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易听到远处有呼喊的声音由远而近,正是在呼唤他的,还有急促的脚步声,他也回过神来,用力地擦了两把脸,大声地回应道:“我在这里!”
王易快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过去,他看到了不少的人正打着灯笼在往这边过来,还焦急地呼唤着,走近了一看,领头的正是王作,身后还有王复、王近等人。
看到王易出现,王作等人明显地松了口气,“二公子,原来你在园子里!”
“作叔、近叔、临叔…我将昙儿哄睡了之后,酒喝的多了,有点恶心想吐,也有点烦闷,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就想一个人到院中来走走!”看到这么多人急匆匆地寻找他,王易有点不好意思。
“二公子,您怎么了?有何烦忧的事?”王作心里猛地一沉,小心翼翼地问道。
王易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说,想了一下却是长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作叔,我想我的爹娘,我都不知道我爹娘是谁,不知道他们…在何处…今天除夕,特别的想他们!”
听王易这话,再看看王易脸上的落寂,好似还有泪痕,王作心内一酸,眼睛也有点发热,但他也马上压住了心绪,口气淡淡地说道:“二公子,您不要想的太多了,大过年的,你要高兴一些,再过一些日子,老朽会告诉你事儿的,回去吧,一会就是交正子时了,我们还要祭告一下!”
王易没说什么,点点头,迈步向前,率着诸人回到前厅。
王昙酒也醒了,已经起来,在前厅候着,只是还有点迷糊,看到王易回来,马上小步跑了过来。
“二哥,你又忘记掉来唤我起来了,幸好昙儿自己醒过来了!”王昙有点不满。
看到王昙这样一副撒娇的神色,王易刚刚有的那份伤感消失不见了,满心都是怜爱,笑着说道:“昙儿,子时还未到,二哥还想让你再睡一下,快到时候了再将你唤起来!”
“那好吧!”王昙也没再说什么。
迎接新年的祭祀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
屋内的计时的沙漏已经漏尽,宣布新的一年来临,此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时,王易领着聚在府内的诸人对天地灵位行了礼。
新年祭告的仪式非常的隆重,隆重的出乎王易这个熟知历史人的预料。
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新的一年来临,杭州城一下子热闹起来,爆竹声接连响了起来…
第三十二章 命运还是眷顾我的
王易穿越来大唐后的第一个年就在热热闹闹中过去了。
除夕夜,非常热闹,仪式也非常隆重,大年初一,同样有不少不能缺的隆重仪式要举行,作为头人的王易,自是要负责主持这些仪式的任务,幸好王易对历史研究比较多,唐代的习俗也略知一二,在王作等人的指点下,也没出丑,把事儿都主持下来,而且还主持的颇让人称道。
王易的从容,还有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气度,让属下那些各地方的负责人儿都很是惊异和叹服,他们想不到,过了年才堪堪十六岁的这位少公子,做事竟然这般自如和自信!
一些在王易恢复神智后还是第一次看到的其他地方过来的人,这些因为王易哥哥王昂没有消息传来,再加上王易变呆傻而一度出现消沉的人,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因此在年初一,所有仪式都结束,所有事儿都办妥,所有的安排都汇报后,意气奋发地回到各处掌管的地方,主持新一年的事儿去了,并且还要把二公子如今的样子告诉给各个弟兄。
王作和王近等几个王易比较熟悉的人在府中多呆了一些时日,他们和王易细细商量了新年里要做的一些事,王易对诸多事的不同一般见解,越加获得了这些属下头人的尊敬,王易因此也从王作、王近等人口中知道了不少他原先不知道的事。
王易在了解了更多的事后,心里也越加的惊异,原来除了他原本所住的那个庄外,其他地方还有不少的庄院,都是属于他掌管之下的,一些庄中人口竟然有千多人,总计人口有近万人,属下部众有这么多,这是王易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么多人可以召集起来,还有差不多主宰着杭州一带的民生经济情况,难怪当日王复会那般说,杭州刺史算不了什么!
