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明-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辽西鞑子的有什么能耐,莫说五年,只要袁大人上了战场只需三年便可消灭!”

    袁崇焕以前的战功的确挺唬人的,而且是和后金的交战的大明朝官员中少数几个闪耀光彩的,所以在官员阶级中还是有许多像冯仑这般对袁崇焕盲目自信的。

    “若是这般便好,我只是担忧袁大人惧怕圣上而剑走偏锋害了大明王朝!”

    高仲淡淡说道。

    “剑走偏锋,害了大明?”

    冯仑盯着高仲,如同望着一个惹人嫌的鬼话精在自己面前说大话的顽童一般,板着脸,也不在和高仲争辩,而是静静的听着高仲每一处漏洞。

    “没错,当今圣上算是勤勉的帝王,做事情雷厉风行,照着我们本地土话便是说是风便是雨,说扳倒魏忠贤就直接扳倒,一切都太快,若是袁大人到了辽西发现眼前的景象和自己所想的不同,那么袁大人就会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议和!”

    高仲看着冯仑说出了自己在后世所听到的一个关于袁崇焕的理论。

    “议和?怎么可能议和,我大明王朝的立命根基便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不称臣,不纳贡!”

    冯仑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高仲。

    见着冯仑的举动高仲苦笑了一声,然后摇了摇脑袋:“有些时候当需要做的事情还是需要做的!若到时候内忧外患,为了给朝廷争取到时间,议和也不是出路。毕竟这么多年灾荒下来大明朝也是需要修养的,万一议和达成了说不定是给了自己一条出路!”

    说到了这里,张凡宇瞪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二人居然在这里谈论起了国家大事儿,而且还是这般的明目张胆。

    “哼,照你这般说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你为何说袁大人议和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呢?”

    冯仑看着高仲然后好奇的问道。

    “议和是要有条件的,您如果是后金鞑子你会提出什么样的议和条件?”

    高仲在这个时候笑了笑,朝着冯仑说道。

    “议和条件?这还不简单,牛羊马匹,粮草布匹,金银珠宝,美人佳丽如是而已!”

    冯仑笑了笑,这些事情难不倒他,所以他轻松的便是说了出来。

    “叔叔还是太过肤浅了,这些只是一般的小交战而已。若是对方提出更厉害的要求,您会想到什么?”

    高仲继续问道。

    “那无非就是割地称臣了,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过分的?”

    冯仑想了一会儿,将自己先前藏着的答案说了出来。

    高仲摇了摇头:“不是,而是人!”

    “人?”

    冯仑听着这话皱了一下眉头,这一下他疑惑了。

    张凡宇原本是想要置身事外的,可是听到高仲说出了这话,便也是跟着皱起了眉头,为什么是人呢?

    “没错,冯仑叔叔,你可还记得岳飞是如何死的?”

    高仲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岳飞?不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么?”

    张凡宇在这个时候的插了一句,然后看着高仲等待着他的回话。

    “没错,可是你们可知道岳将军死后给南宋换来了什么吗?”

    高仲看着冯仑继续说道。

    “是议和,岳飞死了没多久,南宋便是和金国议和!那若是大明和后金两者议和,那会是谁作为牺牲品?”

    在这个时候冯仑想到了这事情的可怕。

    亡国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亡种,要让这个国家精英悉数毁灭,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距离灭亡不会远了。

    “谁对后金的危害大,谁就是牺牲品,而且这个人还是能够左右整个辽东战局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强大的实权人物!”

    高仲没有直接说出那个人的身份,而是终结了这个人应该有的状态。

    “毛文龙,你说的是毛大帅!不,不可能的,袁大人即便再糊涂也不可能糊涂到这种地步,不可能的!”

    冯仑虽然远在西南边陲,可是冯家也算是重庆大户,官宦之家,所以对当今的时政还是非常的了解,尤其是现在大明王朝所经历的事情他们都有一条自己的看法和消息途径。

    “没有不可能,若是这几年之中毛大帅因为袁大人的任何决策而死亡,那么整个辽东局势便是危机了,到了那个时候依着皇帝陛下的性子,袁大人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高仲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他年纪尚小,而且影响力有限,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局势,只能在这里动动嘴巴。

第一百一十五章院试() 
“胡诌,毛大帅和袁督师都是爱国之人,怎可能做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冯仑摆了摆手,示意高仲不要继续说下去了。

    高仲也是选择收声,不再继续说下去,若是自己再年长几岁,有了自己的实力,他一定会帮助大明王朝扭转乾坤,可是现在他人微言轻,帝都距离西南又太过遥远,所以他只能找着自己的办法一步接着一步慢慢的改变这个世界。

    这一餐饭吃的非常艰难,冯仑从开始到结尾都是紧绷着脸,吓得张凡宇连饭也不敢吃几口便是草草收了场。高仲却是不在乎这些,继续大口吃着饭,没让肚子遭殃。

    吃过饭之后冯仑便是放过了高仲和张凡宇,让他们走了。

    “去拿纸笔来,我要给老师写一封信。”

    见着高仲和的张凡宇二人走了之后,冯仑皱着眉头朝着身边的伙计说道。

    “高兄似乎对大明的前景堪忧?”

