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宰相对他寄予厚望,教他对付吐蕃人的方法,出动中央军帮他解围,给他牵线三部吐谷浑人增强他的实力,上疏保奏他升官!

    对他诸多恩情!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姜恪是三国名将姜维后嗣,姜维欲复蜀国不成,姜恪则与其祖一样的命运,都是壮志未酬,中途含恨而去!

    曾记起那首诗: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河州身死日,唐将有余哀!

    一阵凉风吹来,冯小宝的眼角沁出一颗泪珠,不知是被风吹迷眼还是哭了。

    ……

    于咸亨元年七月薛仁贵大非川兵败后,姜恪临危受命,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

    他勤于王事,积极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准备攻打吐蕃,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他这一去,导致朝廷震惊,也严重地影响到攻打吐蕃事宜。

    本来他以左相之尊,文臣行武事,镇住阵脚,hold得住各路的骄兵悍将。

    可他一旦驾鹤西去,朝廷才发现,没有什么宿将老臣领兵了。

    大将苏定方几年前离世,前不久,硕果仅存的老军头李世绩走了,现在轮到姜恪,几年内大唐将星暗淡,其他人等,尚无资格撑起大唐的军政。

    姜恪的遗折到达洛阳,除了门面上的对朝廷的效忠之意、不能为国效力的遗憾之情,更力主对吐蕃缓和,认为薛仁贵大非川一战,吐蕃其实也是伤亡惨重,无力再战。

    同样大唐也是如此,当乘此机会,暂停对吐蕃作战,集中力量对付其它敌人,积极练兵,以图再战!

    皇帝李治皇后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遣使入吐蕃,表达大唐和善之意。

    正如姜恪所料,吐蕃忙不迭地同意了,两国和平降临!

    只是谁都明白,这不是停战,而是休战,只要一有机会,两国还会掐起来。

    ……

    冯小宝在鄯州接到池州行营军令,因左相病亡,目前吐蕃动向难测,怕被其借机攻打,着各部严守防区,不得擅动,以免混乱!

    大将既去,类似的军令必须的,命令中的不得擅动,包括所有兵将,只是冯小宝才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带上毒蛇之吻部队,急驶河州!

    河州里城墙头披素,军旗低落,诸门关闭,冯小宝无法进城!

    不仅如此,城外的巡逻队见到小宝马队横冲直撞而来,立即上前查问。

    不过听说小宝前来祭祀左相,检查过他们的身份确系本国武将,也就听之任之,不仅没捉他,还好心地说一天后左相出殡,他家子弟送灵回故乡,等着吧!

    冯小宝这才发现,除了他之外,也有一些军官抗令不遵,前来河州祭祀左相。

    都是服气左相的各路军头,满带悲伤,巡逻队不敢招惹他们。

    他等了一天,也让他有机会往鄯州调了他的军乐队来。

    池州东门开启,一支车队的官兵肃容护送左相灵柩出来。

    顿时早就守候的人们哭声震天!

    冯小宝向来不喜欢跪礼,也在道旁跪下,等着左相灵柩路过时,大礼参拜,痛哭流涕,难以自制!

    随行的大叔博尔扎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先前走吐谷浑故地被吐蕃人追杀,许许多多人战死,冯小宝没掉一颗眼泪,现在却哭成了一个泪人!

    他的军乐队吹起了“熄灯号!”以寄托哀思!

    因为封闭城门不得进城,城外道侧设祭的人很多,也有各种各样的哀乐,冯小宝军乐队最是特别,引人注意。

    从送行队伍中出来姜咨,他哭得两眼象核桃一般红肿,却安慰冯小宝道:“小宝,起来吧,相爷不喜欢人这么软弱的!”

    “怎么会这样啊!年前还是好好的!”冯小宝与姜咨抱头痛哭!

    不过,姜咨还是冷静的,对他耳语道:“吐蕃之战已经打不起来了!”

    “啊!”

