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与可摇了摇脑袋:“在村子里这么些日子,也算是打扰了乡民,做这些算是对他们的回报吧!”

    说完,张与可便是带着书童回到了竹屋里面。

    “大少爷,你这开了口,怕是喜欢上了那高仲?”

    回到竹屋之后书童看着张与可试探性的问道。

    “这小子聪颖,险些被他套了进去,待我看看这小子天资如何。”

    张与可淡淡一笑,便是继续拿起了书本开始读书起来。

    皱了一下眉头,小书童没有理会到张与可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只觉着那高仲傻乎乎的挺可爱,其余的便是没有看出。

    就在这个时候高仲朝着书童挥了挥手,示意他出去一下。小书童有些吃惊,瞅了一眼高仲,见着张与可此时已经坐了下来正专心的看书,便迈着步子走了出去。

    “干嘛?”

    小书童看着高仲,冷冷的说道。

    “给你。”

    高仲小手一伸,将手中的泥鳅、小鱼儿全都递给了小书童。

    小书童吃了一惊,这些日子张与可在坟前守灵,沾不得荤腥,每日只吃素食,可这日子将过清明,青黄不接,素菜少的可怜,每日基本都是白米饭陪榨菜,吃的小书童直反胃。

    所以见着高仲手中的肉食,虽然数量少,可毕竟这蚊子腿也是肉,当下便是舔了舔嘴巴:“你这农家娃子倒是会做事儿。”

    说完之后便是将泥鳅小鱼儿接了过来,趁着张与可不注意将其挂在了一处阴凉的地方,随后便有钻入到了竹屋,给张与可摇晃着蒲扇。

    第二日,村里文曲星要教学生的消息便是传开了,虽只是半日,而且张与可只会在竹屋之中读书,这可并没有影响到村民的热情。

    要知道那可是文曲星开口蒙学,可不是一般的教书匠,是可遇不可求的。

    于是乎,第二天一大早安静的竹屋外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孩童,原本安静的小溪边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一群小孩在竹屋前的空地上嘻嘻闹闹的,不是追赶就是在一旁大声的说话。

    平日里负责张与可宁静的杨三老此时已经被气得不轻,在一边吹胡子瞪眼的,小孩子见着他怕,便跑得远远地。杨三老没法子便直接走到这群孩子的家长面前,指着他们的鼻子开始呵斥起来。

    三老是村里不敢得罪的人,加上村民们也晓得这里是举人老爷守孝、温书的地盘,也怕孩子惊着了文曲星,惹得文曲星生了气那可便是祸事了。

    于是乎这群望子成龙的家长便抄起身边一切能揍人的家伙什便怒气冲冲的冲着自己娃子走了去,于是乎,欢愉的嬉闹声平静了,换来的却是孩童们凄惨的嚎哭。

    场面竟然变得更加的喧闹。

    掀开竹屋的窗户,张与可好奇的朝着外面看了出来:“怎么这般吵闹?”

    一旁的书童见着外面这般多的孩童一下子也急了:“这个杨三老怎么做的事儿,您要教学挑几个聪颖的孩子的便是,他竟叫了这般多,这个老家伙太不会为人处世了!我要去好好教训教训他!”

    说罢,小书童便准备冲出门。

    “不必了,好学是好事儿,我在此也叨扰大家多时儿,在这里读读书也算是报答一下乡民的帮助,去将论语拿来,我好温故知新。”张与可看了看外面的一群闹哄哄的小孩缓缓说道。

    外面的孩子穿着各异,围坐在竹屋前,一群架在躲在大黄桷树下,不敢靠近。扫视了眼前的孩童,张与可很快便主意到了不远处的高仲,这孩子依旧手中握着两个土疙瘩,安静的坐在角落不理会周围的孩子。

    见着高仲的模样张与可嘴角忽然一扬,转过头:“论语我不要了,去将周易拿出来”

    小书童先是一愣,然后面上露出笑意,高兴的回应了一下张与可,然后便是飞快的将一旁书籍中的周易给拿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张与可。

    接过书,张与可看了看,然后又打量了一下高仲,便开始大声的朗读出来:“乾乾为天;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快,安静下来,文曲星开始教书了”

    听见张与可的声音从竹屋之中传了出来,很快便有人做出了反应,原本哭闹的孩童听见读书声也瞬间安静下来,有些还时不时的哆嗦了一下身子,缩着脖子警惕的看着周围,害怕屋里的教书先生见自己不听话上戒尺教训。

    此刻,在村里的学堂之中,周生却是皱起了眉头,偌大的一个学堂除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之外竟然没有几个学生。

    “怎么了,其余人呢?”

    周生皱着眉头好奇的询问道。

    “先生,他们说小溪边的文曲星要讲课,便都去了,下午才回学堂。”

    一个学生望着周生说道。

    文曲星讲课?

