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寻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寻娇-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众将效忠之言,让他非常满意。曹操大笑道:“尔等信心可嘉,此战我军必胜。现在孤准备把都府迁往许昌,然敌人逼迫跟前,故孤决定先战胜敌人,再迁移都府。孤要让袁绍以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在东郡,到时候他要渡过黄河,就必须先派大军进占官渡。因此孤决定把主力抢先放到官渡,以阻挡袁军的正面进攻。”    
  军师谋士对曹操这个方针,显然是非常满意,在旁暗暗的点了点头。众将对黄河以南的地形,也是非常熟悉,听了曹操的一番分析后,信心更是大增。曹操在跟将军讲解了战略的方针后,起身长袖一挥,手持令符威严的道:“卫凯何在。”    
  “末将在!”曹操令符一递,道:“汝率领一部,镇抚关内地区,做到安定民心,督送粮草等事。”卫凯躬身道:“末将遵令。”曹操接着道:“魏种何在。”    
  “末将在!”曹操将令一递,道:“汝率领一部,留守兖州,巩固后方基地。”魏种忙接过将令退出了大帐。(注:三国志记载魏种时,写他在官渡之战中,因害怕袁军势力过大,而背叛了曹操。魏种从小跟曹操认识,两人私交是非常不错的。当时官渡之战时,曹军内部就有很多人背叛了曹操,当时曹操却非常相信魏种,还到处对人说;魏种跟我是好朋友,别人会背叛我,他一定不会背叛我。但结果魏种却率先背叛了曹操,当时曹操气的长叹道:“事已至此,为之耐何。”当时看到这段话时,感觉挺有意思特在此说说。本书的魏种嘛!自然是不会投降了)    
  曹操接着下令道:“于禁汝率领一部,前往白马以协助刘延,阻止袁绍的军队渡河和长驱南下的进攻趋势。”于禁立即出列道:“末将遵令!”于禁为人沉稳,颇有大将之风,初时是非常得曹操倚重的大将之一。于禁走后,曹操道:“李典汝率领一部,从青州方向出击,以达到钳制袁绍从东方出击的部队。”李典道:“末将遵令!”曹操在安排了各方防御和战略部署后,道:“其余众将,随我向官渡进发。”营帐众将轰然道:“末将遵令!”    
  翌日曹操大军出兖州,一路直奔官渡而去。    
  *********    
  建安六年三月(公元201年)袁绍发布了声讨曹操的徼文。三月下旬,袁绍大军开进黎阳,以黎阳为临时的指挥大营,准备渡河跟曹操主力决一死战。此战对于袁绍来说,根本没有多大悬念,想要渡过黄河,袁军必须首先拿下白马这个便利的港口。而此时袁绍真正能用的大将,和他信任的大将,除了颜良别无他人。因此先锋大将,由颜良担任了。颜良此次出征,是怀着仇恨而来。自己的好兄弟文丑,死在了曹军手里,这次他完全是一副死战到底的形象。袁军从黎阳开拔,直扑白马的朔将刘延而来,准备夺取这个黄河南岸的支撑点,以保障大军顺利渡河。    
  颜良大军渡过黄河后,立即向白马展开了攻势。两军激战一昼夜,刘延部伤亡惨重,刘延不得不放弃码头,退回了白马城坚守。颜良初战告捷,显得非常高兴,信心十足紧随其后,把白马城团团围住了。刘延在紧张之余,立即向曹操发起求救信。此时于禁正率领五千兵马,一路往白马赶来。在半路接到白马危急的信号时,于禁觉以自己这点兵马前去,无疑是起不起作用的。于禁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毅然违背了曹操增援白马的战略,只派了自己的副将贾逵,率领三千兵马前去支援白马。于禁却带着两千轻骑,准备前去攻击袁军的另一个据点延津港。于禁在临时前道:“梁道啊!(注:贾逵字梁道)白马不容有失,这次你我都只能生死一搏,希望你别辜负了我的嘱托。”    