    “你要建功,就往高句丽(朝鲜)去!”姜咨急速说完,拍拍他肩膀道:“保重!”

    然后他起身离开,冯小宝茫然地道:“你也保重!”

    望着车队远去,冯小宝行了一个军礼,别样的军礼,举手到太阳穴的那种,喃喃念道:“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地凋零!”

    ……

    返回鄯州军营,冯小宝即时修书数封,差亲卫队以一人三骑的规模,加速往京师而去。

    又请来杨成献和程伯喜及参谋部,通知他们准备山地战、攻城战、巷战!

    “准备去打高丽?”杨成献动问。

    “正是如此!”冯小宝道。

    “兵部的消息真是准确啊!”程伯喜感慨地道,如果都是骑兵,恐怕很难派往高丽,现在有步兵,那有机会出动。

    一个月后,兵部消息传来:调嵩阳县折冲府兵前往高句丽军前效力!

    另一个消息则是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贡,两国和平!(未完待续。)

第一六七节 六千里路云与月

    后一条消息表明朝廷攻吐蕃之事应该不了了之,如此派往前线的各路大军很可能各归各家,各找各妈,如中央军则洛阳,折冲府军则回地方,并解散重新归农。

    这样情况下,前一条消息很是生猛,嵩阳县折冲府兵是攻吐蕃前线第一支接收命令前往高句丽作战的部队,实令各路好战军头羡慕不已。

    他们也有门路,但他们消息不够灵通,来不及运作,嵩阳县折冲府兵已经整装待发!

    冯小宝猛一咬牙,动用大笔资金,买进了二千匹马!

    虽说凉州、鄯州一带马匹较为便宜,还有唐家打折,也得到抛售(就是那些准备归家的部队不用马匹遂来肊卖),还是用掉了他五万贯钱,真是肉痛不已。

    这么一来,连带先前马匹,骑兵一人三马,步兵、辎重都是一人两马,奢侈到不得了,简直给人骂作败家子了。

    打马,驾!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开了鄯州,赶往高句丽,此为四月间的事。

    离行前,他去凉州看了唐甜,两人依依惜别。

    那个胡女唐玉媚,冯小宝着她扮成男装,带进了二百混成兵,不止她还有二个唐甜的婢女,均能射箭作战,跟随唐玉媚。

    ……

    如此之多的骑兵出动,而且是从西到东,横穿大唐,到达东海之滨的高句丽,总路程长达六千里之多!

    这么长路极易造成麻烦,冯小宝要求部队多打军旗,打上嵩阳县折冲府兵奉调高句丽字样,穿齐大唐军人衣甲,所有军马都有大唐军队烙印,前军向导及买卖都由唐人去办,派人打前站,多与地方官府沟通说是军队过境,以免造成误会。

    “长途拉练啊!”冯小宝也无经验,好在他部队里有老军官,善用马力,既最大发挥马匹速度又尽量避免伤马。

    日行百里!

    人散步的话五公里时速,急行军八公里,但那是时速,长时间就不行了,如天/朝志愿军在朝鲜穿插三所里急行军平均时速为7。2公里,而蒙古骑兵平均一天突进几十公里。

    这是大队平均速度,非常不容易,那时期没有马路,所谓官路往往是泥路,有人走过的泥路,凹凸不平的破土路,好一点的是石子路,大城市附近的道路稍好还象个路,小城市的道路则差远了(即使天/朝改革开放前的道路都还是非常落后的),还会骑行在草原、林地、沙漠等、烂路、过河流等一切你可以想象或者想象不到的地形。

    能够日行百里,幸亏是在本国国境,后勤压力不大,只带了少量粮草,补给可以从城市里得到,尤其是马粮,甚至从城市得到马匹补充。

    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什么都吃光光。

    马嚼人吃,把路途的东西都买光,百姓们很做了一笔大生意。

    先是欢喜,然后诅咒。。。他们离开之后,近万只马蹄将本来就不好的地面蹂躏得支离破碎,从街道的对面过到另一面都很难。(烂泥路)

    又轮到郭省三来大显身手,他负责打前站,沟通官府,从地方仓库得到补给,注意补给食水,起到了“服务站”的作用!

