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个重点是刘备被封吴王,似乎被大家给忽略了。
总有人会善于把握机会。
阎象就是这样的人,作为袁术一派的降臣,他的地位其实挺尴尬的,论功绩自然比不过陈登、华歆、简雍、孙乾等老人,论能力也比不过张昭、张纮等江东才俊,论身份地位更比不过刘繇、王朗等当世名人。平时他是说不上什么话的。
但他能够在袁术手下混得高位,也不是庸才,最少他是善于反握机会的。
就像现在,他在众人在为曹操称公的消息惊叹的时候抓住了要点:“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封王!臣拜见吾王!”
说着还真的拜了下去。
众人顿时幡然醒悟,原来大家都忽视了重点。
一个个跟着拜了下去:“恭喜主公荣登王位!”
刘备却没显得兴奋,挥了挥手:“诸位先起来吧,吾招诸位回来正是为了此事,吾正为此事烦恼呢!”
skbshge
第362章 刘备称王()
“哦?主公何忧?”陈登不愧是刘备走到哪儿都带在身边的小棉袄。
“唉!”刘备叹息道:“若天子旨意早两月传达,我自然无忧!作为汉室宗亲,吾岂能不愿承担更大的责任?只是,三月前汉中王的檄文真假难辨,这天子可还是汉室之陛下?”
刘备的担心不无道理,汉帝是真的还好,那他也算是做人做到极致了,封王?中山靖王数不清的子孙后代里,这也算是最高成就了吧?就算刘备这身份真假难分,借用了他的名号,这也算给他这一族挣足了面子了吧?
但是,若汉帝真的死了,那这旨意岂不是曹操的意思?
一个公封的王?
想想就象吃了满嘴的苍蝇——真特么恶心!
这确实是个大事,儿戏不得。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一步走不好,说不定还真掉到坑里去了。聪明如众大才,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搞得为了捕捉机会的阎象满脸的尴尬。
“主公为何不可称王?曹操此贼胆敢称公,主公如何称不得王?怎么说主公还是陛下亲口承认的皇叔!”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繇还因为曹操的称公而心生不满呢!
张昭:“若汉中王所言属实,我主堂堂汉室宗亲,岂可受一篡汉之贼之封?何况曹操亦不过自称魏公而已,他何德何能,敢封天下群王?”
刘备:“吾正为此事头疼也!”
刘繇道:“非也!非也!我的意思是主公可以自立为王!”
“自立?”张昭的思路豁然开朗。
“那便自立,怕他个鸟的?刘琦都能自立为王,主公为何不能?”张飞倒是来劲了,在他心里,刘琦是汉室宗亲,刘备同样是汉室宗亲,刘琦能干的事,刘备同样能干。
“自立也未尝不可……”
“对呀!对呀!此意可行!”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确实是好办法!”
“这样一来便不会觉得主公在地位上低上刘琦曹操一等了……”
“是啊是啊!主公必须自立!”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堂下众人开始讨论刘备自立的可行性。
刘备假意揉着自己的额头,看上去是正在为此事头痛,但他的眼神却透过眼神在观察众人的表现。
他想知道满堂的文武究竟有多少是真心为他谋划的。
最令他满意的倒不江东众臣,而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刘繇和名士王朗。
有的人真正的本领不见得有多大,但其影响力却是遍及天下的。就象刘琦身边的蔡邕、郑玄、刘巴、许靖,其实还包括刘琦的老子刘表,丢了益州投向刘琦的刘璋等人。
你说他们在这乱世能有多大功绩?就算能成一方诸侯,最后也不过沦为笑柄。
但是他们却无不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
桃李满天下,学问传四方。
亦或者身份高贵,才德服众。
他们的思想足已左右一大批人的意见。
而刘繇、王朗正是刘备手下难得的此类人物。
他们若能支持刘备称王,对刘备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刘繇表现得非常坚决:“臣请主公开国称王,以抗曹操刘琦!”
刘繇在刘备手下职位虽然不高,但是地位却是很高的。曾经的一州之刺史,又被刘备以同宗之名尊为叔父。
开玩笑,刘繇这么高贵的身份都屈膝请刘备自立了,大家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第二个跟随刘繇请命的倒不是首席谋士陈登、华歆,也不是江东大贤张昭张纮,而是从涿县跟着刘备闯荡天下的张飞:“主公转战天,为大汉朝庭立下不世之功,理当为王。俺也请主公称王!”
文武都有人开头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哗啦啦的跪倒一片:“臣请主公开国称王!”
……
那声音,整齐化一,绕梁三日而不断!
“备何德何能,焉敢擅自称王……”刘备虽然心里美到开花,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三请三让,这是传世礼节。
称王后便会设史官造册记录刘备的言行了。总不能让史官的记载是这样的:建安七年四月,江东群臣在牟平大贤刘繇的带领下上表刘公称王,公不推,当自立之……
多难听呀?
