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新农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新农村-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重要的是,相比搞养殖,建大棚种菜已经被王家庄的人证明了是一条可以挣大钱的路子。而养殖则是刚刚开始,还没有什么人通过养殖赚到钱呢。

    农民狡猾和谨慎的天性让很多人对于新事物总是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的,所以很多人在知道自己也能有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建大棚种菜挣大钱的机会之后,毫不犹豫地就转行过来了。

    除了刮风下雨,王家庄养殖和大棚种植技术培训课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一直到十多天后,来听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完完全全超出了王家庄的接待能力了。

    每天都是黑压压一大片,至少也有几千人从各地投亲靠友蜂拥而来,将王家庄乃至附近相邻的几个村子都挤得满满腾腾的。

    人多了,自然事儿也多了。

    赌博的,打架斗殴的,耍流氓的,小偷小摸的,甚至还有拦路抢劫的事情发生。附近几个村子从建国之后一直良好的治安状况迅速恶化,让几个村子的村干部和当地派出所头都大了三圈。

    为了能彻底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县乡村三级政府大会小会开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商量来商量去,也没能商量出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额办法。

    最后还是秦朗拍板拿出了一个不是好办法的办法。分期办班,每期都严格限制人数,并在村口设岗,没有正当理由一律不得进村。

    在实在是没有其它什么好办法的情况下,县里同意了这个方法,很快就通知到了王海,让他必须严格按照政府决议精神执行。

    王海也是早就受够了,一想起当初他还担心没人来听课,自作聪明的请来了县里电影放映队来招揽人缘,他就苦笑不已。

    事实上事情发生之后,他和几个农场里的人,包括赵教授等人也商量了几个办法。其中刘彪就提出以后来听课的人都开始收费,而且收费要高,只要这么一弄,肯定这人群最少也能减少一大半。

    他这个法子直接就被赵教授给否决了。我们本来就是义务讲课,原意是一方面能让几个学生学有所用,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另一方面,也是让乡亲们能够掌握养殖的一些技术,能够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这可好,原本人家手里就没有几个钱,你还要在人家身上割一刀?要是想发财,我们何苦啊?直接跟王老板提要求不更简单,更容易吗?

    得到县里通知,王海立刻和村里的大队干部一起张贴标语,在进入村子的几个道口配合公安人员设立拦截哨卡,并组织人为那些来听课的人们登记报名信息。

    “张杰是吧,你是第二十九批,按照安排是在十一月二十一号来我们村报道进入培训班学习。报到时请携带村里和派出所的证明。课程安排是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讲课,下午一点半到五点重复上午的课程。你可以自由选择哪个时间来听课。”

    “大哥,我家离着这里有点远,你看能不能帮忙找个住的地啊?”这位来报名的乡亲一脸为难的问道,实在是他家里离着这里太远了,每天来来回回的跑根本就不现实。

    “这个没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到时候我们村里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会收拾出一些屋子让你们租住,整个课程学下来,也就给个十块钱的就够了。不过吃的就只能你们自己解决了,这个我们可管不了。”

    “没问题,我可以自己带米面自己做!”

    “看在你这么远的地过来,太不容易份上,我偷偷告诉你,其实你可以现在去村北那片地去给那些种大棚的人家帮工,听半天课,上半天班,不仅管你饭,还能赚点工钱呢!”

    “真的!”这位声音猛地就提高了八度,引得身后及附近的人都纷纷看过来。

    “低调,低调!你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啊!你以为这事所有人都有机会的吗?告诉你这活绝对是僧多粥少。不明白?狼多肉少,知道什么意思了吧?我告诉你,要是别大伙都知道了,肯定没你啥事了!”

    “对,对,谢谢,谢谢,我这就去看看!”

    “这才对嘛!这事你可别得给我保密,不能跟别人说啊!”

    “行,行!”

    “对了,你过去直接找高英峰,他哪准备找人呢,你去了直接就说是我让你过来的就成,赶紧去吧,晚了估计就得让别人抢先了。”

    这人忙不迭地又是鞠躬又是没口子的感谢之后,一溜烟的奔着农场方向蹬上自行车就跑了。

    这么多人来报名,就跟刚才那个好心人说的一样,晚了一会儿可能就没自己啥事了。自己算是碰上好人好事了,不仅能免费学到养殖技术,还能打打短工赚点零花钱,这种好事哪找去啊?

