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大臣站出来恭贺皇帝,说征服吐蕃指日可待。

    又一个大臣站出来,竟然说起要准备官吏,以便打到逻些(拉萨,吐蕃首都)时没足够人手。

    皇帝呵呵地笑着,听着,他身体素来不好,站久了都不行,现在站了老半天还不坐下,令人诧异他精神奇好。

    君臣们其乐融融,还没杀掉猛虎就想着分虎肉了。

    当然有聪明人,元老宿将刘仁轨在大臣的行列里冷眼旁观,顶多是敷衍两句,心忖这仗其实胜得侥幸,整个大军安危系于一个将军,反掌则为败,只怕这里的君臣说起话来有气无力咧!

    皇帝精神极是亢奋,手指兵部尚书郭待举道:“郭卿,你来说!”

    “臣遵旨!”

    郭待举拿着教鞭,点点指指,来自洮河道大总管李敬玄的宏图毕现。

    他要倾力进攻吐蕃!

    起大兵二十五万,民夫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倾国之力,灭亡吐蕃!

    奏折上他是这么说的:臣以善战之骑兵击破吐蕃,再以有针对性的山地步兵破除吐蕃关隘,可破吐蕃。

    他大言不愧地说他能破吐蕃,而皇帝居然信了!

    按李敬玄的计划,他率领的唐军主力是从鄯州出发,先向南偏西方向行进至承风岭,在承风岭会合李谨行的积石道唐军,经承风岭向西至吐谷浑旧都树敦城,再向西至大非川,计划在青海附近寻机消灭吐蕃主力后,部分唐军向西南行军至柏海,恢复吐谷浑的大部领土,同时水泥建筑城池、寨堡,工事+唐军善守,停下来就不走了,吐蕃人的劣势明显。

    行军路线简单归纳如下:

    鄯州、廓州等——承风岭——树敦城——大非川——柏海。

    计划宏伟,若能成功,吐蕃人只能跪了。

    而高宗皇帝也跪了,他跪下告庙。。。说给祖宗们听,当然他跪下的心情与吐蕃人截然不同。

    郭待举指点江山,皇帝与大臣都很兴奋,皇帝要名垂青史,大臣们则向往凌烟阁,想把自己的画像挂上去。

    个个都兴奋莫名,谈笑风生,仿佛已经击破吐蕃,赞普上表求降,君臣成就彪炳青史的丰功伟绩,名声会流传得相当久远。

    当然也有人头脑清醒,刘仁轨在旁边冷眼相看,他压根儿不相信唐军在一夜之间就强大到轻易击破吐蕃,尤其是在李敬玄的统领之下!

    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是多么的难得,在他看来,吐蕃前线上只得两个人可以充当大将,一个是李谨行,另一个是冯小宝,之外没了。

    散朝后,刘仁轨私下求见天后。

    他是元老,有大功于国,武则天待他非常客气,等他行过朝礼,即赐座和上茶。

    “刘公可有见教?”天后温言相询。

    “……老臣愚昧,军旅出身,粗鲁不文,作不来魏征,请天后恕罪!”刘仁轨首先告罪道。

    魏征敢于直谏,而刘仁轨不敢,只好先行请罪,天后当然不会难为他,听他讲述道:“吐蕃自三月起,连败数仗,到龙夷大败,臣冒昧断定,此乃骄兵之计也!”

    “吐蕃人善马,打不赢也可跑,接连给我军取胜,可为骄兵之计,其派上边境线上的部队,臣以为,或为论钦陵政敌,乃借刀杀人之计,可葬送仇敌,骄我军队,臣敢说一句,一旦我军主动进攻吐蕃,他们必会诱我深入,在某个地方等着我军,然后……”

    刘仁轨的来意非常清楚,天后也深为明白,他不看好李敬玄的冒险!

    “只是,天皇只要身体允许,就往地图室看沙盘与地图,一定程度上,李敬玄的计划也出于天皇之手!”天后无奈地道:“陛下已经难以听进谏言了!”