应该是“公不允,自觉愧对汉室,难当王位……如此数次,方无奈允之……”
常规操作理应如此。
刘备当然懂得!
他也会这样做!
如此,光是议自立之事便达三日之久。
最后在刘繇、王朗的主持下筑坛祭天,自立称王。
迁治秣陵,以为国都。
称吴王!
开国立制,大封群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可能那么快完成?也许这只不过是刘备拖延两方使臣的一个借口罢了。
而另一边刘琦曹操的兵马就要集结完毕,正式开战了。
刘备不急,这样正好可以避开两边的来使,不轻易的卷入战争之中。张昭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鲁肃心急如焚,刘备迟迟不给回复,曹操的使者也在这儿等着。但刘备称王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他必须尽快把消息传到刘琦耳中才行。
刘备已不再是刘琦刻意扶持的中原搅屎棍了,也不是曹操要培养的合作伙伴了。
人家都自称吴王了,看似与刘琦、曹操同等地位并立于世,实则听起来地位比刘琦曹操高多了。
曹操是为国公,纵然封地不少,但是要归属汉室管制的。换句话说,那是要缴税的!
刘琦虽然有块不用缴税的封地,但他只是郡王,郡王的地位岂能跟国王并论?
好大的胆子啊!
好大的野心。
再进一步,他岂不是要称帝了?
鲁肃再三思量,觉得与刘备联盟有利有弊。况且以主公刘琦的性格,他是极其反对别人名不正言不顺地篡汉的。就算他也会称王,也可能会称帝,但始终以汉之名!
不能等了,鲁肃最后没有知会江东的众友,自己悄悄地离开了江东,渡江北上,返回荆州。
当然,这些消息早已以最快的速度经密卫之手传回了长安。
他要离开,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参与到刘琦集团的重大决策之中去。
skbshge
第363章 刘琦的怒火()
长安,未央宫的朝政大厅里。
刘琦召集了在长安的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场。
此刻的刘琦很愤怒!
别看他平静地坐在高位之上,其实已经怒发冲冠。
心中那团火已经烧到全身。
此刻的他想怒吼,想杀人!
刘琦早已称王,制度规矩也越来越多。一般作为刘琦父亲的刘表和岳父的蔡邕、吕布都是不参加他的政事和会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尴尬。儿子在上面坐着,老子在堂下站着,看着多别扭?况且有的时候臣下会下跪的,你说几个最亲的长辈站在下面难堪不?
但是今天这些人都来了。
大贤刘巴、许靖。
重臣荀彧、田丰和大战前赶回来的贾诩。
其他从关中、凉州、益州、荆州调进长安的各职官员达数十人。
许靖风光一生,也蹉跎奔波了许多地方。说实话,还没有哪个时期和哪个地方比他回长安在刘琦手下任宣传部长过得开心。将爱好变成事业应该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之一了吧?
刘琦的表情不对,从来没有征召过这么多名义上的重臣在一起谈论要事。
这时候得有一个站出来打破僵局才对。
荀彧、田丰、贾诩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不说正是不知道如何打破这僵局。
刘表、蔡邕、吕布一脸不惑,看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但作为长辈此时不开口才是对刘琦最大的支持。
其他人的分量不够,能够站出来的其实只有刘巴和许靖了。
刘巴能力是不错,名声也很,可惜的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话多的人。
所以,此时能站出来的只有许靖了:“王上这么着急把大家召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唉!”刘琦长叹一口气,对站在人群前端的贾诩说道:“文和,你来跟大家说说吧!”
“喏!”贾诩应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帖在手中扬了扬,道:“子敬传回消息,曹操全然不顾主公的声讨,公然李代桃僵,假伪帝之手称公后。刘备拒绝了曹操代天子的册封……但,他却于近日,诏告江东,自立为王,称吴王……”
“岂有此理!”本来坐着的刘表,奋然起身,大怒道。他是正宗的皇室宗亲,与灵帝同祖,刘备何人?且不论他的身份成疑,就算他真是中山靖王之后,他又何德何能,敢称王江东?
蔡邕修汉书,亲眼见证了汉末朝代的衰落,也明白了大汉的微势已无可改变,但自从他到了晋阳亲眼看着刘琦的崛起后,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大汉王朝生的希望。这个消息同样让他心生无奈:“唉!国破山河碎,何日能重振?”
“是啊!是啊!简直无法无天!”
“织席贩履之辈,也敢公然称王,这是大逆不道啊!”
“就是!就是!”
