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两官员连连点头称是,他们是有文化的人,哪还不知道中国历史上胡族的危害性。
或许同为一族,方可长治久安。
武装斗争绝对不能松懈,关外危险指数不小:未归化的胡族、强盗实在难言什么时候暴起,任何地方官员不敢拿自己的脑袋来开开刷。
“发展就是硬道理!”太平公主学着韦,告诉两官员,gdp(这名词也是韦的发明)列入官员考核范围!
“但不能横征暴敛,而是依法依规地进行,看你们的本事了!”太平公主又说起如何发展经济,怎么样去招商引资。
“民生很重要,关系到民心,要兴建学堂、医院、菜篮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百姓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
……
两官员先是频频地点头,旋即与太平公主开玩笑道:“殿下,我们要干那么多的活,现在看来,双倍工资还是不够啊!”
太平公主浅浅一笑道:“双倍工资不算少了,你们还得感谢本宫给你们这样的机会!”
在火车上,周矩和苏瑰认真进行培训,火车上有不少的资料可供参考,这是别人所没有的。
终于,火车停下,他们到达了库尔勒,那里有博斯腾湖,已成了鱼米之乡,是重要的工业、农业、商业基地!
出人意料地,库尔勒城非常的繁荣,人口众多,娱乐设施发达,他们到达的时候,正赶上全军橄榄球比赛红红火火地召开,各个军区都派出队伍参加比赛,运动场上激烈的比赛声甚至盖过了火车的轰鸣声。
它被定位成韦和太平公主的治所所在,中心城市,但周矩和苏瑰无心观赏,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和参观中。
第八四九节 火上的阿巴丹城
公元695年和694年,(玉门)关内的百姓过着悠静的生活,想方设法挣多几个铜板,朝堂上的官员们则在窃窃私语女帝的私生活,而在西亚地区,唐人与大食人则打得一团火热!
……
“嗖嗖嗖!”
石弹、火弹和化学弹不停地在正在攻城的唐军头顶上掠过,重重地砸在了城里和城上,唐军甚至不等延伸射击就冒着被自己弹弹击中的危险向着阿巴丹城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唐将们狠命督战,就连韦的行辕也驻于此处,军队岂敢不效死!
城墙下的弓箭手们整齐地排列成方阵,他们咬紧了牙关,浑身汗珠滚滚,手臂瑟瑟发抖,连续高强度的拉弓已经让他们的手臂肌肉几乎撕裂,可是他们仍然在军官们的大声怒吼下,将插在跟前的羽箭,像机器人一样,永不停歇地射出去。
除了弓手,还有大量的弩手,他们情况稍好,因为他们有跟班,由跟班们上弦,把装好箭的弩递给弩手,让他们发射。
不间断的无差别射击。弦声响成一片。
箭如飞蝗!
军队登上云梯和长梯,向城上攀去。
而在城墙上一片繁忙,大食人往城下丢东西,使劲地放箭,对付顽强地在城墙上冒头的唐军,忙得不亦乐乎。
死掉的尸体因来不及往下运,就象柴堆般地堆放在城墙内侧,旁边就有活人在那里吃食物!
两军的战斗打成了一锅粥,由于战场混乱,可以说双方中低级军官就能够决定战争的结局,高级军官落在这锅粥里也起不了什么浪花。
攻城时大型塔楼接近城墙时的飞箭与火油攻击,乱箭纷飞,石头乱砸,仿佛四面八方都是矢石,很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个死法。事实上,死在自己手里的人不在少数。
只要唐军攻上城头,大食人必定反冲锋,展开残酷的血战。
“冲啊!”
“杀啊!”
战至今时今日,两军之间懒得连长一些的口号都不会喊,只单纯地叫着冲杀,拼命的厮杀持续不断,没干的血水在城砖上面粘稠流淌,血聚拢在石块之间的缝隙里,颜色变深,露出骇人的线条……就好像大地龟裂的裂痕,血腥味叫人作呕,就像一个屠杀场。
在发生激战的地方,血水真的在流,像是下了雨一般,劈头劈脑地淋在了攻城的唐军身上,有的人甚至是血淋淋地象从血海里捞出来一样。
就那么地攻城,让人看到了只觉得可怖。
天色渐晚,鸣金之声大起,唐军潮水般地退了下去。
“总算今天又守住了!”
阿巴丹城守将哈立德疲倦地站在城垛边,沉默不语。
与来之前相比,他消瘦了许多,原本胖乎乎的脸,标准的中亚人的
对方的攻击猛烈无比,城内守军损失惨重。
最初,哈立德来了十万正规军,再动员(或者是胁迫)二十万青壮男子,总共三十万人去防守阿巴丹城,声称要让唐人在城下把血流干!
当时他真的充满了信心,满腔的雄心壮志军事上攻城人数至少要在是守城的二三倍,就算给唐人夺下阿巴丹城,哈立德也要让唐人损失三十万人!
对于任何进攻方都是难以忍受的损失,打下去人都没了,进攻方也就得掩旗息鼓了。
但是没想到唐军有那么多的石弹、火弹和化学弹还有弓箭!
