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坦克是巷战的利器,可以轻易地把房子撞碎。

    鬼子的坦克,就是那个著名的豆战车,九五式坦克。

    九五式坦克,出产年份1934年,制造厂家乃是大名鼎鼎的三菱重工,全重7。4吨,长4。3米高2,2米,操作员3人,装甲厚度,6-12毫米,武器,两门89式炮,两挺重机枪。输出功率120马力,最大行程230公里。

    这就是所谓的皮薄馅大的战车,对于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战车来讲,这款战车的性能虽好,但是战斗力最差。

    可是,对于只有轻武器的人来讲,这一款战车却是绝对的利器。在小路传授知识之前,日本坦克对于中国的军人来讲,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这个大铁王八刀砍不开,枪打不破,上面的武器又犀利,以前见了,只有望风而逃。

    在火烧入城队伍后,小路用缴获的四辆坦克车做教具,给每个部队讲述了破解的战法,强迫大家学习打坦克。因为他很早就训练大家使用燃烧瓶,因此,这一次训练的主要的战法为,步兵负责枪杀坦克身后的敌人,燃烧瓶手或者炸弹手负责燃烧或者爆破战车。

    不过,学习和真正实战还是有距离的,战士们开始的时候还是害怕,只有少数以前打过坦克的人动作做得好。

    这八十辆坦克给守城部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直到下午,守城部队才逐渐适应了坦克,爆破了十几辆坦克后,涌现了一大批反坦克小队,战果逐渐扩大。到了晚上,仅有二十几辆坦克退到了城门附近。

    小路发布三十五号战报:“经过一天激战,歼敌三千,爆破坦克五十六辆。我部损失巨大,每一街,每一路,每一巷,每一屋,皆反复争夺。我一士兵,尸身中敌人二十余刀,死后口中仍咬敌人一耳。我另一士兵,仅余一臂,口衔炸药,爬上敌装甲坦克,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日下,敌人已经占领南京城四个角落,和我们形成对峙。向烈士致敬。中国人永远不屈服。”

    巷战就这样打了下去,一天一天地打了下去,到二十九日,小路已经发布了第四十号战报。这些天,小路的战报发布的频率明显降低了,而且战报上的战果逐渐减小。对于我方的伤亡,战报上语焉不详。

    鬼子逐渐熟悉了巷战,虽然坦克已经被守军全部烧了,但是鬼子已经占领了小半个南京,二十九日下午,鬼子占领了总统府。

    鬼子控制的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攻占总统府的新闻。

    到现在为止,鬼子已经付出了伤亡将近七万人,按照上海一家报纸的估计,鬼子在南京保卫战里已经消耗了七万人,各种物资消耗了两亿日元。

    在这二十天里,全国人民的焦点都集中在南京,路小明的名字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响亮的名字。路小明的党派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知道。

    和淞沪会战相比,南京守军,将近五万被抛弃的部队,竟然消灭了大量的鬼子,远远的超过了淞沪会战。

    ;

第183章 中国永远不屈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向张纯如致敬!

    12月27日,武昌。

    武汉武昌省政府公署,老蒋临时住所。

    政府到了武汉四天之后,决定重庆伟临时陪都。不过,政府有的在路上,有的再武汉,而老蒋就住在武昌。

    老蒋这些天为下一阶段的战役做了大量的准备。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他也很关心南京的战况。城里传出来的战报表明,南京守不住了。

    这个路小明真是个异数。

    奇怪,我总是觉得见过他。

    夜里,老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他又梦到了西安事变,这一次,他梦到的除了从卧室跑出来,被抓,还梦见自己上飞机,自己一手抓这张汉卿,一手抓飞机扶手,怎么也住不到,原来,自己的腰被一个人抓住了。

    那个人用黑布梦着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对自己道:“手雷!”

    接着,那双眼睛对自己说道:“苏联不可信。”“真的靠不住。”

    老蒋一下子醒了。他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大汗。

    他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年轻的,几乎是从天而降的路中将是谁。就是那个在西安飞机场挟持自己的人!

    我认得这双眼睛!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找出第二双这样的眼睛。

    根据戴笠的情报,他路某人在1936年年底去向不明,判断应该是去了西安。把这几件事串联起來,他终于明白了。

    一股恨意涌上心头。

    |

    到现在,小路觉得应该撤退了,因为他手里只有两万多人,除了伤员,战斗人员两万。开始的时候使用德国武器,弹药已经消耗完毕,到这两三天开始使用日本武器了。小路已经把大量剩余德国造武器运出南京城,埋藏在紫金山的堑壕里。

