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里有话!

    这绝对是话里有话!

    刘仁轨的这两句话乍一听之下,好似只是感叹而已,甚至还有几分夸赞狄仁杰的意思。

    但是其实细细思量,其中的另一层意思却没有那么简单。

    没错,和谈之事的确是由太子殿下负责,而那边要是出了事情,责任也全在太子的身上。

    但是不要忘了!

    下毒是真的,但是没有伤亡也是真的!

    突厥人没有一个吃了那些下毒的生肉,也就是说,和谈的进度不会因此而耽误半分,而太子却顺利的摆脱了私自调兵的罪名……

    不得不说,刘仁轨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却是高明之极,不动声色的便将李治的疑心又挑了起来。

    “刘正则,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真的要让和谈暂停你才会满意吗?”

    见此情景,一旁的郝处俊终于再也忍不住,开口喝道。

    “哼,老夫不过就事论事罢了,郝中书何必动怒!”

    刘仁轨一甩大袖,冷声说道,不过眉宇之间却是掠过一丝得意之色。

    他倒要看看,这下李弘该怎么脱身!

    大殿内的气氛渐渐的变得奇怪起来,皇帝的眉头微微皱起,脸色也有些阴沉,显然是刚刚刘仁轨的话起了作用……

    不过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却是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在吴良辅的耳边轻声说了两句话,下一刻,吴良辅的脸色陡然变得无比难看。

    “怎么了?”

    因着吴良辅距离御座不远,而李治此刻又恰好十分烦躁,说话之间也就带上了几分不耐烦。

    听见皇帝如此烦躁的口气,吴良辅当下不再耽搁,拱了拱手说道。

    “陛下,鸿胪寺刚刚传来消息,就在半个时辰之前,有两名贼人潜入了鸿胪寺,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遭人刺杀,如今昏迷不醒,请陛下决断!”

    吴良辅情急之下,声音也未曾刻意压低,是以满朝文武都听的清清楚楚,这下子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无比古怪起来。

    尤其是刘仁轨,那张老脸上简直像是被人左右扇了两个巴掌一样,火辣辣的,满面通红。

    他刚刚还在说突厥人安全无事,暗自影射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的阴谋,现在立刻就被**裸的打了脸。

    突厥可汗都遇刺昏迷了,难道说突厥人在长安城的安全还不是一个问题吗?

    难道说太子殿下还不应该调兵保护吗?

    刘仁轨的脸色涨红,仿佛感觉到四面八方都是嘲弄的目光!

    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人注意到刘仁轨的变化,众人早已经被吴良辅说出来的这个消息所震惊。

    如果说刚刚他们还对李弘的说法有所质疑的话,现在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可继续耽搁,应当立刻派兵追查贼人踪迹,并且即刻将鸿胪寺中的人保护起来!以老臣之见,太子殿下总掌和谈一事,又事先察觉到了贼子野心,此事当由太子殿下全权负责!”

    不得不说,作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许敬宗的果断不是凭空得来的,就在所有人还在震惊当中的时候,许敬宗便面色肃然,上前奏道。

    紧接着,政事堂的其他几位也反应过来,一个个移步出位,拱手说道。

    “陛下,老臣附议!”

    无奈之下,刘仁轨咬了咬牙,同样朝着李治的方向恭身下拜,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治的脸色有些阴沉,显然阿史那伏念被刺杀的消息,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顿了顿,李治沉声开口道。

    “太子,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命大理寺,刑部,长安令协同调查,务必将贼子尽早抓获,另外,朕允准你调动东宫六率负责鸿胪寺的安全,直至和谈结束,太医令即刻带人去鸿胪寺,务必要保证阿史那伏念的安危!”

    于是,这一次惊心动魄的朝会,就在李治无比惊怒的命令当中结束了。

    下朝之后,太子殿下即刻便带着太医院的人赶往了鸿胪寺。

    而剩下的一干大臣则是依旧议论纷纷,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上朝之前气势汹汹的雍王殿下,就这么被太子殿下稳稳的化解了。

    这下子可好,不仅没有动到太子殿下的丝毫根基,反倒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裴炎这个礼部侍郎都折了进去,也让许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势力心中都对李贤更加失望。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所有人都更加关心另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次刺杀突厥可汗,究竟是何人所为?或者说,是哪一方势力所为?

    要知道,如今突厥和大唐的和谈正进行到关键的时刻,突厥的那批岁币能够大大缓解东征的压力,究竟是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阿史那伏念,破坏和谈呢?

