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掌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对掌控-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有密室逃脱游戏,比如有暗室禁闭游戏,比如有牢笼禁锢游戏,比如有监狱体验游戏,比如有恐怖片观赏

    当然了,除了这些听着名字就让人有种怕怕感觉的项目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让人喜闻乐见的项目,比如会不定期的看电影,通常是各种文艺片或者爱情片。

    比如有些项目就是学画画,画画的模式还很有意思,基本上要么是蒙着眼睛画画,要么是带上磨砂眼睛,保证整个视野都是模糊的状态下画画,要么是喝醉了画画

    不仅可以学画画,还有听音乐的项目,只不过听得都不是什么名曲,而是一些奇怪的乐器组合,并在听音乐的同时进行各种游戏

    琪琪感觉这次培训很棒很棒,玩得很爽,而她的室友也非常令人惊喜,俩人半夜睡不着,经常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闲聊,聊各种事情,聊美容,聊购物,聊吃喝,聊男人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培训,琪琪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这好像是她头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琪琪兴冲冲的叫来自己男友,俩人已经一个月没见了,她有点想他了。

    再次见面,周永发惊奇的发现,琪琪的个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俩人在一起的时候,琪琪开始更多的考虑他端起想法,开始更少的以自己为中心,似乎琪琪突然之间开始懂事了

    周永发知道,这肯定是侦探公司的手段其作用了,他非常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特意到侦探公司问问清楚。

    对于周永发的疑问,苏青姬表示,“琪琪的依赖型人格同时伴生着失去恐惧,当恐惧压倒支配**时,就会让她的行为模式发生改变,现在的改变只是初步的。”

    “在进行初步的纠正和治疗之后,后续还需要逐步巩固和追加,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跟我们紧密配合,共同来完成对琪琪的改造。”苏青姬是这么说的。

    苏青姬以闺蜜的身份进入到琪琪的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开始修改和调整琪琪的心理状态,而琪琪正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逐步塑造成另外一个心理状态

    在苏青姬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琪琪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没过几个月,琪琪和周永发相处时,相互之间角色已经开始互换,两人的关系开始从琪琪主导的模式转换成周永发主导的模式。

    与周永发在一起的时候,琪琪变得越来越体贴,越来越会照顾人,越来越能够考虑周永发的感受,这让周永发感觉惊喜异常,一个完美的女友正在他眼皮子底下慢慢被培育出来

    其实当琪琪变得能够考虑他人感受,不那么作妖,能够正常生活的时候,周永发已经非常满意了,他都表示侦探公司的工作做得非常完美,已经达成他的要求了。

    不过只进行到这个地步,只是让琪琪变成一个正常的女友明显达不到苏青姬的要求,苏青姬似乎开始测试这种改变的极限

    要不怎么说科学家有的时候是很恐怖的呢,生化危机虽然只是幻想作品,但恐怕很多人都怀疑,埃博拉和萨斯都不会那么简单,也许后面有更深层的秘密。

    如果什么时候生物科技再进一步,那么生化危机肯定会像核战争一样,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利剑

    周永发作为委托方,很快就感受到这种转变效果的逐步显现,琪琪从一个傲娇女友变成一个正常女友,然后她开始吃不不断的滑向另外一个极端

    如果说琪琪和周永发的相处模式存在两个极端,那么原先的状态是一端,是以琪琪为中心,那么现在琪琪正在滑向另外一个极端,一切以周永发为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的显现,周永发惊奇的发现,琪琪越来越像一个女仆

    琪琪开始按照周永发的喜好打扮自己,开始按照周永发的喜好买东西,开始将周永发照顾得无微不至,开始对周永发言听计从,开始表现出各种百依百顺

第102章 我有个提议() 
周永发的案子出来之后,类似的案子越来越多,很多奇葩的案子让莫回看了都感叹,这世上真是什么鸟都有

    周永发是定制女友,还有定制男友的案子;有改造渣男的案子;有让情圣变专一的案子;有把弯弯改造成直男的案子;有让百合变人妻的案子

    各种稀奇古怪的案子不一而足,有的时候莫回都怀疑,侦探部是不是开始转职心理诊疗中心了?

    侦探部的这种转变让莫回感觉他有必要开辟另外一个利润中心,不然万一什么时候侦探部利润下降,公司又该青黄不接了。经过多番讨论和研究,莫回决定以轨迹1。0为工具,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轨迹1。0最初主要是为了研究邓雪,以及影响邓雪而开发的,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个个人行为分析和影响软件。

    只要这个特点认清楚了,那么它的目标客户其实已经清晰了,那些能够为单个客户付出巨大获客成本,愿意为了提高潜在客户转化率而投入大笔自己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轨迹1。0的潜在客户。

    这类企业的产品必须具备高净值特点,就是说产品单价高,或者每用户平均收入比较高的产品或者服务。

    其实这时候一个很典型的行业立刻就出现在莫回的脑海里——汽车!