  当时的贾逵还是比较年轻的,也就二十出头一点,然其跟随于禁也有一些年头了。在兵法和武力上,也已经有了不俗的成绩。虽然强敌在前,贾逵仍然信心十足的道:“请将军放心,白马若失,逵愿提头来见。”于禁大笑道:“好!好气魄。”两军随后分道而行,于禁率领二千轻骑,利用夜色的掩护,突然出现在了袁军后方的延津港,一把大火把袁渡河的船只全部焚毁了。当时延津码头守将彭安,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会事,就被手下的亲卫拉着狼狈的逃跑了。    
  当时于禁二千兵马,分成十几股小分队,同时从四面八方进行偷袭。骑兵的呐喊声和蔓延的大火,让只有千把人的守兵,吓的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就四处逃跑了。于禁一战得胜,又假扮袁军,当成溃败的袁军,悄悄的进了延津城,在这慌乱之夜,一举拿下了这个渡河的重要渡口。于禁这一举大胆的战略,完全跟他平时稳重的性格不同。于禁这招声东击西,虽然冒险,却赢得了大战前的一场经典之战。    
  同时也奠定了于禁名将之路,延津港被拿下后,于禁并没有多留,只是把抓获的几百俘虏,用绳子捆绑,用木棍竖在城头,同时换上自己曹军的服装。然后在城头插满旌旗,又抓来一些百姓,在军营的校场上,不停的敲动大鼓。如此虚张声势,自然是让来进攻的袁军产生疑虑。于禁随后率领部队,悄悄的撤出了延津,直扑白马而去。    
  当袁绍得知延津被袭后,以为曹操准备从延津渡河,准备偷袭自己的后方。吓的立即分出部队向西而来,同时也令颜良暂缓进攻,准备先稳定局势再说。这边的于禁在一战而胜后,也意识到自己战略是成功的,同时也认识到袁军作战力的不足。在明白了这些后,于禁首先上了一封请罪表,也把自己新的战略想法提了出来。于禁的意思很明白,希望曹操率领一军,抢占延津和做好进攻洛阳的架势,让袁绍首尾不能相顾。    
  这时曹操已经到了官渡,正在考虑是否佯攻洛阳时,于禁的战报就递到了。曹操在看完这份战报后,兴奋的对众谋士道:“于文则智勇双全,真乃吾之名将也!”随后曹操就同意了于禁的计策,并封了于禁为当时曹军的第一个侯爵,益寿亭侯。于禁大名也成了当时风头最劲的名将之一。曹操在第一场较量中胜利后,并采取了于禁的声东击西之计。亲自率领一万大军,进占延津做好进攻河内的架势。一边又另夏侯渊率领虎牢关守军,做好佯攻洛阳的之势。    
  这以战略的实行,立即把袁绍部队分调的七零八落,陷入多面进攻的境地。曹操也从被动的局面,转入了正面的防守和进攻为一体的战略局面。袁绍会进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主要是他失去了两个重要的据点,一个洛阳门户虎牢关,二是黄河南岸的第二个渡口延津。    
  ****    
  就在这时马腾的西凉大军,终于动了起来。其子马腾率领三万铁骑,从长安出发,直扑河东郡。马腾率领三万铁骑,兵进潼关兵锋之指洛阳北面门户弘农郡。西凉军一动,洛阳就将陷入两面守敌的险境。就在袁绍在听到这消息后,也就只有令颜良撤出白马,让其回兵河内,自己亲率大军回洛阳,准备先解决马腾这个墙头草。袁绍在出征时,可是送了很多好处给他。马腾也表示自己决定不会动兵,相反还会支援一些物资,可结果去出乎袁绍所料,自己的大军还为开战,人家就拖他后腿了。    
  马腾会出兵,自然是曹操许诺的是城池,而不是一些金钱等俗物了。曹操的使节毛玠很坦白对马腾说道:“将军现在贵为一方诸侯,些须财宝又岂能看在眼中。现在汉室倾塌,天下群雄逐鹿,将军一脸贵气,难道不明白成就霸王基业吗?而现在中原大地,论基业,论家室都属袁绍最大。今日他能率军攻击我主,他日他必会攻击与你。将军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先把敌人铲除,才是根本所在。现在袁绍大军集结河北,司州地面兵力空虚,将军只需提一军,便可得到大片肥沃的土地。如此的好事,将军如果不图,恐惟时已晚矣!”    