他们几乎是没完没了丢东西和射箭,弄死城内军民死伤无数。
导致城里军民走路都得小心,贴着城墙内边走是最好的,睡觉也算在睡在城下,否则夜间遭遇“空袭”,都不知道怎么个死法!
唐人的攻击力恐怖,比如,他们安装了十二部巨型的配重式投石机,这种投石机发射五十斤重的石弹,射程超过了六百米!
还有那数量,夜晚一次齐射漫天都是火焰弹,亮过天上群星,唐人看了自然是倍感振奋,而大食人则是心惊和心凉!
战争是技术最好的催化剂,唐人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百人的巨型攻城车对城池展开登城战,大食人死伤了上千人以决死战斗的姿势才将唐军给打了下去!
唐军虽说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但真正的唐人死伤并不多,确切的是“中原人”死得不多,死掉的多是“新附军”,唐将韦大量签发征服地区的丁壮组成军队去攻城,死的又不是真正唐人,算他死伤多少。
在他的高压威胁下,各部族只能从命,不进攻者当场军法从事,不听从的部族,韦动用唐人正规军,瞬间就将他们给平了。
进攻是死,死得其所,韦还是很厚道的,死掉的军人,一命换一命,可荫一子,其家属即刻可以找一个人成为正式的唐人,现在关外分为两大阶级,一是唐人,他们有足够的福利,另一类则不是唐人,但可以经过二十年后成为唐人(要经过审核),或者从军十年成为唐人,但死掉后即可以让一个家属成为唐人。
韦这是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后才可能得到好的收获,这样一来,即使那些**想反,也要惦量一下先人的血会不会白流。
在进攻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冲上去搏个好出身的情况下,死得越多人,部族的待遇越好,算是有条“出路”,新附军的进攻让阿巴丹城岌岌可危。
城外唐军营盘无边无际,筑起的长围高达五米,把阿巴丹城牢牢地围了起来,那些投石车多到数不胜数,唐人大大方方地让大食人看到他们堆积如山的军资,可以不间断地打上半年!
他们下定决心,无论多大的代价也要将阿巴丹城打下来。
时至今天,阿巴丹城的守军死伤达到三分之二,他们心胆惧丧,对于凭借自己力量守住城池已经没有任何奢望,但是投降那是万万不敢,因为双方流的血让他们谁都不会放过谁!
除非大马士革方面派出援军,于是,阿巴丹人伸长颈子,如盼星星盼月亮般,但无一支援军到来。
其实唐人攻打阿巴丹城,誓在必下的同时也打着“围点打援”的主意,奈何大食人居然不上当,不见骑兵也不见步兵的到来。
但还是有援兵到来。
第八五十节 水战(一)
阿巴丹城位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合流(称为阿拉伯河)边上,因为两条大河交汇,那里水面广阔,河边码头区域面积大。
战争没开始之前,这里停泊了大量的可航行到中国的大海船,是大食国极重要的航运枢纽。
从中国返航的海船到达阿巴丹,把货物御下,换乘河船,溯河而上,运到幼发拉底河中段的库赛巴地区,从那里运再运到大马士革,反正两河流域辐射地区不小,货物运输很方便。
由于战争,码头区已经彻底荒废,原本驻泊的大海船荡然无存,就连小船也不容易找得到。
自然不是被唐军击沉,而是到波斯湾的西海岸停靠看风声,甚至有些大海船满载着货物,继续到中国那里贸易,他们往往到达的是中国的“广州”地区,而中国照样欢迎大食海商的到来!
在陆地上两个国家打生打死,却不妨碍两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
原本遭遇围攻导致死气沉沉的阿巴丹城墙头上突地发出了阵阵欢呼声,因为他们居高临下,看到了远处的河面上风帆如云,正往阿巴丹城驰来!
看船只的旗号,正是大食人的水军!
他们的船只顺风顺水,俱都张满了风帆,在宽阔浩瀚的河面上,偌大偌高的船帆比船本身更加显眼,更容易发现。
挂着帆吃饭了风的大食水军甚有气势,上百条船遮河而至,有如一根强心针打在了阿巴丹城守军身上,让他们发出了狂热的呼喊,原本低落的情绪徒然高壮。
我们的船!
王廷没有抛弃我们!
来船不少,给予了阿巴丹城守军极大的鼓励,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其实,大食人的水军来此是有姿势没实际,因为河流与阿巴丹城有一定的距离,水军到来并不能够为被围的城市解围,不过呢,照这支水军统领扎希维并不这样认为。
在大马士革,对是否给阿巴丹城有所争论,最终派出水军支援,他们也知道不能直接解围,但是可以增加阿巴丹城守军的信心,让他们拼死打下去,达到消耗唐军有生力量的重要目的。
这里死的唐人多了,别处进攻的唐人就少了!