    天后与重臣相顾无语,虽说天后执掌大权,但有的事情,她也拗不过天皇。

    天皇极给天后面子,但对于这种事涉向祖宗交代的事情,天皇发起火来,天后也不敢拦他。

    刘仁轨勉强地道:“那么,可有补救之策?”

    天后神秘一笑道:“拭目以待!”(未完待续。)

第三四四节 吐蕃集结号

    大非川北麓,吐蕃军集结地。

    已进入秋季,这里绿茵茵的原野、成片的牛羊,和天空蔚蓝如水的天幕、洁白无瑕的云朵相映成趣、清新的空气……整个天地之间颜色是多么清秀、多么醒目。好地方!比画儿里的颜色还自然还亮丽,而且更加辽阔更加有气势。

    见着眼前美景,王叔论迷古心情同样不错。

    他重新穿回与他身份匹配的衣着,一身光鲜,毫无狼狈之意。

    因为他的地位够高,他的马匹直到金帐前停下,侍卫接着他,他大步进帐,不由一征。

    帐里只得一人一图,他的侄子论钦陵一个人坐在白虎皮交椅上,专心看着地上铺的一张大地图。

    地图有2*3共6平方米,极是粗略,山大得要命,西海更是大,河流细得象蚯蚓,画得那个错误。。。如果参照地图行军必定坐实“使用错误地图”的**,不过吐蕃人并不怎么看地图,除开贵人之外,都使用活地图,用向导带路。。。不用担心向导误事,真误事了就杀他全家得了,由不得他们不尽心。

    “叔父辛苦了!”论钦陵见着论迷古,微微一笑道。

    “咳,差点回不来见你!”论迷古苦笑一声道。

    “回来就好!”论钦陵道。

    对于论迷古丧师上万精锐,论钦陵没作丝毫责怪,连问都不问一声!

    他只是问:“你说敌方统帅会不会上当?”

    论迷古笑得象只老狐狸道:“肯定上当!”

    “我们给他吃得这么多肉,没见过不想继续吃肉的狼!”他胸有成竹地道:“龙夷之战我并不想输,只想咬上一口就退兵,但给他们打赢,只怕他们当我们都是病羊,准备大战呢!”

    “甚好!“论钦陵低头看着地图,冷冷笑道:“唐人不长智慧,大非川死的人还不够多,这回,我要让他们洛阳满城戴孝!”

    “不错!”论迷古会意地道:“我国对唐人并无恶意,只需要他们肯定吐谷浑归我,西域之地归我,两国互市,相互通婚,我国并不进攻其地,竟然不肯答应,那就打到他们答应!”

    “叔父说得对极了,这次,就让唐人彻底知道我们吐蕃的厉害!”论钦陵抓紧拳头狞笑道。

    吐蕃蛮荒之地,论钦陵、论迷古哪怕受过一些汉文化的熏陶,本质还是不折不扣的强盗,对于他们来说,不打唐国本土是他们施给唐的巨大恩惠(不打是因为气候不适应,吐蕃打坚城技术技术未过关,人口也太少),唐朝竟然不识好歹,不肯配合,不互市(他们要求大唐给予铁器、茶叶、酒还有种种技术)、不把西域移交(掌控丝绸之路,吐蕃要收过路钱),唐朝皇帝不肯联姻(吐蕃要太平公主出嫁和亲,那不是要了高宗皇帝的老命)。

    唐朝既然不肯,那就打得他肯!

    ……

    论迷古既到大非川,大将伊莱云丹、桑朵也都回转,伊莱云丹丧掉一只手,默默无语,桑朵素与他不和,这回也没怎么奚落他,他这是兔死狐悲。

    将军难免阵上亡,桑朵若不是仗着马快,只怕也留在了龙夷那边回不来。

    论钦陵和论迷古不把失败当回事,而桑朵和伊莱云丹则心有余悸,两人相顾无言。

    ……

    上百粗壮力士擂响金鼓,雪山震动,甚至引发雪崩,山岭轰响,更添威势。

    “可汗大点兵,集结四方英雄,各路豪杰!”

