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上者讳,时人皆闭口。

    五月,戊申(初五),唐高宗下诏说:“朕正准备把帝位禅让给太子,而他忽然一病不起。应当重申以前的旨意,给予尊贵的名号,可定(李弘)谥号为孝敬皇帝。”

    六月,戊寅,立雍王贤为皇太子,赦天下。

    相比于李弘,李贤是个不折不扣的软蛋,治理朝政也无经验,然而高宗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让太子慑政的计划暂缓,高宗着李贤努力学习朝政,期待他成才。

    大权还是归于皇后,事务皆有其决定。

    有皇后在,冯小宝继续得到关注。

    皇帝提议,皇后支持(她如果不支持,皇帝说话也不管用),来恒亦赞同,冯小宝得到了第三支骑兵折冲府的领导权,旗下部队有骑兵三千六百人,步兵一万二千。

    不仅如此,他以中央禁军将领的身份,将附近的鄯州骑兵也纳入了指导的范围,一旦开战,他将可以领导一个标准的大唐军团,即步兵一万二千、骑兵六千、辎重兵二千。

    以他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还有游牧骑兵六千,辎重兵一万,整整三万多人的重兵集团!

    在还没有开战,他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番镇!

    文武俱管,兵强马壮。

    一切为了战争!

    是年,唐朝在于阗国设立毗沙都督府,将于阗国分为十州,任命于阗王尉迟伏雄为毗沙都督。

    这是大唐在西域对吐蕃的反击!

    吐蕃的应对是派遣大臣论吐浑弥到唐朝求和,要求双方外交休兵,保持目前状态,而且请求与吐谷浑恢复睦邻关系;唐高宗不许!

    过往大非川打得咱这么惨,现在还想得了便宜又卖乖,免提!

    高宗皇帝李治自知身体已差,念念不忘的是要向吐蕃复仇,说起来他这一辈子顺顺当当,得皇位、娶御姐(他与皇后之间确有感情的)、破突厥,三皇打高句丽(杨广、李世民和他)最终是他灭了高句丽,岂料吐蕃打他的脸,不报此仇,皇位也不要!

    大唐的国力非同小可,一旦专一做一件事情,那是很可怕的。

    如现在的通湟县出产的粮食给户部买下后并出资修建仓库,足以提供十万人食用!

    而且户部还赞助修路:通往鄯州和通往西海的水泥路。

    有机会到达鄯州的人们,出城门后往西,就可以见到一条宽敞的四车道水泥路

    每年发三万徭役送到通湟县,修路和筑城!

    大手笔投入的投入还包括先前冯小宝从朝廷那里得来的筑城费,冯小宝遂在通湟县筑城周长六里,墙高六米、也无瓮城(内城),而且城也不是很宽,防御工事不算很强大,整体花费不多。

    让人们大出意料,以为他还想建立一个空前规模、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城呢。

    大伙儿渐渐知道,冯小宝是个高明的建筑师呢。

    周长六里不算很小,但绝对不大,要知道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

    六米高也不算低,长安城高也是六米,但是,对于一个边镇城市而言,那是低了!

    只要有可能,边臣镇将在筑城时恨不得越大、越高,十米高城墙不算高,做到十二米!

    瓮城同样重要,敌打破外城,利用瓮城,尚有可为也。

    看出大伙儿的疑惑,冯小宝大笑道:“筑此城,不为防御吐蕃,他们打不到我们这里,是安大家的心矣!”

    “吐蕃绝打不到我们这里!”冯小宝斩钉截铁地道。

    “是我们去打他们,他们绝对到达不了我们这里!”冯小宝傲然地道。

    好吧。。。你说咋地就咋地了,要是他们杀来,就看他们给不给你这个面子了!

    见到大家半信半疑的样子,冯小宝一不作二不休,索性来大装神棍道:“我军与吐蕃必有一战(众人心忖废话),当在三年后(现公元675年,三年后为公元678年),诸君为击破吐蕃,随我努力!”

