李嫣儿一听自己名声竟然响当当,还冠以女侠的称号,不禁得意的扬起下巴。
“就是我李嫣儿。”
“哎呀呀。”乔允升竖起大指,赞道:“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李嫣儿脸上乐开了花。
“所以,大人要是想知道那两个歹人的样子,问我李嫣儿就行了。”
“嫣儿姑娘,可对那两个歹人的样貌,记得一清二楚?”
“当然了,那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他们就是化成灰,我都能认得出来!”
乔允升闻言大喜,急忙吩咐钱师爷,“快,快准备纸笔,叫画师来!”
少时,笔墨纸砚摆下。随后,一个布衣画师被带进堂,当场作画。
“嫣儿姑娘,那就请你说说吧。那俩个歹人是何模样?”乔允升问道。
李嫣儿绣眉一蹙,正了八经的道:“也就~,和大人差不多吧。”
“噗~”
众人差点儿呛着。
“嫣儿,你瞎说什么?坏人怎么能和大人一样呢?”
乔允升也是一个趔趄,“嫣儿姑娘,你可不敢给本官扣这么顶帽子啊。”
李嫣儿一撅嘴,“没有扣帽子啊。就是和大人的身高体型差不多,有一个比大人要高点儿,要胖点儿。”
乔允升舒了一口气,“原来是体型啊。那,样子呢?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比如说,刀疤,大痣,没头发,没眉毛,朝天鼻什么的。”
古代通缉画像,相比殷复声之前见识过的相亲小像,那是写实的多。但是,仍是不好辨识。
大部分官兵,拿到画像,都是依靠画像上的显著特点,来拿人的。
如果犯人脸上没有显著特征,仅是说,小眼睛,粗眉毛什么的,就会给抓捕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
李嫣儿眯着眼睛仔细回想,“没有啊,那两个人~,就和寻常坏人长得差不多。”
乔允升简直要翻白眼。
什么是和寻常坏人差不多的长相?
这种描述,比通缉画像还要抽象。
殷复声也听不下去了,对乔允升讪笑道:“下官这个妹妹呀,叫她舞刀弄枪可以,您让她给您描述犯人,怕是难。”
乔允升皱起眉头,“要是说不清楚歹人的模样,那可就难办了。”
“大人,那日下官虽看得不太真切,倒是也记得一些。”殷复声顿了顿道:“那二人脸上的确没有特殊之处。不过,下官记得,好像有一个人,长着八字胡……”
“对对,那个矮一点的,是长了八字胡。”嫣儿抢话道:“我当时还想呢,要是给我追着了,先把他胡子揪下来。”
乔允升闻言,不禁笑道:“那嫣儿姑娘要是逮住另一个坏人,打算怎么对付呀?”
“另一个,我是想着把他那满嘴黄牙给他敲碎。”
乔允升不亏是老江湖,急忙对画师道:“赶紧,瘦的有八字胡,胖的一嘴黄牙。”
画师为难了,“大人,黄牙怎么画?”
里没有黄墨呀。
乔允升也有招,“你就在纸上写上:一嘴黄牙。”
殷复声差点儿没乐了。
乔允升继续问道:“那~,那两个人是何面色呢?黄的,白的?还是黑的?”
李嫣儿激动道:“我记得,我记得。瘦的是蜡黄脸,胖的发黑,不对,还有点儿红。”
乔允升直接对画师道:“旁边儿写上,瘦的蜡黄脸,胖的紫红脸。”
画师也无奈了,画像改用写的了。
“还有别的吗?”乔允升追问道。
殷复声想了想说道:“下官记得,那个矮瘦一点的,目光特别凶。”
画师一愣,目光凶?这怎么画?又用写的吗?
乔允升对画师说道:“这样,你把这个瘦的眼睛画小一点,瞳仁要再小点儿,眼白多。”
殷复声闻言,暗暗竖起大指,“乔大人,您厉害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