    通过这种分期培训的方法,很快,王家庄就恢复了原样。除了村口那里每天都有人值班给来报名的人登记,安排听课时间,村子里和原来一样恢复了平静。

    那些已经开始上课的第一期的幸运学员们,各个都是恨不得一天都长在农场里的那件教室里,好早日学成归家,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掌握的技术发家致富,让家里父母妻儿都不再穷困,都能跟王家庄的这些大棚种植户一样,天天大米白面,天天吃肉!手里攥着大把的钞票,让人人都羡慕嫉妒。

    村里恢复平静之后,王勇也开始按部就班的每天去学校报道。这是老妈联合了老爸,彪叔,秦叔,李主任,还有叶叔叔,甚至是叶添龙这小子都特意打过来电话,让自己必须去上学,即使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太简单了。

    按照他们不知道从哪个高人哪里听来的话说就是,孩子就是孩子,即使再聪明也不应该让这个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跳过去,这对于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因为没人帮忙撑腰,王勇不得不天天都早早爬起来,背着书包跟村里几个发小们一起去学校上学。按照老妈的说法就是即使玩那也要在学校玩,不能老闷在家里了。

    一连装了几天好学生,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周末的到来,上午上完半天课之后,总算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放学铃声。

    这个时候,学校刚开始实行新的作息制度。从以前的每个星期休息一天改为现在的一天半。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大道理,但是对于能够多歇半天,孩子们无疑是最高兴的。

    跟着一堆顺路的同学一边走一边吹牛聊天,顺着熟悉的闭着眼也能走回家的路欢快地蹦蹦跳跳地往家赶。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声争吵,一个个的都是精力十足,完全看不到一点在课堂上你无精打采的样子。

    一路上忘却了时间,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到了家门口,和高贵几个小伙伴打了声招呼,王勇回到了家里。

    “王勇?放学啦?”

    王勇一听,抬头一看,脸上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二叔?你在怎么来啦?”

    “不欢迎啊?不欢迎那我走了!”说是这么说,可人却根本就没有一丝要走的意思,屁股在凳子上坐的稳稳当当的。

    这个二叔叫陈奎亮,家里兄弟三个,还有一个妹妹。他的母亲和王勇奶奶关系非常的好,而且那时候因为住得近,平时两家走动的很勤。在他们老俩口没有搬去和大儿子一块住的时候,就住在王勇家南边斜对门。

    王勇模糊的记得,小时候,奶奶身体还好着的时候。每天早起,奶奶都会领着刚学会走路的王勇去他家窜门。只是后来他们家在村子南边盖了新房搬走之后,来往就少多了。特别是王勇的奶奶去世之后,王勇就再也没有去过他们家里窜门了。

    “你小姑嫁人了,你二叔过来是想买点新鲜菜准备办回门宴的。”老妈的话让王勇眼前一亮,很快就想起了那个个子高高的,脸庞大大的,总是梳着一条马尾巴,能说会道,爱说爱笑的小姑老翠儿俊俏模样。

    “啥?老翠要嫁人啦?她不是说等我长大了给我当媳妇儿吗?”

    “哈哈哈哈……”

    王勇的话引来了屋里其他人的大笑,连王亮这个小不点都跟着裂开缺了门牙的嘴大笑起来。但是,当事人王勇却在这个时候,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不知道是网络的问题还是网站的原因,到现在才登上来,昨天夜里房子搬了十几吨糖,累的那是牙酸背痛腿抽筋啊!累死了!又熬到现在,困死!这一章传上去就歇了,洗洗睡了,明儿见了您!

    ;

第八十四章我的姑姑叫老翠儿() 
姑姑姓陈这是肯定的,但是她大名到底叫什么名字,王勇还真不知道。因为似乎从他记事起,听到别人喊老姑就总是叫她老翠儿。

    老翠儿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是三个哥哥。虽说女孩子家在农村不受重视,但是作为全家最小的孩子,不管是她父母还是两个哥哥,相对来说都是非常宠着她的。

    大概就是这种来自全家的宠爱,养成了老姑那种风风火火,敢说敢干,敢爱敢恨的性格,以至于闹出了一系列的轰动全村的大事。

    她大哥叫陈奎武,二哥叫陈奎亮,三个陈奎军,三个哥哥都是在村里种地为生。只有三哥陈奎军偶尔才会跟着村里人去外面打几个月的工补贴一下家用。

    因为贫穷,大哥结完婚之后,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给老二办婚事了。所以老二陈奎军至今二十八岁了还是单身,连个给他保媒的媒人都几乎没有。

    没办法,这年头后世名扬四海的金钱万能论已经初具雏形。你家里没钱,谁家不会把自家闺女推到火坑里跟你受苦。

    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新房子你得必须盖起来吧?可是对于身背债务的老陈家来说,能够吃饱饭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想盖新房子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老二的遭遇不一样的是,老姑老翠儿因为长得漂亮,人又大方,从她初中毕业回家之后,媒人就没有断过,一年下来总要有那么十来个。

    可是老翠儿却从来没有答应过任何人,总是借故推脱。什么年纪还小,还不想考虑婚事,还有什么二哥还没结婚,她作为老小赶前头不合适之类。

    反正她总是能找到推脱的理由让那些高高兴兴过来的没人败兴而归。不管相亲对象条件是多么的好,也不管媒人怎么样口若悬河,口灿莲花,滔滔不绝的劝说,她从来就没有松口过。

    任谁也没想到她心里竟然潜伏着在村里人看来如此不着调的想法——自由恋爱。她认为自己作为受过教育的社会新青年,应该坚决抵制包办婚姻这种封建社会残余。

    自由恋爱,或者说自己搞对象,这年头在农村那可是大新闻。而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栽进去,变成村里人口中的各种风言风语。

    什么不要脸,竟然背着人偷汉子;什么狐狸精,就知道勾搭男人;什么搞破鞋,不是好人之类的话一直都是村里那些老娘们儿闲着没事的时候最热衷的话题。

    于是,当听说老翠儿竟然跟那个经常来村里的走街窜户照相的人好上了,村里照例掀起了一阵热议。

    因为贫穷,在农村各项发展都很慢,至少是比城里差太多了。特别是娱乐文化方面的,尤其是如此。饭都吃不饱,哪顾得上考虑这些东西啊?