    大家带着耳朵听听,程伯喜看冯小宝那吊样,有意与他抬杠道:“如若不是呢?”

    人人纷纷叫嚷道:“赌!赌!赌!”

    两人是兄弟,也不多下注,就赌若胜利后在洛阳著名的天道观吃上一顿上等的素宴罢了!

    天道观,是皇家诸多权贵赞助兴建的一座道观,其素宴极是有名,食材考究,做法精细,价格昂贵不算,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吃得到,普通人要半年前下订才有机会吃上,两人约定谁输谁请。

    冯小宝不仅与人赌注,还秘密上奏朝廷,告知道:

    “大唐与吐蕃必有一战,当在三年后!决定性的一战,若我大唐赢了,则我可灭亡吐蕃,若输,我大唐的形势恶化,与吐蕃争斗将处于不利。

    大战的位置必在陇右河西,在于西海!

    彼必出主力与我军决战于此,而我必破敌于此!

    而大战之前,吐蕃肯定会在两路出击,一攻我西域,二攻我扶、松、洮州等,除此之外,大战之前亦会骚扰陇右诸州,朝廷不可不防也!”

    奏折明明白白,上到天皇与天后御案上,这可是边镇大将的上书,须当有所反应!(未完待续。)

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

    朝廷的大臣如李敬玄(宰相)、来恒(宰相)等皆认为,冯小宝乳臭未干,或者武力值超群,但为帅则并不可独挡一面,他的上奏,应该是他的师爷唆使他作出的表现,而他的师爷们,能够有什么样的高度去看待军政大事,早就轮到他们去做宰相了。

    两相国认为冯小宝之言不可信!

    而且天后力撑冯小宝!

    其实天后对于冯小宝,是什么都信了?

    也不一定,如果没两相国反对,很可能天后去反对(冯),但现在为反对而反对,你们说他是错了,那她就说他是对了,藉此削两相国的面子。

    真要是两相国对了,天后就厚着面皮说“卿家所言极是!”如若两相国错了,那天后可以治他们的罪!

    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既然敢于反对天后,就要有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天后力挺冯小宝,得到了天皇的支持,认为很有可能。

    两相国自然不服,说冯小宝年少得志,能够有多大的能耐,去预知未来军事动态?!

    然而天皇的态度比他们更坚决,往时听得进谏言的他不高兴地道:“朕之大将,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

    天皇圣裁,官员们只能从了,他们以冯小宝的奏折为基础作出应对措施:

    一、彻底地结束高句丽、新罗战事,将那里的大将尽快西调到达吐蕃前线,主持战事,为此,不惜与新罗讲和。

    二、训令西域、陇右、扶、松、洮诸州(四川、云南)等地守军加强防御,而后方而责成兵部负责支前供应。

    三、各地尽快完成州府与州府之间的“水泥马路”建设,尽快实现州与州之间的四车道马路相通,尤其是通往前线的州县更要抓紧,限期完成!

    圣旨下达,各相关人员、地方都行动起来。

    州县大兴土木,大干快上水泥厂以生产水泥去筑路,包括挖矿、建厂、生产和运输最终的筑路和征税,许多官员和商人从中取利,纷纷发财。

    因此,水泥行业的老祖宗供奉的是冯小宝!

    主张水泥修路的天后,依照冯小宝的提议,成立了中央级别的“马路建设基金”,收集朝廷和个人的资金,在中央城市之间、边境打仗城市之间修建马路,并征收“过路费”,以此回收投资。

    此举方兴未艾,大唐的修路成风,若干年之后,大唐马路成网,交通便利,整个帝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越明年,为大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陇右地区首先上报,吐蕃人入寇!

    然后西域有警、扶松州地区有警,大唐与吐蕃边境烽烟四起,冯小宝所言俱成事实!

    两大臣相顾无言,摇头道:“不意为小儿辈所趁也!”

