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个江湖,“剑、刀、影、镖、佛、真、盗、绝、王、电”十大高手屹立巅峰,万人敬仰。一场乱世,正邪相斗,难分高下,大战一触即发。一位青年,身怀惊世骇俗的神功”凭陵杀气“,却归隐于市。身在江湖,可江湖与我何干;身处乱世,我非正非邪,谁胜与我何干?我只是要找到那帮凶手,替我义兄报仇。…一个复仇故事or一个宅男高手的江湖见闻录。
77249
1至14章后的“作者的话”()
我在每一章都会写一段“作者的话”,网页端的读者可以看到,但手机端的读者就看不到了。我整理出来,放到“作品相关”栏目中,以飨读者。
…
第一章,后附:
“书名《凭陵杀气》取自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当初我读到”凭陵杀气“这四个字的时候,突然心有所触,之前构思的片段情节突然就都串了起来。至于这四个字与全书有何关联,就请众位看我娓娓道来。第一章标题取自李白的《雉子斑》,这两句的意思是伎人的乐曲已经做成,准备开始演奏了。我觉得作为全书的引子和首章的标题,倒也贴切。”
…
第二章,后附:
“我想,章节标题优先选用意境贴合的古诗词,但我积累的还很少,于是没有的话就先撰或七字或五字短句,概括本章大意。”
…
第三章,后附:
“原来写在这里的话,是在手机端看不到的啊。我想,料德为了一举歼灭敌人而准备炸药甚至不顾独子剑波,而剑波明知此去九死一生却毅然前行,这大概就是他们认同的侠义情怀吧。在这个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无奈,虽然在整部书里面他们只是配角,但在此刻,他们都是自己人物命运的主角,他们的命运会有什么发展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第四章,后附: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工匠(笑)”
…
第五章,后附:
“我希望能用文字为读者描绘出我构思的情景和画面。努力来做。(加油↖(^w^)↗)”
…
第六章,后附:
“有人说,生养儿女的价值之一,就是让父辈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将来也会为人父的我,此刻也深深忧虑起来。”
…
第七章,后附:
“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看郑渊洁的童话,青春期有金庸、古龙的童话,反倒是长大成人了,要么不看书了,要么看的也杂了,什么玄幻、都市、悬疑、惊悚,都是童话了。”
…
第八章,后附:
“乔逸生被害,揭开了整部书的大幕;羽言的登场,行走江湖的复仇传奇正式开始。”
…
第九章,后附:
“之前交代过,料德师承游江先生。这位可不简单,在江湖中阅历丰富,十大高手即是他老人家编撰的。羽言为何要求见游江先生呢?拭目以待。”
…
第十章,后附:
“更新第十天,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见?是否习惯情景场景时而切换的写作方式和偶尔主谓宾语序颠倒的表达方式呢?”
…
第十一章,后附:
“这一章是本书第一次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介绍的是羽言与乔逸生的初次相逢。选用第一人称是为了更准确地进行心理描写,也为了带来更真实的代入感。”
…
第十一点五章,后附:
“章节是不是应该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呢?(笑)
这半章(笑)的场景切换,是为了引出一位关键人物,不过他再次登场,应该是好久之后吧(疑惑)
从今天开始改成下午4点左右更,上班的朋友可以看完今天的新章节后再下班(笑)”
…
第十二章,后附:
“又是采用第一人称的章节,不用说,是乔逸生的视角。三段是三个时间点,初遇羽言、感到江湖突变和接下千鹤的镖银,其中还对千鹤这笔不菲镖银的来源作了介绍。而,这笔镖银真的只有黄金么?前朝义军与本书还有何关联?一起拭目以待吧。”
…
第十三章,后附:
“本书日更,每天1章。调查一下,大家认为几点钟更新比较好呢?”