  毛玠的话让马腾怦然心动,想想这些年天下大乱,自己借助羌人的兵力,成就了现在西北的基业,说句叛逆的话,就是自己当个西北王也未尝不可。马腾当时兴奋拉着毛玠说道:“孟德有你这样的人才,真是羡慕死我了啊!”随后马腾就召集了众将,商议了进军河东之事。当时马腾的结义兄弟韩遂,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永靖一带人氏)就反对道:“兄长,人可无信,先前我们就答应了袁本初,今时又背盟岂不是有损信义。这样天下何人能够信服与你,望三思而而后行啊!”    
  马腾此时脑中除了王侯霸业外,根本就听不下任何意见了。挥了挥说道:“我意已决,无须再商议。”韩遂此时才意识到,兄弟之间的分歧已经是那么的深刻了。在马腾带兵出发后,他率领自己的本部人马,离开了长安径直回西凉去了。    
  *****    
  这边袁绍河北的主力刚去了河内,刘备也就开始动起来了。根据刘备现任军师公孙亮的计策,刘备十万大军,从渤海悄悄出发。开始了征战河北的计划了。公孙亮先让刘备卖了一个人情给曹操,爽快的答应了程昱的计策。刘备亲自统领中军,军师为公孙亮,大将张飞,关平,严纲等将。先锋大任交给了臧霸,兵锋直指河北重镇中山国。中山国是冀州内的大郡,军事和经济都是非常的繁盛。但袁熙这些年在中山国内,横行霸道,使吏治混乱,兵无操练,士气低落。这也是公孙亮首先中山国为河北的第一战原因,中山国拿下后,冀州就北部,将会呈现真空状态,刘备的铁骑将可以,一路横扫南下,直逼邺城。    
  所以说中山国是必须拿下的,公孙亮的意思也很明白。兵贵神速,要在敌人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攻下中山国。因此刘备大军出发,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仪式,而是一切都在暗中实行了。当臧霸的先锋赶到中山城下时,中山国的守军才发现敌人到来了。而城外的各个据点和守军,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臧霸的铁骑全部端掉了。中山国在陷入危局当中时,天下第一猛将依然赋闲在家。此时的吕布已经年近壮年,也是人生巅峰之期,然袁绍虽然封其为左将军,却始终对他不信任。    
  每次出征都没有他的份,只让他安心守在家中。这些年吕布学到最多的就是忍,吕布这人不管有什么缺点,但他对自己的妻女,却是十分的关怀和爱戴。只观其前颠簸半生,却未尝有一次抛弃妻女,就可以见一般了。赋闲在家的吕布,握着手中的方天画戟,一边专著的擦拭着,一边喃喃的说道:“老伙计啊!这些年可苦了你,让你一直默默无闻的陪伴在我身边。现在只希望有机会让你重现昔日的光彩,也不枉你跟随了我一辈子。”吕布这些年也的确够郁闷,但他不知道这些年的郁闷,恰恰成就了他后半生的光辉形象。    
  袁绍十几万大军,来回奔波与黄河一线,结果是战争还没爆发,将士却已经先被自己拖跨了。军营之中是怨声载道,在加上春雨连绵,让士兵们是苦不堪言。当袁绍从河内回到洛阳时,病倒和逃散的士兵已经达到了上万人。袁绍此时仍然还不知道悔改,刚回到洛阳就下令整顿兵马,准备前往弘农迎战马腾。他这样是做,完全是准备拖死自己。此时谋士陈震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出来进言道:“大王,现在我们面临的三方大敌,黄河南面的曹操,河北大地的刘备,关中的马腾。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难道您还不知吗?”    