    ……

    通湟城西城楼上,将星云集,铠甲铿锵。

    众皆默然,气势肃杀。

    冯小宝坐在帅案前,看着大部头津津有味,赫然是《春秋》!

    这鸟人,他看得进?

    他大言不愧地对旁边的参军崔千寻道:“此书不错,奈何过于生涩,宜改为白话文更让人看得懂。”

    崔千寻红光满面,正是春风得意时。他这些年一直追随冯小宝,利益同沾,小宝升官,他也跟着升官,那是一个刷刷刷的,职事官肯定不如冯小宝,他的寄禄官甚至还高过了冯小宝,为正八品下的征事郎!

    冯的寄禄官一直还是承务郎,没怎么升过,朝廷还能够怎么升他,二十一岁已经做到了从三品的将军和六品司马(职事官),权柄大得吓人!

    听冯小宝如是说,崔千寻附和道:“是极,过于生涩,做成白话文才易懂!”

    冯小宝大发感慨地道:“知识必须易懂才易传播,我想啊,以后等我走不动了,不打仗了,那我就找间书房,专门写书。”

    “那时的将军,转战各国,功成名就,阅历丰富,写出来的书必然精彩,我就给将军来抄书吧!”崔千寻拍马屁道。

    听着他的语言,其他人深深地bs之说话无齿。。。毕竟冯小宝远远年轻过他崔千寻,等小宝老了之后,崔千寻早就掉光了牙齿变成了无齿,还能给冯小宝服务。

    “行啦,老崔,你来给我抄书的话,我会受不了的,红袖添香夜读书,我那时八十岁,找两个八岁的小妞来给我磨墨铺纸吧!”冯小宝大笑道。

    旁边的人一听,果然老崔的上司更无齿啊。。。他八十岁老人家,打的是人家八岁小姑娘的主意!

    人渣啊!

    冯小宝什么人,见大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马上解释道:“我以后写书,好过现在去写书吧!”

    一言兴邦,一言定乾坤,冯小宝此话对极!

    现在大伙儿要靠着他去升官发财呢,他要是不干了,别人可不一定有他的本事哦。

    单是天皇、天后对他那份儿的信任,别人拍马也赶不上,试试看,二十一岁的三品高官!

    正当他与大伙儿谈笑风声时,传令兵闯进来道:“烽火台点起来了!”

    “好!”

    冯小宝立即发令道:“第一府兵和第一预备府兵随我出发!”

    “是!”众将轰然听令。

    然后他吩咐程伯喜道:“(通湟)县里就靠兄弟你了!”

    “小宝你放心,我必定守好县城!”

    ……

    第一府兵实质是嵩阳县折冲府,为上府骑兵,人数一千二百人,不过冯小宝指挥的部队多了,干脆省事地说是“第一府兵”,以此类推。

    都尉是范无伤,现在他够爽了,四品职事官(上府折冲都尉)和四品寄禄官(宣威将军),已经超越了他在禁军退役前的位置,而这一切都是不到几年功夫就办到的!

    而第一预备府兵则是冯小宝征发的为他放牧的牧民组建而成,他们在放牧同时进行军事操练,以骑射为主,骑战为辅,弓箭不错,护甲很一般。

    他的手下,还有足足五支预备府兵,都是骑兵,只要需要,随时征招入伍,为他而战。

    两千多人都是一人双骑,轰轰离城,道路尽是水泥,部队可以小跑行军,不怎么费力。

    一路前行,尚无敌警,直到湟水边上,那里有一座宏伟的水泥大桥!

    架设在崇山峻岭中的水泥桥,虽说只有区区十米宽,百米长,也是极为惊人的建筑了。

    湟水一号桥,冯小宝主建!