“唉!……”
……
一众人等无不对刘备称王之事而愤怒。包括不善言语的刘巴。
只有吕布不曾言语,眼神中也一直波澜不惊。看来这些年的平静生活,已经磨平了他那骄傲的棱角。在他看来何人为王何人为帝都已与自己无关,历尽了人间高低起浮,经历了世间人情冷暖的他,只想安安静静地活着,陪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
但是刘琦将他一并召来,显然不是召唤他来看戏的:“吕院长与刘备在徐州多有交集,可否与我等讲讲刘备其人?”
这种场合刘琦自然不好叫吕布岳父,叫出来也不合适,这儿有两个岳父呢,万一都答应了多难为情?
刘琦敢问,自然也是对吕布在徐州与刘备之争中占得了明显的上风,说说也不会显得尴尬。
吕布依然很淡定:“刘备其人外表正直仁义,实则虚伪奸诈。顺能厚颜无耻,逆能忍气吞声!我不甚喜他,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物!”
刘琦:“院长以为刘备此人好大喜功否?”
吕布:“不!此人极好名声,为得谦让之名,宁让徐州于我;为得仁义之名,四处收卖人心。若为声名,他做出什么事我都不会奇怪。如公然称王之事,某确实想象不到。”
荀彧此时接话道:“那便只能证明一件事,他不甘落于主公与曹操之后!曹操所发檄文与主公发布了两个孑然不同的观点与情报,想来为了拉拢刘备,曹操的使者也去了江东。他不先择任何一方结盟而自立,应该是不想处于主公与曹操之下。自立,他是想向主公证明他确实相信曹操暗害了陛下;同时又想告诉曹操他不会听任主公或者曹操任何一方摆布。”
田丰:“他这是想独善其身啊!”
“想得美!他不想打就可以吗?我偏要将他拖入水中!”刘琦愤恨道。
“王上三思,同时与曹刘开战,很有可能将他二人逼入联盟,于我不利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刘巴,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是啊!是啊!王上三思……”
“请主公三思……”
“其实也并无不可,就算我们同时开战曹操刘备,他们也不见得会联盟,至少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掌握着各种情报的贾诩出言道。
“哦?为何?”刘巴问。
贾诩:“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应该都不觉得我们有同时与两方开战的实力,他们反而想趁机抢夺我们的地盘。若战事焦灼,则他们谁不肯先低头求盟。除非我们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嘿嘿!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又何惧其联盟?”吕布从不参与政事,但军事上还是有一定的见解的。
“文若,公瑾与奉孝军团现在到了何处了?”刘琦问荀彧。
“回主公,周瑜军团已北上南阳,奉孝军团已达江夏。”战时,各路大军的消息和战报都会汇总到荀彧手中,他也是记得清清楚楚。
“让他们回去!”刘琦斩钉截铁地说道。
“啊?”
“啊?!”
众人一阵惊叹。我去,玩真的呀?
“喏!”荀彧是懂刘琦的,大事的决断上从不拖泥带水。
“文休公,讨伐刘备的檄文就交给你了!”刘琦对许靖说道。
许靖:“王上,真要同时与曹操刘备开战?”
刘琦:“诸公皆为汉臣,今陛下蒙难,汉室蒙羞。却前有曹操称公,后有刘备称王。诸公气顺也?恕琦难以接受!凡叛汉自立者,皆为吾敌!别说曹操刘备,就算与全天下为敌又如何?”
这气度,这豪气,直冲云天!令多少臣子折服。
田丰是财政大臣、内政总管,刘琦有多少兵需要多少钱粮他都门儿清:“主公,如此一来,我军荆南与南阳的兵力似乎都有些不足啊?”
刘琦:“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狼群捕羊从不靠数量取胜!令:郭嘉为水陆大都督,统领除南阳外全部荆州部队。周瑜为副都督,甘宁黄忠为大将,王安为讨刘大军粮草都运官。分两路由郭嘉周瑜分别领之,大军到位即刻宣战!”
“喏!”
“那南阳之事……”
“恶来,延继!”
“末将在!”这左右门神一直守在门外的,政事他们参不上言,但是负责大王与老臣们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
“即刻清点兵马,随吾亲征!”
“喏!”
“王上……”
“大王……”
“主公……”
“大家不必相劝,为汉之名,吾自亲征,不破曹贼势不罢休!即日起立刘铮为世子,但其年岁尚幼,不能参政,政事由吾父暂代之!望诸公多多出力辅佐吾父!文若随我出征,元浩统领政务。”刘琦的决绝,让大家看到了他敢打必胜的信心和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喏!”
“喏!”
“祝吾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skbshge
第364章 大战前夕()
没有太多的解释,王命已下,不可更改。各方面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长安到南阳已经不象当年一样需要翻山越岭了。
在刘琦的“要想富,先修路”的指导思想下,刘琦治下各地各州郡各郡县之间却开辟修整出了相对宽阔平整的官道,包括对益州与关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