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了!”
累坏了王勇一生气,把手里的二镐一扔,然后一屁股做到地上。农村的孩子都这样,根本就没有脏不脏的这个概念。
也许到了后世的零零后要好些,可是作为八零后,九零后的一代们,有谁没在当地上打过滚练摔跤?有谁没趴在地上弹玻璃球呢?跟不用说用泥巴玩摔响炮(用泥巴做成碗装,使劲往平整地面上摔,会发出响声,以后会做门说这个)了。
王亮看到哥哥做到地上,也学着哥哥的样子一屁股坐到地上,手里拿着跟棍子敲打着地上的土疙瘩。
兄弟俩都不说话,大棚里只有棍子击打地面发出的啪啪的声响。直到王勇感觉头上直冒汗,热的难受的时候反应过来这个简易大棚靠谱啊!
这个温度,虽然没用温度计测量,但是大概估计一下也绝对是在十几度往上了没准能到二十度。而一般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有十五度就足够了。
“哥,我热!”
王亮一边嚷嚷着热,一边就要脱棉袄。慌得王勇赶紧阻止他,这里是有点热,可是外面可是零上也就几度的温度,待会儿出去了,一热一冷的这小家伙要是感冒了,自己的屁股可要遭殃了。
“别脱了,外面冷,冻感冒了!你去屋里呆着去吧,不用你了!”
“我不,这里多暖和啊!比屋里还暖和呢!以后我就在这里睡觉了。”
小家伙儿倒是一点没说错,现在屋里的温度可真没这里暖和。在如今的农村,即使是那种土暖气都还没有任何人安装,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到了天气冷的时候,就全靠烧大灶,烧炕取暖。屋子小一点还好,屋子要是大一点,在屋里只要不是做炕头或者钻被窝里,那是穿着棉鞋还感觉冻脚呢!
“行,行,只要爸妈让你在这里睡,我没意见!”
“屋里那么冷,他们为什么不同意我在这里睡啊?”
王勇也没给弟弟解释,白了他一眼,然后起身出了大棚。没一会儿就用洋铁桶拎着一桶水进来。
“起开!得把这地湿湿,好育菜秧子!”
“哦!”
等弟弟不情愿地起身离开自己开出来的拿不到两平米的地方,王伟把手里的水桶一倾斜,“哗”的一下就把一桶水全倒了进去。
就在他又拎了第二桶刚要倒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喔喔,吁!”
“爸他们回来了!”
没等王勇反应过来呢,弟弟就大叫一声,飞也似的跑了出去。大棚里只剩下心里忐忑不已的王勇在心惊胆战地等待这父母的到来。
自己弄得这么一个大棚,可没跟父母商量,他们会不会以为自己是瞎胡闹呢?别再挨打了?想到父亲那满是茧子的大巴掌拍到自己的屁股上的那个疼劲儿,王勇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
“在哪呢?”
“在那里!你看,是我和我哥一起弄的哦!里面可暖和了,比屋里都暖和,我待了一会儿就出汗了!你看,你看,现在还有呢!”
“是吗?赶紧的,妈给我老儿子擦擦,别感冒了!”
随着一阵脚步声,王勇一抬头,就看见了掀开链子走进来的父亲和拉着弟弟的母亲一块走进来。
“爸,妈!”
王勇小心翼翼地跟爸妈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低着脑袋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着爸妈,看看他们是不是要对自己发火,然后下来就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武力镇压。
“哎呀!是比外面暖和多了啊!”
走在最前面的爸爸王海一脸惊奇地说,然后还很有兴趣地四下打量一番,又里里外外的转了一圈,最后才来到王伟跟前。
“我说儿子,你是从哪知道这个法子能在大冬天的种出夏天的菜来的啊?有啥根据没?能行不?”
没生气?没发火?
王伟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只要爸妈没第一时间发火,那凭借着自己那多出来的几十年的见识,还怕忽悠不住他们两个连县城都没去过的老农民吗?
“呵呵,怎么样?漂亮不?”
“说正经的,赶紧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用这个法子能在冬天种菜的?能成吗?”
老妈眼睛发亮的盯着王伟,一脸兴奋地问道。这要是真的能用这个法子在冬天种出菜来,那家里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家里两个孩子全靠着自己俩口子种那几亩地加上一亩多的苹果那点收入养活着,也就刚能吃个饱饭罢了。这还是别有什么用钱的事情才行,要不然,家里那不到一千块的存款能顶啥事啊!再说,家里还有不少饥荒(欠债)要还呢!
“肯定能行!这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说是东山省那边的一个县里八几年就开始靠着冬天种大棚菜都发财了!”
这倒不是王勇撒谎,而是他真的在学校订的《少年报》上看过,上面还有照片,正好拿来应付他老爸老妈。
“真的?”
“真能用这个棚子在冬天种出菜来?”