    周生皱了一下眉头,这些日子自己顺风顺水的,怎么就遇见这样的事情了?

    小溪边的张与可周生也是知道的,那人是涪州二十多年来第一个举人,而且有大才,其老师更是都察院佥都御史曹愈参,这人若不是家中丁忧服丧,这中进士自然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他要讲课?

    周生更是想不通了,张与可作为二十年来涪州第一个举人,心气儿自然是极高的,传闻当今涪州知州的公子想要拜入到张与可门下,却被这家伙给直接拒绝了。

    “你们也休息几天吧,这几日学堂休息,记得回去好好温书”

    将将上任没有几天周生便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自然心情非常不爽,朝着学生说完之后便让儿子周安先行回去,而自己准备去看看那文曲星究竟在闹腾什么。

    带着疑惑,周文便来到了小溪边的黄桷树下。

    此时,小溪边已经堆满了人,尤其是孩童们全都端坐在竹屋前,听着屋内传出来的读书声。

    “(泽风大过)兑上巽下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张与可的声音并不是很好听,虽然声音很大但是却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听多了竟然会有些觉着乏味,再加上他的又读的是周易这一类复杂难懂的书籍,在此聆听的大多数是孩童,有些连三字经都没有听全,更别说这晦涩难懂的周易了,于是乎竟然有不少人直接低着头开始打瞌睡

    “杨三老,这张老爷子的声音咋这么想让人睡觉?”

    坐在杨三老一边的一个农家汉子打着哈欠朝着杨三老询问道。

    杨三老也是听得迷迷糊糊:“我咋知道”

    在村民们看来等着他们的应该是华美之音,然后开启自己孩童的任督二脉,一下子便能获得文曲星的赏识,最后踏上浩荡仕途,成为举国栋梁!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着他们的居然是这种玄妙之音,让自家孩子昏昏欲睡。

    “他这是在念周易?”

    周生吃了一惊,原来一群人围在一起竟然是在听这个?

    周易字数虽然少,可是在整个四书五经的体系之中却是难的,很少人敢说读懂了周易,即便是那些周易大家也不敢如此。

    “看来这位文曲星是在忽悠村民,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啊!想要拜入到举人门下,怎么可能这般简单?”

    见到这一切周生便是觉着身上轻松了不少,他料想用不了几日孩童们便会回到学堂,自己这几天正好可以休息。

    想到了这里,周生便是迈着步子,准备离开。

    就在周生准备转过身子离开的时候,他居然发现在人群一角的高仲,高仲双手依旧拿着两个土疙瘩,此刻的他正专心致志的看着竹屋里的张与可,神态非常认真,竟然看不见任何呆傻。

    “这小子难道好了?”

    周生心底一凉,可又看见高仲手里的两个土疙瘩,却又冷笑一声,自己是多心了,这孩子还抱着这两个土疙瘩怎么可能恢复?

第七章读书() 
此时的高仲听着张与可的声音头皮一阵发麻,这声音竟然和自己在大学时期的某位老师一样。说话软绵绵的,没有任何的激情,听见这声音不知道为什么都会让人倦意横生,打着哈欠一会儿都能睡着。

    这不是听者自己想要睡觉,而是说话的那人声调的原因,这是改不了的。

    不过为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高仲只得一边听着一边背诵着:“这张与可铁定是故意的,挑这么难的周易一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难而退”

    周易六十四卦,没有用多长的时间张与可便是说完了,说完之后他便让书童将那本周易拿了出去,并交代了书童几句,随后书童便笑嘻嘻的从竹屋里面走了出来。

    “我家大少爷今日说的便是周易,也就是我手里的这本书,老爷说了,书放于屋外一日,明日晨读时收回,在此听书的孩童若是想要读书可自行使用。”

    说完小书童便将周易交给了杨三老,随后便是迈着步子回到了竹屋之中。

    听到了小书童的声音,在场的孩童当即便是欢呼雀跃起来,纷纷站了起来开始朝着自家父母跑了过去。

    对于今天的教学孩童们觉着无趣,一旁的农人也觉着不行。这文曲星竟然一开口都能让孩童、大人们呼呼大睡,这能学到什么,果然文曲星不是凡人所能靠近的。

    “明天还是将娃儿送到学堂吧,这文曲星我们高攀不起。”

    有些见识的家长摸着自家孩子脑袋轻声说道。

    张与可的功名是真的,才学也是真的,可他那声音已经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先生。

    有这样的想法的的人还有很多,这些几乎村里见过世面的。他们见着张与可光在一边读书,也不讲解,也不呵斥学生读书不专心。读完之后才将书本拿出,让孩童们传阅,这样的教学方法肯定是教导不出什么好学生来的。

    剩下还有一部分的家长则是选择再看一看,毕竟张与可是举人出身,说不准自己藏有什么好东西没有说出来,明日兴许还有别的惊喜呢。

    很快人群便是散了,杨三老手里的书却是没有被借出去。

    “这张老爷子是在作甚呢?”