    荆东灵也跟他在一起,他要安排大军行进路线,虽说他是个老军官,但这么长途的拉练还真的是没试过。

    后备队则委了范无伤,他主要是用大马车来收容掉队官兵。

    道路很不好走,加上这时期的河流远远没到给人类征服的地步,江河多,无桥!

    春夏之交,河水上涨泛滥,过渡都等得人心焦了,许多小河流直接横穿,有时一些体力弱的军士就给水流冲走,这时得赶紧去救援,有得忙乱。

    我们是军队拉练,不是百姓春游,携带着沉重军器装备,要注意保管装备,并且路途中还要开展对抗演练、夜间行军等等科目。

    作为指挥官,他们一样要骑马行军,同样辛苦,军士到了宿营点,吃过饭养好马,倒头就睡行了,而指挥官还要商量路程方向,设计演练科目,第二天组织实施,体力和脑力同样辛苦。

    冯小宝是怪兽级的体力,也弄得人都瘦下来,简直觉得二世为人什么罪都受够了!

    想想米帝的后勤,人家干手净脚坐上波音机,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去领装备,我们呢,一身水一身泥,浑身酸臭,该死的地方官,他们把地方道路弄成了什么鬼样子!

    他怀念着高速公路、飞机、汽车、火车……发出了大声呐喊:“我要铁道兵、工程兵!”

    铁道兵是什么?是新的上阵兵种吗?

    攻城兵?老大我们在行军耶,要去攻城?

    ……

    前路不通!

    他们现在浩浩荡荡行进在长安洛阳道路上,最好走的官道,没想到路上的强盗将道路挖成沟渠,声明买路钱一人一贯,良心价,包保你们去到洛阳不用再交一个铜板。

    一人一贯,嵩阳折冲府兵一千八百人就是一千八百贯,不愧是帝都的强盗啊,连官兵都敢勒索,勒索得理直气壮,还来个帝都价格,给少了丢了你们官兵的脸哟。

    勒索官兵算个毛,强盗对皇帝都敢伸手要钱!

    高宗皇帝有一年从长安到洛阳,怕给强盗勒索,专门从监狱里找出一位被捉的强盗的大哥装在马车上开路,有如姜太公出行,诸神回避,如此才没丢面子。

    冯小宝以前对于这类的车匪路霸无所感觉,他带箭挎弓出行独身出行时,强盗还真不敢惹他,怕他是过江龙,打了就跑,射过箭躲回家,强盗去求官府出海捕文书捉他?

    敲到他头上的事情发生,第一个冲动就是给他们一箭穿心。

    然而看到强盗们惫懒的样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来咬我啊,他唯有强忍怒火,着其他人上前交涉!

    打是痛快了,打过后就怕弹章如雪片飞去朝廷,弹劾冯小宝不够宽仁,草菅人命!

    目前唯有花钱消灾了,大伙儿一起上阵,有郭省三、杨成献、荆东灵联合去讲价,车轮战,花尽口水,软硬兼施,终于妥当。

    杨成献回来,一脸疲倦的样子说道:“一人二百钱的路费!”

    真是好生意啊,三百六十贯进账了。

    “我要杀了他们!”冯小宝咬牙切齿地道:“画下他们的图像来,以后我去抄他们的家!”

