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老头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口问道。

    “呵呵,戴师其实多虑了,兵制虽改,但是军费也将增多,如此一来,军队将不单和兵部接触密切,和户部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密切起来。”

    李弘苦笑一声,正色开口道。

    只是这一句话便让戴至德的眼神亮了起来。(。)u

第二百六十三章:李弘的真正想法() 
先前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如今的大唐如此富庶,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府兵制替大唐省下了一大笔军费。

    普通的地方军队,在军府当中,因为闲时为农,所以虽然对军费有所消耗,但是算得上比较少的,而京中的禁军粮饷则是由兵部负责,而如果真的能够将兵制改革完成。

    那么户部对于军方的钳制力将大大加强,而这么一来,就算兵部的权力稍有损失,也不会对文臣势力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嗯,这一点倒是老臣疏忽了!”

    戴至德点了点头,口气也缓和了下来。

    但是李弘却没有停住话头,继续说道。

    “不止如此!皇家军事学院,虽然是由父皇担任院长,但是说到底并非是朝廷中的机构,出身于此的将领并无官位,授官之权依旧操于兵部之手,这一点,孤相信即便是父皇,也不会偏私!”

    听到此处,戴至德却是神色有些犹豫,顿了顿,开口说道。

    “殿下,话虽如此,可皇家军事学院当中出身的将领,毕竟是天子门生,纵然是授官之权仍在兵部,也必然会受到诸多掣肘啊!”

    戴至德在朝中这么多年,自然知道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要看人情的,有背景的人物在哪里都会受到优待。

    试想一下,就算皇帝没有明言,但是身为皇帝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硬通货,又有哪一个官吏敢不给他们授官呢?

    不过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李弘却是突然一脸正色的反问道。

    “戴师莫不成以为,如今的兵部授官,便是真的量才而授吗?”

    这一句话,顿时让戴至德愣在了原地。

    而李弘则是继续说道。

    “先前孤已经说过,因为种种原因,我朝武将出现苦难,而且大多集中在武将世家,如此导致的结果便是,兵部即便是授官,也是在这些武将的后代中择优而授,如此来说,是否在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其实并无区别。

    因为即便是皇家军事学院真的开办,首批的学员大部分也是这些有基础的子弟们!”

    戴至德沉默了片刻,不得不承认,李弘说得对。

    如今的武将授官之权虽然在兵部,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选都是武将家中的子弟……

    不过片刻后,戴至德倒是眼神一凛,心中隐约明白了什么,开口问道。

    “殿下说首批的意思是?”

    “呵呵,武将家中的子弟毕竟只有那么多,所以孤打算逐步从各州县当中选拔优秀的青壮年,测试后进入皇家军事学院,一同培养!”

    李弘淡然一笑。

    自己这个老师真是聪明人,自己才稍稍露了一点口风,就被他察觉了。

    其实说实话,建立皇家军事学院这件事情,对于整个军方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不仅能够适应新的兵制,而且会为军方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对于军方势力的长远发展有相当大的好处。

    但是相反的来说,却会对老牌的军方世家势力形成严重的冲击,因为皇家军事学院一旦建立,就代表着武将世家把持军方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之上,贫寒的优秀子弟将会不断涌现出来,侵占原本属于世家的势力。

    即便是这些贫寒出身的武将未来成了新的世家,如果没有继续出现优秀的人物,也会迅速被后起人物所取代。

    从这一点来说,又是对军方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

    所以李弘的这个主意,其实是一个有毒的馅饼,看似“天子门生”这个名头威风凛凛,但是其中却是一块不太好吃的馅儿。

    这也是李弘刚刚并没有详细说明此事的原因,要是当时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李绩那个老狐狸肯定不会答应自己。

    也就是此刻只有李弘和戴至德两个人在,李弘才敢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殿下英明!”

    戴至德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开口说道。

    他倒是真没想到,李弘的心思竟然如此缜密,事先想到了这么多的关节。

    如此一来,现在的武将势力不仅不会向外扩张,反倒会有所收缩,毕竟不管怎么说,兵部的权力仍旧握在手中,而且以后授官也不再局限于武将的子弟当中,其权力反而增强,加之户部在军费上又有了钳制,军方此举究竟是利是弊,真是难以定论!

    顿了顿,戴至德开口道。

    “不过殿下还是要小心,一旦这些将领出自同一学校,可能会让他们串联起来,若是掌控了军队,那么事情就麻烦了!”

    虽然听起来有些严重,不过实际上,戴至德的口气却是十分轻松。

    因为这种可能虽然有,但是几率实在太小,且不谈贫寒的武将和世家的武将天生就是对立,就算是没有皇家军事学院,如今的军方也依旧是由世家把持,加上皇帝陛下的刻意为之,几乎让整个军方自成一体,水泼不透。

    不料李弘却是眸光一闪,继续说道。

    “戴师勿虑,孤也曾经想过这一点,所以皇家军事学院当中,首要教授的就是忠君爱国,而且恐怕戴师不知,孤的设想当中,大部分学员修完基本课程便可以毕业,到各地统帅普通军队。

    而这种将领,所学课程相同,训练军队的手法自然也是如出一辙,如此一来,即便是更换了主将,也不会对原本的军队造成影响!”