    目前,他的人还可以去紫金山,紫金山以外已经被包围了。

    目前,高级将领只有李兰池,万毅,朱赤,万全策,谢承瑞,蓝运东,罗策群等几个人还在,其他的高级将领,阵亡的阵亡,负伤的都运走了,还有几个谈不拢,也送走了。他们答应不对老蒋说出来任何细节,计划急流勇退,或者退隐民间,或者出国。

    小路在战报里详细地叙述了阵亡将领的事迹,用来勉励所有人。

    小路要撤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手里的粮食不多了。在几天前,小路的粮食就吃完了,这些天吃的都是在百姓家里搜罗来的粮食。不过,搜罗粮食的难度大了,日军也在搜罗粮食。

    目前,手里缴获日军的弹药还很充足,但是粮食只够三天了。

    小路给大本营发电报,要求送粮食进来,对方说做不到。要求把伤员带出去,也做不到。要求撤离,大本营不准,要求再坚持一个月。如今全国抗日信心不足,不能打击大家的信心。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此军人之气节也!

    口气严厉。

    守城的军官突然接到了口气如此严厉的指令,心如同掉进了冰窖里,士气一下子低落了。

    到今日,守城部队已经和大本营彻底离心离德了。

    12月30日,小路召集所有高级军官开会,商议撤离时宜。

    小路道:“各位,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只能坚持两三天。我们区区四万余人,已经消灭了七万余鬼子,比淞沪会战还多两万,吸引了几十万鬼子,消耗了鬼子亿万的军事物资。最重要的是,我们鼓励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是死,也值得了。但是,我们不能死,我们必须撤退了,为什么撤退,大家清楚,我不说了。下面讨论撤退方案。”

    众军官意见一致,应该撤退了。再坚持,队伍就散了。

    有的人也说:“大本营已经决定抛弃我们了。我们不应该自己抛弃自己。我同意撤退。”

    小路道:“你好。现在我们需要商议的是,第一,撤退方案和路线,第二如何把两千伤员带走,第三,撤离南京后的出路。”

    |

    大家最先他讨论的反而是今后出路的问题。小路提出来,要大家跟自己去东北抗日,除了朱赤和蓝运东二人,其他的都热烈同意。朱赤手里的力量很强,手下还有五千人。

    小路道:“二位都是黄埔嫡系,是人才。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出去后怎么办?蒋校长不讨厌熊包,能用混蛋,但是唯一不能原谅的是不听话的人。我们是不甘心被抛弃,必须突围。大本营不允许,你们以后如何和你们的校长相处?”

    他们这些天相互都已经很熟悉了,说话很直率。

    二人立刻不说话了。半天,朱赤道:“好吧,我跟你一起干。”

    蓝运东也道:“好吧,我也跟你干了。我们去东北。”

    小路很平静,道:“我知道,你会选择这条路的。按照我们以前的老规矩,各位到了东北,尽量不显山露水,尽量不跟蒋先生见面,做到这一点问题不大。这样,你们的家人就安全了。”

    几个军官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小路道:“好。我们讨论撤离路线和撤退方案。各位,我再强调一遍,我相信各位,但是,今日讨论的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如果泄露,那我们这些人将死无葬身之地。我不信任大本营,日本的渗透无所不在。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我大肆发布战报,一方面严格保密作战计划。”

    |

    12月31日,早晨,南京。

    小路发布第四十一号战报:“我是南京卫戍司令路小明。这是我的最后的南京保卫战战报。自从12月9日南京保卫战开始,在大本营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友军的帮助下,我们四万七千南京守卫部队经过艰苦奋战,到今日已经23天了。这23天里,我们歼灭了七万多日本鬼子,爆炸了敌人近百辆坦克,击落敌人飞机五架,消耗了日本人大量的军事物资,迟滞了日本鬼子的前进步伐。”

    “已觉醒之中国人,必以冠甲天下之决心毅力,打出自主独立之路。”

    “敌人速战速决的梦想提前破产了。”

    “我们剩余的人很少,我们将为了中国的抗日事业奋斗到底。”

    “我们将继续抗战。”

    “中国永远不屈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第184章 被放弃;哪里突围?()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2月31日,下午。

    目前,南京卫戍司令所属的部队不前占领的城区是城北。日军已经恢复了对日本大使馆的占领,国际区也在日本的控制之下了。

    北面的长江江面已经被日本的炮艇封锁了,显然是死路。那么,目前,中国人的退路有两条,一个是西南,沿着长江走。一个是向东北走也是沿着长江走。

    没有其他的路了。

    日本人在研究中国人,他们关心两个问题,第一,对手还剩下多少人?第二,对手应该要撤退了。日本人肯定,如果撤退,对手一定走这两条路。

    目前,日本人在城里有五万,在城外各地有十几万人。如今,日军部队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南京到淞沪地区的大小城市。向南走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日本人判断,中国人的出路只有向西南一条路,向西南走,然后找船渡江。