    汽车消费带有明显的低频、重决策、高净值特征,对于多数汽车消费者来说,他可能这一辈子就能有那么三两次机会买车,而且每次买车的价格相对于他的收入都不会太低,而消费者在买车的过程中必将审慎认真的思考和衡量,最终选择一块最适合自己的,作用最大化的,自己最喜欢,价格最合适的车型。

    而正是因为汽车消费者的这种消费特点,所以汽车厂商或者销售商,才有足够的动力去花钱研究消费者行为,在影响消费者行为上投入大笔资金,无论是研发、投放广告,还是购买相应的服务和产品,只要能够带来可量化的销售增长,汽车企业在消费者身上的投入上就绝不会吝啬。

    不过轨迹1。0还不能直接投入市场,它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以便正好可以满足汽车企业需求,以及使用数据获取源的限制性问题。

    针对邓雪一个人的时候,无论数据获取还是分析方法,实际上都是采取不计成本以及不计手段的模式。但是如果想将轨迹1。0商业化,这两点就无论如何都需要改掉的。

    莫回首先需要解决数据源的问题,没有这个数据源,轨迹1。0就无的放矢,没有可供分析的数据来源。其次他还需要解决影响手段的问题,就是说轨迹1。0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消费者,来帮助汽车企业提高实际销量,

    这些问题问题不是莫回坐在办公室里想就能解决的,他必须找一个熟知汽车行业的人咨询或者帮忙才行。

    汽车行业对莫回来说非常陌生,所以他想来想去,最后只好把tina叫来,把各种背景讲完,然后将问题抛给》

    “tina,现在我需要这个人,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招聘,老板。”tina没怎么考虑就给出了答案,“我觉得你应该招聘一个在汽车行业内具备一定客户资源和人脉的销售。”

    销售?

    招聘都是发生在企业需求上,当企业有某方面的资源、能力需求的时候,既有员工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招聘需求自然就出现了。

    现在莫回的状况就是如此,他既然将目标锁定在汽车行业,需要汽车行业的客户资源以及商务拓展能力,那么这个需求就是他的主要招聘方向了。

    tina在领了任务之后,很快给莫回约了几个面试人选,经过几轮沟通,最终聘用了一个叫薄望舒的销售主管。

    薄望舒是别克汽车的销售主管,负责跟4s店和汽车销售商打交道,严格来说他属于一个渠道销售人员。

    不过相对于莫回的需求,他在别克时期的同事,积累的大量汽车销售商,这些资源正好是莫回需要的。只要莫回能够将轨迹1。0尽快升级为轨迹1。0汽车版,那么薄望舒手里的这些资源都能是潜在客户,只要产品实用性比较好,那么促成销售应该不难。

    并且有个好处,只要将汽车版卖给别克,那么它下面的销售商的销售难度将会陡降,多数销售商必将跟随厂商的步伐,采购汽车版。

    薄望舒入职后莫回跟他仔细沟通了一下公司现状,以及正要准备研发的汽车版,当目标厘清之后,薄望舒很快给出了他的建议。

    “经理,既然汽车版准备进入汽车行业,那么数据源这方面我觉得可以跟厂商协商解决,因为各大汽车厂商,它们的市场行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手里积累了大量有效无效的客户信息,并且汽车厂商舍得在市场和推广上花钱,它们手里掌握着一批传播渠道,这些都是现成的数据源。我们只要说动别克,让它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数据源的问题它们会主动解决的。”

    薄望舒的建议不错,并且他并不只是给出建议,还直接锁定了主要接触的目标,按照他的建议,这次与别克的合作不应该是推销行为,而应该是采取战略合作的面目出现。

    而这次针对别克的公关主要目标就是别克的市场总监,只要别克的市场总监搞定了,就可以将汽车版当做一个市场推广数据的后台处理系统来推荐到别克内部。

    薄望舒的速度很快,他让以前的同事帮忙,很快将汽车版的主体设计思想传递给市场总监齐文生,齐文生听了薄望舒很有兴趣,如果真的按照薄望舒的描述,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模式定向挖掘和影响用户决策,那么这对市场推广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功绩。

    而一款软件的成本,相对于别克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投入的市场推广成本来说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不要太多,只要增加1%的销量,只要这个销量增加是切实可证实的,就已经足够成功了。

    齐文生很快约见了莫回,初见面齐文生非常惊讶于莫回的年轻。“莫总真是年少有为,不知您今年贵庚?”