    离开了酒楼之后张凡宇和高仲二人便是来到了嘉陵江边,一面吹着江风一面走着聊天。

    六月的重庆已经开始了炎热,两人均是穿的厚实的童生服,所以走在江边却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听着张凡宇的话高仲点点头:“是啊,而今大明朝内忧外患,不知道还能遭受多少的风雨?”

    “我可不这么看,这大明朝能人异士之多,像我族叔那般的人在天下不胜枚举,即便是大厦将倾也有力王狂澜的法子!”

    张凡宇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听着张凡宇的话,高仲却是露出了自己的笑容:“是啊,张老爷那样的人在大明朝数不胜数,你可知道像你们张家这样的人在大明朝也是数不胜数!像我这样的农家娃子也是数不胜数!你可晓得这样会带来什么灾难?”

    “什么灾难?”

    张凡宇看着高仲说道。

    “若是内乱,农家人会直接冲入你们张家大门,抢粮杀人。你们张家人为了自保,一定会像官府求取保护,若是官府无力,为了你们家族你们会将自己投身到另外一个门庭”

    高仲停下了脚步,谈了一起口气说道。

    “这,你是说,若是外患内忧之下,天下豪族将会选择强者依附?”

    张凡宇瞪大了眼睛看着高仲:“可是,农人淳朴,应当不会这般轻易造反吧?”

    “我是农家出身,我比你更知晓农家。农人虽位列士农工商第二位,可位不及士,富不及的商,一辈子穷苦,鲜有富裕之家,所以农家的反抗意识是最弱,也是最强的。若是农家人丢了土地,田里没了庄家,他们便会露出自己的爪牙,开始朝着暴露自己的本性!”

    高仲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然后示意张凡宇也是一样。

    “农人怎会这般,高兄你是不是太过于危言耸听了?”

    张凡宇坐在江边大石上看着高仲,皱着眉头说道。

    “不会,你难道忘记了故有程胜吴广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席卷天下?农人虽然愚昧,但是他们不傻,他们晓得自己的命运只有两个法子改变,一个是读书求学,改变自己阶层。另外一个便是战乱求存,历代朝廷开国之人有多少是书生出生?又有多少是农家汉子?”

    高仲笑了笑,农家人虽然认识浅薄,但是他们是最实际的人,知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反正不利已的事情他们是从来不会参与的。

    听着高仲的话,张凡宇沉默了下来,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反驳的。

    的确,历史上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儿首先奋起的便是农家人,他们揭竿而起,动员天下,席卷八方

    “那,可是有法子让农家人安分下来?”

    张凡宇好奇的看着高仲问道。

    “其实法子很简单,那便是让农家人看见希望。你可知大秦为何历经商鞅变法之后便开始变得强大?”

    高仲朝着张凡宇说道。

    “商鞅变法?”

    怎么又扯到了先秦了,张凡宇有些不解。

    “没错。因为秦国奖励耕战,即便是种田也可获得战功,兑换了足够的战功那么你便会有相应的爵位和福利。于是这样就让底层的农家人见着了希望,一个国家下层百姓有了希望,上层百姓知晓稳定,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不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壮大的方向前进!”

    高仲解释道。

    “下层百姓有希望,上层百姓感觉稳定?”

    现在这一套说法摆在张凡宇面前还是有些过于激进了,毕竟的这已经涉及到了现代国家的诞生。所以现在他理解起来还是有些不懂,虽然这听着有几分道理。

    两人继续聊了几句,便很快回到了旅店。接下来的日子高仲和张凡宇二人便和其他的童生一样,安静的待在旅馆之中,每日读书,准备着院试的到来。

    期间冯仑也是请了高仲几次,可是每次二人都是不欢而散,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虽然冯仑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许多的新的情报想要和高仲分享,但是高仲依旧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便是到了院试的日子。

    重庆府的院试安排在专门的考场,这场地比涪州府试的时候要大得多,而且还有专门的官军守卫。

    院试的时候高仲才见识到了四川科考大府的样子,考场之外密密麻麻站立着数百人,从张凡宇那里得来的数字是今岁一共有三百多人参加院试。

    照着往年五十能取一的标准,今年重庆府能有六个人成为生员,当然增生这些不算。

    和府试的规矩一样,一大群考生整整齐齐的站立在考场之外,等候着考试的开始。相比于院试府试的审查标准则变得更为的严格,甚至需要考生们脱衣检查。

    显然对于科举这方面的事情西南虽然较弱,但是他们还是非常重视其公平性的。

    “院试开始,考生开始进场!”