    这一次戴至德是真的有些钦佩李弘了。

    竟然连这一点都想到了,的确,为了避免军队成为某些将领的私兵,几乎每个将领统帅一支军队一段时间,就会被调到别处。

    但是如此一来,各个将领的训练手法,习惯皆是不同,会对军队的战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若是采用李弘的这种做法,的确能够将这一点影响降到最低。

    既然所学课程相同,必然训练手法也相同,而且兵制改革之后,地方的普通军队,也的确不需要太出色的将领统帅。

    “至于将领中极为优秀者,可以继续深造,参与各种军事演习,以备以后统帅我大唐的精英军队和禁军,如此当可让我大唐的战力不坠!”

    顿了顿,李弘继续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让戴至德一阵赞叹,不过老头子还是有几分担心,只是看了看李弘自信满满的样子,却是没有说出来。

    因为如此一来,的确会对大唐的战力提升甚大,但是同时李弘推行的压力也会很大,一方面文臣不会容许兵制改革提升军方力量,而李弘却无法将真实的情况道出。

    甚至于只要李弘稍稍将自己真正的意思露出一点口风,就会被军方察觉,到时候没有军方的推行,兵制改革就真的难办了!

    不过话虽如此,戴至德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相信,李弘既然已经布置下这么周密的计划,必然想到了可能面对的压力……(。)u

第二百六十四章:捧杀() 
次日清晨。⊥,

    含元殿,众臣都早早的在宫门外等候,皆是一身庄重的朝服,不过与平时不同的是,今天的文武大臣当中,夹杂着三个突厥服饰的男子,尤其是当中衣着最为华丽的那名男子,在一众官员当中谈笑风生,毫无生涩之感。

    李弘站在朝班的首位,身后站着一干大佬,而颇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弘和大臣们的中间,李贤一身紫袍,同样长身而立,脸上挂着一丝温和的笑容,毫无那天在宣政殿当中的阴沉!

    待得时辰一到,众人便照次序涌入了含元殿。

    照理来说,今天并非朝会之日,但是却有着另一项大事!

    那就是皇帝陛下要召见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商议和谈一事……

    纵然突厥如今已是战败之国,但是对方毕竟是一国领袖,礼节上自然要按照高规格来办!

    而且虽然当时在宣政殿当中,除了六部长官之外,就是政事堂的几位,皆是位高权重之辈,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长安这么大点的地方,消息更是传的飞快!

    仅仅几天的时间,坊间便传出了各种流言,有说太子殿下准备杀了阿史那伏念立威的,有说大唐想要将阿史那伏念招为女婿的,还有说皇帝陛下已经准备将阿史那伏念放还了。

    种种流言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朝廷在对待阿史那伏念的态度上已经开始有了转变。

    只不过这种转变究竟是何等转变,恐怕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了!

    进了大殿,李弘顿时神色一凛,因为不出所料的是,李治身边的旁座之上果然空空荡荡的,不见武后的身影,看来恐怕这一个月之内,武后是真的打算好好静养了。

    “参见陛下!”

    “参见父皇!”

    随着文武大臣分班而立,行礼过后,吴良辅便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陛下有谕,召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进殿觐见!”

    虽然刚刚上朝之前,阿史那伏念等人是和大臣们一同在外等候的,但是进殿的时候,却是没有他们的份儿。

    毕竟在大唐接受突厥的降书之前,他们还算不上是大唐的臣子,如果没有李治的召见,就只能乖乖的在外面等着。

    不多时,阿史那伏念三人便走了进来,在大殿中央双手抚胸,面色恭敬的说道。

    “下邦属臣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而跟在他身后的两个突厥贵族模样的人,同样神色恭敬的行礼。

    李治的面色淡然,开口说道。

    “平身吧!”

    李弘淡淡的打量着刚刚进殿的三人,阿史那伏念自是不必多说,跟在他身后的一个胡发浓密,面容粗犷的中年人,正是当日在城门发生过冲突的阿史德温傅,而在他的旁边,一个古铜色肤色的少年脸上带着一丝怯懦,同样恭敬的站在原地……

    看到他李弘突然想起,阿史那伏念曾经在写给李治的信中许诺,将长子送入大唐为质子,想必就是这个少年了。

    而与此同时,御座上的李治也是面色严厉的开口道。

    “阿史那伏念,朕来问你,当初你突厥可汗颉利曾与我大唐太宗皇帝缔结盟约,发誓为我大唐藩属,永不相叛,如今太宗皇帝龙驭宾天不过数十年,尔突厥便背弃盟约,扰我边境,劫掠边民,率二十四州群起反叛,有何面目前来见朕?”