    “得令!”冯小宝军队里什么人都有,这不,一个家伙飞快地将他们的画像给画出来,留着有用。

    路途什么事情都有发生,今天有五匹马伤了脚,路上太多坑洞了;后天二个人从马上摔下来,重伤;大后天在宿营时,给人偷走了三匹马!他m的怎么不把他们的头给偷走!再有是行军时不见了兵器,有的人在翻山的时候摔伤,有的人则是太疲劳了,走着走着掉水里去……

    不过呢,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是对意志的巨大磨炼,意志力是一种耐性,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坚持下来,解决问题!没有一个顽强的意志的话,那就会功亏一篑了。

    冯小宝这些新丁觉得长途拉练非常辛苦,在地狱里煎熬,而范无伤这些老兵则认为是行进在天堂里。

    “我们一路上都有吃的,补给不缺,还不用打仗,没有敌人无时不刻地窥视着你,想要打你,取走你性命,没有对你心怀恶意的居民,有什么不好的呢?”

    范无伤的话说得大家哑口无言,说得确实有理,他还盛赞了军队军乐队(文工团)的巨大作用,他们不辞辛苦,在行进中,在营地里打快板、吹奏萧笛、打鼓吹号,部队在他们的带动下不时地一路歌声,士气远远好过以前军队行军,行军速度也快过之前的部队行军,连中央军也比不上我们!

    就这么不知时日地走啊走的,嵩阳县折冲府兵于七月初到达了鸭绿江边的安东(丹东),已是衣衫褴褛,黑瘦如铁,人人的目光都燃烧着一团火焰,准备将路途上受到的鸟气尽数发泄到高句丽人的头上。

    正当他们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的头儿,都尉冯小宝给朝廷抓走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八节 御史弹劾

    确切的是冯小宝要回帝都洛阳配合调查,没说是抓他回去。

    他摊上事儿了,左相姜恪去位,人走茶就凉,御史庄敬之上弹章弹劾嵩阳县折冲府都尉冯小宝其罪有多:

    一、欺骗朝廷,冒领功劳,他在西海边上一圈,死伤五百人,却把吐蕃人斩首万级,一杀十(一千人杀一万),天方夜谭!

    当吐蕃人是什么的干活?排着队给他砍么?

    当我大唐军队又是甚么的干活?刚上战场的菜鸟居然胜过了多年老鸟薛仁贵大将军?

    薛仁贵统领多年的精兵十万,一打四,结果团灭,而冯小宝新组建的折冲府训练不久,能够一打十,极不合理,要求彻查。

    查他一个二十岁不到的乳臭未干小子,冒领军功,从而升官提职之事。

    谁给他大开方便之门的?

    若不查处,置其他军官于何地!人家辛辛苦苦,镇守边关几十年,也弄不到一个都尉当当,他非法手段一下子就升官上去了,哪位军官会服气?

    他一人事小,军心不稳是大事。

    查出他有令不遵,擅开边衅之事。

    姜恪下令“嵩阳县折冲府沿西海边上扫荡吐蕃部族,不得有误!”并要冯小宝军过大非川,他擅过大非川,置嵩阳府兵于危险之地,还得姜恪出兵支援他回来,造成极大的危险,不可不作惩处。

    二、与兵部上下其手,内外勾结,简直把兵部当成家里一样!

    先说得好好的是招募所谓的凉州骑兵,一下子就升为了嵩阳县折冲府兵,嵩阳县是个小县,连下州都不如,居然可以新设一个折冲府,这不是萝卜招聘,为他冯小宝度身打造的吗?

    再就是打过一年不到的仗,嵩阳县折冲府居然升为了上府?!

    朝廷设置上中下府治,十分谨慎,要求种种达标,例如人口、赋税都要有个硬指标,嵩阳县折冲府说升就升,如同儿戏。

    超搞笑的是招牌上写的是嵩阳县折冲府,县作为上府府兵,看看,兵部的笑话世人尽知。

    虽说军府与民府有所不同,也可以有一个下府(民府)的府兵为上府(军府),但县作上府府兵来用,过分了!

    三、冯小宝职事官是军职,而散职居然是文官,也不是说不可能,最明摆的例子是姜恪以左相(文职)出任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军职),但人家是名符其实,文武兼备,你冯小宝有这本事吗?非你莫属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