    大臣们都在议论这些事情,而李贤则是脸色阴沉,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所有的大臣都已经离开了大殿。

    李贤方才抬起头,看着李弘离开的方向,袖袍中的拳头早已攥的紧紧的,骨节都因此而变得有些发白……(。)

第三百一十三章:内讧() 
百姓们都是爱看热闹的,长安城的百姓们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鸿胪寺前面,又一次围起了好奇的民众们……

    要知道在长安城中,见到全副武装的兵士可不是一件常事,可是前几天鸿胪寺刚刚被一群军士包围了整整一天,今天居然又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据说这里面住的是从突厥来的野蛮人。

    难不成他们又犯了什么事,所以这些兵士来抓他们?

    长安城的百姓们被这么大的动静弄得议论纷纷,只觉得十分好奇,但是这番大动干戈落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成了示威之举!

    雍王府。

    李贤一脸阴沉的回到了府中,听见李弘即刻便调动东宫六率将鸿胪寺围堵起来的消息,顿时便掀翻了眼前的桌案。

    “岂有此理!”

    大堂当中的瓜果茶水流淌了一地,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收拾,一干下人早已被这个阵势吓到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王爷这就沉不住气了吗?”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带着淡淡的不悦,男子依旧一身青衣,手持折扇缓缓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只是一身风尘仆仆,脸上的疲惫之色却是遮掩不住。

    说罢,轻轻挥了挥手,一干侍女匆匆忙忙的起身收收拾了片刻,便悄悄的退了下去。

    而自从青衣男子出现之后,李贤便气哼哼的坐在原地不再说话,而青衣男子依旧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在收拾场面的时候,一名打扮普通的侍女有意无意的朝青衣男子的方向多望了几眼。

    “先生今天怎么到大堂来了?就不怕被别人发现身份吗?”

    片刻之后,李贤阴沉着脸色,缓缓开口道。

    “呵呵,若是某家再不过来,恐怕这雍王府都要被王爷给拆了!”

    青衣男子冷笑一声,口气当中却也不是那么客气。

    “你不是说这件事情必定万无一失的吗?那今天朝会之上的事情又如何解释,你就眼睁睁的看着本王被太子和那个老匹夫如此羞辱吗?”

    许是青衣男子的口气触动了李贤的伤口,后者猛地一下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的大喊道。

    俊逸的面容变得微微扭曲,大口的喘着粗气,显得狰狞无比。

    “王爷若是连这一点失败都受不住的话,某家还是劝王爷早早熄了那份心思吧,说不准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念在兄弟之情的份上,还能放王爷一条生路!”

    眼见李贤如此疯狂的举动,青衣男子脸上却是露出一丝不屑,面带讥讽的说道。

    说罢,拱了拱手,转身朝着大堂外走去!

    行动之间果决之极,竟是毫不犹豫。

    “这……”

    眼见青衣男子起身离开,李贤顿时急了,脸色一阵变幻,最后却是急声开口道。

    “先生留步,方才是本王失态了!请先生见谅!”

    说罢,李贤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声音也变得平静了许多。

    而青衣男子原本迈出的脚步也停了下来,叹了口气,转身说道。

    “王爷,如今某家和王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条路一旦踏上,岂有回头的道理,只是王爷切记不可太过鲁莽冲动,否则的话我等必然会一败涂地。”

    的确,如果说以往他们还有退路的话,现在就已经彻底被堵在了死角,除非向前,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眼见青衣男子重新回到了大堂当中,李贤方才松了口气,只是心情仍旧不免有些低落。

    “先生,难不成我等布置了这么久的局就这么轻易的被太子破了?本王这次可是连裴炎都折了进去啊!”

    李贤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懑不平,但是却比刚才平静了许多。

    “王爷,这世间之事,哪有必胜之局!这次是某家一时疏漏,方才让太子殿下轻松破局,只是……”

    青衣男子的脸上也浮起些许不甘之色,只是很快便转化成了迷惑,眉头也渐渐的皱紧。

    “这一次阿史那伏念遇刺倒是出乎了某家的意料,不知是哪一方势力所为!”

    闻听此言,李贤倒是一惊,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先生的意思是,这次的事情,不是东宫为了脱身干下的?”

    从吴良辅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起,李贤就一直觉得这件事情和李弘脱不了关系,要知道,既然李弘用的是保护鸿胪寺安全的由头来解释调兵之事。

    那么哪有比鸿胪寺真的出了事端更加有说服力的呢?

    尤其是突厥可汗都遇刺昏迷,更是会让李弘调兵的行为变得无可指摘。

    平心而论,若是易地而处,李贤绝对会选择这种方法,但是此刻却从青衣男子的口中听到了不同的说法,岂能不惊?

    “依某家对太子殿下的了解,定然并非太子殿下所为!”

    青衣男子顿了顿,斩钉截铁的说道。

    “王爷不要忘了,这件事情毕竟是由太子殿下总掌的,若是阿史那伏念真的出了什么事端,那么第一个受到责难的必然是太子殿下!

    何况此事事关东征大事,太子殿下应当不会在和谈之事上动什么手脚!”