    虽然事情早已成了定局,但是面子上还是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把突厥的反叛定为叛乱,这样大唐的出征才能师出有名。

    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只是这一场本来不过是个过场罢了,谁料李治说着说着,竟然动了真火,说到最后一句,口气已经是冷峻之极,让阿史那伏念冷汗直冒。

    “皇帝陛下,毁约之事并非下臣本意,实乃突厥之中有狼子野心之辈,妄图侵犯大唐,下臣虽为突厥可汗,但却无力掌控大局,只能希求大唐助下臣平叛复国,万幸皇帝陛下仁慈,神兵天降,解我突厥困境,下臣恳请大唐皇帝陛下仁慈,重新与我突厥缔结盟约,永不相侵!”

    所幸阿史那伏念在被召见之前,就已经知道会因为此事而被诘问,所以早早的准备了说辞,此刻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总算是说了下来。

    而李治也是冷静下来,顿了顿开口道。

    “我大唐和突厥一向是邻邦友国,战事频起,亦非朕所愿,然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此事朕会命皇太子弘主持此事,协同礼部,鸿胪寺与尔等商议,议定之后再来呈秉于朕!”

    这本是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李弘也不甚在意,面容淡然的出班对着阿史那伏念拱手示意。

    不过就在李弘移步的时候,却猛然看见身后的李贤脸上挂着一丝嘲讽的笑容,顿时心中一凛。

    而下一刻,却是异变陡生,一直在阿史那伏念身后默然无语的阿史德温傅盯着李弘,大惊失色!

    就连身子都在微微颤抖,惊呼道。

    “太子李弘?”

    口音虽然生涩,但是却充满了惊异和恐惧。

    让李弘顿时眉头一皱,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

    要知道,当初阿史德温傅在城门口,还敢那么嚣张的和他说话,如今这副姿态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下一刻,李弘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因为阿史那伏念同样脸上同样带着一丝惊惧看着李弘,甚至看似下意识的向后倒退了两步。

    “尔等何故如此失态?”

    见此情景,李治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而一旁的阿史那伏念这才仿佛醒过神来,一副强忍着激动的样子,对着李治说道。

    “皇帝陛下恕罪,实在是太子殿下积威深重,让下臣心中惊惧,方才有此失态!”

    “嗯?莫非可汗也知道太子?”

    李治的口气平静,带着一丝疑惑。

    但是李弘此刻心中却是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而紧接着阿史那伏念就开口道。

    “是的,大唐的太子殿下仁善厚德,威严肃然,即使是下臣身居突厥,也知之甚详,而且下臣抵达长安以来,曾经屡次听闻长安百姓夸赞殿下施政有方,令大唐国力强大,定能使大唐重回贞观盛世!”

    随着阿史那伏念的声音响起,大殿内瞬间变得一片寂静,而皇帝陛下的脸色也缓缓变得难看起来……(。)u

第二百六十五章:修罗场() 
而与此同时,李弘也是暗自握紧了袖袍中的拳头,这个阿史那伏念倒真是阴险,竟然能想到这一招来对付他。

    将他捧得这么高,将李治置于何地?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皇帝不是李弘,而是李治,但是阿史那伏念止口不提李治,反而对李弘大加赞扬,想也知道是安的什么心。

    瞥了一眼旁边依旧从容的李贤,恐怕今天的事情跟自己这个六弟也脱不开关系……

    顿了顿,李弘的面色沉了下来,开口说道。

    “可汗这是什么话,大唐如今国泰民安,四方升平,全赖父皇母后治国有方,英明神武,孤不过是和诸位大臣从旁辅助罢了,何以发出此言?”

    而阿史那伏念此刻仿佛才反应过来,连忙开口道。

    “皇帝陛下恕罪,下臣失言!”

    李治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却是没有说话。

    反倒是一旁的刘仁轨此时出班奏道。

    “陛下,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太子殿下政务繁忙,恐怕难有时间精力专注此事,故而以老臣之见,为和谈之事慎重考虑,当择另外人选专门负责此事,方能使和谈一事顺利进行!”

    刘仁轨的脸上满是忧虑,但是眸中却是带着一丝笑意。

    不由地让李弘心中冷笑一声。

    原来他这个六弟竟然打的是这个主意!

    眼见和谈一事势不可挡,就想要从根子上解决此事,要知道,李弘是这件事情的最大支持者,只要把他踢出去,事情就好办多了。

    再往深处想一步,若是李弘无法处理此事,另择人选,则必然要身份贵重之人,才能体现出大唐对于此事的重视。

    恐怕不出意外就要落在他李贤的头上了!

    到时候究竟是要按照李弘的办法来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