王易也在猜测,有可能他的父亲是一个什么义军的首领,或者原本前朝时候杭州的守将或者太守什么的,在杭州一带经营多年,留下这么多的部众,还有产业。
对这些虽然惊异,但王易却没有问询任何人,保持着从容的气度问事儿,并偶尔说自己的主意,让王作、王近等人越加的吃惊,也更加的敬佩。
在几人说事的时候,王临还特意偷偷地告诉王易,自上次演出后,苏燕天天都呆在屋里,极少去露脸,更没再演出,在等着王易答应赠她的诗。离上元节已经没几天了,王临有点尴尬地请求,希望王易能早些将诗作送过去,以让苏燕能早几天准备。想着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这位美人儿,王易心里竟然有点想念,但在王作等人面前,却装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在年初三的时候,王作、王近等人也都回去了。
不过年还没过完,年节的气氛还在,除正月初一、初二一些特别隆重的庆祝仪式外,其他一些特殊的日子还要有庆贺的仪式,像正月初五的破五,正月初七的人日,初八的谷日等日子的庆典,当然再过不久就要到来的上元节,这些日子都是要庆贺一番的。
后世时候的过年,远没有古代隆重,这些过年的大部习俗,非常有深意的习俗,在后世时候,都已经没有人记得了,更不要说有人去纪念了,像王易这样对历史挺了解的人,如今遇到的一些习俗都是在后世时候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让他在有新鲜感起来的同时,也很是感慨。
王易也想起清末民初时候,那位孙姓革命者在取得政权,当上大总统后,竟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告令,不准老百姓过农历新年,并废除了沿用了几千年的农历,强制所有的百姓都过公历的新年,也就是公历的一月一日的元旦当作新年,王易在了解这件事情后,对他的敬仰一落千丈。。。
如果说蒙元和满清的入侵使的中华文明遭到灭顶之灾,那后续诸多“革命者”的过激举动更是让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进一步被腌割,再加上接下来众所周知的诸多原因,在王易所生活的时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已经被“传承”的面目全非了…心痛,心痛啊!
不过民间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在孙姓革命者颁布命令后,民间百姓群起反对,并依然热热闹闹地过农历年,最终在孙下袁上后,国民政府不得不重新下发告令,准许百姓过农历新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经袁大头的手,泡制出一个“春节”来,自那以后,及至到王易穿越的时候,官方对“年”一直以“春节”相称,但民间的百姓却不领这个情,仍然把这个一年之内最重大的节日称之为“年”,依然非常热闹地过年!
每天过年时候,无数在外面谋生闯荡的人,不怕艰难地挤火车,汽车,就是要赶回家去过年,就是因为“年”的份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太重了,平时可以不回家,但过年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渴望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特别是除夕时候,合家团圆,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和心愿!
但因为官方刻意这样做,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甚至以封建残余思想抹杀,传统的这些文化习俗在后世时候已经大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年的味道已经很淡了!
唉…王易甚是为后世时候诸多非常有意义的传统的东西被刻意消除而感到悲哀,他甚至有一点庆幸,他这样一个研究历史的人,能穿越回到古代!
如果妻子和女儿能一道穿越过来多好,还有父亲等家人,那他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
在大年初六的时候,出乎王易的意料,李道素竟然到府中来拜年了,带来了一些礼物,只不过李道素只是在王易府中略坐了一会,并没有细谈什么,但在李道素告辞的时候,很含蓄地提及,他的父亲李弘节想找王易聊聊。
在李道素告辞后,王易马上和王复商量,王复也同意了王易的想法,去李弘节的刺史府中拜访一下,对李道素的来访回个年。
王易在第二天大年初七的时候,去刺史府中拜访李道素的。
在门忙将王易的名刺送进去后一会,马上就让他进去了。
在刺史府一名下人的带领下,王易带着王复和王听两人进了堂屋,因为身份的原因,王复和王听只能在外面候着,王易单独一人进堂屋去。
王易在跨入李弘节待客的堂屋后,看到钱塘县令周端也在座,不过在他进来作了礼后,周端马上起身告辞了。
刺史府内的下人重新换了茶,其他人都退了下去,屋内只剩下李弘节和王易两人。
“李刺史,晚生原本早几天就过来向您拜个年了,不过想着这些天李刺史也难得休息几天,肯定也有不少的人来拜访,因此也不敢冒昧前来,前两日,李公子到府上来拜年,在下惶然,此都有违了尊卑,因此也不敢耽搁,就过府来请见李刺史,只是没想到,李刺史还真和周县令商量事情,打扰了你们议事,甚是过意不去!”王易作着礼,说着客套话,为示尊敬,把称呼也改成了“晚生”!
“王公子客气了!”李弘节笑着摆手,示意王易不必如此客气,“某是有事想和王公子说,因此也差犬子到公子府上拜会,并邀公子过府来一叙!”
“李刺史有任何教诲,只需差人传报一声,晚生即会过来,何需差李公子来说,如此实在太抬举晚生了!”王易才施一礼。
“王公子,某今日也直言相告,今日邀你来,实是告诉你一件天大的好事!”
“哦!?”王易心里一喜,大概猜到李弘节想说什么事了,“是什么大喜事?”
李弘节上也有掩饰不住的喜悦,用他那带着关中腔的音调欣喜地说道:“朝廷已经下发诏令,同意某所提奏的疏浚钱塘湖奏议!”
“真的?”王易也是忍不住大喜,“李刺史,朝廷同意此诏令,那真是杭州百姓之福啊!”
李弘节呵呵笑了两声,抚着颌下浓密的胡须说道:“皇上下诏同意了,并责成民部分拔了两万贯,还有五万石粮食,作为疏浚钱塘湖之所需!”