    看着自己手中的周易杨三老皱了一下自己的眉头,他有些看不明白张与可为何这般做了。

    “杨爷爷,能将周易借给我么?”

    高仲带着笑容来到了杨三老的面前,朝着杨三老说道。

    “拿去吧,”将手中的周递给了高仲,随后杨三老又好奇的朝着高仲问道:“方才文曲星念的文章你听进去了多少?”

    结果书本,朝着杨三老道了一声谢谢,高仲立即回应道:“已经全都记了下来。”

    方才张与可所念的周易不过是易经,全文不过才五千多字,背起来不难。再加上现在高仲记忆力出奇的好,用过目成诵来形容也不为过。

    “全都记下来?”

    杨三老皱了一下眉头,吃了一惊。

    “你只是听了一遍就全都记了下来?”

    上下打量着高仲,杨三老眉头拧的更紧了:“真的都记下来了?那你可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这机会怕是你这辈子只有这一次了!”

    高仲点头,然后便是笑嘻嘻的跑到了一边,打开了书本开始看周易起来。

    看着书本上的文字,高仲不住的点头:“原来繁体字是这样写的啊”

    对于书本上的内容高仲看的很明白,即便是一些繁体字,他便能用简单的猜想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张与可见到所有人都离开了,咧嘴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侧过头又见到了高仲在此刻正蹲在一边写写画画:“乾为天;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听着高仲的声音张与可吃了一惊,朝着高仲又仔细的开始大量起来。

    只见这高仲正蹲在晒地上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写着字儿,而内容正是周易!

    张与可这一下便是来了兴趣,皱着眉头朝着外面继续看了下去。这一看却是将张与可吓了一跳,那本周易摆在高仲的一边,而高仲此刻正在一面背书一面默写。

    “这小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易经给背了下来?”

    虽然高仲在默写易经,可他的速度非常慢,有时候一句话重复半天,地上写的字儿也是奇丑,有些字一看就知道是别字,还有些不会写写到了一半不得不去翻看书本。

    让张与可颇为吃惊的是,高仲自己还找出了写出来的别字儿和不会写的,将他们在另外一边的沙地上重复的书写了好几遍,有的多有的少,应该是彻底记住之后才算是放弃。

    因为采用这样的法子高仲进展的很慢。

    “大少爷,这娃子可是将周易全都给背下来了?”

    小书童吃惊的看着高仲的样子,有些夸张的说道。

    “是个苗子,不过周易二万多字,太难了些。你今日将我的武经七书给取出来,明日我便教他其余的东西。”

    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张与可朝着身边的小书童说道。

    “好的,大少爷。”

    小书童点点头,然后便在书架之中开始寻找武经七书。

    不仅是张与可对于高仲的反应有些吃惊,杨三老在这个时候也是瞪大了眼睛,他看着高仲在地上龙飞凤舞的书写,一时间竟然无法回过神来。

    在现在的人看来学习写字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轻松几笔便能写出一个汉字。

    可在古代,文字确实用于区分阶级的利器,后世之所以学习快的是因为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即便是三四岁的小孩走到哪里都能看见硕大的文字标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自然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在古代读书,一般都是照贴临摹,一个字一个字的来,先生一笔一划慢慢纠正。

    而想要自学可就困难多了,因为可没人会告诉你什么叫横折钩,什么叫竖着折弯钩,这些笔画,你只能照猫画虎。

    高仲虽然字体难看,但这笔画却是掌握的恰到好处,这便是穿越者的优势,起码在起跑线就已经领先了别人,而且有些字还是一气呵成,没有半点的停顿。

    这才是杨三老所诧异的,村里人读书的还是比较少,那都是家境比较宽裕的。杨三老虽然号称是童生出生,可这童生却是捐出来的,自己本身真才实学没多少,姑且识得几个字而已。

    高仲的字虽然丑,可他学得快,聪颖。

    看着如此杨三老常常出了一口气:“这娃子就是和别个不一样。”

    说完之后杨三老便回到自己的藤椅,喝了几口茶,继续看着周围的环境。

第八章发芽() 
抱歉,今天有些事情啊,两更模式明日开始,时间也更改一下哈,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九点,抱歉,抱歉!

    杨三老继续看着高仲在地上写写画画,一整天下来高仲终于讲的这篇周易六十四卦全都默写完,期间一个错字也是无有。

    默写完毕之后高仲又将书本拿起来通读了一遍,之后才将书本还给了杨三老。

    坐在竹屋之中的张与可见着高仲书写背诵的样子早就放下了书本,隔着窗口看着的屋外沙地之中的高仲:“够坚韧,就是滑了些。”

    一旁的书童看着写字的高仲翻了一下白眼:“他不就是会写几个字么,真的有那么厉害?”

    “你跟着我四五年了,能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