    金帐内,论钦陵身披金甲,威仪赫赫,掷下一根根的金箭,执金箭者即为他的使者,前往吐蕃境内征调大军!

    吐蕃制度规定金箭为调兵专用,铁箭为驿站信息,当然,金箭看是谁发出的,作为吐蕃的实际统治者,大相论钦陵发出的金箭比赞普(国王)的还要靠谱。

    一拨拨的使者拿着他的金箭到得各个部族调兵,绝大部分的部族遵行不违。

    吐蕃人以牛羊为食,种植青稞作为主粮,但骨子里一样是游牧民族,保留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征发模式:全民皆兵!

    平时都是平民,一旦有战争所有男子都是士兵!只要征召,他们将在当地首领或头人的带领下,自备兵器马匹立即出击!

    论钦陵使者们承骑着快马飞驰而去,象风一样奔向四面八方,将大相的征兵命令带到高原的东部地区,那是邻近大非川的地方。

    至于高原的西部地区,论钦陵离开逻些(拉萨)有往大非川时,早就征发了那里大量的精锐部队,既准备用于进攻唐朝,也是防备战事紧急时那些部队给有心人率领作乱造反。

    于是吐蕃人几乎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被动员起来,整一个四十五万大军!

    最精锐的有三十万骑兵!这是吐蕃武装力量的精华,他们操着各种语言,装备和衣着打扮各不相同!身上穿的是兽皮,头盔上则插着羽毛。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弓箭弯刀以外,还有斧头、钩枪、套索等等,还有大量步兵穿着奇形怪装的打扮和奇特的装备。

    他们行进在山道上、原野中,背着粮食,赶着牛羊马匹前进。

    没有谁向他们提供粮草,都是自给自足,因此他们带了大量的牛马羊,喝它们的奶和血,吃它们的肉,用干牛粪加热青稞粉、肉类为食,几乎不用后勤。

    实际上吐蕃人的后勤非常弱,在大非川后表现无遗,打败唐军,却因消耗了大量的牛马羊,根本无力趁胜追击。

    ……

    各地来的吐蕃人向大非川汇流,山岭上铺满了帐篷,满山遍野都是牛马羊,有如蝗虫过境,把地上的青草啃吃一空,原本的诗情画意游览圣地变成了童山秃岭,

    进入九月,吐蕃大军成形,当论钦陵第一次点兵操练时,如同潮水般的大军蜂拥齐出,从旷野间漫过去,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好像乌云一般,一直延展到天边尽头。

    滚滚闷雷般的马蹄声,让山岭颤栗不止。

    吐蕃人兵力之巨,史无前例,犹胜之前大非川之战。

    他们征发了一切能够上马作战的少年和老人,青壮更不可少,因为他们知道唐军也集结了相当多的部队,所以论钦陵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这壮观情景,坐镇鄯州的唐军统帅李敬玄一无所知,还在作着攻略吐蕃,执行他那宏伟计划成功的美梦中不可自拨。(未完待续。)

第三四五节 唐军部署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九,秋高气爽,西北大地晴空万里,是个打仗的好季节。

    李敬玄坐在鄯州大总管府正堂上,志满意得。

    左右分列的都是洮河道的最重要的将官,刘审礼与冯小宝分列左右,他们打过龙夷之战就站在了最前面。

    刘审礼的官位和威望都压得阵脚,而冯小宝,毛头小伙子一个,纯属靠战功站到了这个位置,没人不服气的。

    不服气,得,你拿王叔的金袍来给大伙儿看看?