“李刺史,有如此多的钱粮作保障,那可以将钱塘湖彻底疏浚!”王易心中有点办成一件大事后的成就感,当下也有点不顾身份地说道:“李刺史,在下觉得,年后天气很快就转暖,此时雨水稀少,而农忙又未至,正是可以征集民工,进行疏浚之时,若是民工数量足够多,在多雨时节来临之际,就可以将钱塘湖疏浚好了,那样正好集水,可以在夏种时候为农田提供灌溉之用!”
“王公子说的极是,你的想法和提议比其他人更有远见!”李弘节点头称是,“某在听了诸多的人建言后,还是觉得当日和今日刚刚王公子所提之议最是实在,不过疏浚钱塘湖是项非常巨大的工程,许多事要好好商量一番,集取众议,因此今日邀你来,也想和你细说一下疏浚之相关细节,你把你所想到的,全都与某细说,就当你再给某一些建议!”
“是,李刺史!那在下就说一些浅薄之见吧…”王易清清喉,准备长篇大论的讲述!
命运还是眷顾我的,王易自得地忖道,他也很是得意,因为他的到来,钱塘湖早上很多年焕发新生,他已经在改变历史,钱塘湖的春天将提早来临…
第三十三章 我来看你
“二哥,你又要上哪儿去了?”王昙撅着嘴巴,问在更衣的王易道。
刚刚昨天,大年初七,王易独自出府去,大半天才回来,让在府上索然无趣的王昙挺有意见,在王易回来后抱怨了几句,今日看到自己的二哥又准备要出门,王昙可有些不高兴了。
虽然过年这几天,二哥有很多的时间陪着她玩,但几次出去都不带她去,小丫头觉得委屈了。
看着一脸不高兴的王昙,王易蹲下身子,抚着小丫头的小脑袋安慰道:“昙儿,二哥出去拜访一个人,可能要过一些时候才能回来,你乖乖地呆在府里,待二哥回来后陪你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那好吧!”王昙嘟着嘴,不情愿地点点头,又马上拉住王易的手,吩咐道:“二哥,那你要答应昙儿,早些回来,昙儿等你回来一起玩游戏,还有给我讲故事,讲好多的故事!”
“好!二哥肯定会尽量早些回来了,二哥走了!”王易捏捏王昙粉嫩的小脸蛋,转身下了楼。
“二哥,你一定要早些回来!”王易走下楼梯后,王昙也下了几级楼梯,再次喊着道。
王易回过头,对站在楼梯中段的王昙用力地点点头:“二哥一定早些回来!”
这个小妹,怎么就与后世的女儿一样,对他这般依恋呢?
今天王易心情大好,昨日在刺史府中与李弘节聊了大半天的话,把他心中所想的关于钱塘湖疏浚时候所要注意的事,当然是结合历史上几次疏浚的相关情况,再加上王易自己的分析,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长的论述、报道,王易把这些情况都讲了出来,说的非常详细。
当时李弘节一直用心地听着,一脸的惊诧表情,王易想着李弘节可能想不到他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人,对疏浚钱塘湖的事竟然有这么多情况可以说的。王易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李弘节在震撼中倾听着,还不时地插嘴问上几句。
李弘节问的都是一些比较紧要的关键问题,王易也一一给予他答案。
在王易说完后,李弘节还那肃然起身,对王易郑重地施了一礼,言道王易所讲的,真乃他闻之未闻,如此有见地的少年人,真乃奇才也!
王易并不因为得到李弘节的夸奖而高兴,而是他觉得李弘节在听他的讲述时候非常认真,他的大部观点李弘节可能都会认真考虑,那在马上就要进行的疏浚治理中,许多方面会采取他的建议。
疏浚治理钱塘湖,是官方行动,无论王易所属下的这些人能耐有多大,但在疏浚钱塘湖上,都不能代替李弘节这位杭州刺史,只能看李弘节的主意行事,若是李弘节对疏浚钱塘湖的事没有一点兴趣,那此事只能不了了之,无论出自何目的,李弘节对疏浚钱塘湖的事这么感兴趣,以最快的时间上表朝廷,并得到了朝廷的同意,得拔以钱粮,那疏浚钱塘湖的行动马上就可以开始了。
穿越来到大唐,这是王易自觉他所做的一件改变历史的事,也是很让他得意的事。
王易也想着,有可能因为蝴蝶效应,他在杭州所做的这些事,可能会给整个大唐带来连锁的反应,至于这反应的效果会如何,他现在还不能预料,也不敢去猜测!
王易想着事,在王听等人的陪伴下,走出院子。
王周、王宁等人已经牵着几匹马在院子里等候了。
王易上了马,率着几名随从出了府门,往大街上跑去。
“二少爷,我们上哪儿去?”王周伴着王易身边,低声地问道。
今天出府之前,王易并没说要到哪儿去,原本王易出门前,身边的几个人都要问清楚去哪儿,以便采取对策,但过了年后,他们得到王作和王复的吩咐,以后王易上哪儿去,都由他去,只要王听等这些随从紧跟着就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