    日军这几天已经破译了中国守军的电报,电报要求大本营在南京西南建邺一带准备渡船,并请派人在镇江渡江;骚扰日军的后路,掩护我部撤退。我部伤员众多,行动缓慢,等等。

    分析破译的电报还发现,守军其实只有几千人了。

    而且,日本人还破译到,武汉大本营回电报,要求他们再坚持一个月。

    接着,日本人还破译到了下一份电报,是南京守军发出的:正在准备反击,最后的反击。

    日本人分析电报,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已经把这些人放弃了。现在,南京的军队就是弃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清楚了。他们不知道,南京城守军的众指挥官看到了电报,这一次算是对政府彻底失望了。一边是把自己放弃地政府,一边是给他们安排好逃生道路的小路。

    日军更不知道,老蒋的这一封电报,帮了小路,帮他做了最后的说服工作。看完了电报,众人不再迟疑,积极安排,按照撤退计划行动起来。

    不过,日本人判断出,南京守军可能有突围的动作。

    日军认为,南京守军很可能会突围,突围方向是南京城西北侧,出城后,他们会向西南撤退。

    日军调动军队,一部在南京城里向被进攻,一部向南京西南,堵截中国守军。

    日军最关心的就是守军何时撤退,城里加紧压力,就是要他们早日撤退。

    可是,就在31日下午一点,守军从南京北出城,经过火车站,把东北的日军全部打垮了。接着,这一小股守军就地占领火车站,向东向北清理通道。

    情报立刻就报到了上海。

    上海立刻发回指令,要求侦察城西,观察守军在西北的活动。只有建邺地区刚刚占领,守军有条件有机会从那里撤退。他们认为,东北侧的行动,是佯动,是战术欺骗,因为向东北突围是死路。

    侦察马上进行,一个小时后,侦查结果报到了上海:南京西北城区平静,只发现少数军队。

    日军上海指挥部发布命令:第一,调动部队到建邺地区,堵截守军。第二,调动军队到江宁镇和马鞍山地区,堵截守军。第三,飞机侦察长江对岸浦口至和县一带的情况。第四,飞机侦察栖霞一带的守军活动。

    下午四点,南京城西的守军突然向对面的日军的发动进攻,几辆缴获的坦克和数十门山炮步兵炮向对面的日军一起开火,炮火异常猛烈,大大出乎日军预料,守军似乎要把全部炮弹打完。

    城西的日军受不了猛烈的炮火,向西撤退。

    接着,城内的守军并不出城,而是向城内日本占领区发射炮火。炮火更加猛烈。因为距离近,大量的重机枪也一起开火。日军占领部队坚持了半个小时,不支,后撤。

    本来就被打烂地南京,现在更烂了,到处断壁残垣。小路后来救再也没去南京,不过南京重建立几年,始终不复当年气象。

    守军炮火延伸,坦克向南追击。

    一队步兵跟随坦克冲向日军阵地,大量的燃烧瓶投向了日军阵地,在半个小时后,日军阵地开始燃烧,大火把日军烧退了。

    中国守军的猛烈攻击,把日军打的晕头转向。因为最近几天,守军的攻击力度很小。军力很弱,日军已经习惯跟他们捉迷藏,兜圈子,躲避他们的冷枪,几天没有打大仗,如今被突然袭击,有些措手不及。

    中国守军的动作马上传到了日军指挥部。

    上海日军指挥部马上回电:紧急动员,中国守军要在今明天突围。命令城内的军队集结,对城内中国守军加大压力,如果对方突围,则衔尾追击。

    南京内的战斗还在进行。中国守军已经迫近日本大使馆了。

    这时候,中国守军的动作戛然而止,坦克后退,步兵后退,向西北出发。

    追击的日军发现,中国守军已经放弃了多数大炮,多数炮兵成了步兵,也在后退。

    不过,这个车队到了城西北,转过头出城,奔向下关码头。几辆坦克退城进门洞,向城内一起开火,然后,驾驶员撤离,接着,坦克爆炸,把城门堵上了。

    侦察的日军上了城墙,见到那一批守军到了下关码头,开动了两辆轮渡船,把几门大炮搬了上去。

    日军把看到的情况报告了上去。

    指挥部有些困惑,这股部队只有几百人,难道南京城里只剩下这几百人?

    这时候,下关码头两艘渡船和十几艘快艇快速冲向长江江心,奔向对岸的浦口码头。

    几艘炮艇从长江上游接到了命令,驶向下关码头,准备攻击这艘船,消灭这几百人。

    这时候,南岸的追击日军到了岸边,拿着步枪朝天上乱放,发信号。

    渡船和快艇到了江心,看见上游一艘炮艇压了下来。

    炮艇上的日军看见了这几艘破船,立刻准备战斗。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渡船,发现渡船上有人在面对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