    冯小宝追杀吐蕃王叔论迷古,逼得他弃金袍甩锦服割胡须,给冯小宝的部下捡到金袍,冯小宝当作战功上交。

    金袍名副其实,内衬外尽是金丝织成,金光灿烂,十分高大上的玩意儿,搁在吐蕃和唐朝只有顶级贵人才敢穿,作不得假。

    冯小宝遂坐上了西北军第三条好汉的位置,无人争议,他的军功在西北军团中人人信服,那是用人头堆出来的。

    第一条好汉当然是李敬玄,哪怕他没上阵杀过一个人。

    第二条好汉则是刘审礼,他到得西北后一直努力奔走,功劳不小。他背后站着王孝杰,是刘审礼的副总管。

    王孝杰,原是冯小宝的副总管,素有勇力,亦有统兵之能,刘审礼折了他的副总管,冯小宝将王孝杰过档给他。

    李敬玄满意地看着他的将军们,随着他的目光到处无不抬头挺胸,英武雄伟,有此等将领,可破吐蕃!

    关键是他现在可以动用的部队达到三十万,民夫十五万,

    他宣布道:“我呈给天皇与天后的吐蕃攻略,得到了批准!”

    就着地图,由军中司马讲解一番,即鄯州、廓州众军在承风岭取齐,取树敦城,进大非川,攻柏海,设立堡垒。

    顿时堂上人人兴奋,有的说“太好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说起来这些年来没完没了的训练,与吐蕃人打来打去,一天到晚在西北吹西北风,高官们都不耐烦了,想早早打完,返回京城过花花世界,就连冯小宝也不例外,毕竟在京城还有个李六娘等着他,与李六娘在洛水河边吹风是非常愉快的事。

    但冯小宝并不看好李敬玄,元帅的成长之路很艰难,一个硬指标就是看他杀的人多不多。

    远在洛阳的刘仁轨现在衰老,可没人敢小瞧他,他在高句丽杀人盈野,在白江口一战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江水都映红了。此战让倭子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

    如此杀得人多,才成就一代名将。

    再有薛仁贵,在太宗皇帝时就开始杀人,直杀到最近,历经两朝,成为帅才。

    现任积石道经略大使李谨行是新生代的将领,杀得高句丽和新罗的人还少吗?在半岛那里终日杀人,也基本上熬成了帅才。

    杀得人多,军人和你的敌人才会尊重你,你也会不断地总结经验,琢磨怎么样更快更好地完成杀人大业,如此,量变成为质变,新一代的帅才诞生。

    就冯小宝而言,他觉得自己正在向这方面蜕变,很有可能成为统帅大军的帅才。

    至于李敬玄,那就省省吧,他连个将才都不如,将才是什么,一个最起码的特点是不怕,冯小宝敢带着三十精骑去挑上千吐蕃,李大总管敢吗?

    文人治军,连将才都不成,更遑论帅才。

    武将一路杀将上去,到达高阶时改为文官,文武通杀,问题不大,实在不行有属官、师爷代办。

    以文臣行武事,必须是极有天赋的文官才可办得到,史上寥寥无几。

    ……

    李敬玄先询问了诸军准备情况,大伙儿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都在等待这天的到来。

    再问军资,是的,说起来大唐朝廷也做了最大的努力,朝廷给军队备下了无数的物资,也终于派上用场。

    需要大量的粮草、饷银、药品、兵器、衣甲帐篷、燃料、杂物等等,那是海量的。

    通湟县,应有尽有,一应俱备!

    这是一座新生的县城,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就是为这场战争而准备。

    它有水泥,建立了无数的仓库,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仓库区里取出,供给军队,装备军队,没有任何问题。

    李敬玄听过军队的战前准备,深表满意。

    关键的时候到了,李敬玄站起来,亲自点将,他的声音都有点变调。

    唐军部署序列如下:

    刘审礼,任职工部尚书,检校左卫大将军,行军总管,作为唐军先锋部队主将,引本部兵马二万五千作为前锋,当然,他的部队经过了加强,足足八千骑兵。

    李谨行,积石道经略大使,被任命为中军副将,有积石道兵马三万五千,中间有带了一万五千骑兵。

    李敬玄,中军主将,统大兵八万,步骑各半,是这批唐军实力最强大的作战集团。

    后面有五万步兵,保护着大量的军资。也算中军的一部分,约摸有一万骑兵作为机动力量。

    再有契苾明,乃唐军大将契苾何力之子,现为柏海道经略使,统兵两万,骑兵六千。

    韦待价,时任检校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