    “今年28岁。”

    “28岁!真是厉害,我记得我28岁的时候还迷迷糊糊的在当一个小职员呢,莫总则是已经开了一个软件公司了。”

    “齐总客气了。”

    “莫总,我很好奇,你是为什么选择大数据这个方向的?”

    “要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参加工作后刚好做的就是这个领域,所以创业自然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了。”

    “不知莫总是如何评价大数据的?”

    “”莫回沉吟了一下,“我觉得大数据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改变人类社会。”

    “哦?”齐文生非常惊奇,“莫总对大数据评价这么高?”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互联网渗透到哪里,就会改变哪里的行业生态,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电商对零售业的压制,这是互联网改变人类消费模式的一个典型。”

    “而当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恐怕很难有人能够预计到互联网今天能够影响的深度。同样的,我觉得大数据拥有与互联网相同的特质,它与互联网一样,都会早就模式创新,它进入的领域都会产生颠覆性的模式创新,所以我估计当大数据全面铺开,渗透入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时候,这种效应就会显化出来。”

    “按照你的说法,大数据将会像互联网一样,颠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生态,那么你觉得你们的汽车版将如何颠覆汽车行业?”

    “目前汽车版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者,它主要的影响领域也是端,我觉得,汽车版将有机会改变汽车的消费或者推广模式。”

    “具体如何改变呢?”

    “精准!大数据将开启精准营销模式。”

    “抱歉,打断一下,精准营销这个概念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人都在提,很多人都在喊,所有的垂直类推广都可以被看作是精准营销,如果仅仅是这个程度的改变,我不觉得汽车版对我们有足够的价值。”

    “我想您可能理解错了,虽然同样是精准,但是大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在推广领域的精准营销,主要的定义是只细分客户群,对某个特定客户群进行定向宣传。而大数据范畴下的精准营销,更准确说,应该是靶向营销,它会像是基因药物一样,专门针对单个的个体,提供针对性的营销。”

    “精确到个体?”齐文生颇为吃惊。

    “是的,这正是大数据的优势领域,只要有足够的数据源,大数据就可以帮助别克,找出哪些客户想要买车,哪些客户是别克的潜在客户,哪些客户可以形成消费。”

    “大数据真的这么厉害?”

    “是的,只要数据源足够丰富,越丰富越准确。”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你足够的数据源,你们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销量吗?”

    “可以!”莫回对此非常有信心。

    “好,那么你们这套软件打算卖多少钱?”

    “我有个提议”

第103章 恩;这是一个巧合!() 
“我们可以签一份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

    “对!”

    “销售合同的对赌协议?”

    “没错!”

    “你打算怎么对赌?”

    “既然你们想要提高销量,那么我们就以销量为目标,如果销量增加幅度小于5%,我的软件免费;如果销量增幅超过5%,销量的增幅部分付给我们返点作为软件的价款。”

    “你们要按照销售额提返点?”

    “没错,既然以销量为标准,那么如果达成了目标,我想我的软件值这个价。”

    柯童从驾校里离开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今天请的假看来是一点都没浪费,不过好在还算有收获,今天终于把驾照拿到了。从驾校报名算起,这个驾照他整整学了16个月,开始认识的一些教练早已经跳槽走了,结果他还在学习中。

    倒不是柯童运动神经不发达,只不过他平时事情比较多,请个假好难好难的,每次请假上司的脸色都巨难看,即使他尽量吧上课时间安排在周末,也很难保证定时学习。只能赶上不忙的时候去一趟,暂时没空就只好先放下一段时间了。就这么断断续续的,本来50几个课时的学习被他生生拉长成16个月。

    不过好在一切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进入到摇车牌买汽车阶段了,柯童对汽车没有太多概念,他其实也不知道该选什么品牌的汽车为好。

    柯童自己的打算是车牌下来之后,咨询咨询朋友,周围问上一圈,估计就有几个参考目标,到时选一选就是了。

    要说凭借平时耳闻目睹的信息,让他自己选的话,他可能稍倾向于别克,也不好说具体原因,就是个感觉,觉得这个品牌给人的感觉应该和他比较搭调一些。

    他正想着呢,手机突然响了一声,柯童翻开一看,是一条微信消息,等他点开微信的时候发现这是一条别克君威的广告。

    柯童感觉非常惊奇,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刚好碰巧,人家投放广告的时候刚好遇上他了,或者是人家经过调查分析,觉得他买别克的可能性大,专门给想他这类人发广告?

    柯童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应该是一个巧合才对,因为他虽然正在学车,但是他平时基本上不关心汽车类媒体,无论网站还是杂志基本从来不看,而且他应该也从来没接到过汽车类的宣传资料,也没给和汽车相关的机构流过联系方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