这个王勇可不敢瞎保证了,要是万一没成功自己屁股可就的要遭罪了!毕竟这东西弄得太简陋了,什么都是凑合着来的。能不能抗住冬天的严寒和大雪,他可心里没底。
“这个,也不一定吧?咱们这材料不行,都是凑合的!我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啊?”
爸妈被他的话给气住了,这不是白高兴了吗?
“不是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这东西叫冬暖大棚,按照人家的标准这里——”王伟指着东面的那堵墙说道:“这堵墙要至少弄一堵几十公分厚的土墙保暖。”
“还有,地面得要下挖半米深,这个薄膜要用专用的大棚塑料布,这个杆子要用竹片,塑料布上面要盖上被子和草帘子,这些咱都没有!”
“这些弄好了就保证能在冬天长出菜来?”
身材不是很高,但是却显得很壮实的王海一脸激动地盯着他大儿子,也就是王勇说道。
“能!肯定能!”
这回王勇回答的是斩钉截铁,一点犹豫都没有。开玩笑了,种别的不行,我还不能种韭菜啊!这玩意儿只要温度湿度控制的差不多,你想不让它长都不可能!
“干了!”王海兴奋地都差点蹦起来,“儿子你说,现在要干点啥,告诉爸,爸帮你干!”
王勇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这人!车还没卸呢,先把车卸了再说。”
“对,对,先卸车。反正今天已经把地里的活已经干完了,下午咱就啥也不干了,就弄这个,这个能在冬天种出菜来的棚子!”
说完,王海就兴冲冲地出去卸车去了,留下娘三个大眼瞪小眼的很是无语。
第五章农民真苦()
一番折腾之后,老爸王海麻利的将半车白薯都卸下来。这些白薯全部都装在一个个柳树枝条编制的大篓子里。
每个大柳条筐转满白薯之后,重量至少也要上百斤。可是对于身高只有一米六五多点的王海来说,似乎就如同没有重量一般,两手一扣,轻松的就搬起一筐,从牛车上搬了下来。
搬着大篓子往前继续走了几步,来到专门洗白薯的池子边,筐子一斜,半筐白薯就如同急着下水的鸭子,噼里啪啦的跳进了水池里。
王海双手扣住篓子的底部,一使劲儿。整个柳条筐便翻了个个,底朝上,口朝下,篓子里所有的大大小小白薯便都乖乖地进了池子。
因为白薯被从地里刨出来的时候,是带着泥土的。所有,白薯粉碎之前,第一步就是清洗,把身上的泥土清洗干净,省的之后过滤的时候再麻烦。
门口的这个池子不大,大概是个一米二左右的正方形,高度却只有二十多公分。一般来说能够一下子放个四五篓子就满了。
盛满之后,王海随手抄起一个木制的耙子,对着池子的白薯就开始了推起来。随着耙子不断地推动,池子里的白薯跟着不断地在水里摩擦,晃动。
很快地,靠近王海这边的一部分白薯就被洗的干干净净了。王海放下耙子,又抄起一个用细铁棍焊的大笊篱,伸进池子里,用力往下一撮,然后往上一使劲,一大笊篱的被清洗的干干净净的白薯就被捞了出来。
王海端着这一大笊篱白薯一扭身,两手一叫劲儿,对着身边的大门口一送。
“咣咣——”
一大笊篱白薯就被扔进了大门口。
王伟家的大门口是去年新盖的,地面都用水泥抹的平平的,墙也是底部用石头打底,上面全是一水的红砖。顶部没有想普通人家那样裸露着,而是用水泥预制板弄了一个顶。
关上半边用薄铁板焊接的大门,这里就成了清洗好的白薯的堆放地。粉碎机就放在门口前面一米多点的地方,可以很方便的从这里将清洗好的白薯扔进粉碎机里。
话说这年头农民的是真苦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乱收费让你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那名头多的听得你绝对感觉好笑。像是提留,农业税这些正规的不说,各种巧立名目的摊派让后世的人都无法想象。也不怪人家老农民后来找总理述苦啊!
像是什么房屋翻建费,意思就是说,你家房子住的年头太久,不安全了,想要翻建,那么你就得去政府交这笔钱。
什么?不交?那你就等着派出所的偏三轮过来接你带银镯子住单间去吧!这年头的农民可没有二十年后那么牛气,对于这些执法机关那绝对是畏之如虎的,一见到大盖帽,那在村里再牛叉也得老老实实的。
当然了,书记,村长的肯定不需要交这个了。再怎么的也是个官不是?多少也要有点特权捞点好处吧?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孩子上学,那乱收费的名目就更多了。各种练习册,各种考试试卷费,报刊费,取暖费,生火费(嘿嘿,可别跟取暖费搞混了,根本不是一回事),水费,电费,补课费,晚自习费。
什么?上晚自习还收费?嘿嘿,一听您就没见识了,晚自习收费算什么,那都是小头。真正地大头还是勤工俭学费。
勤工俭学,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取学费。
可是所有的八零,九零后们恐怕都会有过这种记忆——每年一到季节,学校就会专门放假,让学生回家去勤工俭学。
所谓的勤工俭学,在王勇老家这里就是每年夏天开始的采白薯筋儿。就是白薯秧子上面的长有叶片的叶柄部分。
采摘下来之后,去掉叶子喂家里的猪,兔子,剩下长长的叶柄用热水烫一下,然后晾干捆成捆,然后上交学校,抵勤工俭学费。
听到这里您明白了吧?这勤工俭学费是要上交学校的,是给学校勤工俭学的!如果你所交的秧子筋儿买的钱不够学校规定的勤工俭学费,那没办法,回家找父母拿钱吧。
什么?你家没钱?没钱你还上啥学啊?回家待着去吧!这个时候可还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呢,别说让你回家待着去,就是直接开除你,那也是人家老师一句话的事!