…
第十四章,后附:
“看到这里,原来无行刀年少的时候就遇见过瑶儿和乔逸生,环境和际遇的不同,两个人的人生走向殊途。那天看到知乎上一个讨论,问运气到底对人有多大的影响。我觉得影响很大,不过我觉得,那些运气超好的人,好像其中大多数都没发觉自己的运气好。”
第一章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斑之奏曲成()
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
——节选自《吊古战场文》,李华【唐】
…
天山之颠,玉树峰顶,四只硕大无比的石龟驮着一座白玉石台。浓浓深夜,这石龟和玉台都被茫茫雪山染成一色,融为一体。突然,一道金光从石台之上“嗖”地一声射出,箭一般地飞升了数百尺高,“腾”地化作一团燃烧的火焰。这巨大的火焰就像太阳一样发出夺目的光芒,只燃烧了眨眼的功夫就“啪”地一声爆炸,在满天的光芒和烟雾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显现出来。一名童子收起手中一把奇怪的红色短棒——刚才他就是用这个发出那种耀眼的光芒——径直从玉台上走入宫殿中。
进入宫殿,里面大亮,犹如白昼,原来这里摆着近万盏大海灯。再看这里,即是通向大殿的一条长长的走廊,全部铺着彩绘的瓷砖,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飞天和罗刹。长廊里每隔十尺就有一对男女童子盘膝端坐在橘红色的大蒲团上。刚才进来的那名童子走到自己的蒲团上面做好,其他童子都闭目静坐,连咳嗽声也听不到一下。
长廊的尽头一座前殿,殿中面积开阔,装饰更为奢华,波斯特产的玛瑙,新罗运送的象牙等等珍品罗列四周,反而显得前殿好像无人整理过这些。每面墙壁各有一扇大门,分别通往宫殿的不同地方。径直进入中间的大门,又是一条长廊,可是风格迥异,尽去前面的一派奢华之气,装饰朴素典雅。走廊尽头就是一座白玉石壁。
这块白玉石壁就是一扇巨大的屏风,上面镂金雕刻着一副鹤舞荷花图。绕过白壁后头竟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荷花池,这荷花池就是大殿。池中近百颗荷花晶莹剔透,有的正在含苞,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已经怒放,妩媚千姿,不可胜数。池中漂着数十片丈宽的大荷叶,如绿玉一般晶莹透明。更妙的是天山玉树峰顶积雪终年不化,白天雪映日光,夜晚雪映月光,荷花池底有一白玉镜,就是将那白雪映的光聚集起来,再反射到蓬顶的天穹镜上,二者上下互相反光,使得整个大殿昼夜灿烂光明。
荷花池上还有千只白鹤于荷间飞舞,鹤姿依依,鹤影婷婷。
荷花池中间是一石台,分东西两侧。西侧,有四十八个大蒲团,上坐四十八人,有男有女,有长有幼。年长者已过花甲,年幼者刚及弱冠。石台东侧则又是一座小荷花池。小荷花池中有十八朵鲜活硕大的荷花,上坐一十八人。也分东西两侧。西侧,有荷花十三朵,上坐九男四女,年龄不同相貌各异,均佩剑。东侧,有荷花五朵,四朵较小的又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簇拥着中间那朵大荷花。小荷花上坐三男一女,衣着各异,东、南、西三座上的两男一女从相貌来看年龄不过二十四五,北座荷花上的年龄稍大,但看来也不到三十。而中间最大的荷花上面端坐一耄耋老者,一身白鹤团花锦袍,腰间系一条荷叶绿丝带,一尺多长的花白长须在胸前飘荡,正闭目不语。
整座石台上面共有六十六人,却听不到一个人在说话,只听得泉水由高处落入池中之声。这声音清脆悦耳,恰合宫、商、角、徵、羽五音,时而婉转,时而激急。原来这里不知从何处引来这么一眼清泉,自墙壁上飞射而出,碎玉般落在小荷花池上,再由小荷花池落入大荷花池中。
一只仙鹤衔着一个玛瑙壶,在泉眼处接了一壶清泉,飞到老者身边。老者睁开双目,伸手接过玛瑙壶,说:“你们刚才说的事情的确可疑。”他环顾四周,道“阿冥,你先去明山剑门打探一下,稍后我再决定是否亲自前往,邀其出关。”
…
杭州,江南富庶之地,一条运河又使东西南北的货物均云集于此,尤其是这里的东西两市荟萃各地特产,应有尽有。
这一日,东市朱雀大街来了两名年轻女子,一位面罩青纱,看不清相貌,只是从她的服饰身段上推断她正值妙龄。另一位年纪不过十四、五岁,一看就知道性格活泼好动。
此时已近晌午,那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就说:“姐姐,走了一上午,我都饿死了,咱们找个饭庄去吃点东西吧。”
那位姐姐青纱点点,两人就来到一旁一家门面颇大的酒楼,酒楼上下两层,姐妹俩直接上了二楼,看见食客很多却可巧在窗边空出一张小桌。姐姐心中喜欢,便带妹妹坐了。
点了几个菜,妹妹要了一壶干绍,姐姐说:“待会儿我们还要赶路,酒就少喝点。”
妹妹说:“姐姐,我的酒量很好,哪年在家都是能喝一坛子的,你又不是不知,就让我喝些,保证不误了赶路。”
姐姐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粗重嗓子在旁边说:“要喝酒来大爷这里,陪大爷我喝,大爷花银子管你喝个够。”
姐妹一愣,见旁边立着一个身披绸缎,满脸横肉的壮汉,身后还有几个家奴,皆是一脸奸邪之相。
妹妹“啪”地一声拍桌而起:“你是什么东西!赶紧给我滚!”