    不过话刚一说完,青衣男子便看到李贤的脸色有些难看,马上便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

    要知道,前几天他们还在和谈的事情上动了心思,现在如此说话,倒是有几分打脸的意思。

    不过青衣男子倒是洒脱,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继续开口说道。

    “王爷不必介怀,太子殿下位居东宫,占据大义,我等既然要与他一争高下,必然要行些非常手段,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王爷有一日能够成功登极,此刻的一切便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眼见李贤的脸色仍旧有几分难看,青衣男子摇了摇头,冷笑道。

    “王爷不会真的以为太子殿下像看起来那般冠冕堂皇吧?难不成王爷真的被那狄仁杰等人蒙骗,以为鸿胪寺的下毒之事是确有其事?”

    “莫非……”

    李贤眉头微皱,脸上有几分疑惑。

    “自然是太子殿下为了脱身而设下的局,不过是为了蒙骗所有人罢了!”

    青衣男子摇了摇折扇,面带不屑的说道。

    闻听此言,李贤脸上的迷惑之意却是更甚。

    “可是先生方才还说那场刺杀不是东宫所为……”

    “那场刺杀自然不是太子殿下所为,但是下毒之事却不一定,今天刘仆射在朝会上说的一点没错,若是意外的话,狄仁杰又岂会赶到的如此及时……

    不过那场刺杀究竟是何方势力所为,某家却有些拿捏不准,还是先等鸿胪寺的消息传回来再说吧!”

    青衣男子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望向窗外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之意……(。)

第三百一十四章:究竟是谁() 
东宫。

    李弘下朝之后,便直接赶到鸿胪寺,忙了整整一天,直到天色微黑方才带着狄仁杰回到了东宫,然后便见到戴至德和张文瓘早已经等在了前殿之中。

    “殿下,鸿胪寺的情况如何?”

    刚一落座,戴至德便急忙开口问道。

    要知道,自从李弘赶到鸿胪寺以后,便直接调动了东宫六率将其完全封锁,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消息传出,着实是令人着急的很。

    毕竟如今的和谈对于大唐来说,已经是相当重要,如果真的因此而耽误下去的话,这个责任谁也担待不起。

    而且更严重的还在后面,阿史那伏念并非是突厥王族的唯一血脉,而且他唯一的儿子也被一同带到了长安,如果他真的在长安城出了事情,那么突厥那边必然会闹将起来。

    虽然说如今的突厥元气大伤,但是现在东征在即,如果突厥那边真的闹出了麻烦,那么远征高句丽之事必然搁浅,这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情况尚且还算平稳,阿史那伏念中了一刀,伤口接近心脏,但是并未大碍,所幸那刀上未曾淬毒,孤已经在鸿胪寺留下了两位御医,并且严令王将军检查进出的饮水和食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三日的时间,阿史那伏念应当便会醒来!”

    李弘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轻声说道。

    顿时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没有大碍便好。

    “不过……”

    戴至德和张文瓘是有些放下心来,但是一旁的狄仁杰却是没有那么乐观,依旧皱着眉头,抬头看了看李弘,声音当中却是带着一丝犹豫。

    待得后者微微颔首之后,狄仁杰方才有些沉重的说道。

    “如今鸿胪寺中的突厥人十分愤怒,要求大唐立刻交出刺杀可汗的贼子,并且已经停止了和谈的事宜,甚至以突厥可汗遇刺为由,要求重新商定和谈的条件!”

    听着狄仁杰的话,戴至德和张文瓘的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虽然突厥的可汗安然无恙,但是这件事情无疑将会对接下来的和谈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唐如果连来和谈的使节都保护不好,又如何能够要求让突厥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唐?

    尤其是,这个突厥的使节首领,还是突厥的可汗!

    况且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大唐理亏,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好的话,恐怕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可不仅仅只有突厥的使节在,其他的边缘小国也在观望当中,而且高句丽的世子泉男生也即将到达长安,这个时候出现这种事情,可真是麻烦的紧。

    “两位不必担心,此事已经被孤拒绝了,重新商定岁币之事,断无可能!”

    眼见大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李弘微微一笑,沉声开口道。

    只是顿了顿,李弘的眉头却是再度皱了起来。

    “此事虽则是我大唐未曾保护好他们,但是和谈大事,并非儿戏,即便如今是阿史那伏念主事,也不敢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

    只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查清事情的真相,将贼人抓获,否则的话,纵然是先前商定的岁币不变,但是接下来的和谈必然会停滞不前,倒是一桩麻烦事!”

    的确,眼下将这些刺客抓获才是最紧要的事情,不然的话,被人看了笑话还是小事,和谈受阻才是大事!

    一念至此,张文瓘顿时有些急切,转身对着狄仁杰问道。

    “怀英,你今日去鸿胪寺勘察现场,可有线索?”

    查案之事,本就是大理寺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