你还别不服气,这个时候的老师虽然可能工资没多少,但是社会地位绝对是高大上的没边了!至少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如此。
对了,那个时候晒干的秧子筋儿大概是五分钱一斤,至于上面卖多少钱,那就不会是咱们普通屁民能知道的了。只是听说这些东西全都用来出口到日韩了,那价钱绝对不止五分钱吧?
一斤新鲜的秧子筋大概能一两多干的,也是说十斤新鲜秧子筋儿差不多值五分钱。这时候的人可都是实在人,要是搁现在,那里面要是不给你掺进去几斤水,几斤石头灰土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勤工俭学费大概要十多块钱,相当于一年多的学费加书本费。相当于二十斤干的秧子筋,二百斤新鲜的秧子筋儿。
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背着一个破袋子顶着头顶的大太阳,汗珠子摔八瓣的弯着腰在地里摘秧子筋儿,如果这幅场景出现的在2010以后,恐怕都够央视新闻联播弄出来一个专题,大说特说了。
可是在八九十年代里,这就是常态。八零后和九零后前期的农村孩子,除了家里条件特别好,父母有特别宠爱的,谁没这么干过啊?
还不是为了那后来越长越高的勤工俭学费吗?
与之相对的是农产品的价格,两三块一斤的肉,几毛钱钱一斤的面粉,白薯更是几分钱一斤,行情不好的时候,一分钱一斤都没人要。
当然,大部分农民是舍不得直接卖白薯的,太便宜了。家家户户都是老少全家出动,一镐一镐的把他们从地里翻出来,一个个捡近大篓子里,拉回家粉碎之后经过一系列麻烦步骤,费时费力的变成淀粉。
因为淀粉比白薯值钱,算下来能多挣几个钱!
可为此,农民付出的是在寒冷的深秋季节多达一个多月的勤苦劳动。起早贪黑,从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就起床,一直要忙活到晚上八九点,这还是早的,有些人家甚至要忙活到晚上十一二点。
这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奇差,什么水泥路统统没有不说,农忙时期用电更是紧张使得村里不得不把农户分组,一组组的开机用电。
分到晚上的还好,不用耽误白天干活。可是分到白天的怎么办?难不成晚上打着手电长着蜡烛下地去刨白薯吗?这太不现实!
当然了,村里电工也不会太过分,一般安排的时间都是特意选定出来的。白天一般都是在早起,中午的时候,这样就多多少少不用耽误干地里的活了。
十月份,也可能是十一月份,都已经到了冬天了。可是为了让全家人能够生活的更好,这些农民顾不上冰冷刺骨的天气,可以在零下的气温下,把手伸进冰水里,一伸就是十来分钟的忙活。
即使是这么勤苦的劳作,可是到了年底也没有多少的收入。去掉肥料,农药的钱,可能能剩下的也只有几百块,大多数人可能还没这么多。
而这时期,供养一个学生,光是一年下来交给学校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至少就要一百多两百块的!如果再刨除国家和村里所收的各种奇葩的税费,一年下来,反而倒贴钱的事情在这时期的农村那就太常见了。
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大批的农民开始背井离乡,远走他乡去城市里打工赚钱。因为,这要比在家里忙忙碌碌一年下来却亏本要好太多了。
在城市里,再苦再累,那赚也是真金白银的干捞。过年的时候,就可以拿回去补贴家用,可以给孩子交学杂费,让家里人吃顿肉,买上几尺布料,做上几件新衣服。
第六章老农民的智慧()
进入十一月份的冬季里,还没有什么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天气变暖,在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个时期,华北地区早早的就迎来了一场寒潮,虽然没有下雪,但是室外依然寒风刺骨,冷的让人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
王海和妻子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穿着破旧的,厚厚的,很脏的棉衣棉裤,在院子里忙活着。
由于村里变压器功率不足,不足以让全村人在这个农忙季节里放开了同时用电。所以,电工会把把全村按照区域抓阄分成几个组来供电。
他们家里的用电是安排在夜里九点以后,这个时间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因为完全不耽误白天在地里干活。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即使是白天,也是寒风阵阵,刮得脸蛋生疼了。何况是没有了阳光的夜里,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