  陈震的一席话,说的振地有声。让袁绍面上是红一阵,青一阵。最后竟然吐出了一口血,轰然晕倒在地。这一着完全是出乎了所有的预料,这时逢纪那个小人,立即跳了出来,道:“陈震目无大王,狂妄自大,实乃是大不敬之罪。来人啊!给我把他抓起来。”陈震从震惊中醒悟过来后,开口大骂道:“逢纪,你这个奸邪小人,河北基业都败落在你手,你这个不得好死的家伙,大王竟然一再被你蒙骗,真是老天瞎了眼啊!”    
  陈震此时也豁出了,把平时不敢说的,统统的都骂了出来。直把逢纪气差点也吐血,他可没想到平时老实巴交的陈震,竟然也有很辣的一面。“给我拖出去,等候主公处份。”逢纪气极之余,大声的吼了出来。此时袁绍已经被医师带去救治了,平时最得宠的逢纪,显然是更加的威风不可一势。郭图在旁见逢纪那得以样,不由越看越不顺眼。心想我怎么就这么瞎了眼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这老小子竟然还有如此心境,还真的是不说服都不行啊!    
  郭图在讽刺之余,道:“逢大人现在大军未动,大王已经易然病倒,而敌人就在眼前,事为之奈何啊!”郭图这招显然是故意打击他的,这时众将和谋士都把目光注视到了他身上。逢纪不由楞道:“什么事情啊!”众人一听,不由心中都在大骂其无耻。逢纪在反应过来后,不由媚笑道:“郭大人一向智谋百出,相必是有了好计策吧!”时荀谌,字友若在席,乃出言道:“众位大人都别相争了,我看还是先等大王醒来再做打算吧!”    
  荀谌此时心中是很苦的,当时他就给袁绍进言道:“欲征曹操,先灭马腾;后除刘备,稳固后方,在整顿诸郡兵马,先取虎牢关,再取许昌,则曹操可灭矣!如此中原群雄尽除,成就霸王基业也未尝不能啊!”可惜的是袁绍,正应了曹操的常说的那句话。“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適足以为吾奉也。”      
~第二百一十八章 倾心之语~    
  “主公,事情完全如您的所料的那样,现在中原大地全乱了,我们是不是也去趟一趟这浑水呢?”负责文书之事的鲁肃,对这个春天发生这么多事情,不由带着一丝疑惑。沈鹰此时却答非所问的道:“这个隐龙公孙亮是何许人,为何会突然出现呢?”沈鹰对官渡之战,不是不关心,相反这事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好新奇的了。反而是这个隐龙,让沈鹰在惊讶之余,不由产生了一丝好奇。鲁肃在旁恭敬的说道:“根据我们探子传来的消息,说这个隐龙很有可能是南华老仙的弟子。据说南华老仙是一个能够腾云驾雾的人,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们就无法考证了。”    
  听了鲁肃之言,沈鹰心头不由一惊,难道这个世界真要变了吗?未来的局势还能左右吗?公孙亮,诸葛亮,难道卧龙,隐龙之间会出现什么什么火花吗?看来这个现在的天下,才是真正自己不能左右的天下吧!沈鹰不由陷入了沉思,心中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愁。“主公,主公!”鲁肃见沈鹰一个人站在那里,脸上却出现了一丝诡异的微笑,在惊讶之余,不由轻喊起来了。沈鹰微微一笑道:“子敬,益州使节此时到了何地。”    
  鲁肃对于沈鹰这种思维,有时候感觉真的跟不上。整理了一下思绪后,鲁肃再次恭敬的说道:“益州别驾张松,现在已经快到庐江了,再有一旬因该可以到建邺。”沈鹰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子敬,你传我军令,让沿路水军一定要照顾我张大人的安全,同时令徐晃前去迎接一下。还有叫庞统也一起同去,益州之事让他去看看,这样一来也能够做一些全面的了解。”鲁肃忙恭敬的道:“遵令!”然后徐徐退了出去,出了门后鲁肃突然发觉自己的后背竟然全湿了。鲁肃摇了摇头,把沈鹰刚才脸上那一丝诡异的笑意,从头脑中摸掉了。    
  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