    到了时辰,随着师爷一声喊叫,冗长的队伍终于开始朝着科考的大门进发起来。

    。。。

第一百一十六章高仲() 
抱歉久等

    高仲和张凡宇二人拿着保书以及二人的身份证明进入到了考场之中,检查了二人身份以及保书之后守卫的衙役便是上前瘦身检查。

    检查完毕之后才给二人号牌让他们进入。

    院试的考场的和府试的考场一样,每个都是单间,但是取消了大堂考区。

    高仲进入到了自己的隔间之后,便是放下了手中的物件,端出了笔墨,开始研墨。涪州的考生干粮都有州府提供,一般都是小米加一些腊肉,高仲也是这样。

    准备工作做完之后6萧然便只能坐在了隔间之中,呆。在进入考场之后是不允许说话了,即便有事情也需要示意告知附近衙役或者官府文书,获得准许之后方可行动。

    过了半个时辰,所有考生全都入场,巡逻的衙役也开始多了起来,巡逻的次数也开始逐渐增多。

    到了最后,主考官重庆巡抚到来,所有考生出隔间,朝着巡抚的位置揖手道谢,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

    院试的过场比府试要复杂的多,光是三叩九拜就来了好几次,等回到了考场之后高仲方觉得整个人都异常的疲敝。

    很快分了试卷,院试正式开始。

    拿到试卷之后,6萧然开始审题,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开始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相对于其余地方的科举考试,西南整体而言算是简单的,可这简单的题目还是每年难住了不少的学子。

    “李大人,科考已经开始,大人可随时开始检查。”

    正式开始后不久,便有人走到了巡抚李青书的身边,朝着他恭敬的说道。

    身为主考官巡查便是李青书而今要做的事情之一。

    点了点头,李青书站了起来,而后在一众大小官员的簇拥下开始了在考场中的巡查。

    “今岁整个重庆府一共多少人参考?”

    李青书一面走着,一面朝着身边的文书询问起来。

    “回禀大人,一共二百三十一人,其中有二十人涉嫌作弊,所以实际参考人数二百一十一人!”

    文书小心的回答道。

    “这么少?怎么比去岁少了这么多?”

    西南虽然文风不昌,可好歹科举是举国大事儿,挤一挤能拿得出手的也应该有四五百人,可是今年却只有二百余人!

    “这个属下不知,最近各州不断有人上报山贼作乱的消息,怕是和这个有关!”

    文书苦着脸,他也很郁闷,院试算是每年重庆府的大事,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冷场的环境。

    “罢了,先去看看学子……”

    李青书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继续迈着步子朝着考场的道路不断的前进。

    又是匪患,西南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屡见不鲜,如同顽疾。山高林密的西南不适宜农业展,而且田土差,不能和江南湖广等地比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盗匪自然容易滋生。

    李青书在考场之中穿梭,时不时的走到考生的面前看了看,瞅了瞅。

    “质量也差了……”

    这试题是李青书自己的出的,所以见到这群人的回答之后,他心里便是有了计较,可是总体上来的反应却是差了许多。

    李青书身为重庆巡抚,可说的却不是西南官话,而说的是闽浙官腔。他明显是从江浙地区调遣过来的。

    以前李青书只是知晓西南地区文风不昌,可是到了地方之后才晓得原来如此不昌,完全和江浙是两个概念,而且这文风不昌居然还在走下坡路。

    叹了一口气,李青书低着头回到了主路上,心不在焉的思考着如何应对山贼的问题。

    “大人,前面便是涪州学子的考区了。”

    在这个时候师爷走到了李青书的面前小声提醒道。

    “涪州,不是福州啊!”

    李青书叹了一口气,福州那可是科举大州,每年为了一个名额数千甚至数万个学子争的头破血流。

    涪州也算是重庆府的科举大州,重庆府的翘楚,四川省的前三。

    这称号看的着实唬人,可是转眼看实际呢?

    进士一共二十多人,连福州的一点儿零头都没有……

    “先看看!”

    苦笑了一声,李青书继续迈着步子前进,若不是因为自己之前犯了一些错误,那么自己也不至于沦落到了这个地方。

    涪州到底还算是西南文化支撑,底蕴在,所以整体上较比其他州府要好一些。

    “此子不错,生员是拿定了,还有可能冲刺一下廪生!”

    从张凡宇隔间走了出来,李青书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继续前出。

    “那是,这位可是张与可的内侄,自然不差。”

    师爷在一边小声的介绍着张凡宇。

    “对了,说起涪州张与可,我倒是想起来了,他不是有个学生,号称涪州神通的高仲,今岁他可是参考了?”

    在这个时候李青书想到了高仲,朝着身边的师爷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