    作为一位建筑师,冯小宝也学习过修桥术,在湟水边上建桥,成为大唐向西海出击的交通要道。

    因此在桥两边已经要塞化,驻扎了一个折冲府兵,以防吐蕃攻击。

    另一座桥则在大通河上修建,已近完工,届时,大唐的兵员、补给沿着水泥马路,将源源不断地通过两座大桥后,杀向吐蕃!

    吐蕃人还以为是以前的大唐,殊不知大唐于大非川兵败后,冯小宝的崛起,让胜利的天平向大唐倾斜了!(未完待续。)

第二五三节 三女将逞威(一)

    冯小宝的步兵,沿湟水边布防,遍布烽火台、镇寨,防御严密,吐蕃人骑兵破防困难,因为地形不利,又是山又是水的。

    而前出到西海边,倒是成片的草原,正是双方交兵的好地方。

    大家在此玩上两手呗!

    冯小宝两府兵加上杨成献一府兵共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往西海出动,他们在原野奔驰,沿途扬起大片烟尘,而在对面的方向,烟尘同样大起,那有大批骑兵在接近。

    斥侯来回奔驰报告敌情,他们一人双马,回到已阵即换马。

    不久后,涌出了大量吐蕃骑兵,小辫子皮衣,不少人人着皮甲戴皮盔,还有许多人是金属护甲,那是帐兵!

    参谋们紧张地数数统计,发现对方同样也是三千人之多,有上一千多的帐兵!

    帐兵倒不一定是吐蕃中央兵马,而是地方豪强,他们相对有钱,能够给部下使用较好的装备,

    双方通传,果然,来者是扎棱湖边的摩多卡部族,首领叫做“长巴约”(译音),是个留了小胡子、扎小辫子的小眼睛小个子男人,虽说貌不惊人,可是他的眼神显得非常狡猾。

    见到对面唐军的人强马壮,第一印象给长巴约深刻!

    他的小眼睛来回地转,看得非常专注:这批唐军不好对付啊。

    他们身体非常强壮,膀大腰圆,脸色超乎寻常的滋泽,显然是吃肉得多,营养丰富!

    加上训练有素,明显是见过血的,精气神极佳。

    他们的马,都是河西马,高高大大,让吐蕃人的矮种马显得十分可笑。(没包括预备府兵,他们是蒙古矮种马,与吐蕃人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但马还是马)

    他们的兵器,一水的金属制,哪怕是预备府兵也不例外。

    长巴约眼睛急转之后,亲自出马,大声用汉语道:“久闻大唐勇士威武,可敢选出三位最强大的勇士,与我吐蕃勇士进行三场拼斗:骑射、骑战和步战?我们既决高下,也分生死,生者赢,输者亡。”

    “三战以二胜一负者为胜,我若胜了,你们唐军退回湟水,这里就是我们吐蕃的放牧之地,你若胜了,这里就是你们的唐军的放牧之地,双方都不可进入,以一年为期,可敢一战?!”

    他用鞭鞘指过,范围不小,从湟水边直达西海(青海湖)边。

    原来是要斗将啊!

    冷兵器时期,猛将出场搦战单挑,胜利后既可打击敌方军心,又可提升已方士气,更可籍此击杀敌军悍勇之将,可谓一举三得。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遇到敌方想斗将,已军只要有点把握,无不欣然应战。

    尤其是自忖勇力的吐蕃人,认定老子天下第一,极喜斗将,

    听过他的话,冯小宝问诸将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成献摇头道:“敌人怕矣!我们两府兵,夹击一帐兵,必胜无疑,不必答应,可急进兵,击破当前之敌!”

    他新晋都尉,独领一府兵,正是进取之时,引军上千,大破敌兵,痛快淋漓,人生快意也!

    以他现在位置,没什么人敢反对他,除开军中前辈范无伤,倒有不同意见道:“成献,你怕没仗打吗!”

    “以我看来,可以斗将,我们此处安全了,把兵马开到其它地方,与吐蕃人再打过!”

    听进范无伤的话,冯小宝问道:“你说话算数吗?”

    此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