“哈”那壮汉冲身后的家奴挤眉弄眼地一阵淫笑,“这小丫头有性格,我喜欢啊。”一边说着一边就伸出右手要来捏妹妹的脸。
“啪”地一声惊得二楼食客都停下筷子往这边看过来,但见一个耳光让壮汉愣在那里,妹妹却端坐在桌子上翘着腿笑嘻嘻地说:“敢动本姑娘,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
那壮汉也是个练家,可是竟然没有躲过小姑娘的这一记耳光,当着酒楼众人之面,不由得恼羞成怒,怪叫道:“小丫头,你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在这个杭州城还没有我孙二爷不敢动的女人。”那四个家奴一看主子这样,立刻向小姑娘扑去。
就在这时,姐妹俩突然发觉从窗外吹来一阵风,紧跟着一道寒光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一个黑衣人站在姐妹的面前,而那个孙二爷和他的家奴则不知为何躺在了地上。
酒楼上面的人本来是看孙二爷调戏这姐妹俩的,突然出现的黑衣人让他们呆若木鸡。一个胆子大点的食客上前两步用手试了一下那个恶霸的鼻息,“妈呀”大叫一声转身撒腿就跑,边跑还边喊:“杀人了,孙二爷死了!”
酒楼立刻炸了锅,人们连滚带爬从楼梯逃了出去。
黑衣人转过身看着姐妹俩,姐姐也解开面纱,四目相对,两个人心头均是一凛:姐姐望见黑衣人的剑眉电目,隐约感到他心中的一种无奈、感伤和怨气。而黑衣人则感叹到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佳人,尤其是那双眸子,如水一般温柔,而且还泛着一种灵气,自己不觉地呆住了。
姐姐感觉这个陌生人双目痴痴望着自己,忙欠身道了一声“谢”,放下面纱,拉着妹妹准备离开。
黑衣人忙道:“姑娘,在下还有一言……”
姐姐并不停住脚步,妹妹拉住她笑嘻嘻地说:“姐,你看人家都为你杀人,你也该问问人家名字好改日道谢啊!”又对黑衣人说:“告诉你,我姐姐已经心有所属了。”
“小珊”姐姐忙止住妹妹。
“不,不是”黑衣人忙辩解,说:“我只是想告诉二位姑娘,这个姓孙的乃杭州一霸,请二位速速离开,迟了恐怕会惹些麻烦。”
姐姐又道了一声“谢”,拉着妹妹匆匆下楼。
空空的二楼只剩下黑衣人自己,他呆呆站在那里,回想刚才一幕,自己仍沉醉在刚才的对视中。
“咚、咚、咚、咚”急促的脚步声又将黑衣人拉回现实,二三十个精壮汉子冲上二楼。为首一个回头道:“就剩这个穿黑衣服的小子,那两个丫头没了,通知老五赶快带着弟兄去追。”
黑衣人心想不妙,那姐妹俩怎么能敌过这些如狼似虎的打手,今天为了她俩的安全,看来我无行刀客的身价要降一降了。正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杭州城郊,刚才那姐妹俩并骑两马往北赶路。被唤作“小珊”的妹妹说:“姐,刚才那小子对你有意思呢!”
“妹妹,别乱说。”姐姐道,“那人举手之间就连毙五人,可见绝非善类。不过那人的刀法很华丽,刀划出的弧线是那么优美,刀破空的声音是那么悦耳。”
“姐姐喜欢音律绘画,连看杀人都忘不了这些。”小珊说,“我还是更喜欢他那把刀。”
“的确是把好刀。咱家兵器无数也没有这样的神兵。仅看刀鞘上那花纹图腾,就可推断此刀绝不是近二百年打造的。”
“羽言大哥的剑不也是一件神兵么!如果我有了羽大哥的剑再有这个人的刀,哈,那多神气。”
“你就在这里痴人说梦吧,你羽大哥的剑倒是可以借你玩两天,而那人的刀肯定比他生命都重要,怎么可能随便给你玩呢?!”
“为什么不可能!”小珊说,“我用东西和他换。”
“什么东西?”
“嘻嘻,当然是在他看来比那把刀更重要的东西了。我知道的,偏偏不告诉你。”
姐姐知道小珊就是一个古怪的小精灵,也不问。
走了一会,小珊突然说:“姐姐,你看他武功那么高,又有神兵在手,会不会是十大高手之一呢?”
“应该不是,十大高手向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江湖之中见过他们的没有几人,哪能这么凑巧就让我们看见了。”
“可是也不全是这样的。父亲不就是十大高手中的‘金镖长刀’吗!镖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无人不知这事。上咱们家来找他保镖的无一不是看在他名列十大高手,所以咱家生意才会那么好。”
“父亲需要赚钱养活我们,是个例外。”
“那么其他九大高手就不需要赚钱养活自己了?我看刚才那个黑衣人就是一个职业杀手,你看他杀人多流利。让我猜猜他是哪个高手。明山大剑,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个使剑的;金掌石佛,这位打架一定赤手空拳。千鹤真人,这个名字古怪,实在不知是用什么兵器的,难道会召唤仙鹤帮他打架才得名的?要是这样还不如召唤老鹰威力更大呢!”
“也不能全像你这样分析,天下高手千万,不能看见一个武功好的就说他是十大高手,毕竟十大高手是人们口口相传,没有名字只有绰号,至于他们武功多么出神入化也没人说过,只是很空泛的说一般高手在他们手下很难坚持一个回合。那人武功虽好,但是不是十大高手还两说。”
“唉,那小子看来是没什么机会了,如果不是十大高手还有什么资格和羽大哥争夺我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