    就照相这事来说,别说村里没有照相机,就是整个乡都没听说哪个人有照相机这种在农民们看来十分高科技和奢侈的东西。

    于是,就诞生了一个职业。

    这些人背着照相机走街窜户,有的还有道具,服装什么的。额外加一点钱,就可以使用他们提供的特色服装和道具。

    什么玩具汽车,什么儿童三轮车,还有大马,骆驼之类在农村本地根本见不到的特殊动物。一般来说只要一两块钱就可以照一次相,然后给你洗出一张照片。如果你想多要几张,那就要额外加钱,一张相片通常是五毛钱,多要的话可是便宜一点。

    这些人是一个一个村子的挨着窜,今天这村,明天就又到了另一个村子。转一圈之后,第二次过来村子的时候,就会把已经洗好的相片带过来。

    在当时的农村,这种人可不是如同现在一样,认为这种人有本事,会做生意。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人就是不务正业,好好的地不种干这种活。

    虽然有时候也羡慕人家按一下快门就要一块钱,可没有人会想成为这种被非议的,被人瞧不起的人。

    在几乎所有的农民的心里面,除了进城当工人之外,农民们最应该干的就是伺候好家里的那几亩地,到秋天最好能比邻居家多打点粮食,红薯什么,让一家人能吃饱饭,那样才更受人羡慕,称赞。

    可老翠儿这丫头偏偏就看中了那个照相的!模样个头什么的先不说,他还是个瘸子!一条腿明显的比另一条短一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这就是你要找的男人?这就是你要追求的爱情?村里人没有一个人理解她。最着急的还是她的父母家人,为这事都急的她妈,王勇要叫老奶的老太太因为上火躺倒炕上好几天都起不来。

    这个好面子又好强的老太太原本就因为家里老二的婚事愁白了头,原本还指望着闺女能给自己争口气,找个好人家嫁了长长脸。哪成想闺女自由恋爱,竟然给自己找了一个瘸子女婿!

    几乎所有人的都在劝老翠儿不要拿婚姻当儿戏,都在劝她慎重考虑,可是铁了心的要和人家好的老翠儿一概不听。逼急了就嚷嚷着说要离家出走,和人家私奔。真要这样,这一家还有啥脸在村里待着呀!

    村里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有些人竟然煞有介事的说老翠儿都跟人家上过床了,现在都怀孕了,生米已经变成熟饭。所以,她妈才那么生气。

    这种破坏一个女孩子名节的流言都冒出来,她家里人实在是熬不过去,只能破罐子破摔的同意了她的要求。很快,男方请的媒人就上门来提亲了。

    任凭媒人把男方夸得天花乱坠,什么家里父母多重视,家里条件怎么好,他怎么能赚钱,有多少存款之类的,家里人还有村里人都想当然的认为这都是媒人在替男方吹嘘呢!

    这个时候因为交通和通信的落后,很多媒人都是这么干的。就和古代的故事里讲的一样,骗完男方骗女方,把双方都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啊!反正只要结了婚,那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相房,喝定亲酒,然后到最近定下结婚的日子和彩礼的数目,一共都没有超过五个月,可谓是神速了!

    唯一让老翠儿家人欣慰的是,男方对于女方这边提出的一万块钱的“天价”彩礼钱根本连还价都没有就直接答应了。

    也许,这家人日子过的真的不错呢!也许媒人所说的还是有真的的。一家人如此安慰自己,也开始忙碌的筹备起老翠儿的婚事。

    “不行,我得去找她去!”

    说完,王勇扭头就跑,脸皮厚的跟家里院墙有一比的他根本就没在意身后几个人肆意的大笑声。

    王勇两三岁的时候,因为经常往她们家跑,对于那个比他大了五六岁的,总是喜欢抱着自己去到处玩,还总有好吃的给他的老姑印象可是非常的好。

    他记得很清楚,那次是老人们开玩笑的问自己喜不喜欢老姑。王勇毫不犹豫的就说喜欢,还仰着小脑袋说长大了要娶老姑当媳妇儿。

    当时可是把几个老人家给笑坏了,老姑也笑的前仰后合的,捂着肚子说让王勇多多吃饭,早点长大,她好嫁给他当媳妇儿。

    如今突然听到儿时的女神竟然也要结婚了,王勇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当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