再有,水军虽然不能上岸,但搭载的轻骑兵和步兵可以,找寻唐人的防守薄弱之处和可乘之机,方便的时候砍唐人一刀,同时牵制唐人的军队,使得他们减少对阿巴丹城的压力。
扎希维乃大食军中不多的水军将领,家庭本是渔民出身,从小练出一身好水性,少年时参加大食水军,步步提升,所以他比一般的大食人敢战,现在唐军马步军厉害,大食的马步军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扎希维却带水军出动给阿巴丹城守军打气,看看有没有便宜可赚。
同样地,大唐人想对付他的水军也不容易,有种就下来打我们呀!
早在唐人到来之前,扎希维及他的同僚们就将河流上如过筛子一般地清理了一次,把所有的大船囊括一空,统统开到上游给收好,没有了船,唐人怎么能对付他!
千里迢迢,唐人怎么可能运输足以与大食水军一样大的船只过来。
至于唐人想要造新船,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扎希维认为自己此行并无困难,甚至连危险都说不上,简直是来闲逛巡游的嘛。
果真如此?
就在大食水军冲至阿巴丹城河/海港对出水面上,他们竟然敢大刺刺地下帆落锚,就那么停在水面上,大声地嘲笑起唐军来。
唐骑来来去去,自然奈何他们不得。
看到唐骑的动静,大食人的嘲笑声更响
人装13就挨雷霹,大食水军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阵阵轰鸣之声。
声音能隔着水面传出好远,但半天都不见影子。
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出现了,在大食水军的来路上出现了大批的小型般只,约摸有上五十条船,这些船类似于古希腊的挠桨船,船不是很大,只得大食船的三分这一,船头自泡水处向里倾斜而不是象一般的船只船头外漂,这样阻力不小。
似乎有点怪模怪样,但明眼的大食水军将领看到的是船头泡水处的尖角颜色,再看看对方船的速度,都是脸色凝重。
船头上有座小桥,桥的外侧有两个尖钩,不知道有什么用,再有,这些船没有桨,也没有船帆,只有船后侧有两个巨大的水轮机,对了,船上还有个黑乎乎的东西,不住地吐出黑烟,而船的前沿则是两片巨大的护板。
总而言之,这是怪船!
居然不用桨与帆,突突地跑得很快的样子!
唐人的船!
不管他们是什么,大食军船紧张起来,赶快升帆启锚,弩炮、小型投石机、弓与弩这些远程兵力纷纷被准备好,穿上火把亮晃……这不是热/兵器时代,但是各艘战船上都黑烟腾腾,那是准备好的火把和燃烧物。
战船都是是木头做的,双方都十分注重火攻,投石车、箭矢能投射火油的全都作了准备。
看来唐人是早有准备呵!
扎希维暗间想到,对方明显是把船只藏匿在阿拉伯河上游支流处,待到大食水军过了之后,再开出来对付他们,让他们没有了顺水之利。
狡猾的唐人!
不过,已方的船只大,对方这些小船能够派上什么用场?
如扎希维的帅船乃大海船改装而成,高有三层楼,岂是对方可以撼动的!
他发现了军令,一通鼓响起,大概二十条中型挠桨船率先冲向唐军水师,再有十艘大船慢吞吞地转向,逆流而上。
大食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学贯东西,希腊式的挠桨船也给他们制作出来,挠桨船有风时乘风,无风时挠桨,机动灵活。
而大帆船虽说顶风逆流,但操纵技术高明的大食人除非是正面迎风,否则侧风行船走之字形不成问题。
此时阳光明媚,双方的船只距离在不断地接近,大食军都挥舞兵器,不断地吆喝。
而唐军船只则静寂得多,却给扎希维带来阵阵心慌。
终于,大食人先是投射出石弹,再就是散射出阵阵箭矢,往唐船处落下。
第八五一节 水战(二)
在颠簸的水面上火弹的命中率很低,事实上,大食人玩火弹的水准实在不高。
即使是低,瞎猫也会捉到死老鼠式地砸中了唐船,但被船身上的防护挡板给阻拦了!
哪怕一滩油落在唐船上,只是燃烧,但不能把船给点燃了!
那石弹砸在挡板上,发出的金属清音让人明白这是一条铁船!
不仅如此,石弹砸在船身上,同样有金属声音响起,竟然唐船是铁船!
这下令大食人惊诧了,怎么可能是铁制的船可以航行在水面上?
他们当然不会想到,蒸汽火车都出现了,怎么少得了蒸汽船呢!
韦的蒸汽船使用明轮,即船两侧装有轮子,由蒸汽机动力推进。
为了夺取水面上的霸权,两河流域是蒸汽船大显身手的地方。
唐人使用火车,把蒸汽船的配件从遥远的东方运来,重新组装,突然地投入战场上,杀大食人一个撒手不及!
不过,说唐船是金属制作的,倒没这么高的技术,只是木船上钉了金属板而已。
尽管如此,石弹砸不穿,箭矢落下尽被弹飞,已经给了大食人很大的吃惊。
双方越发地接近,此时两方的第一条船距离不到三十米时,唐船玩了一个“大杂技”,它来了个大回旋,船身急剧向右转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